“婆婆,我不会忘记您给我做的月子餐,您老了我会虚心向您学习”

结婚五年后,32岁的程慧生了一个儿子。

刘明宇很欣喜,心疼程慧之前备孕、怀孕受的苦,又考虑到母亲刚退休,身体状况还好,便想请母亲从老家过来照顾程慧坐月子。

程慧一听,想起没怀上女儿前,婆婆就总是在朋友圈发些备孕文章,还时不时加几句不咸不淡的点评,把她郁闷到不行。后来,她怀孕四个月时,婆婆来住过一段时间,婆媳产生的各种小矛盾层出不穷,她还差点患上自闭症。

于是,程慧连忙说:“你妈的脾气和做派,我实在受不了,我俩同一个屋檐下肯定会闹矛盾!我还是不要麻烦你妈好了!”

刘明宇又说:“要不,把你妈请来照顾你坐月子?”

程慧连连摆手:“我妈身体不太好,我也不要麻烦她!我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你放心。”

刘明宇见状,只好每天下了班就往家赶,做饭做菜做家务。

然而,程慧坐月子的第三天,婆婆突然出现了。


“婆婆,我不会忘记您给我做的月子餐,您老了我会虚心向您学习”


婆婆提着大包小包,嗔怪刘明宇:“好不容易生个大胖儿子,当然也要好好坐月子。以后慧慧的月子餐,我来做。”

刘明宇左右为难地望向程慧。

程慧苦笑,向刘时宇使眼色。

刘明宇思索片刻,还是听了母亲的话。

程慧有些生气,心想虽然公公和刘明宇都爱吃婆婆做的饭菜,婆婆厨艺算不错,但是上次婆婆走的时候情绪并不太好,这下突然来这么一出,到底是在搞哪样?

程慧想不明白,转念又一想,刘明宇和他父亲一样厨艺很差,工作也忙,更不太喜欢吃外面的饭菜,既然婆婆主动请缨照顾媳妇坐月子,也算是好事吧。

于是,种种因素一考虑,程慧也不拒绝婆婆了。

“婆婆,我不会忘记您给我做的月子餐,您老了我会虚心向您学习”

婆婆来的第二天早上,就给程慧和刘明宇熬了小米粥、包了饺子;中午刘明宇不在家吃饭,婆婆还是做了两个菜:清蒸鱼和排骨;晚上刘明宇回家吃饭,婆婆做了五菜一汤。

程慧有些小诧异,私下对刘明宇说:“看来你妈没有我想的那么不好应付,到底还是明事理的。”

刘明宇哈哈地笑。

然而,三天后,刘时宇出了一个长差后,婆婆做的饭菜不是少油就是少盐,而且,她总是自己先在厨房里吃了自己的那份,才把程慧那份端上饭桌,理由是女人坐月子不能吃油,吃油孩子会拉肚子。

后来,婆婆索性用白水煮干面条、白水煮菜,里面再加点肉丝,当做给程慧的月子餐。

程慧吃了两天婆婆,实在忍不住,和婆婆嚷嚷了一顿,婆婆一脸委屈地说:“既然你想吃油,那就吃吧,我也不拦你了。”

于是,连续四天,婆婆做了油炸炒白菜、油炸炒青菜、油炸炒青蒜。

程慧彻底怒了,但这次没和婆婆吵,而是每天晚饭后,把婆婆做的月子餐拍下来发到朋友圈,附加统一的点评:“婆婆,我不会忘记您给我做的月子餐,您老了我会虚心向您学习。”


第五天早上,刘明宇出差回来了,说不放心家里,提前结束在外面的工作,回来看一看。

一个小时后,程慧在阳台上晾晒衣服时,突然看见刘明宇招呼母亲进了里间,刘明宇还把房门关上了。

程慧一见,心下纳闷,赶紧放下手里的衣服过去。

结果,程慧听到刘明宇、婆婆在里面小声争吵。

程慧听到婆婆小声说:“她坐月子就不给你做饭做菜了,我这不是心疼你既要工作又要做家庭煮男,才赶来给你帮忙的嘛……我又没虐待她呀,她说想吃油我就做给她吃了呀!她怎么就那么矫情不讲理呢……”

“婆婆,我不会忘记您给我做的月子餐,您老了我会虚心向您学习”


然后,程慧听到刘明宇压低着嗓子说:“妈,您别说了。我明天就送您回老家。您要不走,我今年春节过年就不回你那边,回慧慧娘家那边过年,如果你非要我回,我就和老家的邻居亲朋们说你来不是伺候儿媳坐月子的,您是来找伺候的,给儿媳、儿子添堵的!”

婆婆抽泣起来,没再出声。

过了一会儿,婆婆双眼通红走了出来,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闷声不吭,直到第二天早上坐上刘明宇的车时,话也没多说几句,看都没看程慧一眼,一副得了自闭症的样子。

程慧知道,婆婆既爱面子,又受不得气。

所以,程慧心里明白婆婆这是不服气,但是又担心和儿子吵起来让儿媳笑话,所以才成了这副模样。

不过,程慧没有出声,也没有多说几句,而是客气地对婆婆说您辛苦了,然后给婆婆塞了一千元,抱着儿子站在门口送走了婆婆。


后来,公司里但凡有女同事坐完月子后回来上班,程慧听到女同事夸婆婆的体贴照顾时,总会也附和着夸几声女同事的婆婆明事理。

但是,当有女同事数落婆婆的不近人情、坐月子时变相折腾儿媳,害得女同事坐月子时患上忧郁症时,程慧就会苦笑几声,给女同事一个理解的拥抱。


“婆婆,我不会忘记您给我做的月子餐,您老了我会虚心向您学习”


巧儿后记:

程慧是一位读者的化名,当她向巧儿倾诉完在坐月子时和婆婆发生的事情后,巧儿忍不住向程慧竖起大拇指,同时也羡慕她有一个真正体贴爱护她的丈夫。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程慧的婆婆白养了一个儿子,儿子对自己的母亲不尊不爱,但巧儿却认为程慧的丈夫做的对,体现出了为人夫、为人儿子的智慧和担当。

对此,你赞同巧儿的看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