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深度·距离·频率,非常重要,不可不知,这些你必须知道

可以说,家庭关系一经形成,将伴随人们的一生,哪怕我们宣布脱离“父子关系”,但这种血缘的联系是割不断的,不但别人总会追溯到这层家庭(或婚姻)关系,而且在我们的情感深处,也必然会留下深深的痕迹。

但是,单单这层关系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家庭。请看,这家人家,夫妻三天两头吵架,妻子一赌气回娘家十天半月不回家;那家人家,父子见面似冤家,婆媳相处似仇人。这样的人家哪儿有一点家庭的味儿?“一家子”,这个形容人们亲密无间的词儿,怎么也放不到他们头上去!社会学家中不少人提出,家庭是一种成员之间特别密切的相互作用(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些可见的“指标”来衡量:互动的深度如何?互动的距离如何?互动的频率如何?等等。

互动:深度·距离·频率,非常重要,不可不知,这些你必须知道

先讲互动的深度。朋友,你不妨给自己的家庭测量一下:你们父母子女和夫妻之间做到无话不谈了吗?譬如说,做丈夫或妻子的有没有不能向对方讲的?你们各自有私房钱吗?等等。有一篇散文,讲的是丈夫偶然见到妻子当年因故未成的恋人的旧照片而发生猜疑时,却发现妻子特地用绸巾包好了他压在箱底的昔日同样因故未成的恋人的一缕青丝,他们虽然各自都有少年时代的秘密,但互相尊重对方的隐私,并通过这件事沟通了心灵的最深之处,这种最密切的人格互动使他们的家庭关系发生升华,亲人变得更亲了。

互动:深度·距离·频率,非常重要,不可不知,这些你必须知道

反过来说,夫妻各自有点私房钱可以在对待各自父母兄妹之类的事上,减少矛盾,但由于它影响了双方心灵最密切的互动,事实上使夫妻关系打了折扣。如果从这一点出发,反思我们的家庭关系,我们何必因小失大呢!

再讲互动的距离。“人一走,茶就凉”,是中国俗话;“眼不见,心不想”是外国的谚语,都反映了人们之间距离同互动密切与否的联系。倒过来说,在相隔很远的情况下也能发生密切互动,甚至互动更为强烈,说明他们之间关系相当深厚。

互动:深度·距离·频率,非常重要,不可不知,这些你必须知道

如果以此来衡量家庭关系,我们可以自问:当你远离父母,你写信的迫切心情如何?夫妻之间,婚后相别,思念和写信措辞的强烈程度与恋爱时相比,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可以“测定”的,人们正是从这些可见的地方来估价家庭关系的亲密程度。要是有血缘姻缘之类关系的人们,也是“人一走,茶就凉”,这能算真正的“家庭关系”吗?

互动的频率也是一样,新婚燕尔,巴不得整天厮守在一起,有话没话,有事没事,总想互相传达温情和爱恋,但日子一长,说话次数少了,一起看电影也不经常了,这除了工作和家务的原因之外,其实是互动密切程度下降的表现。

互动:深度·距离·频率,非常重要,不可不知,这些你必须知道

当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频率减少到一定限度之下时,这还能算是“家庭关系”吗?还不是“形同外人”了?这样倒回去,怎样健全我们的家庭关系?这就不是一个抽象的问题了——我们不能自恃有血缘姻缘关系会自然亲密,而应该切切实实地在互动的深度、距离、频率上下功夫。即使工作很忙也可以利用点滴小事,传达情意,费时不多,频率仍高;更要紧的是,胆肝相照,开掘互动的深度,拨动心灵深处的弦;那么,即使相隔万里,也只会更加激起亲人的情思,因为真正亲人的互动可以跨越空间的距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