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最近《完美关系》正在热播。

佟丽娅 + 黄轩主演,播出半个月,微博热搜多达 47 次。

收获大量关注的同时,口碑却一跌再跌。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不够职业、剧情划水、男女主人设崩塌……在几乎全网嘲的“一边倒评论”里,也有一股清流:

陈数饰演的配角,职场女强人斯黛拉,让人眼前一亮。

“斯黛拉手撕小三”,更是让她一战成名。

女主全网嘲、女配全网追。

颜值、演技、人设?

一向稳稳当当的佟丽娅,这次,究竟哪里输给了陈数?

1

《完美关系》播出前,观众对佟丽娅满怀期待。

大美人的先天条件,又偏偏“美而不自知”。

低调、不争不抢。

常年习练舞蹈,身上沉淀着恬静的古典气质。

演技也不拖后腿。

《母仪天下》里的赵飞燕,媚而不腻:

纯而灵动:

《宫锁心玉》中的年素言,把一片痴情和深宫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演配角,也能出彩。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平凡的世界》里,穿着花棉袄,操着一口陕西方言的田润叶,毫不出戏。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但是《完美关系》里,女神也让人失望了。

首先,是疲态。

江达琳是一个意气风发刚毕业的学生,镜头里,却常常一脸疲惫。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演技也……

从前的眼波流转,变成了情绪的复制粘贴:

高兴时,瞪眼:

激动时,瞪眼:

生气时,还瞪眼: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那个灵动的赵飞燕,不见了。

但女主的不讨喜,最大的原因,在于人设。

2

佟丽娅饰演的女主江达琳,本来在国外留学,父亲出了意外,她回国继任公关公司的总裁。

从此,走上了人设崩塌之路。

首先是,不专业。

一个海外留学、有硕士学历的富家千金,是怎么处理职场问题的?

在大部分的剧情里,她是这样的反应:

一惊慌失措、局促不安。

一脸“我在哪?我是谁?我该怎么办?”的神情。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二逃避责任。

公司接了棘手的案子,所有人在不停开会商量对策,两边来回沟通,明确彼此的诉求,争取能拿出一个完美的方案。

身为总裁的女主,会议不参加,当事人不去见,跑去谈恋爱。

三终于开始看问题,以“圣母”的态度去面对。

江达琳接手过一个委托,纽菲思公司的一个员工,因为过劳而死亡——纽菲思公司委托她们,做危机公关,消除这件事的负面影响。

面对客户的委托,女主第一反应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化身为正义的代言人——我要为过劳死的员工多争取一些赔偿。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拿着客户的钱,和客户对着干。

还口出“名言”:

我拿了你们的钱,就应该听你们的吗?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后面的故事一如既往的熟悉。

女主负责无脑善良,男主和其他人负责帮她填坑。

这还不够。

女主人设崩塌另一个关键词——恋爱脑。

公关公司竞标项目的标书,属于商业机密。

女主转脸全部告诉男朋友。

结果被男友出卖,公司创意被盗。

男主调查到了男朋友的身上,她反过来质问: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男主解释,这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考虑。

女主反而更生气," 你就是为了钱?"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总之,天大地大,男朋友最重要。

职场的规则,在所谓“爱情”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而剧中,陈数扮演的斯黛拉,则是江达琳的对立面:

面对工作,专业独立;面对感情,头脑清晰。

女主的爸爸出事,公司处于舆论的漩涡,人心惶惶。

斯黛拉是怎么做的?

先稳住人心。

对外,发声明,用得体的语言解释公司现状。

对内,安抚员工。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然后,主动承担责任。

当然,也不是头脑一热独挑大梁。

面对江爸爸的离开带来的营业额的缺口,主动提出来,和其他人分一下,承担缺口。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处理案子时,身为总裁的女主跑去谈恋爱不参加会议,斯黛拉一遍遍的在委托人之间沟通,既维护了客户的立场,又为受害人争取了利益。

这是对客户负责。

面对出轨的丈夫,她搜集男方出轨的态度,默默整理夫妻财产,然后果断提出离婚。

面对前夫的纠缠、威胁、苦苦哀求,她不为所动。

这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斯黛拉的人生态度,更符合佟丽娅在《星空演讲》上所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

江达琳的恋爱脑,更像是把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3

仔细看《完美关系》,抛开颜值演技,斯黛拉之于江达琳的“赢”,也是价值观上的取胜:

女性的魅力,不再来自于讨好和无知,而来自于人格的独立、人生的追求和能力的出众。

类似《完美关系》,把女主塑造为形象单一、依附运气和男人的影视剧并不少。

《北京女子图鉴》在开播初期吸引了很大流量,官方宣传这是“一本使用的现代都市女子的最新解读手册”,观众抱着期待,想要看到小城女青年艰难扎根帝都的真实一面。

但播出后,却让人失望:

女主陈可通过“裙带关系”,在酒桌上认识能介绍工作的老板;

用一张创口贴搞定自己的上司;

为了成为可以跟别人比肩的女人,跟自己的甲方谈一场并不愉快的恋爱;

嫁给了北京户口的男人,于是在北京安了家……

女性的欲望和困境虽然有所体现,但这真的是现代女性应有的状态和精神吗?

不托关系、不谈恋爱,就不配拥有幸福的人生吗?

年轻、漂亮、身边总围绕着一群男人助自己一臂之力,《北京女子图鉴》最终还是免不了俗,落入了两性关系的囚笼之中。

就像《小妇人》中说得那样,婚姻从来不是女人的唯一归宿:

“我为自己活着而感到快乐,我热爱自由,不想这么仓促就放弃它。”

当女性形象挣开了束缚,她们最终迈向的,是独立的人生和更有尊严的自我。

佟丽娅输给陈数,冤么?

从这一点看,佟丽娅的“输”,其实是编剧对观众的低估。

这届观众,已经没那么“幼稚”了——

他们能理解,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有独一无二的风情。

他们更欣赏,那些来自成熟心智、健全人格女性散发的魅力。

说到底,自由的灵魂还是最为可贵。

有了这个,令人惊喜的,可能不止一个斯黛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