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三體Ⅱ·黑暗森林》中的比喻句


眾所周知,《三體》三部曲第一部英文版The Three-Body Problem榮獲第七十三屆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獎,作者劉慈欣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是一位發電廠工程師,他連續八年摘得銀河獎桂冠,嚴鋒曾評價他:“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細讀《三體Ⅱ·黑暗森林》,我們發現其中的比喻句十分突出,異常精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說《三體Ⅱ·黑暗森林》中的比喻句



一、比喻句的類型豐富多彩



我們對總數近40萬字的《三體Ⅱ·黑暗森林》的比喻句進行窮盡式搜索,經過統計,結果顯示,比喻句總計206個。




1.明喻



“不要這樣想啊,”她又露出那種讓羅輯心動的真摯,“我覺得它像......晚霞的眼睛。”(P68)


這是羅輯與莊顏在宿舍共飲葡萄酒時的對話,“它”指的是“浸透了燭光的葡萄酒”,“浸透了燭光的葡萄酒”為本體,“晚霞的眼睛”為喻體,比喻詞為“像”,晚霞的眼睛深紅晶瑩,作者用來描摹浸透了燭光的葡萄酒,使讀者不僅瞭解葡萄酒之色彩,而且可以聯想到葡萄酒之光澤,語言表達兼具形象感與藝術美感。

\u0007��\u0016\u001b



2.暗喻



他扭頭看看太陽,它已經沉下去一半,成了地球的一個光芒四射的戒指。(P228)


例中本體是“太陽”,喻體是“地球的一個光芒四射的戒指”,二者均呈圓形,形象直觀地描繪出章北海從太空一號基地上看到的日落的樣子,富有想象力。


小說《三體Ⅱ·黑暗森林》中的比喻句



3.借喻



他們談了很多,什麼都談,在最瑣碎的話題上他們都有共同語言,直到羅輯把那一瓶“晚霞的眼睛”都喝進肚子為止。(P68)


例中喻體“晚霞的眼睛”指的是葡萄酒,從顏色和光澤兩個方面形象貼切地描繪出葡萄酒鮮紅晶瑩之感。



4.倒喻


但從心靈的最深處打動羅輯的,是人們目光中的自信,這種陽光般的自信充滿了每一雙眼睛,顯然已經成為新時代人們的精神背景。(P279)


例中喻體在前,本體在後,相似性一目瞭然。



5.縮喻



現在,人類文明的航船已經孤獨地駛到了茫茫的大洋中,舉目四望,只有無邊無際的險惡波濤,誰也不知道,彼岸是不是真的存在。(P276)


例中人類文明的航船,本體與喻體用一個的字連接,縮減得十分精到。


6.套喻



面前的“唐”號彷彿是一座被廢棄的古代巨型要塞,斑駁的艦體就是要塞高大的石牆,從密密的腳手架上垂下的一縷縷焊花好像是覆蓋石牆的植物......(P12)


例中本體中套著另外一個本體,喻體也是一樣,理解起來,一點都不費勁。


小說《三體Ⅱ·黑暗森林》中的比喻句




二、比喻句的類型有所側重



統計表明,《三體Ⅱ·黑暗森林》中明喻的數量最多,使用頻次最高,佔比喻總數的比例高達57.8%,明顯高於其他類型的比喻,呈現出一個特點:設喻清晰,明喻高頻使用。


從表達角度看,一方面,小說這種文學樣式側重於刻畫人物形象、敘述故事情節,主要以讀者生成審美體驗和情感體驗為交際目的,明喻的表現形式能夠塑造豐富多元的藝術形象,彰顯多姿多彩的美,生動形象,具體可感,為藝術創作提供廣闊的空間。


小說《三體Ⅱ·黑暗森林》中的比喻句


另一方面,明喻可以凸顯本體與喻體間的相似點,以感性直觀的手段喚起讀者的聯想,給讀者具體、形象的概念,有助於認知作者描繪的科技事物和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想要傳達的信息,讀來頗感親切,易於為大眾所接受。正是上述原因導致了《三體Ⅱ·黑暗森林》比喻類型中明喻高頻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