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的一副經典對聯:給子女太多財產,那是害了他,發人深省

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一生廉潔奉公,在教育後代上,更是要求他們戒驕戒奢,克勤克儉。

林則徐的一副經典對聯:給子女太多財產,那是害了他,發人深省

林則徐曾經寫下一副對聯,表達了自己的財富觀和家教觀: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甚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甚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這副對聯闡述的道理髮人深省 :

子孫如果比我優秀,我就沒必要留錢給他們,一個賢能的人,卻擁有過多錢財,會消磨他的鬥志;

子孫如果比我平庸,我也沒必要留錢給他們,一個愚鈍的人,卻擁有過多錢財,會增加他的過失。

林則徐一家都有著良好的家風。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一生清貧,但他十分注重對林則徐品德的培養。林則徐進入官場後,他經常提醒兒子要大公無私,並且要求他堅決抵制官場上的不良之風。

在林賓日去世後,林則徐說:“父親沒有留下豐厚的財產,卻留下了良好的家風,這是無形的寶貴財富。”

林則徐從政30多年,先後當過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但是朝廷發給他的養廉銀他基本都用在公務上。

林則徐的次子林聰彝,因文采出眾而備受稱讚。此時,林則徐被任命為朝廷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許多官吏知道林聰彝是林則徐的兒子,於是紛紛登門祝賀。

在廣州的林則徐聽說此事後,於是馬上給夫人寫信,在信中林則徐說:“做官不易,做大官更不易。人以吾奉命使粵,方紛紛慶賀。然實則地位益高,生命益危。”

最後林則徐要求夫人教導林聰彝,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凡事謹言慎行,切不可仰仗父親的聲威,恣意妄為。

林則徐的這封家書到家之後,林夫人立刻對兒子再三叮囑。林聰彝牢記了父親的教誨,專心讀書,後來歷任浙江按察使、杭嘉湖道等職。為官期間,他繼承父親遺志,廉潔奉公,愛民如子,成績卓著。

林則徐的一副經典對聯:給子女太多財產,那是害了他,發人深省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很早就宣佈,其子女不會得到其鉅額資產。他認為財富應該回饋給社會,子女繼承鉅額資產,對自己或社會,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股神巴菲特擁有鉅額財富,但他一生堅持做慈善,他將自己大部分財產都用於慈善事業。

他的兒子因為喜歡音樂,曾經想向父親借錢買一把吉他,卻被拒絕了,於是他只能去銀行借款。巴菲特的兒子開始還有些不滿,後來他才覺得父親的做法是正確的。

中國的很多父母,從小到大包辦了女一切事務,即使自己不吃不喝,甚至鋌而走險違紀犯法,也要將錢財留給子女。

表面上看,他們是很無私的父母,而實際上卻是在妨礙子女的成長。

道理很簡單,因為不是自己辛勤勞動掙來的錢,一方面根本就不會懂得珍惜,另一方面也會喪失奮鬥的動力。這樣,不管你給子女留下了多少錢,都會被坐吃山空,用不了多久就會消耗殆盡。

所以,人們才會常說

“富不過三代”。大凡有頭腦的家長,都明白這個道理。

林則徐的一副經典對聯:給子女太多財產,那是害了他,發人深省

那麼,什麼樣的財富才能持久呢?只有通過自身的修養和品行得到的財富,才能持久。

正如《菜根譚》所說:“富貴名譽,自道德來者,如山林之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業來者,如盆檻之花,便有遷徙興廢;若以權力得者,如瓶缽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惟有艱苦奮鬥,堅守道德,才能耕耘出甜美的果實,財富之花才能一代又一代持續地盛開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