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本文較長,結論放在開頭。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關於原油市場結論

1、從博弈層面看,原油定價機制被打破,多數原油主產國被迫捲入低價競爭格局,以美國為代表的高成本國家受損較大,以沙特為代表的低成本國家市場份額將會提升,而俄羅斯平均成本在17美元,是市場博弈的重心所在。在疫情衝擊不斷加重的背景下,美國最可能強力介入,俄羅斯相對被動,沙特擁有主動權,博弈的最終路徑可能體現為在美國的協調下,俄羅斯被迫妥協,在此之前油價維持在20-30美元可能較大。

2、從供求平衡看,歐佩克國家剩餘產能在3000萬桶左右,疫情衝擊疊加價格戰影響,原油市場供給過剩加劇,累庫預計在2季度達到高峰,在4季度才會出現降庫。受此影響,原油價格重心可能將繼續下移至30美元附近。

3、從相關市場看,高收益和投資級能源債佔比較大,原油價格暴跌將導致債券利差擴大,國債將從中獲得資金加持;而航空股受益最大,在市場情緒恐慌宣洩時期,該板塊可能存在較大投資價值。

關於能源市場結論

1、從傳統能源看,原油價格對比煤炭而言估值回到偏低水平,對比天然氣而言從偏高的估值修復到合理水平。按熱值換算的話30美元/噸的原油對應於380元/噸的動力煤,當前國內動力煤價格高於500元/噸原油對比煤炭已經從價格上體現出了優勢。

2、從再生能源看,油價下跌回到30美元,同時全球的再生能源消費增速下降了約5%,再生能源的成本較一次能源而言普遍偏高,低油價一定程度上會抑制其消費。

3、從替代能源看,生物柴油和甲醇汽油的成本優勢將不復存在,原油價格的下跌將對該領域產生顯著的擠出效應。

關於能化板塊結論


1、原油價格暴跌導致能化板塊成本端垮塌,整體價值重心下移。

2、PTA和乙二醇本身處於產能投放週期,原油價格下跌疊加供大於求的現狀將使得加工費繼續壓縮,利潤讓渡給下游聚酯。

3、疫情影響下實際新裝置投產被延遲,這會導致中遠期聚烯烴的估值存在回升空間,在原油價格暴跌的情況下,對比於聚酯產業鏈而言,聚烯烴未來的供需狀況會更樂觀一些,生產利潤預計會有所擴大。

關於大類資產結論

1、歷次原油暴跌最大幅度在40%-75%,本輪累計跌幅53%,位居歷史第四;持續時間在60-180天,本輪下跌時間42天,較歷史最短下跌週期還有18天。

2、在歷史五輪大幅下跌中,大類資產與原油相關性各不相同,其中大宗商品與原油保持穩定的高度正相關,每輪原油價格下跌都導致整體大宗商品的價值重估;其次是與美元的負相關關係持續穩定,但近兩輪這種負相關性有所下降;再次是債券市場在歷次下跌中,基本都呈現出上漲特徵;第四原油下跌與黃金市場的相關性並不穩定,前四輪呈現較高正相關,近兩輪呈現較高負相關;最後股票市場與原油下跌的相關性最不穩定,近兩輪呈現中度正相關。

3、在大宗商品不同板塊中,能化板塊與原油保持高度正相關,其次是有色金屬,黑色板塊影響較小,農產品板塊受影響最小,但油脂板塊由於生物柴油關係與原油保持高度正相關。


對原油市場供需平衡的衝擊

沙特和俄羅斯正式拉開石油價格戰的序幕,沙特4月份官價大降價也是20年來最大的一次,這個行徑完全改變了之前市場對於未來供需前景的預期,從今往後價格將會走向理性定價,低成本的生產商通過從閒置產能中增加供應,來擠出邊際成本高的生產商。

很多人將這次價格崩塌和14年下半年的價格暴跌做類比,事實上這次暴跌要比14年那波來的更兇狠,因為在OPEC要揚言降價促銷前,冠狀病毒就已經導致石油需求大幅下滑,所以我們認為這次的情況要比2014年下半年更加嚴峻,將第2季度和第3季度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測下調至30美元/桶。

以沙特為代表的OPEC核心產油國的剩餘產能如下表所示: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供給過剩將導致持續累庫


此次OPEC+減產協議談崩之後,沙特發動了價格戰。原油的供需平衡表變動如下:供給過剩的量Q1 208萬桶/天,Q2 286.8萬桶/天,Q3 117.6萬桶/天,Q4 -39.9萬桶/天。OECD累庫速度將在Q2達到峰值,到第四季度才會開始去庫,所以我們將Q2Q3預期價格下調至Brent 30美金/桶。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原油暴跌對債券市場的部分影響


能源在IG和HY市場的份額都很大:在HY市場總共有1300億美元的未償價值,能源板塊佔了12.5%。IG市場總共有538億美元的未償價值,能源板塊佔了8.5%。這些巨大的風險敞口加上可能出現的重大收益衝擊,可能會對IG和HY信貸組合造成重大壓力,並導致利差進一步擴大。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原油暴跌對債券市場的部分影響

OPEC和俄羅斯打價格戰,盡全力生產原油,看似瘋狂,實則爭奪原本屬於自己的份額,將邊際成本高的生產商擠出,其中大部分美國頁岩油生產商將會受傷嚴重。

這會和2015-2016年一樣,資本市場的限制以及盈利能力的大幅下降加劇了財務困境,引發HY出現更多違約,IG出現更多降級。但又有不一樣,15-16年純粹是供應的衝擊,現在的石油新秩序還添加了需求的衝擊。對於投資者來說,風險不好控制。

小結

1、從博弈層面看,原油定價機制被打破,多數原油主產國被迫捲入低價競爭格局,以美國為代表的高成本國家受損較大,以沙特為代表的低成本國家市場份額將會提升,而俄羅斯平均成本在17美元,是市場博弈的重心所在。在疫情衝擊不斷加重的背景下,美國最可能強力介入,俄羅斯相對被動,沙特擁有主動權,博弈的最終路徑可能體現為在美國的協調下,俄羅斯被迫妥協,在此之前油價維持在20-30美元可能較大。

2、從供求平衡看,歐佩克國家剩餘產能在3000萬桶左右,疫情衝擊疊加價格戰影響,原油市場供給過剩加劇,累庫預計在2季度達到高峰,在4季度才會出現降庫。受此影響,原油價格重心可能將繼續下移至30美元附近。

3、從相關市場看,高收益和投資級能源債佔比較大,原油價格暴跌將導致債券利差擴大,國債將從中獲得資金加持;而航空股受益最大,在市場情緒恐慌宣洩時期,該板塊可能存在較大投資價值。

“原油暴跌對能源行業的影響”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全球能源消費結構:原油佔比33.6%,天然氣佔比23.9%,煤炭佔比27.2%


從能源的角度看:

原油價格對比煤炭而言估值回到偏低水平,對比天然氣而言從偏高的估值修復到合理水平。

按熱值換算的話30美元/噸的原油對應於380元/噸的動力煤,當前國內動力煤價格高於500元/噸

原油對比煤炭已經從價格上體現出了優勢


低油價抑制再生能源消費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世界再生能源消費的增速與原油價格整體呈現正相關關係:

2000-2004,原油價格在30美金以下窄幅波動

2004-2008,油價上漲、再生能源消費增速穩步提高

2014-2016,油價下跌回到30美元,同時全球的再生能源消費增速下降了約5%,再生能源的成本較一次能源而言普遍偏高,低油價一定程度上會抑制其消費。

低油價抑制再生能源的佐證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2010-2015年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和煤炭比例的下降使得全球電力行業碳排放明顯下降

但隨著需求增長以及一次能源的價格優勢,可再生能源多能抵消的新增碳排放比例在下降

從這個角度來看佐證了前面的觀點:低油價抑制再生能源消費


替代能源的市場規模及性價比


燃料方面,乙醇的年產量達到6040萬噸油當量,其中北美國家佔到56%,生物柴油產量達到3490萬噸油當量,其中歐洲國家佔比37%,這部分替代量僅佔石油消費的2.05%

以性價比最高的中國甲醇汽油舉例,1800元/噸的甲醇現貨價格對應汽油價格在4000元/噸以上才有替代的經濟效益,偏低的油價對替代需求也是不利的。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小結


1、從傳統能源看,原油價格對比煤炭而言估值回到偏低水平,對比天然氣而言從偏高的估值修復到合理水平。

按熱值換算的話30美元/噸的原油對應於380元/噸的動力煤,當前國內動力煤價格高於500元/噸

原油對比煤炭已經從價格上體現出了優勢。

2、從再生能源看,油價下跌回到30美元,同時全球的再生能源消費增速下降了約5%,再生能源的成本較一次能源而言普遍偏高,低油價一定程度上會抑制其消費。

3、從替代能源看,生物柴油和甲醇汽油的成本優勢將不復存在,原油價格的下跌將對該領域產生顯著的擠出效應。

“原油暴跌對能化板塊估值和驅動的影響”

PTA產能投放帶來供應壓力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2016年是PTA產能出清的一年,供給壓力較小,PTA加工差在原油大幅下跌時,可以獲得一部分利潤的讓渡。但19年PTA開啟了新一輪的產能擴張週期,2020年計劃投產的產能就有小1000萬噸。再往上游看,PX 2019年國內產能增速達到了71%。由於大量產能投產,在19年3-4月份出現了PX加工費大幅讓渡給下游PTA的情況。

MEG仍處產能投放週期中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和PTA類似的是,MEG也處於產能投放週期中,且投產力度比PTA更強。產能增速將達到近70%。2017-2018年是乙二醇產能大幅擴張的一年,也是從2018年開始,MEG的現金流就一直被壓縮在0至附近。


PTA、MEG利潤更多會向下遊讓渡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原油供大於求導致下跌,必然會將自身利潤讓渡給下游環節。而這部分讓利在各個環節的分配就取決於他們自身的供需關係了。

PTA及MEG供大於求的現狀將使得加工費繼續壓縮,讓渡給下游聚酯。

聚烯烴中期基本面好於預期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之前比較一致的預期是PP、PE因為大量新增產能投放而存在供應過剩的可能,此前預估PP年內產能增速超過20%,PE產能增速超過15%,表觀需求增速均不超過9%

但疫情影響下實際新裝置投產被延遲,這會導致中遠期聚烯烴的估值存在回升空間,在原油價格暴跌的情況下,對比於聚酯產業鏈而言,聚烯烴未來的供需狀況會更樂觀一些,生產利潤預計會有所擴大。


小結

1、原油價格暴跌導致能化板塊成本端垮塌,整體價值重心下移。

2、PTA和乙二醇本身處於產能投放週期,原油價格下跌疊加供大於求的現狀將使得加工費繼續壓縮,利潤讓渡給下游聚酯。

3、疫情影響下實際新裝置投產被延遲,這會導致中遠期聚烯烴的估值存在回升空間,在原油價格暴跌的情況下,對比於聚酯產業鏈而言,聚烯烴未來的供需狀況會更樂觀一些,生產利潤預計會有所擴大。

“原油暴跌對大類資產的影響”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歷次原油跌幅、持續時間與大類資產相關性總結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專題報告」油價暴跌對資本市場影響及潛在投資機會

小結

1、歷次原油暴跌最大幅度在40%-75%,本輪累計跌幅53%,位居歷史第四;持續時間在60-180天,本輪下跌時間42天,較歷史最短下跌週期還有18天。

2、在歷史五輪大幅下跌中,大類資產與原油相關性各不相同,其中大宗商品與原油保持穩定的高度正相關,每輪原油價格下跌都導致整體大宗商品的價值重估;其次是與美元的負相關關係持續穩定,但近兩輪這種負相關性有所下降;再次是債券市場在歷次下跌中,基本都呈現出上漲特徵;第四原油下跌與黃金市場的相關性並不穩定,前四輪呈現較高正相關,近兩輪呈現較高負相關;最後股票市場與原油下跌的相關性最不穩定,近兩輪呈現中度正相關。

3、在大宗商品不同板塊中,能化板塊與原油保持高度正相關,其次是有色金屬,黑色板塊影響較小,農產品板塊受影響最小,但油脂板塊由於生物柴油關係與原油保持高度正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