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風口上的“豬”——崛起的“口罩君”

口罩(用於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的衛生用品)


傳說中風口上的“豬”——崛起的“口罩君”

N95 口罩


口罩是一種衛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於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以達到阻擋有害的氣體、氣味、飛沫進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紗布或紙等製成。

口罩對進入肺部的空氣有一定的過濾作用,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時,在粉塵等汙染的環境中作業時,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口罩可分為空氣過濾式口罩和供氣式口罩。

以上便是對口罩的基本解釋了。

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沒什麼概念,貌似跟我的關係也不大。記得第一次用我居然不分不清正反,然後還上網去查詢如何正確戴口罩。

曾經在互聯網流傳過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似乎今年的“豬”有點不一樣,作為2020“勵志一哥”的口罩君,不斷刷新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從春節的國人搶手的"年貨",再到全球人民的“香餑餑”,而這一切僅僅只用了一個半月。

當然了,這一切歸功於幕後“操盤者--新型病毒”。這隻黑手,一聲不吭似只瘋狗般向國人發起偷擊。狡猾的病毒在人體內潛伏期長達14天,且傳播性強,人們毫無防備,感染者更是成倍增長。面對突如其來傳播性的病毒,口罩君擔當起阻隔病毒傳播的第一道防火牆。於是乎口罩便成了搶手的“年貨”,需求量爆炸式增長,市場上更是一罩難求。

如果說一天每人一個,起碼都得消耗10億,要按照正常的供應中國2019年總產50億算,也是杯水車薪,撐不到幾天!此時又恰逢春節,工廠放假,工人也都回家了。就算盡全力組織生產也只能恢復四成產能,根本沒辦法迅速足量供應市場。好在團結的中國人民,眾志成城,齊心抗議。雙管齊下,各路大神自發的成立了全球“掃貨組”。據官方統計,1月24日-2月24日。全國海關共景逸放疫情防控物資20.2億件,其中口罩16.31支,平均日進口罩,5093萬支。

另一路則由各大製造企業巨頭組織的跨界加入“口罩生產大軍”。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自 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已經有超過3000 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其中像富士康、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製造業巨頭同樣與格力一樣,跨界轉產口罩等醫用防護品。

傳說中風口上的“豬”——崛起的“口罩君”

五菱牌口罩


2月24日,中國石化緊急上馬10條熔噴布生產線。為進一步增強市場保供能力、平抑原材料價格,再增加6條生產線,可增加12噸/天的熔噴布產能。預計5月底全部投產後,將形成30噸/天產能,可滿足30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的原料需求。

此外,截至3月7日,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集團、兵器工業集團、中國電子、通用技術集團、國機集團等6家企業累計製造完成平面口罩機153臺,立體口罩機18臺。據國家發改委消息,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其中醫用N95口罩日產能、產量分別達到196萬隻、166萬隻,有效的支援前線醫護人員防護需求,進一步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

即便是日產能過億,依然是求大於供。復工後的口罩供應仍然存在短缺。據資料顯示在部分復工情況下(第二產業、醫療、交通運輸業復工),每天也有2.38億人需要口罩。若是全面復工,按照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國內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合計就業人口高達5.33億人,按每人每天一隻口罩計算,至少每天需求不低於5.33億隻口罩。相信不用久,我們便可以摘下口罩,在我們醫療團隊強勢力圍攻下,新型病毒已呈頹勢,每天更新的數都是良性。在這裡特別感謝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謝謝您們!


傳說中風口上的“豬”——崛起的“口罩君”

疫情圖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化".醫用口罩、面罩、防護服等需求激增,價格飆升,供給出現嚴重短缺。全球掀起口罩搶購潮,有報道稱: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病例數量不斷上升,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亞歷克斯·阿扎表示,美國在口罩供應上,有著巨大的缺口,缺口高達2.7億隻,美國休斯敦N95口罩的價格已經從每隻4美元飆升至20美元。在日本一盒普通的醫用口罩(40只裝)甚至可以賣到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937元),平均每隻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23.5元)。韓國KF94口罩的網上售價超過4000韓元(約合人民幣23.3元),較疫情前增長6-8倍。

傳說中風口上的“豬”——崛起的“口罩君”

全球口罩需求大幅增加,也帶動相關企業股價暴漲,市值暴漲!3月2日,泰達股份股票尾盤時再次漲停,這已經是疫情發生後泰達股份的第14個漲停。數據顯示,有10餘家A股上市公司被納入口罩生產概念股,包括泰達股份、奧美醫療、振德醫療、陽普醫療等。上述這6家公司自1月20日以來的漲停天數達到了10天。

“口罩君”借勢崛起,身價一路暴漲,且帶動相關企業開啟了的“巔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