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親子關係中如何避免愛的綁架?

《囧媽》是徐崢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也是徐崢“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講述一趟六天六夜的莫斯科之旅,這趟旅途讓盧小花(黃梅瑩飾演)和徐伊萬(徐崢飾演)冰釋前嫌,回到了最純粹的相處模式。

在整個旅途中,母子倆人相愛相殺,甚至發生激烈的衝突。但倆人克服難關,最終抵達莫斯科。

《囧媽》:親子關係中如何避免愛的綁架?

這部影片有些橋段的設計讓人突兀,比如熊的出現,母子倆人拼命保護對方;還有俄羅斯姑娘以及熱氣球的出現。

但主題還是非常鮮明的,那就是親情應該如何表達,你認為你所給予對方的愛就是對方所需要的嗎?你給予對方他所需要的選擇權嗎?有時我們自以為是的愛實際上是在綁架和控制對方。

一、在影響孩子生活的事情上,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一位大叔曾經和我講過他和他父親的一些故事:

我跟我80歲的父親生活在一起,他患了癌症,已不久於人世,他因為如此依賴別人而感到沮喪,看著他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是多麼可怕的事。

我想,如果他能夠做出一些正確的選擇,可能會減少他的受挫感。有很多事情他可以自己做選擇,例如他需不需要我扶他進衛生間?什麼時候去衛生間?他希望我跟他說說話,還是寧願我靜靜地坐?他想吃午飯了嗎?他希望他的孫子來看望她嗎?有一些只是簡單的事情,但是都是我認為應該由他做出選擇的事,

同時我也感覺到,這樣做幫助我們之間建立了某種和諧融洽的關係,我也希望我能幫助他稍微減輕不幸的死亡帶來的負擔,而不僅僅是是疼痛。

這個案例說明年老的人會跟小孩子一樣,即使他們變得很無助,也需要作出某些選擇。《囧媽》這部影片中,徐伊萬已經是一名有自己事業、有獨立思想的中年男人,但他的媽媽卻像對待一個小孩子一樣,吃什麼、喝什麼、什麼時候要孩子,都想兒子聽自己的,由此母子之間的大戰是不可避免的。


《囧媽》:親子關係中如何避免愛的綁架?

孩子依賴他們的父母,而依賴是敵意的溫床,要想減少敵意,父母應該給孩子提供體驗獨立的機會,孩子越自主,敵意就越少,孩子越自立,對父母的不滿就越少。

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可以問他:“你的麵包上是要果醬還是黃油?”

或者告訴他:“就寢時間是七點到八點,你自己決定什麼時候累了,什麼時候該睡覺了。”

給予選擇權對孩子來說有什麼重要的作用?他可能會對自己說:“媽媽考慮了我的願望,對於我自己的生活我有說話的權利,我是一個人,我很重要。”

二、理解式的交流原則在親子關係中可以產生很好的效果

影片中的母子可以說缺乏理解與交流溝通,都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甚至都不能好好聽對方說話,遇到問題只是爭吵、抱怨、發牢騷,不能為對方提供實質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1. 智慧的起點是聆聽

影片中徐伊萬已經和妻子離婚,卻不願意告訴母親。這可能源於母親不能好好聽自己說話,不能理解自己,說出來可能只會引來埋怨和打擊,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

實際上,聆聽具有移情作用,能夠讓父母聽到語言想要表達的情感,聽到孩子的感受和體驗,聽到他們的觀點,這樣才能明白他們談話中的本質。父母需要開明的思想和豁達的心胸,這樣才能傾聽到所有的事實,不管他們是讓人高興的還是讓人討厭的。

但是許多父母害怕傾聽,因為他們可能不喜歡他們聽到的聲音,除非父母創造出一個可信賴的氛圍,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煩惱人的情緒、觀點、抱怨和想法,否則,孩子不會說實話,他們只會說父母想聽到的話。

《囧媽》:親子關係中如何避免愛的綁架?

2. 引導孩子說出麻煩所在,並且提出可能的解決辦法

一位媽媽注意到,她女兒從圖書館借的書已經過了歸還日期,她很煩,批評的話脫口而出:“你真沒有責任心,你總是拖拖拉拉不記得事情。為什麼你不把書按時歸還到圖書館?”

如果要引導孩子,這位媽媽應該這麼說:“我很吃驚,這本書你還沒歸還。書應該歸還圖書館了,已經到期了。 ”

當你生氣的時候,說出你看到的事情,你的感覺,你的期望,用人稱代詞“我”開頭:“我生氣了,我不高興了,我很生氣,我很憤怒,我很吃驚”等等,不要抨擊孩子。

《囧媽》:親子關係中如何避免愛的綁架?

3. 學會傷害性較小的拒絕方式

當我們想要拒絕對方,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特別對於孩子來說,很難分辨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區別,在他們看來,任何他們要求的東西都是他們需要的:“我能有一輛新自行車嗎?我真的很需要。”

在玩具商店裡:“我想要這輛卡車請給我買。”父親該如何回答?

父親可以這樣說:“我真希望有錢給你買,但現在我們的預算無法為你買,等過一陣子我們看能不能買。”不要說:“你看到什麼都想要,不行,不能給你買,所以,別再要了。”

拒絕孩子的要求對父母來說很困難,他們想要滿足孩子的慾望,希望看到孩子開心,因此當孩子提出他們無法滿足的要求或者提出他們不得不拒絕的苛刻要求時,父母會有受挫感寧而感到生氣,承認孩子的願望而不生氣,會給孩子提供表達他們想法的機會。

《囧媽》:親子關係中如何避免愛的綁架?

父母養育孩子的目標是什麼?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正派的人,一個受人尊重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能承擔責任、關心他人的人。

那麼如何教化孩子?只能用人道的方法,要承認過程就是方法。父母要學會跟孩子談話時不要激怒孩子,不要對他們造成傷害,不要削弱孩子的自信,或者讓他們對自己能力和自我價值失去信心。願看過《囧媽》的家長都能做個睿智的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