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建築工地招工難,農民工找活也難,為什麼會這樣呢?

四優建築


【1.不是每個農民工都適應建築工地 2.建築工程難做】

建築工程是一個艱苦的行業,在一片不毛之地上要樹起一個個企業,一片居民區、一條鐵路、一片礦山甚至一個新城。都需要建設者進入,這裡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大量的農民工。


有的還存在著把舊的建築推掉、拆除,建築隊伍進來了,需要必要的衣食住行,施工隊伍臨時的一切設施多數都是因陋就簡,考慮的是暫時的短期行為,目的無外乎壓縮資金。

現在工地上住房條件多是一次性的彩板房,這房子隔音差,冬天寒冷夏天進入房間猶如蒸籠。


工地上房間往往都很緊張,許多人擁擠在一起,許多人不注意室內的衛生,各種舊物和垃圾隨地亂扔,夏天的房間內空氣汙濁。

工地上施工隊伍現在多數管飯,飯菜是很一般的時令大眾飯。

工地上勞動強度很大,每天不低於十個小時,不少人沒有在工地上做過,感到工資的收入還不錯就過來了,自己的身體不適應工地的環境,有的還存在著高空作業、噪音危害、還有空氣的汙染等,他們往往短時間就離開工地了。


工地上需要的是那種適應能力上強的人,當然,首先是身體好,然後才是接受東西比較快和吃苦耐勞的人。

還是那句話:適者生存。

現在工地上多數都是四五十歲的人。

另外有的工地也存在著工程資金不足的問題,導致資金鍊跟不上直接影響工程的建設,以及農民工工資的發放,使得施工隊伍處於尷尬的處境。

總結起來就是這兩點1.建築工地施工勞動強度大太辛苦,不少人入不了這一行。

2.有的工程項目資金差,導致農民工的工資得不到保障,出現招工難。

這是我的一點看法,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希望關注和溝通。


水向東


我是建築工人一名,其實現在建築工地招工真的有點難,為什麼有點難啊?那就要問問那些所謂的老闆了。

活幹完了錢沒到位,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一直拖。這是像我們這些七零後不想幹的原因。

有人說建築工人可以月收入過萬,當然這個我也不否認,只能說那是個別的人,不是每個人去建築工地上班都能掙那麼多的錢,現在的建築工地壯工工資一般也就四千左右,還得幹滿勤,下雨刮風停電什麼的都必須正常上班。四千左右的錢出去吃喝拉撒什麼的還能剩下多少?這個是年輕人不想幹建築的原因,就是想幹估計也沒有幾個能吃的了這種苦的。

還有就是六十多歲再去搞建築的話畢竟身體已經吃不消了,建築工地也沒有人用你的。人老了,疾病也就多了,建築工地不是傻子,萬一發生事故的話後果可想而知了。所以又減少了一批就是歲以上的人。

年輕的沒人幹,上歲數的都幹不了了,加上工資半點保證也沒有,自己想想能不缺人嗎?

現在我們只幹日結的活。


我只想說實話其他無所


有些工地招工難,而有些農民找工難,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問題,我想小編是絕對沒做工地。因為現目前來說,基本上的工地,都不缺工人。而且還是什麼工種的工人,他們都不缺。反而還是農民找工難,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難,活計也相對的辛苦。恰恰工錢還停滯不前。

我呢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工,而且也是七零後,長年奔跑於工地,不論大的還是小的工地,每年都要幹個五六處。對於工地來說,我也希望像小編講的樣,基本上的工地都缺人了,那我們就有希望加點工資了,而且工地也會長期逗留我們了。省得我每年搬家都難搬,每次搬家都總是揹著提著的,連坐個公交地鐵的,都總是感覺要遭一些人白臉,很不是味道。


北方的郎161765506


招工難,找工難,這是普遍性問題,主要是建築工不是固定工,工程公司一般都是掛名公司,誰有關係接到工程直接到建築公司掛個名,付一定業務費稅費就行,掙到錢挖一把,沒掙到錢跑路,現在政府也考慮了這個情況,讓承包商壓部分錢在公司,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承包商現在一般請工人做事先把自己壓金搞到手,出現其它問題讓民工鬧事,結果兩不討好。


偉槐1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各類新型機械、施工的工藝、對工程質量要求的提高。許多的民工沒有與時俱進去學習充實自己,造成了有崗位卻適應不了的矛盾。二、現在社會經濟發展了,國家對農村加大投入,對農民創業在資金、技術等方面也大力扶持、引導。這樣一部分頭腦靈活、年富力強想創業的民工就不再去打工了。三、隨著60、70後的民工年齡的增長,都快要步入老年。子女也已經長大了,家庭負擔也減輕了,沒有必要背井離鄉去外面掙錢。(因為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本地也有合適的工作機會。雖然工資可能比不上沿海等發達地區,但在家裡生活的開支也低很多,並且可以在家照顧老人、孩子。相對來說過得可能更舒服、體面)。四、80、90後出生後,家庭條件普遍要比父輩好,從小就驕生慣養。吃不了父輩那樣的苦,所以也不願意去從事一些體力活,就想著工作要輕鬆,待遇要好的工作。(事實上是不可能的,企業主們也不是笨蛋)。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大家覺得說得有一定的道理嗎!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哦!先謝謝啦!


村野發現湘女心寶




農村小牙哥


農民工工資能按月發就不愁沒人!一整就是年底算賬,到年底賬一算給個三分之一;叫先過年!那能行嗎?誰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啊!幹了一年,錢是掙了點!用不上,要一次給個五百一千!那夠幹啥?!所以別說招不到人,還是你錢不到位,你能像廠裡面那樣整成月工資就不愁沒人!?好多公司都是皮包公司!三個人一張桌子!就開始拉關係包工程!最後坑了農民工!


鄉村無所謂


答:


原因一、農民工老齡化

在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群體,超過60%是由40歲以上的人組成,而整體的從業人員的平均年齡也由2007年的33.2歲增長為2017年為43.1歲,十年時間增長了10歲,幹建築的還是當初那批人。年輕人不願意從事這個行業,建築行業的勞動力面臨著坐吃山空的局面。而那些逐漸老化的建築工人,已經不能再適應高強度的一線作業工作,自然也面臨著事業風險。

原因二、勞動力素質降低

勞動力素質的下降也是導致農民工群體越來越難得到就業機會的主要原因。建築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對從業人員無論是體力和技術都有著很高的硬性要求。建築行業的用工荒主要還是熟練技能工種得缺失造成的。而從業人員素質的整體下降,必然導致這部分人群在競爭中缺乏競爭力,最終導致農民工無活兒可幹,用人單位無人可招的尷尬。

原因三、科技進步淘汰體力勞動者

科技的進步改變著這個世界,建築行業也不例外。隨著裝配式建築、智能AI等技術的介入,建築行業將會逐步擺脫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頭銜。工業化生產預製建材,機械化智能化的施工作業,這些技術的應用將極大提高建築行業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面對如此大的就業壓力,農民工兄弟們一定要加強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保持踏踏實實做事的心態,另外找活要懂得藉助互聯網平臺,比如 吉 工 家,實名制招工比找老鄉還靠譜哦!


上海工地


年輕人不願意幹苦髒活,工地都是70,6O後,在工地乾的年齡過大,工地勞動強度大,趕工多,退出很多,都願意幹輕鬆點,哪怕錢少點,


用戶5391953927971


由於最近疫情影響,交通不便,各地防控比較嚴,用工企業可以通過勞動部門網上平臺發佈招工信息,或者和邊遠地方勞動部門直接聯繫派專車接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