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真正理解“內在動機”,孩子才會“自然”愛上學習

文|抹茶媽媽


電視劇《安家》最近正在熱播,裡面有很多大家熟悉的角色,其中飾演《都挺好》裡小保姆“蔡根花”的演員塗凌上線,讓觀眾們頗感驚喜。劇中塗凌變身成一位為了兒子的學習成績,動輒歇斯底里的母親,二人的關係也一度像“仇人”一樣劍拔弩張。

看了劇中母親的表現,不少網友大呼:“這不就是我家熊孩子嗎?”“我家孩子也這樣,能把人氣死、累死!”

《安家》:真正理解“內在動機”,孩子才會“自然”愛上學習


“到底是你學習還是我學習?”


劇中有一個場景讓人印象特別深刻,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蘇母扯著兒子的耳朵,發出了一連串質問:


“這道題昨晚明明已經做過了,怎麼考試還做錯了呢?你上課到底在幹什麼?你們老師說你這次考試又是倒數第一!蘇天培,怎麼我一說你,你就是這個樣子?只要一跟你談學習,你就跟我是仇人對吧?讓你玩手機你怎麼就不掛臉呢?我是你親孃,我能害你嗎?到底是你學習還是我學習?你說你玩手機能玩出名堂來嗎?我跟你說我天天給你熬得,我白頭髮都快愁出來了。你倒好,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傻吃憨睡的。你要把我弄出神經病來了啊,要把我氣短命了,你知道嗎?”


《安家》:真正理解“內在動機”,孩子才會“自然”愛上學習


面對母親近乎“崩潰”的情緒,蘇天培表現出的卻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最後直接扔下書包,飛奔而去。


蘇母的言辭,不可謂不懇切,對兒子那顆“恨鐵不成鋼”的心,也讓為人父母的我們感同身受。

然而,正像她自己發問的那樣,或許她真正沒搞清楚的問題是,“到底是你學習還是我學習?”

對蘇母而言,“我花了那麼多心思,那麼多錢,就是為了讓你好好學習,將來有一個好的前途,你怎麼就那麼不爭氣呢?”蘇母錯誤地把兒子的學習計算成自己的投入、產出比。

而在蘇天培看來,自己的學習、生活不被掌控,喜歡的電腦、電器成了別人眼中的“不務正業”,成為“學渣”變得理所當然。

事實上,沒有一個孩子不求上進,只是在這場與學校、家長的拉鋸戰中,孩子對於學習的“內在動機”已經消失殆盡。

“內在動機”激發自然學習行為

“內在動機是指學生的學習目的是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學習活動本身能使學生得到情緒上的滿足,從而產生成功感。內在動機提供了一個促進學習和發展的自然力量,它在沒有外在獎賞和壓力的情況下,可以激發行為。”

《安家》:真正理解“內在動機”,孩子才會“自然”愛上學習

促使一個人產生行為的動機有兩種: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兩種動機從激發的行為本身來看似乎是相同的,但實際上提供的動力來源不足。比如一個學生學習,既有可能是源於老師、家長要求這樣的外在動機,也有可能是為了滿足個人好奇心、興趣的內在動機,而後者激發的學習行為往往是自然且持續的

1970 年,羅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愛德華·L·德西做了一個關於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的實驗

他將學生分成A、B 兩組,分別在不同的房間玩立體積木拼圖,每個房間都有娛樂雜誌。隨後,他要求學生們在規定的時間內使用積木拼出指定圖案,同時告訴 A 組學生,如拼圖正確則有金錢獎勵,而 B 組沒有告知,也沒有獎勵。


實驗中途,德西告訴學生,實驗時間已到,他將離開房間 10 分鐘錄入數據,學生們可以自由活動。但實際上,德西並沒有去錄入數據,而是通過隱秘的單面鏡觀察兩個房間學生的不同反應。他發現,A 組在自由活動時間往往會放下積木拼圖跑去翻雜誌,而 B 組則會繼續玩積木拼圖


實驗結果表明:內在動機更有可能激發自然學習行為。因為A 組學生行為的動力來源是金錢獎勵,即外在動機,因此當被告知實驗結束的時候,這種動機起到的作用就失效了,他們會轉而去尋找別的目標。而B 組學生並沒有被告知任何信息,或者得到“獎勵”的可能,因此他們的行為完全出自個人意願,即內在動機,即使實驗結束,出於對事情本身的興趣,也會自然繼續下去。


《安家》:真正理解“內在動機”,孩子才會“自然”愛上學習


回到孩子學習這件事上來,當老師、家長每天不停地在耳邊強調“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的時候,孩子就會把老師、家長的要求,或者是高分數作為一種學習的外在動機,而當這種動機不足以支撐達到學習好的這個目標時,動機就會失去作用,孩子會放棄學習,甚至跟老師、家長形成一種對峙關係。


相反,如果孩子是出於自己的意願、興趣來對待學習,內在動機就會促使行為自然發生,而不需要各種獎勵、懲罰或者老師、家長的催促,內在動機會像一臺“發動機”,讓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擁有持續動力,並且樂在其中。


如何重建孩子的“內在動機”?


有的家長說,“哪有孩子自願去學習的?”或者“我家孩子已經厭學了,還能培養起他對學習的興趣嗎?”

我想說,有這些想法的家長可能還是沒有真正理解“內在動力”,依然把孩子擺在要被“推著走”的位置上,同時“內在動力”也是可以重建的!


滿足孩子的“三個基本心理需要”

依然是前文種提到的德西教授,在完成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的實驗後,他與另一位心理學教授瑞恩Ryan共同提出了“自我決定理論”

《安家》:真正理解“內在動機”,孩子才會“自然”愛上學習


這個理論認為所有的人都有三個基本心理需要:歸屬感、自主感和勝任感。如果這三種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兒童的內在動機就可以形成或者重建


先說歸屬感,每一個人除去在社會、生活中的身份,首先作為一個人存在,都希望被無條件地認可和接納。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對孩子的愛附加條件:“你好好學習,才是媽媽的好孩子”,“你再這麼不聽話,我們就不管你了”。孩子的歸屬感慢慢被削弱,錯誤地認為只有學習好、聽話的孩子才能得到尊重和認可,外在動機逐漸形成。

因此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想清楚,我們有沒有無條件地接納孩子?只有孩子得到足夠的信任和愛,才會進一步勇敢地去探索外部世界。

《安家》:真正理解“內在動機”,孩子才會“自然”愛上學習


自主感對孩子來說,就是行為可以由自己選擇、決定。然而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老師、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大多是統一性、標準化

由王朔的同名小說《看上去很美》改編的電影,講述了小男孩方槍槍進入幼兒園後的故事。原本有著獨特個性的他,被老師視為異類,要求他剪掉小辮子、上廁所都要按時、不能跟老師頂嘴,然而因為做不到跟其他孩子一樣,所以他得不到小紅花,成了其他人眼中的“壞孩子”。

電影雖然有嘲諷的意味在,但現實中我們的孩子不正處於這樣的環境中嗎?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社會對孩子的要求更多是考高分、符合規範,而留給他們選擇、探索的空間實際上非常小。

作為家長,我們無法改變整個教育體制,但應該試著多為孩子提供自我選擇、決定的機會:涉及到孩子的事情,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和想法;試著讓孩子參與到規則的制定中來並共同執行;不是催促、監視,而是陪伴和一起分析既往的得失。這樣的事情說起來很多、很小,卻可以一步步幫助孩子找回自主感。


《安家》:真正理解“內在動機”,孩子才會“自然”愛上學習


要想重建孩子的“內在動機”,增強勝任感也十分重要。勝任感就是讓孩子覺得他能做到,而方法就是給予及時的積極反饋、幫孩子確立學習目標

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只愛玩電腦遊戲,不愛學習。那麼為什麼孩子都愛玩遊戲呢?除了感官刺激,遊戲往往能給予我們正面的反饋,例如玩完一局遊戲,雖然可能暫時失敗了,但是屏幕會提示我們:“你的分數又刷新咯!繼續加油!”相比,孩子在學習中得到的反饋,卻正好相反:“你怎麼有這麼多錯誤的地方?”或者“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會?”因此,家長應該改變思路,及時、積極、具體地去肯定孩子,讓孩子能用對待遊戲的心態去對待學習。

除此之外,幫孩子確立學習的目標也是增強勝任感的好方法。但這個目標不是下次要考多少分、要前進多少個名詞,而是孩子自己真正想要實現的目標。從孩子的興趣著手,引導孩子思考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想要做好這件事還需要做出哪些努力?當孩子真正地把想要做的事情轉變成目標,自然會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而不需要老師和家長在後面不斷地鞭策。同時在實現一個個小目標的過程中,孩子的勝任感也會不斷提升。

《安家》:真正理解“內在動機”,孩子才會“自然”愛上學習


做“悠兮其貴言”的父母

《道德經》第十七章記載:“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最好的領導者,被領導的人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領導者,被領導的人親近他並且讚美他;再次的領導者,被領導的人畏懼他;最差的領導者,被領導的人看不起他。你不信任別人,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有的人悠然自在,很少說什麼,事情自然就辦好了。老百姓還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其實,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也可以借鑑老子的智慧。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也不過是孩子“我自然”喜歡學習的目的

只是我們首先要學會做“悠兮其貴言”的父母:不要逢人就說“我家孩子不愛學習”;孩子把畫作拿來給我們看時,不要評價:“畫的不錯,不過這裡不應該這樣畫”;當看到孩子玩遊戲時,不是一句“就知道玩玩玩,怎麼不知道好好學習”,而是可以試著欣賞孩子在遊戲中表現出的機智和勇敢,或者至少給他一點自由時間,同時告訴孩子這個世界還有哪些比遊戲更精彩的事物值得去探索。

孩子的“內在動機”天生就有,只是有時我們在無形中說得太多、做得太多、期望得太多,讓孩子心中的光黯淡了下去。

或許當我們試著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方法,孩子會發現有了不一樣的父母,我們也會看到不一樣的孩子。


作者簡介:抹茶媽媽,有兩個女兒的職場媽媽,致力於陪伴孩子“快樂成長”,願與你分享育兒路上的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