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二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君不見(唐)李白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二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嘉賓蒙曼點評:“烹羊宰牛”是一種很大的樂趣。李白為什麼說“烹羊宰牛且為樂”,而不是烹豬宰雞且為樂?其實這在古代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在唐朝的時候,豬的地位還比較低,一直到蘇東坡的時候,豬的地位依然很低。蘇東坡做“東坡肉”,是因為富貴人家不屑於吃豬,老百姓又不知道怎樣吃。雞在唐朝連肉都不算。舉個簡單例子,唐朝時期反腐敗,御史出朝的時候公務接待還不能上肉。當時有一個御史叫馬周,因為吃肉被人舉報。唐太宗審案時,一看就是吃了一隻雞,就認為吃雞怎麼能算吃肉呢?所以馬周沒有觸犯刑律。但是牛和羊不一樣,故有“烹羊宰牛且為樂”。《禮記》中記載,天子三牲都得吃,牛羊豬都得吃,諸侯吃牛,卿吃羊,大夫才吃豬,士吃魚,老百姓吃素,所以“烹羊宰牛且為樂”是高貴飲食。

李白喜歡喝酒助興,即使借酒消愁,在消愁裡也有“壯思飛”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