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穿這身衣服上生物課,學生上課“不眨眼”,孩子感興趣是重點

文|小興成長原創,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一個人喜歡穿什麼衣服,是個人的自由,這無可非議。

如果你身處某一行業,身著職業裝,旁人很容易明白你的工作是什麼。

護士有護士服,軍人有軍裝。假如一個護士穿著軍裝給你做手術,你可能打心裡會不相信她真的是一名護士。如果一群軍人穿著護士服去打仗,會不會把敵友給笑死。

當然,我們並不是所有的職業都會有職業裝。那就根據自己的職業選擇合適的服裝最為恰當。

然而,最近在網上看見一件“稀罕”事,一名幼兒園老師因服裝而走紅。但是,也有一些家長對其指責:老師應該注意影響。

01、老師,請你把心思用在教育上

老師穿這身衣服上生物課,學生上課“不眨眼”,孩子感興趣是重點

這位年輕的老師,有一次穿短裙給孩子上課,引起了家長一番討論。一部分家長認為:老師穿這麼短的裙子上課,不太符合老師的形象。

另一部分家長認為:穿衣服是個人的自由,這一點沒有什麼可挑剔的。

當家長把這件事向院長反應時,這位老師也感覺很委屈。首先幼兒園沒有規定,上課必須要穿什麼衣服。

當有一些家長指責老師要遵守職業道德時,有一些網友反問:職業道德的標準線在哪裡?穿短裙上課就是沒有職業道德,忽略了老師對孩子的認真付出。那麼,這種判斷對老師也不一定公平。

最後,大家還是認為:身為老師,最好還是把心思用在教育上!

老師穿這身衣服上生物課,學生上課“不眨眼”,孩子感興趣是重點

對於教育來說,無論是“快樂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只有把握住一個共同點,孩子的成績才能提高。那就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下面,這位西班牙女老師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就別出心裁。

02、一堂有意思的生物課

這位老師是一名生物老師。在一次人體器官生物課中,身著人體器官服上課。

你能留意到老師的這身衣服,不但合身而且很逼真。當老師進入教室時,孩子們一下就興奮的大叫起來。孩子上課“不帶眨眼”的。

老師穿這身衣服上生物課,學生上課“不眨眼”,孩子感興趣是重點

孩子們的眼睛緊緊的盯住老師的新衣服。然後老師對孩子們說:今天,我們來學習人體器官的課……

我們可以猜想:這種貼近孩子生活的有趣的教育,一定會讓孩子的這堂生物課收穫滿滿。

老師穿這身衣服上生物課,學生上課“不眨眼”,孩子感興趣是重點

老師對孩子嚴謹、活潑的教育態度,

讓很多家長的點贊。同時,我們也思考一個問題: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03、孩子內部學習動機的培養

老師穿這身衣服上生物課,學生上課“不眨眼”,孩子感興趣是重點

學習興趣:父母會發現,當孩子某一門功課好時,一定會對這門功課有一定的興趣。

很少聽孩子說:我十分喜歡英語,但每次考試總是不及格。即便有,可能也是少數情況。

1)讓孩子明確知識的社會意義。

比如,現在很多小孩子有零用錢。用10元錢買價值5元錢的東西,超市老闆沒找孩子零錢,孩子自然會虧損5塊錢。但未找回的零花錢是孩子應得到。如果孩子對加減乘除轉不過彎,那就帶孩子多買幾次東西。這便是所謂的吃虧是福。

2)父母培養孩子對課程的興趣形成一種定勢。

這種方法類似於心理暗示。用一句話“你一定行”來概括。

就像孩子很討厭數學課,在他的心裡一定說過了無數遍:我數學成績很差。當孩子不斷的告訴自己,我很喜歡數學時,他數學的成績可能真的會提高。但是,他得自己願意這麼幹才行,被逼的無效。

3)父母改進培養孩子的學習方法。

這點不多說,那位西班牙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老師穿這身衣服上生物課,學生上課“不眨眼”,孩子感興趣是重點

4)父母培養孩子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一方面提高孩子的智力;另一方面就是拿來用的。

很多孩子學不好文言文,為什麼?興趣是一方面因素,另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用不到。

現在沒人說話一張嘴就是“之乎者也”。但我們不能說文言文沒用,這是我們文化的精髓

5)父母先做個表率

一些家長喜歡陪孩子寫作業。在陪伴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父母拿出自己熱情來引導孩子,孩子的興趣會更高。如果父母經常打擊孩子:你真笨、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時,孩子可能真的就“不行了”。

04、引發孩子認知矛盾,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父母引發孩子認知矛盾時,需明白引發的案例要緊貼孩子的生活和興趣。

1)對孩子已有知識產生“怪感”。

假如你的孩子物理課程不好。他也明白一張紙遇火就會燃燒。當父母拿一張紙點燃它時,紙確未燃燒。孩子可能就會容易明白,蒸發和沸騰的道理。

老師穿這身衣服上生物課,學生上課“不眨眼”,孩子感興趣是重點

2)引起孩子對知識的“不和諧”感

比如:父母好不容易讓孩子明白了,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才能生長。當孩子為他的新知識高興時,父母再舉出案例:植物不需要陽光和葉子也能發生光合作用。這種知識的“不和諧”也能引發孩子的興趣。

04、寫在最後

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對一些課程興趣高不高。

孩子自身因素是一方面,父母和學校的培養也是一方面。

但,孩子的未來有無限種可能,父母不要為了孩子的教育,累壞了自己的身體。(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