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蘭板栗: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

不少姑娘喜歡張愛玲,鍾情她的蒼凉情調,也醉心她的糖炒栗子。的確,在她悠然的少女時光,常常點一份鬆散不滯的栗子蛋糕,閒坐於午後的咖啡館,日子在甜而不膩的舌尖悄然滑過。嘗過人情冷暖後的張愛玲獨居上海寓所,清寒的深秋,成熟後的她對栗子更是愛不釋手,每每在去書店的路上,總緊緊抱著一紙袋桂花慄,用來溫暖那顆蒼涼的心。

東蘭板栗: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

街邊小吃炒板栗

於是在她的筆下,栗子總與那些姑娘們有著道不盡的綿綿情誼。尤其讀罷《半生緣》,悵然掩卷,曼楨含淚失聲道:“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這一句悲涼難以用一聲嘆息來消化,因為這既是曼楨的心聲,也是張愛玲的肺腑之言。

東蘭板栗: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

板栗配咖啡

於是姑娘們一往而深地移情栗子,扯著摸不著頭腦的小男友到處詢街問巷,若是恰好不在糖炒栗子的季節也不打緊,栗子蛋糕是四季都陳列在甜蜜的櫥窗裡的,再順便點一杯咖啡,呵!這可是張愛玲少女時代的最愛呀。彷彿品嚐了這一口栗子味,擁擠的文藝青年圈子就去偽存真了。

東蘭板栗: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

糖炒板栗

文藝的姑娘們有如此張式栗子情結也無可厚非,但對事物的情愫應是豐富的,尤其應滲入自己的生活體悟,意象才不顯得單薄、矯情。不只文青,廣西東蘭縣的鄉民對栗子也有特殊的情結。

東蘭縣自明代就有種植板栗的歷史,慄樹喜歡潮溼又怕雨澇,渴望陽光又貪享冬眠,位於雲貴高原南緣的東蘭縣正好有著慄樹喜歡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布,夏長冬短,微酸性山地紅壤與慄樹這種高錳植物一拍即合,使其欣欣向榮,紅水河谷的山嵐雨露侵透栗子,使其油亮碩大,香綿甜。

東蘭板栗: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

採摘板栗

深秋一慄,味蕾被粉粉糯糯地包褁,從舌尖開始妙不可言。長壽之鄉的山水到底蘊藏著怎樣的長壽密碼,不僅滋養了東蘭的百姓,就連東蘭板栗樹也是壽命長、產量高。

東蘭板栗樹被當地鄉民自豪地稱讚為“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東蘭板栗果實飽滿、果皮呈紅褐色、油亮軟糯,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功效,被人們譽為果中珍品。

東蘭板栗: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

百歲老人親切地摩挲著與自己一起長大的百歲板栗樹,遙想年輕時一貧如洗的生活,飢餓如影隨形,好不容易盼到秋天,等不及板栗徹底由黃轉綠,也不忌憚刺疼,硬是從樹上刺蝟球的肚子裡揪出那幾粒甜,想來真是五味雜陳,當年飢餓時狼吞虎嚥的板栗,竟讓自己強身健體。如今這1000多棵百歲板栗仍碩果累累。這份沉澱在百年生命的吐納之間的深情,是長壽老人的粟子情結。

東蘭板栗: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

農民與板栗

過去勞動人民辛勤勞作,汗水化作的結晶統統賣給了高車怒馬的朱門,自己卻食不飽、穿不暖,宋代詩人張俞的詩句描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同樣,過去糖炒栗子僅僅是有錢有閒人的零食,卻又是窮苦百姓關乎生存的“鐵桿莊稼、木本糧食”,即使增產也不增收,豐收也得賤賣。

東蘭板栗: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

板栗樹上

如今的農民兄弟卻再也不必愁容滿面了,集老、少、邊、山、窮於一身的東蘭縣,近年來憑藉著慄香的東風,政府統籌規劃特色作物產業鏈,鄉民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汗水澆灌的栗子樹茁壯成長,顆顆酡紅著臉咧嘴笑的板栗,凝聚著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這是東蘭鄉民的栗子情結。

秋釀桂花豐盈之日,便是糖炒栗子飄香之時,如此詩意天成,我也曾是那個有著張氏栗子情結的姑娘,在沉默的少女夢裡,期待有個暖心之人,如張愛玲小說裡反覆言說的那樣:

那個暖心的人兒,在冬日裡充滿愛意地遞予一袋糖炒栗子。這定是一個軟糯的故事。然而,偶然機緣下與栗子花相遇,一身的文藝皮屑被花燻得掉了一地,塵歸塵,土歸土。

東蘭板栗: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

板栗豐收

栗子花並不好看,若不細心,還真無法把這硬生生霸佔在樹葉之間的一束細長絨毛與栗子花聯繫到一起,它們如小拇指一般細長,白毛茸茸,遠看有點兒像毛毛蟲,每年春末夏初,好似一樹的毛毛蟲盤踞樹梢,迎風招搖,那場面真是不寒而慄

。花味更是濃郁怪異得令人掩鼻,揮之不去,澀澀的味道刺激嗅覺神經,明明應是植物芳香油卻帶著動物的腥羶,真令人詫異。

東蘭板栗: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

板栗樹

南國的秋風像一個囊中羞澀的畫師,使勁蘸了又蘸所剩無幾的秋色顏料盒,對這張始終刷不上秋色的南國畫布,無可奈何。儘管如此,慄樹枝頭終究是團出了許多沉甸甸的綠球,急性子的人要是伸手一碰,定是“哇嗚”一聲縮了回來,好像《西遊記》裡穿了五彩霞衣的朱紫國皇后,妖怪垂涎不已卻碰也碰不得。

東蘭板栗: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

誰曾想到那些細長的絨毛觸角,如今已長成胖胖的“綠刺蝟”,可遠觀不可採擷,需等到它開了口,自個兒掉下來,才赫然發現“綠刺蝟”的肚子裡孕育著那幾粒油亮的丹珠。寒磣的花朵、不討喜的花味和張牙舞爪的果實,讓我這類半文青曾經自詡的張氏文藝情結支離破碎,但新的栗子情結卻暗生。

東蘭板栗: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

板栗花

栗子花雖不惹人喜愛,卻有極大用處。慄花、栗子皆可入藥,有補腎益精多種功效,而且慄花曬乾後,任取一瓣點燃,可防蟲驅蚊,享一時之安穩。板栗集矛盾於一身:花臭果香、殼硬肉綿。鄉民早已從常年的勞作中發現了栗子這般具有張力的人生智慧,並以民歌傳唱,留給子孫以啟迪:看人不能看表面,麻子麻麻有人戀。不信你看板慄果,外頭帶刺裡頭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