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前味

过年的前味

临近年关, 外地人陆陆续续回了家乡。

先生早早放了年假,而我因为工作原因还在单位忙碌。我和先生都是外地人,多年前来到孝感工作便定居在此。

年幼的孩子放在了老家,和众多年轻人相似,倚靠老人帮忙带孩子。

先生说他特别想念孩子,很想先回家。我很犹豫,因为想念幼子 ,我和先生常常在家模仿孩子说话相互慰藉思念。

年底工作收尾很忙也很重要,这个时候请假会给自己招惹很多同事间的抱怨,毕竟过年人人都想早回家。

思虑再三,我决定让先生先回,我等放了年假再回。

看着我的落寞,先生笑着说:“不急,我等你一起回。”

等我的这些天,很少做家务的先生,突然变成了家庭煮夫。 下班回到家,热气腾腾的饭菜放在了桌上,系着围裙在厨房打扫的先生眉开眼笑的等着我表扬。

吃着并不是很好吃的菜,我不停的点头赞叹:“哇!好吃!很好吃!”

“那我明天接着做。”得到肯定的先生备受鼓舞,欣然承诺。

像个大孩子的先生,一心扑在工作上。每日早出晚归,家里的家务都是我一手承包。

有时我也会抱怨,发牢骚。先生默默无语,等我脾气发完,他会悄悄发个红包,金额不大,不过三块五块。

我和先生不是那种大吵大闹的人,发脾气也很小声,更像是在诉说自己的不满。这样的婚姻状态让很多人以为,我的家庭从来没有争吵。

每次出门见朋友,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羡慕我们的婚姻。

也有朋友讨要婚姻幸福的秘笈,每每我都说:两个人总有一个人要付出,要牺牲。

朋友不信,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委曲求全的女人,而我的先生给人的感觉也不是温暖的类型。

其实,朋友理解有误,在家庭里付出和牺牲并不代表委曲求全。两个人从不同的家庭走出来,再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家庭。

性格和 生活习惯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而这期间,夫妻双方必定有一个要包容大度甚至妥协。

到底是谁来做这个人,可能是丈夫,也可能是妻子。

我的家庭最初是我先生妥协我,但是很快我便发现,他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单位,在家的时间寥寥无几。

没有争吵没有谈判,我选择了妥协先生。下班后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先生嘴上不说,但是对外人常常感叹我对他工作的支持,虽然我也工作忙碌。

先生同事每次遇见我都会说:“我很羡慕你,你爱人很爱你!”

我反问:“你怎么知道?”

“因为你爱人常常跟我们讲,你很辛苦,要工作要做家务。”

很普通的对话,很普通的生活。

但是我心里很温暖,先生不善表达,却在他同事面前对我赞不绝口,也许,这就是他爱的方式。

不擅长做家务的先生,这些天不仅做饭洗衣,还做了年底大扫除。

先生说:“等你放了假,我们立即出发回老家。”

今天,我终于放假了。归心似箭的先生在停车场等了我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是我在单位今年最后的一天班。

eנ�r�\u0019L

过年的前味


过年的前味


过年的前味


过年的前味


过年的前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