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發出吶喊“假的假的”:我本楚狂人,千年不服周

近日,檢察日報正義網發表了一篇名為《那一聲“假的”打腫了官僚主義的臉》在網上熱傳。事緣中央指導組在社區物業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對小區內的防控及群眾生活保障工作進行視察時,不斷有居民從家裡的窗戶向指導組大聲喊話:“假的,都是假的!” 居民反映的,主要是社區物業假裝讓志願者送菜送肉給業主,而實際工作不到位的情況基本屬實。

武漢人發出吶喊“假的假的”:我本楚狂人,千年不服周

還記得十級漢罵的武漢嫂子吧。針對社區商場服務問題、不合理套餐、高價生活物資、形式主義等等開炮,火力十足,毫不掩飾自己的態度和情緒。

假的就是假的,不行就不行,有意見就是有意見,必須得吼出來,不管你是誰,這就是武漢人的鋼,更是千百年來楚人的鋼。

西周中期,楚人漸漸強大起來後,受到西周的猜忌和壓迫。

按照西周的慣例,唯有周天子可以稱王,“皇帝”名號出現之前是一把手專用。

當時熊渠的爵位是子爵,卻自稱公爵,已經算是鋼了一把西周,還直接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王。楚莊王也是春秋五霸中唯一個稱王的。我們聽得到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鋼的聲音。

與屈原鬧過緋聞的楚懷王比較平庸,智商也常常不在線,但是在被秦扣押的三年中,只說了兩句話:不割地、不簽約。寧願鋼死在異鄉,也不出賣國家利益,比起慈禧大媽的老公和她本人,不知道鋼多少倍。我們聽到得是可殺不可辱的鋼的聲音。

楚人在先秦的時候還特別熱衷於以自殺的方式對待生命,特別是戰敗謝罪自殺。

第一個自殺的是屈瑕,開創了楚國統帥以身殉職的先例。影響最大的自殺是他的嫡系後代屈原,而最具悲劇色彩和英雄氣息的自殺是西楚霸王項羽。我們聽到得是絕對負責的鋼的聲音。

鋼得氣壯山河的還是那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對秦末楚人的反抗鬥爭產生了強烈的鼓舞作用。

事實也證明的這種鋼的基因已融入了楚人的血液,流傳了下去。

中國曆代王朝一旦滅亡,絕難中興,大多數都偏安一隅。比如西晉東晉、北宋南宋,有的連偏安都沒有機會,比如南明。唯有楚地棗陽的劉秀以一個遠支沒落皇族的身份便掃平掃清各方勢力,再次興旺了大漢朝。

楚地荊門的張居正一介書生,幾乎以一己之力,遏制了大明自正德年以來的頹勢,推行萬曆新政,為大明續命百年。

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楚人以團練起家,幾乎以一省之力,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還輸出了新思想、新體制、新軍隊,為大清續命半個世紀。

近代以來,以湖南湖北為主力的楚人更是發出了救國圖強的鋼的聲音。

楊度吼出了近代版“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聲音:“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新中國開國將帥中楚人更是多不勝數。賀龍、羅榮桓、彭德懷、林彪,十大元帥中楚人佔了四個。十大開國大將,楚人佔了8個,湖南人6個、湖北人2個。至於開國上將,楚人也是名列前茅,湖南人19個,湖北人14個。

這個比例相當恐怖。

為什麼楚地能夠孕育出如此強大的鋼的力量?這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楚人成長經歷而形成的基因。

楚人的祖先叫鬻熊。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的前夕,楚人臨陣起義,成為周武王打敗商紂王的關鍵一擊。

論功行賞的時候,竟然忘記了偏遠的楚人,一直到當年楚君鬻熊的孫子都上位了,繼位的周成王才想起來,封鬻熊之孫為四等子爵位,級別甚至不如因叛周淪為替周朝養馬的奴隸部落,後因護送周平王東遷而受封的秦國。

楚人也沒有得到周天子的任何封地,只有一句: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

境況與蔣介石敗退臺灣的時候,提拔的這將軍、那司令十分相似:有本事,搶來的土地都是你的;沒本事,自生自滅。

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便沒飯吃,必須實幹興邦,與南方夷越蠻邦、不服教化的少數民族搶生意,所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闢山林)。

楚人雖然很努力,像個學霸一樣,但是一直不受待見,不在華夏主流朋友圈,被稱為“荊楚”或“荊蠻”。

這種歧視影響深遠,就連孟子那樣的老師都公開譏諷楚人:今也南蠻鴃(jué)舌之人”,意思是楚人講話的聲音很怪,像鳥叫一樣。

長期的地位卑下和歧視,使得楚人越挫越勇,也越來越鋼,經過八百年的積澱,在先秦便已形成了吃得苦、耐得煩、捨得命、不降服的楚人精神。

直到今天,天熱火氣大的武漢人方言中還流行“服周”這個詞語。當地人在遇到不服氣、不甘心時事情時,會習慣說“不服周”、“老子就是不服周”。

在湖南被贊為“騾子”精神,在武漢就是做人直、脾氣爆、說話硬、不服周。

這種精神在湖北的疫情防控工作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在疫情期間,湖北人特別是武漢人,受到了不少歧視,拒絕湖北人入住,拒絕湖北人入境,甚至視湖北人為瘟疫。

但是楚人的鋼無懼怕歧視,越是在困難時期和危機關頭表現的越明顯,大可大大方方地承認我就是湖北人,我就是武漢人。

湖北從臘月二十九正式封城,無數的楚人不出小區、不出樓棟、甚至不出門,用率真、務實、天不怕地不怕的鋼的意志,自我隔離,斬斷病毒傳播。

武漢近來火線提拔的衛健委副主任劉慶香在被惡意造謠“逃去上海豪宅”的情況下,投入工作持續50多天,平均每天休息不足4小時,而她的丈夫已在疫情中去世。

有網友分析,在抗日期間,湖北省也沒有被逼到這種地步,而如今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為了防範“武漢肺炎”的傳播,湖北省將自己變成了一座孤島。

武漢人隔窗戶的那一聲吶喊,代表了疫情中人們的心聲,像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衣》裡戳破謊言的孩子,讓弄虛作假的形式主義者曝露在光天化日,打腫了那些企圖依靠門面功夫獲得肯定的“騙子”的臉。

鍾南山說,武漢是一座英雄之城,英雄的身上的基因便是這種率真、務實、天不怕地不怕的鋼,鋼得近乎充滿無窮正能量的狂: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自困絕新冠,千年不服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