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網絡/圖片

北方人愛吃麵

而南方人愛吃米

一頓飯裡不吃米就相當於,沒吃

米,同樣作為蕉城人的主食

蕉城人不僅愛吃

而且吃的有創造力

米粉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在蕉城所有米食裡,米粉應是最受歡迎的一種。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尤其在洋中,米粉光滑爽口,粗細一致,煮而不糊。選用優質大米,洗淨後在加水磨成粉,然後放入缸中,灑上水,讓其自然發酵。夏天約3-4天,冬天則需要一週的時間。發酵後的米粉具有很好的柔韌性和延展特性,長久放置也不會變質。發酵後的米粉再打成米團,然後將粉團放入壓榨器械,一條條白而柔韌的米粉就出來了。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愛吃米粉的蕉城人,吃粉也都是變著花樣吃。除了拌粉,還有炒、湯煮等做法。

打餈粑

在蕉城,沒有餈粑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大夢蕉城/圖片

糯米蒸熟後倒入石臼,一人持特製的木錘搓打餈粑,一人置一盆冷水在旁邊,把雙手沾上冷水,趁木錘提起來的時機翻揉餈粑。打餈粑是個技術活,講究快、準、穩、狠,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黏糊糊的有韌性。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大夢蕉城/圖片

將打好的糯米糰放到鋪好的簸箕裡,一捏一擰一搓,滾一點芝麻,就做成了圓溜溜的餈粑。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大夢蕉城/圖片

紅糟肉

在對米的使用中,酒的出現是米的昇華。溫和的大米溫潤的水,到底是通過了一番什麼樣的變化,最終竟成了如此濃烈的液體?而第一個在釀酒時加入紅曲的人,一定沒有料到這樣隨便一試,竟創造出一種美味。本為發酵完成的衍生物,經過篩濾出酒後剩下的渣滓,紅糟卻別具風味。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用來煮魚煮肉,紅豔豔煞是誘人,馥郁的芳香,既去油膩又能提鮮,讓人瞬間忘記減肥的豪言壯語,大快朵頤。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霍童豬蹄燜筍 大夢蕉城/圖片

米糕

除了拿米做主食,蕉城的米糕不可說不是零食擔當了。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蕉城的米糕有兩種。一種是炒米糕,炒米糕的製作並不複雜,將糯米烘炒或油炸爆粒後,拌入白砂糖、麥芽糖、芝麻、花生仁,攪拌均勻後用木棒碾平,待其冷卻再切成條狀。米糕乾脆、香甜,是蕉城人愛不釋手的零食。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還有一種是三角糕,大米磨成的米漿,發酵後蒸熟,出鍋冷卻,再放入滾燙的油鍋中,炸至金黃。外焦裡嫩,口味鹹鮮。

米酒

對於老蕉城人來說釀酒可是一年中的大事,每年冬至前後人們便開始忙碌起來。洗淨後的糯米浸泡數個小時,然後蒸熟。蒸熟後把糯米取出來,冷卻。然後在糯米上撒上酒麴,邊撒邊拌勻,並把米稍微壓平。之後一切都留給時間,旬月之後,米酒釀成,酒香四溢。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米酒在蕉城除了被拿來當酒喝之外,在做菜時,它還是一味調料。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無米不歡,今天你吃米了嗎?

智己策略丨文字編撰

見圖片下方圖注丨圖片來源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i·寧德」做個愛吃米的蕉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