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尊奉為“朱熹後一人”,以倡導耕讀留名青史

他被尊奉為“朱熹後一人”,以倡導耕讀留名青史

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爭論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後世學者尊朱還是尊王,不僅體現學術立場,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其在當時主流社會思潮中的被接納程度。在清代的思想家群體中,張履祥的地位比較特殊。首先他因尊朱子而被後人抬到一個非常高的位置,其次是他的關於耕讀的思想影響深遠。

張履祥,字考夫,浙江桐鄉人。所居曰楊園裡,故學者稱楊園先生。張履祥九歲喪父,母沈氏授以《論語》、《孟子》,勉勵他說:“孔孟只是兩家無父兒也。”

他三十二歲時,結識黃道周。三十四歲時拜劉宗周為師。師事於劉宗周對張履祥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不過二人的學術還是存在著重大的差異。這是因為不同的時世而選擇了不同的道德踐履理論。後來,張履祥站在朱學的立場傳承蕺山之學,對於師門有補救之功。當時復杜聲氣甚廣,東南人士,爭相依附。但張履祥不肯參與其中,認為這是湊熱鬧的事。他除了不參加日常的一些知識分子集會之外,也不喜歡到處講學,屬於性格比較孤僻和沉默的類型。他“杜門謝客,訓童蒙以終老:晚年德望益隆。有事以師禮者,終不肯受。”他認為,“近見時流講學之風,始於浮濫,終於潰敗,平日所深惡也,豈肯躬自蹈之!”當時黃梨洲正以紹述蕺山鼓動天下,楊園說:“此名士,非儒者也”。

他被尊奉為“朱熹後一人”,以倡導耕讀留名青史


在學術貢獻上,他嘗輯《劉子粹言》一書,專錄蕺山矯正陽明之語。他極不喜歡陽明的《傳習錄》,說道:“讀此書使人長傲文過,輕自大而卒無得。”又說:“一部《傳習錄》,吝驕二字足以蔽之”。另外著有《經正錄》、《願學記》、《問目》、《備忘錄》、《初學備忘》,《訓子語》、《言行見聞錄》,《近鑑》等書。

  張履祥歷經朝代鼎革,在遺世與濟世間形成了"德業互養"的治生觀,這種治生觀以"耕讀並重"為基礎,以"勤儉修身"為輔翼,以"人持恆業"為保障。張履祥治生觀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來源於其"尊朱黜王"的學術立場、其對於朝代更替現實的無奈選擇以及對傳道與救世的責任擔當。 張履祥在親人相繼離世、科舉不第及因故國之痛而斷絕科舉之念的沉重打擊下,長期面臨生計問題,不得不進行長達數十年的治生生涯。他將躬親農事作為治生的主要途徑,儘管如此,生活還是多次陷於困境。

張履祥的治生觀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傳統的“四民”說的質疑、“治生以稼穡為先”、提倡耕讀並重等。他在理學的具體實踐上以耕讀為主,主張門人當務經濟之學,著補農書。歲耕田十餘畝,草履箬笠,提筐佐饁。嘗曰:“人須有恆業。無恆業之人,始於喪其本心,終於喪其身。許魯齋有言:‘學者以治生為急。’愚謂治生以稼穡為先。能稼穡則可以無求於人,無求於人,則能立廉恥;知稼穡之艱難,則不妄求於人,不妄求於人,則能興禮讓。廉恥立,禮讓興,而人心可正,世道可隆矣。” 踐履篤實,學術純正。大要以為仁為本,以修己為務,而以中庸為歸。

他被尊奉為“朱熹後一人”,以倡導耕讀留名青史


張履祥一生都在鄉村讀書治學,並親自參加農業生產,關心農村的社會穩定和風俗人心。他提出"保聚之法"以促進鄉村和諧與穩定;作《喪祭雜說》,意在移風易俗。他的鄉村自治和變易風俗思想即使對今天的新農村建設也有啟發。還從吏治等維度開展了深刻的反思。

張履祥於六十四時去世。 1864年,浙江巡撫左宗棠親自題碑“大儒楊園張子之墓”;1871,張履祥終於獲得了從祀孔廟的儒者最高榮耀。張履祥“由凡入聖”,一方面是因為晚清理學發展與地方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學術上的成就,他的學術實現了“繼往聖而開來學”,確實也是清初理學史上最為重要的傳道人物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