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徐州到底是山東還是江蘇的?

濤濤愛吃蟹肉煲


  成書於戰國的《尚書·禹貢》記載:“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大禹治水後,首次將中國劃分為九大區域,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但是其中的古徐州並不是今徐州。

徐州歷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勞作。原始社會末期,堯封彭祖於今市區所在地,為大彭氏國,徐州稱彭城自始起,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夏禹治水時, 把全國疆域分為九州,徐州即為九州之一。當時“徐州”只是作為一個自然經濟區域的名稱,彭城邑成為這一區域的中心城市。

春秋戰國時,彭城屬宋,後歸楚,秦統一後設彭城縣。

唐初,徐州與彭城郡名稱多次互易,中後期徐州為節度使駐地。

楚漢時,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漢設彭城郡,東漢設彭城國、都彭城。

三國時,曹操遷徐州刺史部於彭城,彭城自始稱徐州。

清初,徐州先後為江南省和江蘇省所屬直隸州,雍正末年升為徐州府,轄領1州7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保留徐州市,初為山東省轄市,後劃回江蘇省,並同時成立徐州專區,駐徐州市,轄11縣市。此後,徐州市和徐州專區並存,不同時期轄屬有所變化。1983年,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撤徐州專區,將所轄6縣劃歸徐州市。徐州市現轄5區6縣(市)。


風林衍


近來經常聽說這樣的謠言:徐州本來屬於山東的,後來劃給了江蘇,現在不如劃回山東去,回山東比在江蘇會受到重視,等等。讓我們來翻翻歷史

我知道,徐州有些人山東情結很重,因為徐州鐵路被山東濟南管了幾十年,鐵路上的許多人都是山東人,他們雖然戶口安在了徐州,子女生在了徐州,心卻向著山東,特別怕鐵路劃給上海管。

  但是,如果從春秋戰國算起,徐州二千五百年來,跟山東發生行政關係一共只有三年,即從1949年1月到1952年12月。 

江蘇1667年建省的,從一建省,徐州就棣屬於江蘇,是江蘇固有轄地之一,在此之前屬於江南省。徐州怎麼跟山東發生的關係的?這跟淮海戰役有關係。淮海戰役於1948年12月底結束,徐州解放,軍隊需把城市交給地方管轄,自己還要去打仗。可是當時的江蘇省會在鎮江,整個江南都沒有解放,中共江蘇省委還處於地下狀態,且在江南,不可能接管徐州。但整個山東卻解放了,於是徐州就暫時交給中共魯南區委代管。1949年南京和江蘇全境解放,建國後經過鎮壓反革命,新生的人民政權鞏固了,從1953年1月1日,徐州結束了山東的代管,正式交還給江蘇。

  這段歷史,才幾十年,其實徐州有幾千年的歷史,徐州的人文、風俗跟魯地山東侉有很大的差異性,如果山東管得順,當年就用不著還給江蘇了,說明徐州屬山東管會有很多現實問題。跟徐州相似的,還有連雲港,後來也是從山東歸還給江蘇的。  

徐州的歷史人物都跟山東沒有任何關係。劉邦、項羽(宿遷人,宿遷曾一直是徐州八縣之一)都是楚國人,劉裕、李升和李煜父子等徐州人也都是在江南(現在的南京)當上皇帝的,現代一些文化名人如畫家李可染、肖龍士、郭影秋等人都是在江南求學的。可以說,徐州除方言跟山東有一點點接近之外(其實徐州方言屬中原官話和江淮官話的過渡語言,以邳縣話為代表),跟山東極少有政治和文化上的聯繫。  

徐州方言屬中原官話(北方方言)的徐蚌片,北起山東濟寧、棗莊,南到安徽的蚌埠、淮南、阜陽,西到河南的商丘,東到連雲港的東海,西南到江蘇的宿遷,人口近一億,在中原官話區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情濃勿語


圍繞著徐州歸屬問題,兩個省份的人是探討不止,因為建國初徐州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歸山東省管轄,後來又劃回江蘇。而當前,江蘇北部和山東南部的經濟發展相對不強勢,所以便有很多呼聲呼籲蘇北聯合魯南一些城市,共同成立淮海省份,做大做強地區經濟。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徐州絕對充當中心城市的角色,所以徐州歸屬問題很關鍵。其實從文化上講,江蘇北部與山東南部,河南東部,基本上都屬於中原文化體系,方言、飲食、風俗習慣都趨於相同。徐州作為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市,當時絕對屬於中原文明當中重要的城市之一,而江蘇南部屬於吳越文化,所以從文化層面上來看,徐州也更偏向于山東南部。但徐州最終還是劃回江蘇主要是歷史原因以及經濟發展原因。歷史上很長時間,徐州都是歸江蘇境內的省份管轄,比如江南省,只不過在建國初,江蘇還未徹底解放,所以山東暫時管轄徐州,後來國家步入正軌,徐州還是劃回了江蘇。而從經濟發展角度,蘇南城市有天然的黃金水道可以促進經濟,而蘇北只有一座徐州能夠撐起北部經濟,徐州坐鎮北方,與蘇南城市相互配合,共同引領江蘇省的綜合實力。總之徐州的歸屬是非常明朗的,不能因為短暫時間屬於山東管轄而作為當前探討的話題,畢竟那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當然關於徐州所在的淮海經濟區協作發展,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無錫德爾納招聘


徐州應該說從歷史上來說從來不屬於山東,只有短暫的解放戰爭期間代管過三年。但是因為跟山東接壤,在文化和歷史上都有很多交集,所以有一些誤傳,包括徐州人也因為整體在江蘇的地位不高,常常會出現一些“被迫害妄想症”,老想跟山東劃清界限,其實山東並沒有啥吞併的企圖,徐州的地位有點尷尬。

1、文化上的南北分界點。如果說南北方分界是以淮河為界,但是如果在文化上找一個南北分界點,那徐州當仁不讓。因為接壤徐州至今生活著很多山東人,包括徐州鐵路早年一直歸屬濟南鐵路局管轄。徐州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它作為與北方山東接壤,在南方有點受歧視,不但上海人看不起這塊地方,甚至南京人也有歧視,稱之為“蘇北”,甚至在上海人眼裡整個江蘇都成了“蘇北”。而徐州又看不起北方人,特別是山東,內心是拒絕劃歸到北方或者山東的,而山東也一度有過因為垂涎它作為交通樞紐的地理位置。

2、徐州人很多生活習慣,包括飲食和語言基本上都跟山東很相似,但是性格上卻與山東人差距很大。作為一個歷史名城,出過很多歷史名人,像劉邦,徐州人的性格跟齊魯大地整體的風格完全不一樣,還是帶有南方人的秉性。不過劉邦倒是娶了一個山東媳婦呂雉,呂后是山東菏澤的,山東沒出過皇帝,倒是歷史上出了無數國母和大將。呂后這種不篡權一心維護男人家的江山的作風可能也是後期國母頻出的原因之一,不像隔壁友商的武曌。

3、所以整體上,徐州人也別急,雖然偶爾山東會垂涎一下徐州的地理位置,但是要想劃歸到山東還真沒可能。作為齊魯大地無論從文化上還是經濟發展上也不缺這一畝三分地。


大米有文化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徐州歷來就是屬於江蘇省!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到現在只要是戰備緊張還是一等戰備!


ttttt22239581376


江蘇和連雲港歷史上一直屬於江蘇,清朝兩地為徐州府和海州直隸州。1948-1952年屬於山東解放區暫時代管,後江蘇省恢復後重回江蘇省(蘇南行署、蘇北行署、南京市、徐州連雲港)。


春華秋實124626053


探討這樣的問題有意義,老百姓肯定會說,這些傢伙是吃飽了撐的,在歷史長河中,徐州的歸屬那省並不重要,關健是能否帶動周邊省市縣經濟求發展最重要。徐州,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文化底蘊厚重,山東,江蘇都想收入麾下。建國後由於上海成為重中之重的城市,將江蘇十縣收入其中,徐州就這樣又回到江蘇懷抱中。雖然徐州的風俗習慣和江蘇其它市縣有所不同,但他們的根,他們的魂始終有大漢雄風,楚人的延綿,更是江蘇北部經濟強盛的排頭兵。現在的徐州,是魯是蘇根本不重要。


水平688


徐州建城以來,多部分時期自己管自己。自有南直隸後就一直歸南直隸管,分省後歸江蘇,被山東管了三年,被割了一湖一縣。


廿二層雲


徐州位於蘇、魯、豫、皖四省的交界處。但因東西佈局,北界與山東密切相聯,方言、飲食習慣、民風、民俗與山東魯南一脈相承,反與同一省的蘇中、蘇南,有著很大的差別。

但徐州市無論地理位置、交通、經濟、工商、科教文衛等事業,在江蘇省蘇北地區,均為最發達的一座地級市,已成為蘇北五市的中心。能發揮蘇北、蘇南協調發展的引領作用。是江蘇持續發展再上新臺階的動力和增長極,在13個地級市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福榮



徐州,古稱“彭城”,現為為江蘇省省轄市。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

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徐州有超過四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建城史,是兩漢文化和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

那麼現在為什麼山東和江蘇卻討論徐州的歸屬問題呢?


我們先從文化原因來講,俗話說:“明清文化看北京、兩漢文化看徐州”。黃河文化、齊魯文化與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在徐州交匯,哺育了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和一大批文臣武將,為兩漢文化的產生鋪墊了地理溫床。而江蘇地處吳越,山東地處齊魯,所以就很難區分徐州的的文化歸屬。

再來說歷史遺留原因:清時徐州屬江蘇,民國初,徐州府廢。抗日戰爭時由銅山縣析置徐州市,曾為汪偽國民政府淮海省省會。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置徐州市,屬江蘇省。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就是以徐州為中心展開的。1949年因江蘇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暫由山東省代管,1953年劃回江蘇省,並同時成立徐州專區。所以可以說山東只是代管了徐州三四年,所以完全說不上徐州是屬於山東的。



所以歷史上徐州從未歸屬山東,僅僅三四年的代管期也並不能說服徐州便屬於山東。同時也完全沒有必要爭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