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手機,你是用“經典導航鍵”還是“全面屏滑屏手勢”,為啥?

小夢娛樂l


全面屏手機,你是用“經典導航鍵”還是“全面屏滑屏手勢”,為啥?使用慣了“全面屏滑屏手勢”是很難返回到“經典導航鍵”模式去了,而反過來用慣了“經典導航鍵”模式最開始面對“全面屏滑屏手勢”竟然無從下手,一臉懵。筆者雖然經過了解也使用全面屏滑屏,但更習慣於經典導航鍵,一目瞭然直接快捷。

何為“經典導航鍵”和“全面屏滑屏手勢”?經典導航鍵主要是在屏幕上保留三個虛擬按鍵,按這幾個虛擬按鍵實現不同的操作功能。而全面屏滑屏手勢則去除了這三個虛擬鍵,全部使用手勢來操作手機系統,達到不同的功能。

當然這兩種操作方式都有各自的優點,比如“全面屏手勢”通過滑動操作感覺高大上、容錯率較高、大屏幕也可以單手操作、還可以為屏幕留下更多一點兒的空間。而“經典導航”模式有虛擬功能鍵,習慣於看到功能鍵就明白是什麼意思,直接、快捷,不管從功能機到非全面屏手機,很容易就能夠習慣使用。


自從iPhone X發佈有了這種全面屏手勢交付方式,各大廠家一路追隨,都推出了這種交互方式。總體來說雖然經典導航鍵模式比較符合一直以來的習慣和人體工程學,但全面屏滑屏模式是未來的方向,更加高效而且展示的內容更多。

而對於習慣了iPhone手機系統的而用戶,除上述方式之外,也採用懸浮球和手勢的組合操作方式,也是相當方便的。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MIUI用戶,使用全面屏手勢的居多,包括我。因為真踏馬好使!用了就回不去![靈光一閃]



每天走完三千步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13年開始用智能機的 當時是大部分的手機就是下巴實體觸摸鍵 我買的手機自然也不例外 左側菜單鍵 中間home鍵 右邊是返回鍵 結果我用了 一段時間後 就發現不合理的地方了 就是打字的時候 拇指內側總會壓倒返回鍵 很煩人而且動不動就會誤觸 所以當時就覺得如果把按鍵放在屏幕裡觸摸 就好了 而且還可以隱藏的那種 當時也偶爾能見到屏內導航的 不過那些都是不可隱藏的 甚至那個和屏幕一體的導航欄部分 都不會參與顯示 所以優勢不明顯 直到過了兩年 無意中發現了華為P系列 裡面是屏內虛擬導航 瞬間就有了興趣 後來對手機就有了更多的要求 外觀啊 手感啊 性能啊 之類的 然後就關注到了 華為mateS 感覺外觀挺有質感的 不過手機太大了 而且還寬 最重要的是 有很厚的黑邊 再到後來華為出了mate8 瞬間讓我心動了 因為這款機子跟之前的mate系拉開了很大的距離不說 而且 各個方面都屬於我喜歡的樣子 比如外觀 超窄邊框 上下巴的高度 以及對稱的機身 全金屬的後殼 而且帶一點弧面 包括 裡面的虛擬鍵 可以左右設置適應不同人群 也可以滑動導航鍵 左右切換單手模式 還可以下拉菜單 可隱藏等等 超級好用 然後那款機子 讓我一不小心用了四年 直到前段時間換了M30 這是真全面屏了 但是因為用了好多年的屏內三鍵 所以習慣了 手機自然也設置成了這種形式 可是剛用兩天我就發現不對了 因為手機沒有下巴了 所以操作按鍵 手指就得放在最下面 這樣就不好抓手機了 只有手勢最合理了 所以我現在就用手勢導航欄 沒辦法 為了合理 只好拋棄習慣 適應新模式



擱淺30897281


全面屏手機,個人覺得最好還是使用全面屏手勢。主要有幾個優點:

1、使用全面屏手勢,手機屏幕是全屏顯示的,如果用經典導航模式,會佔用底部一部分顯示空間,感覺顯示內容變小了,尤其是玩遊戲的時候不方便

2、全面屏手勢無論是返回,切換應用的操作都很快捷。尤其是手機屏幕現在越做越大,用手勢可以直接在邊緣滑動返回,但是按底部的導航鍵就不是很方便。

3、手勢最重要的優點就是更適合單手操作了。


謙謙來了


全面屏手機,當然要用全面屏手勢了,否則的話全面屏手機的體驗也會大打折扣的。

現在主流的全面屏手機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手勢,也就是底部向上滑動是前往主屏,向上滑動停頓一秒是打開後臺任務列表,從屏幕左側或者右側滑動就是返回上一級。

雖然習慣了過去的實體或者虛擬按鍵後,最初接觸全面屏手勢可能會覺得有些不順手,但時間長了習慣之後肯定會感覺到“真香”。

這主要是因為,現在全面屏手機的尺寸都很大,最少也有6英寸的大小,通常都在6.4英寸左右。而且和過去的實體按鍵手機相比,全面屏手機使用的18:9的超寬屏比例,有的手機甚至可以達到21.5:9的比例,也就是手機的屏幕特別長。這就使得在握持手機的時候,無論用左手還是右手,拇指都很難碰觸到屏幕底部左側或右側的按鍵,單手操作的時候非常不方便。

而使用全面屏手勢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即使在單手操作的狀態,想要返回上一級只需要從屏幕邊緣滑動就可以了,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輕鬆完成。

全面屏手勢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可以增加屏幕的顯示範圍,而虛擬導航按鍵必須在底部顯示一條導航欄,肯定會佔用一部分屏幕。所以全面屏手勢更適合用來上網或者閱讀小說文字。

當然全面屏手勢也有不好使的時候,比如橫握狀態下全屏玩遊戲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手勢不靈光的現象,尤其是一些需要在屏幕邊緣的操作有可能會發生誤觸。但是用虛擬按鍵的時候,全屏狀態下導航欄同樣是隱藏狀態的,需要從手機底部才能滑出,同樣也存在誤觸的可能。

所以綜合來說,我認為全面屏手機用手勢導航最合適了,所以現在絕大多數智能手機都默認推薦導航手機。蘋果手機乾脆就沒有虛擬按鍵導航的功能。


貓眼看數碼


華為mate20,用了幾天全面屏手勢,又改回三大金剛鍵+下滑通知欄鍵了。

主要原因是手指夠不到頂部,下滑通知得兩隻手,不知道華為怎麼想的,主屏幕下滑是搜索,基本沒什麼使用場景不說,還特別卡。如果把下滑顯示通知的功能加上,應該會使用手勢導航。

如果下次系統更新還不改,再換手機不會考慮華為了,太不人性化。



1862185875


謝謝您的問題。經典導航和全面屏滑屏鬥不錯,我願意嘗試滑屏。

滑屏挺方便。支持手勢滑屏的手機很多,一般在【設置】>【系統】>【導航方式】裡面能看到全面屏手勢選項。比如返回桌面,從手機屏幕底部邊緣往上滑動即可。返回上一級,就是從手機屏幕左邊緣或右邊緣向內滑動,對於左撇子、右撇子,哪隻手持握手機,另外一隻手操作即可。總體說,單手、單手指在手機屏幕面積內解決任務與頁面切換,效率大大提高,全面屏導航手勢有新奇的使用體驗。


有人會接受不了。有人適應不了手勢操作,頻繁滑動和懸停讓手和胳膊非常累,就是喜歡手機屏幕的按鍵操作,認為按鍵腳踏實地,穩紮穩打,不會誤操作,按下去比大幅度滑動要舒服,即使是全面屏,也會使用虛擬按鍵。不能說人家守舊,確實手機操作習慣很難改變,何況還是顛覆性的操作。

努力邁向手勢操作。智能手機全面屏的趨勢,意味著機械結構將不再保留,我認為虛擬按鍵也是手機操作進化中的過渡階段,最後會全面實現手勢操作。因為在物聯網時代,手機只是一個智能終端,多場景、多任務、低延時以及多屏協同的要求,使得手勢處理需求更加迫切。科技在不斷進步,而人在手機屏上手勢無非上下左右,科技為人的操作邏輯服務,其實我們學習全面屏新手勢,成本並不高。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經典導航鍵,用了5年多習慣了,之前一直是三鍵導航,現在才發現有四鍵導航[笑哭]



XZK7


還是習慣導航鍵。

第一,導航鍵快捷,方便,只需輕輕點一下。

第二,導航欄在屏幕最下方,並不會佔據過多的篇幅,更不會遮擋視野。那些為了屏佔比而選擇全面屏手勢的,我真不知道一個導航欄能佔據你多大的視野。即便你用的是手勢,你在瀏覽最下方文字的時候,依然會上滑屏幕。

第三,使用手勢,會頻繁增加手指與屏幕的摩擦,不貼膜的還好,對於貼了生澀手機膜的人來說,簡直是噩夢。滑來滑去,很不舒服。

第四,導航鍵可以定義更多功能,比如說長按home鍵熄滅屏幕等等,而手勢就實現不了。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路西法說遊戲


感謝您的閱讀!

我有一段時間很不適應全面屏的滑屏手勢,覺得非常的不習慣。但是,iphone X的使用,讓我對於全面屏的手勢有了不一樣的理解,這種理解就是——原來全面屏可以這樣呢!

不僅僅是上滑,回主屏,或者是回原來界面,全面屏手勢,給了我們全新的理解。確實,經典導航鍵的優勢,我覺得還是大家對於早期習慣的理解,相比之下,全面屏的設計,已經將這種經典的導航方式給全部打破了,在全面屏的不斷的成為市場主流的時候,我們已經有了不一樣的手勢或者返回方式了。

使用全面屏手勢的原因——

  1. 我們現在使用的手機本身就是全面屏,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更習慣於使用全面屏手勢。
  2. 相比於今年導航鍵,再返回,回主界面或者是倒退相比於全面屏手勢可能會相對複雜。
  3. 全面屏手勢是完全用到了滑動,將我們平常使用的點擊給取消,反而更適合我們去感受滑動的那種。

我們發現從蘋果開始,除了最早時候的home鍵,安卓系統本身的這種導航模式,隨著和iPhone的不斷交融,他們之間的學習也越來越廣泛,這就導致了安卓系統經典的導航鍵的不斷消失。取消經典導航鍵也是為了手機的整體感,在現代設計中,手機廠商也在不斷的去取消這種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