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老師說現在文科里已經不說中國有過封建社會了,也就是說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符合其定義的階段麼?

曹修兵


封建的定義,於中國、於歐洲各有不同。

  中國的封建制度,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流傳史料較多的,始自周武王滅商起。周武王打敗帝辛(即紂王)之後,派了管叔、蔡叔和霍叔三個弟弟到東方監視帝辛之子武庚的地盤。管叔封衛、蔡叔封墉、霍叔封邶,稱為三監,是為西周第一次封建。簡而言之,封建就是分封建國。新的國主有諸侯的地位,對於自己管轄的封地有很大的管治權,國主之位可以世代相傳,只需要尊周天子為天下共主就可以。周武王死後,兒子成王年幼繼位,以武王弟周公旦攝政。後來三監聯合武庚造反,周公旦東征平亂之後,有了所謂第二次封建。

  到了春秋時代,諸侯國爭勝,晉國開始行郡縣制,國土不再封建,地方由中央直接管治。秦滅六國統一之後,秦始皇拒絕封建宗室,中國首行郡縣制。

  此後西漢恢復過封建,由漢文帝起削弱諸侯國的力量,漢武帝之後,漢宗室的王封地少權力低,漢代的地方政制是郡國制,與秦代郡縣制的差別是漢代仍有若干王國存在。

  西晉初年又重行封建,導致八王之亂,令西晉速亡。明初又行封建,結果是燕王朱棣起兵,奪取了侄兒建文帝的江山。

  歐洲的封建又是另一回事,羅馬帝國覆亡之後,歐洲進入黑暗時代,諸國林立。這些新興的國版圖都狹少,無非是強人建築城堡,劃地稱王,不似中國式封建由一個天下共主去分封國土給功臣。

  這回同學的提問仍是語焉不詳,筆者在此只好提供簡單的說明,希望能夠幫助同學多點了解封建是甚麼樣的一回事。要更深入瞭解,當然還得要同學好好學習中學程度的入門教科書了。


[潘國森],已刊行單行本30餘本,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者,精通金學,認為傳統文化對現代人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指導作用。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並與我溝通交流。


潘先森說


我來說一下自己的觀點吧。

我就是中學歷史教師,據我瞭解,目前初高中歷史教材中的確很少再提什麼封建社會了,教師們也逐漸在扭轉觀念,把自秦朝建立以來的時代統稱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社會,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社會

,不過仍有個別教師為方便給中國歷史進行分期,把這個歷史時段習慣性地稱為封建社會。

但實話說,這在教學上給中學歷史教師們帶來了很大困難。學生們往往很難理解以君相矛盾為核心的君主專制的推進和以中央地方矛盾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推進之間的區別。因為,以往的歷史教材強調事件本身,而如今則試圖讓學生去理解歷史發展的邏輯,諸如從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朱元璋廢丞相、明內閣的建立、清朝設立軍機處為線索去理解君主專制的發展,而從郡縣制、郡國並行制、漢武帝推恩令、唐中期藩鎮割據、元朝行省制等制度為線索去理解中央集權的發展與頓挫。無論對於教還是學,這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不過,目前中學教材中也不會把西周稱為封建制,有可能是為了避免混淆,因為即便是中學教師,對於中國封建制和西方馬克思主義語境下的封建社會的理解都很吃力,更別提給學生們講解了。但教材既然迴避了封建社會,也自然迴避了奴隸社會的提法,除了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夏商周三代在教材中成了可有可無的片段。

好了,說完目前歷史教材的現狀,咱開始簡單談談“封建社會”這個概念。我看了下這個問題之下的回答,大家主要都是在釐清概念,而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傳播學問題:

“封建社會”的概念有一個二次傳播,即它最初盛行於中國,後來傳播到了日本,而近代又從日本傳播回了中國,但其內涵卻經歷了重大的流變。

在中國古代,一直有“封建”的提法,區別於秦以後的“郡縣”,指的是西周以降出現的一種地方管理制度,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分封制。作為一種政治觀點,封建制倡導一種中國語境下的地方分權主義的傾向。



而日本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中國文明亦步亦趨,“封建”一詞傳入日本再正常不過。不過日本接觸西方思想也比較早,蘭學的傳播就是明證。而經過明治維新後,西方思想文化的傳入明顯加快,馬克思主義也順勢而入。

馬克思基於歐洲經驗,將中世紀時期的以大小領主為權力中心,通過分封采邑領主來維繫等級秩序和效忠關係的制度概括為一種社會發展階段,即英文中的“feudal society”,直譯過來就是領地社會,而它則構成了馬克思對人類歷史線性演進理論中的重要一環。



近代日本思想界在面對這一概念時,選擇了拿來主義,他們發現中國人的“封建”與馬克思描述的“feudal society”在形式上很類似,所以就將其直譯為“封建社會”。

到了1900年代,不少中國知識分子紛紛東渡日本,並通過借鑑日本所譯介的二手資料去了解西方思想文化,於是“封建社會”一詞就這樣又再次迴流到中國,但在所表達的內涵上卻截然不同。

再後來,不少中國知識分子渴望學習西方,而在1900年前後,他們之中的佼佼者紛紛東渡日本,企圖通過借鑑日本所譯介的二手資料來了解西方思想文化。就這樣,“封建社會”一詞又重新迴流到了中國,並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上世紀新文化運動後期的大行其道,開始了大規模的傳播。

不過,中國在面對這套人類歷史的發展分期時也出現了爭論,爭論的焦點就是:這套理論框架到底能不能有效應用於中國歷史?



為此,中國的知識分子們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展開過論戰,提出過各種針對中國歷史的分期設想,限於篇幅就不再贅述了。後來新中國建立,為了統一思想以便編寫歷史課本,便採用了蘇聯教材的觀點,民國時期的其他觀點慢慢地都被摒除出了思想界。

結合蘇聯教材的理論框架,夏商周三代因大量使用奴隸,故被劃入奴隸社會階段,而在戰國後期至1840年這一時期,則把農民對地主階層的反抗類比成農奴或附庸對領主的反抗,並有意將“地主——農民”矛盾放大化,然後很違和地將這一階段塞進了“封建社會”的套子中。

自此,“封建”一詞也成為愚昧、落後和停滯不前的代名詞。


達摩說


封建社會這個詞確實是藥丸,而且學術界在淡化這個詞(馬克思主義史學家除外)。教科書儘量能少提就少提。筆者印象裡汪暉、秦暉、馮天瑜、李治安等學者都是反對“封建社會”的。

原因很簡單,馬克思提到的封建不過是一種經濟生產方式,後來怎麼出來我們熟悉的五種社會形態的說法呢?經過恩格斯和斯大林的努力,我們接受了蘇聯式的理論。文科也好,理科也罷,這種照搬照抄蘇聯理論的事情並不是個案,甚至是普遍行為。

在封建制度下,生產關係的基礎是封建主佔有生產資料和不完全地佔有生產工作者—農奴,封建主已經不能屠殺農奴,但是可以買賣農奴。(斯大林:《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平心而論,關於社會形態的分期不止是有馬克思史學一種分法,內藤湖南和他們京都學派的“唐宋變革論”也是一種分期。馬克思也好,斯大林也罷,他們理論的提出必然不是針對中國自身的歷史,而內藤湖南則是針對中國歷史提出的“唐宋變革論”。所以,個人覺得“五種社會意識形態”還不如“唐宋變革論”有借鑑意義。

我想最有力的批評就是西方後現代主義史學家對於建構主義史學的批評了,(馬克思主義史學和西方年鑑學派都是建構主義史學)他們認為建構主義史學跟虛構的文學寫作很像,文學是先有文學觀念,然後按照觀念寫作。歷史學則先現有一堆理論,然後按照理論去找符合的史料。然而,理論如果不是從第一手史料裡提煉出來,就沒有遵守“實事求是”的原則,我覺得這個理論可以借鑑的東西就比較少。



半卷


這個高中歷史老師所說的在文科裡已經不說中國有封建社會了。這個老師,作為一名歷史老師,如果說出這樣的話,已經不在適合做教書育人的工作了,因為:1、老師的教學大綱是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審核修訂的,它代表的國家形態意識,教育部未下達改變這種情況說明的通知或修訂結果,那只有一個情況,即,是老師的道聽途說、是老師的個人形為。2、老師的工作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不能以個人的意志懷疑、曲解事實已定的結論或歷史定位,這會把學生的歷史專業知識引向混亂或疑惑。3、這樣的老師代課會誤人子弟,有很強的隨意性及破壞性。

封建社會是人類社會形成的一種社會形式,它不是天然形成的,它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思想的進步才確立化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把社會各級形態劃分為五種,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當前中國是處在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社會),這五種社會劃法是當前中國及世界主要國家一致認可並確認的。另外還有三分劃法。


佛前聽法音


有一個家族企業,老闆是這個家族企業的長者。他領導著這個企業在市場中摸爬滾打。他希望自己的企業萬載興隆。他絕對不允許任何人胡作非為,弄垮自己的企業。他要讓自己的企業自己的家產越做越大。最後完美地過繼給自己的子孫,他們的子子孫孫也效仿先祖的做法,讓企業代代相傳。所以,家族企業裡貪汙,行賄等現象一概行不通。因為貪汙、行賄挖的是我的牆角損害的是我的利益,企業垮了,我怎麼向我的後輩們交代?我怎麼對得起我自己的子子孫孫們?

後來這個家族企業改制了。領導這個企業的是幾個人或者叫一夥人。其實誰都想成為這個企業的領導人。這些人上臺之後,就琢磨著怎麼把這些家產變成自己的。對別人的貪腐行為,也睜一隻眼閉隻眼。當他離任時,交給別人的是怎樣的一個爛攤子他才不管不顧呢。反正這個企業不是自家的。所以貪汙行賄大行其道,以權謀私的風氣自然形成。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家的比共有的具有很多優越性。


文勝4546429491


當然出現過,封建社會本來就是一箇中文詞彙,不是外來的。

但是,過去學的封建社會範圍絕對錯的。

封建指的是封土建邦,就是把土地封給有功之人,成為番王,建立邦國,也就是諸侯國。

符合這個標準的,就只有商,周兩個朝代。

封建國家,是沒有皇帝的,西方叫國王,我們叫天子。

而諸侯王和天子是屬於一種軍事上合作的關係,而不是皇帝和臣子的關係。

諸侯王有自己土地,有自己的軍隊,並且自己享有自己土地所有的經濟收入。

而天子屬於天下工主,但是和皇帝有很大的不同。天子主要掌控的是自己的封地,不得插手其他諸侯的封地。

而天子相當於所以諸侯王的老大,天子不用給諸侯們發工資,諸侯們會向天子進貢。如果有軍事行動,天子率領自己的軍隊聯合其他諸侯國。

而且,封建制度的是整個社會的,不管是國家一級是分封制度,諸侯國內也是分封。諸侯會給自己的士大夫封地,士大夫享受封地的產出。並不是諸侯認命士大夫當官。

而中國這種封建制度,持續到秦就結束了。秦滅了六國後,採取了郡縣制度,實際上就是中央集權制度。

秦不再有封地,不存在諸侯國,也不再有士大夫。取而代之的是中央官僚機構。

整個國家和所有土地都屬於皇帝,皇帝擁有一切。

而國家分成郡,縣,去管理的是中央委派的官員。

官員是委派的,沒有封地,由國家統一發工資。

地方軍隊也由軍官來管理,所以一切歸皇帝所有。

秦滅亡之後,漢朝實行了封建,中央集權的混合制度。

此後中國始終向著越來越集權的方向發展,一直到清發展到頂峰。

秦漢時期,雖然中央集權,但實際上權利分散在皇帝和官員的手中。

然後歷代不斷的削弱官員權利,直到清,整個中國所有的權力通通集中到皇帝一個人手裡(或者代理)。

這樣才是中國古代社會真實的情況。


shawn25


高中老師這麼說,說明你高中老師還是懂點歷史的,還是有點良知的。

不過封建社會還是有,其時間僅僅在春秋時代,而不是教科書裡說的跨越兩千年。

春秋時代,周王分其地,而讓功臣和王族領其地,建其國。功臣和王族再把自己的土地拿出來分給卿大夫等,這叫封建。

到了戰國時代,這些封建出來的國家都不聽周王號令了,禮崩樂壞,都成為地方的霸主了,這時候,就不能叫做封建時代了。

再後來,這些國家中的一個軍事最強大的國家秦國統一了全國,全國只有一個國,國君叫做皇帝,這就進入了帝制時代了。

帝制時代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延續兩千多年之久。

補充: 錢穆,嚴耕望,呂思勉等歷史學家都沒有把從秦到清這一段稱為封建時代。郭沫若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則把這一段稱為封建社會。

研究歷史,不要糾結名字,要研究名字背後的本質,比如唐朝每年錄取進士10人這個級別,北宋則為百人千人級別,光看數字似乎沒啥,但背後卻是統治者治國方略的極大不同。唐朝以貴族功臣軍閥治天下,北宋是害怕功臣軍閥,實行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再比如,唐朝中書省門下省的長官看起來都是宰相,可實際上如果沒有加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個稱號,就不能進入政事堂議事,那就不是真宰相。另外政事堂看起來是個獨立的辦公樓,其實就是借用中書省或者門下省的辦公樓而已。

名字和本質的不同,構成了中國歷史的核心問題。西方有諺語說西方人是一隻眼睛看世界,中國人則是兩隻眼睛看世界。看歷史就明白了這句諺語的含義。


明史林泉


說中國沒有封建社會制度同認為中醫不科學所出現的問題一樣,只講表面不認實顧。當西方思想傳入中國時,一些名詞在翻譯時儘可能採用中國已有的名詞,例如醫學上對人體器官的叫法都採用了中醫使用的名詞,好比心,肝,肺等,但是中醫的心,肝,肺與西醫的心,肝,肺又有很多不同,中醫多根據功能的不同來起名,西醫多按器髒的不同來起名,在西醫傳入中國時,很多名詞是借用原來中醫既有的,而現在一些人未本顛倒,將此作為中醫不科學的依據。在史學觀上也存在這一現象,例如在翻譯封建社會這一名詞時,根椐其社會所有制的特徵,借用中國封邦建國的詞以表達地主與農民為主要矛盾的社會狀態為封建社會,其本意與原封邦建國已完全不同,而一些人椐此就認為中國的封建社會很短或沒有。又如科學一詞,是將西方的一種認識觀用中國已有的名詞米命名,可中國的科學一詞的原意為科舉之學,同西方的科學一詞根本不同,於是一些人以西方科學一訶的意思對號入坐,在中國找不到,就認為中國古代沒科學。這都是典型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


手機用戶62548063670


事實就是以前歷史老師不懂語文而現在歷史老師不懂政治所致!以前的教育課本把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社會,社會社會劃分得這麼明顯主要是為了凸出某社會的高級與優越性。但是這個劃分顯然是有語文讓體育老師教。比如傳統奴隸社會定義跟傳統封建社會的定義就很模糊!因為奴隸社會也有自由國民,封建社會也有奴隸。相信很多學生也是分不清這個區分的!

換成我的說法,我認為社會發展方式如果借用西方的劃分方法應該分為君權社會,神權社會,與民權社會。對應的就是以前劃分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與資本(社會)社會。

中國劃分君權與神權最大的分界線應該是漢朝而不是秦朝!因為秦朝以前的所有國家都是建立在氏族領導的框架之下的,比如以秦國為例,秦國的贏氏氏族能夠取得統治權是因為贏氏已經傳承發展了兩千多年了(秦國人的祖先是舜帝時期的伯益)。這幾千年的傳承才給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基礎。所以,有這種底氣,他們根本不需要藉助於各種神啊什麼的來樹立自己的權威。

而在漢朝的時候,劉邦為了自己合法上位,故意請那麼一群人去傳揚關於劉邦的傳說,說他是真龍轉世,他是真龍天子,而從那時候開始就有了君權神授的說法了。從此,各種關於皇帝的各種傳說就很啼笑皆非了。


優己


坦率地說,自20世紀以來,對於中國歷史中的封建社會有很多爭議。

首先我們得知道什麼叫封建社會?

其次得對比制度差距,還有縱向比較。

俠義解釋,封建本意應是西方的等級貴族分封制。或者中國周代的封邦建國。請注意,老祖宗的這個封邦建國是有單獨宗廟的,與後期帝制下的封王完全是兩回事。也請大家不要將帝制下的附屬國如朝鮮拿來說事。

東西方分封表面接近,但又有顯著區別。

以法國為例,國王分封若干伯爵,伯爵分封若干男爵,男爵分封若干騎士。同時,分封者實際還兼任下一級的直屬地封爵,即國王兼直轄地伯爵,伯爵兼直轄地男爵,男爵兼直轄地騎士,當然,兼任者留給自己的都是最好、最大也是最發達的地方。

騎士作為最低的土地管理者,直接面對若干的農民。農民需要向騎士繳納稅金,騎士享有這些農戶的糾紛裁決權也就是基礎司法權並有向依附者提供保護的義務。同時,騎士須向自己的授予者也就是男爵提供稅金,戰時有義務協助作戰。男爵向伯爵提供類似義務,伯爵向國王提供類似義務。但每一等級者只向自己的分封人承擔法定的義務。即通常所知道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換成漢語是,王之王上,並非我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伯爵的主要助手從男爵中脫穎而出形成子爵階層。伯爵中的優勢者逐步形成協助國王的管理層即公爵。邊遠地區伯爵因臨機處置的需要成為邊地侯,再演變成侯爵。五級分封制基本成型。

西周的分封制度有所區別。

周王初封子弟、功臣、舊貴族等70多人於某地建國,也是公侯伯子男五級。如姜齊為侯,姬唐為公。每個貴族等級的土地面積不等,但男爵與公爵一樣,同向周王效忠,繳納稅貢,戰時出兵接受周王指揮。對內,則管理土地人口進行更基礎的井田制分封。所以,周代的封爵制度下,男爵與公爵沒有管轄關係。

重要的是,周的制度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也就是說,不管是周王直轄土地還是各封國的土地人口,周王都擁有理論上的最終處置和管理權。秦始皇統一之後,中國特色帝制建立,這個理論也就成為皇帝擁有一切的法理基礎。

因為郡縣制的推行,中國世襲分封貴族也就族成為歷史,即便西漢西晉明初曾短暫分封,但這些分封是建築於帝制之下的,皇帝有隨時撤銷分封且完全合法的理論權力。

具體爭論就在於此。某些意見是,中國自秦後沒有真正的封建制度,沒有分權,也沒有獨立的司法權,只是中央集權體制。因為每一個具體的人都是皇帝的奴隸,所有財產理論上都是皇帝所有。因此他們認為,中國在民國之前是傳統型社會。即,傳統型的東方農奴制社會。

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過分宣揚和美化了所謂等級分封制。因為,歐洲的分封制當時都已經或正在走向沒落。英法俄普等國呈現出不同程度上的中央集權化,比如普魯士的軍國主義體制。其中尤以法王路易十四最為典型,他親至巴黎最高法院,公開撕毀法庭記錄,當眾宣稱,朕即國家。這與普天之下,有何差別?

只不過,地理大發現及殖民主義徹底改變了歐洲人的政治經濟生活,歐洲國家的中央集權進程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因此,如何認識中國帝制下的社會形態,自己去判斷吧。

增加的話:

看了諸位的評論,很是差異。

鄙人只是將歐洲分封制與周代分封制做了簡單說明,不知哪裡踩到了誰的G點?如果有,我表示深刻的歉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