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建制沿革

 清順治四年(1647),大盤山區暴發了“反清復明”為宗旨的白頭軍起義。號稱義軍“三十萬”,造成“東南大震”的形勢。翌年,清廷一面派重兵鎮壓,進行血腥屠殺;一面劃東陽、永康、縉雲、仙居四縣交界的大盤山區擬設縣治,稱“四平縣”。編制《十戶冊》,肅清“盜匪”。康熙初年,白頭軍被鎮壓後撤縣。光緒十一年(1885)又因“盜賊嘯聚”設永仙縣丞署,還移金華協都司(亦稱八堡山巡防都司)於此。民國初年撤銷。民國24年(1935)8月,國民黨浙江省政府劃永康、東陽、縉雲、仙居、天台五縣之邊緣山區,設“大盤山綏靖區”,俗稱“五平縣”。

磐安建制沿革

  民國28年(1939),浙江省長黃紹竑等為了在磐安山區建立“持久抗戰根據地”,計劃“今後吾浙東抗戰軍事擴大,則全省之人力物力財力以及一切重要機構,將以大盤山為一安布生息之區。保衛大浙江,收復大浙江,其軍事政治惟大盤山區域為前方與後方之惟一重要性”。因而撤銷“大盤山綏靖區”,改設縣治。重新劃縉雲之雙峰、金峰、潤川、龍門、湖中5鄉,永康之盤峰、五美、翠峰3鄉,天台之飛山鄉,東陽之33、36、32(部分)28、29、30等都鄉為縣境,總面積1162.27平方千米。縣名初擬仍以大盤山命名,為盤山縣。上報後,國民黨重慶當局以為,在遼寧省營口市北的遼河平原上已有一個盤山縣,不宜重複。將設縣報告退回浙江省政府重新擬名。浙江省黃紹竑、阮毅成等,根據荀況《荀子?富國》中“則國安於盤石”之句“盤”者通“磐”,“盤石”即“磐石”,比喻牢固不可摧毀之意,取“磐石之安”義而命名磐安。上報後獲得批准。磐安縣在抗戰烽火中的1939年7月1日誕生,駐地大盤。

  1949年10月30日解放,建立磐安縣人民政府,縣城從大盤遷至安文鎮。1958年在“大躍進”中撤銷磐安縣,全境併入東陽,歷時25年。由於磐安山區與東陽自然條件的差異,再加上長期以來“左”的影響很深,山區優勢得不到發揮,山林遭到嚴重破壞,經濟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8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上報國務院批准,恢復磐安縣。

  磐安350年來,經歷了四平縣、縣丞署(協都司)、 綏靖區(五平縣)、磐安縣、撤銷磐安縣、復建磐安縣等歷史沿革。


磐安建制沿革


 磐安是年輕的山區縣。1939年設縣,1958年併入東陽,1983年恢復縣建制,縣名出自《荀子•富國》中“國安於盤石”之說,意為“安如磐石”。縣域總面積1195平方公里,人口21.31萬人。下轄7鎮5鄉2街道、216個行政村、20個居委會。

  區位獨特,活力無限。磐安有“浙江之心”之稱,是杭州、寧波、溫州、金義四大都市區輻射圈結合部,到四大都市區都在2個小時之內。正在推進中的金臺鐵路、杭溫高鐵、杭紹臺高速均過境內。進入“高鐵時代”後,40分鐘即可到達杭州,不用2小時即可抵達上海。區位條件不斷改善為磐安加快發展、後發崛起注入了強勁動力,現代農業、生態工業、休閒旅遊、建築業、電子商務、清潔能源等產業蓬勃發展,縣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6.62億元,增長7%;財政總收入16.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億元,分別增長12.7%和12.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8621元、17809元,增長9%和10.2%。

  生態大縣,天然氧吧。磐安素有“群山之祖、諸水之源”之稱,是錢塘江、甌江、曹娥江、靈江四大水系的共同發源地,是天台山、括蒼山、仙霞嶺、四明山等山脈的發脈處,是全國首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生態縣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0.9%,林木蓄積量562.6萬立方米,森林年生態價值達74.8億元。出境水質全部達到功能區要求,空氣質量優良率98.1%,PM2.5常年平均25 微克/立方米,縣域負氧離子平均值3567個/立方厘米,被譽為“浙中水塔、天然氧吧”。

  旅遊勝地,養生福地。旅遊資源豐富,集原真山水、地質奇觀、文化古村和奇特民俗為一身,有百杖潭、十八渦、舞龍峽等國家4A級、3A級旅遊景區10多處,以及25個古樸優美的古村落,大盤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有“玉山古茶場”“孔氏家廟”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趕茶場、煉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38項,其中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2項,是非遺大縣、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近年來,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打造了“櫻花谷、杜鵑谷、玫瑰谷”等“五大花谷”,推出了“共享農屋•磐安山居”等項目,大力培育森林生態養生、中藥康體養生等系列產品,“鄉村慢生活+中醫藥健康養生”的主體業態加快形成,“身心兩安、自在磐安”的品牌不斷打響。

磐安建制沿革

  千年藥鄉,特產之鄉。磐安是“中國藥材之鄉”,大盤山自然保護區則是全國唯一以中藥材種質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縣有家種和野生中草藥1219種,種植面積8萬餘畝,“浙八味”中白朮、元胡、玄參、貝母、白芍主產磐安,俗稱“磐五味”。“江南藥鎮”被確定為省首批特色小鎮,“浙八味”特產市場是目前華東地區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中藥材交易市場,是第二批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範區。磐安是“中國香菇之鄉”,年鮮菇出口量佔全國50%以上。磐安是“中國生態龍井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列入龍井茶原產地保護,共有茶園面積8.7萬畝。磐安還是“中國香榧之鄉”“中國高山茭白之鄉”。此外,板栗、獼猴桃、山茶油、土雞、高山蔬菜等綠色農產品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歡迎。

  平安山城,道德高地。民風淳樸,鄉風文明,百姓安居樂業,是國家衛生縣城、省級示範文明縣城。先後湧現了感動中國人物、孝老愛親模範陳斌強,最美母親、把兒子背進浙江大學的韋慧娟等道德模範。社會和諧穩定,是首批省級“平安金鼎”縣,有望實現省級平安縣“十四連創”。

  當前,磐安正圍繞“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跨越”的總要求,以“往實處幹、朝前列走、向潮頭立”的姿態,矢志不移推進“八八戰略”,朝著實現“五大願景”、建設“五個磐安”目標邁進,全力打造身心兩安“大花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