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2018年 3月22日,一件定窑黑釉“鹧鸪斑”在纽约佳士得以421.25万美金的高价成交,刷新了黑定的纪录,这件定窑器也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高级黑”。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因为这件盏里面铁锈花的斑点纹饰,就像利剑一样向外放射状散开,很有视觉冲击力。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不过也有很多人觉得这只“天外飞仙”是当阳峪窑的产品。因为底不太对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当时这件器物出现在拍场的时候,很多朋友就会问定窑不是素以白釉瓷著称吗?怎么还会有黑色的呢?其实定窑可不那么“单纯”,除了白色、黑色,还有紫色的呢,而且很多文献也多次提到它们比白色的定窑器窑贵得多。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紫定

以上所说的“紫定”、“红玉”以及“红瓷器”说的都是我们现在说的紫定,这在过去也只在文献中见到。后有晚明收藏家项元汴的《历代名瓷图谱》称其“紫蒨若爤熟蒲桃”,将它的颜色做了更加形象的形容,称其为“烂葡萄”色。但是实物非常稀少,甚至连财大气粗的乾隆皇帝都觉得紫定只是文人的一种说法,称其“空传紫色及黑色”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 《历代名词图谱》的紫定插图

近年来,很多学者都觉得所谓紫定其实就是酱色釉,《宋辽瓷器鉴定》一书认为“紫定并非纯紫色,乃是以铁为发色剂的一种酱色釉。”《简明陶瓷词典》认为“紫金釉,一种柿黄色的高温釉……即紫定,酱色釉为紫定的别称”。后来河北省考古队在遗址挖掘出一片紫定碗残片,现藏河北考古所,以及近年曲阳地区出土的紫定碗底残片,现藏曲阳定瓷研究所。这种颜色并非大家所说的酱釉色。2013年河北曲阳定瓷研究所的老窑工在烧制酱釉时,偶然烧得一只紫色的瓶子。研究所的老师傅在烧造酱釉时开炉一看,有黑、有酱还有紫,这一偶然烧造成功了失传数百年的紫定。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 紫定盏托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酱釉产品都叫紫定,只有品质极高的一部分才能称得上。即便到现在也只是偶然所得,那么在宋代要烧出纯正的紫红色釉更是难上加难,再留传下来的非常稀少,大部分的留存要么过烧,要么欠烧,真正呈纯正红釉的只是凤毛麟角,在当朝就非常珍贵,受到皇室宫廷的重视与青睐和文人墨客的赞美与称颂。所以,这是个充分非必要的关系,紫定是酱色釉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的酱色有都是紫定。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 北宋定窑酱釉葵口盘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故宫博物院藏

黑定

定窑黑瓷又被称为黑定,也被成为“墨定”,它虽然有着黑色的釉面,可是却有着洁白的胎体。这种黑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色如黑漆,光照可见,胎质洁白,胎质紧致,瓷化程度高。正如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所说“有墨定色黑如漆”,这里也给黑定限定了范围,从狭义上去理解,这一类的釉色有如黑漆似的瓷器才能称得上黑定。第二类釉面黑中透黄,胎质比较疏松。第三类是带有“窑变”的黑色瓷器,或者带有浅浅的短兔毫,但它的整体还是黑色的,所以也被分为黑定的范畴。大家都熟悉的“天外飞仙”就是这一类的典型。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 定窑黑釉印花碗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 黑釉划花荷叶纹碗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 黑釉酱斑碗瓷片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瓷器中的漆器

刚刚我们给大家介绍了“紫定”和“黑定”,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还用“漆”来形容,其实它们之间还真有那么点“暧昧”的关系。因为在当时漆器的地位要相对高于瓷器,像定窑的黑定、紫定之类,便是通过改进釉色来接近漆器的质感,使之提高品质,来达到当时达官贵族的需求,这类瓷器被成产出来之后非常受到当时的达官贵族、文人雅士的赞赏。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 定窑酱釉盏托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定窑只有纯白的白瓷,他们生产的颜色釉瓷器更是仿漆器的高级货,那些白色的定窑瓷器在它们面前就是弟弟,甚至连苏东坡、邵伯温这样的名士都为其倾倒。最后,我们再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紫定”、“黑定”不论从质感上还是釉色上和漆器是多么的接近。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 哈佛大学博物馆的紫定盏托VS赤井明登做的漆盏托

定窑除了白的,为啥还要做黑的和紫的?

△ LALLY收藏的紫定盏托VS赤井明登做的漆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