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河道內這種魚氾濫成災,貓都不吃,是釣友們的噩夢

近年來物種入侵的事件層出不窮,澳大利亞的“兔災”,地中海的“毒藻”,美國五大湖的“斑馬貽貝”,以及入侵我國的“松材線蟲”,“加拿大一枝黃花”等都造成嚴重危害。

但是還有一種生物入侵,我們對他又愛又恨!那就是清道夫。

清道夫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它不是本土魚類,它是來自南美洲的入侵物種。

清道夫在上世界80-90年代入侵我國,至今在南方有些地區已經氾濫,甚至比羅非魚還要多。

那麼為什麼要說對於清道夫又愛又恨呢?

廣東河道內這種魚氾濫成災,貓都不吃,是釣友們的噩夢


一、對於清道夫的愛

為什麼愛清道夫呢?主要是清道夫的覓食能力,清道夫的意思是“清潔工”

清潔工這個詞語,大家都很熟悉,一般是清掃垃圾,打掃衛生。

在有些地方又給清道夫起了一個名字,那就是垃圾魚,專門清潔水域內的垃圾。

起初引進清道夫是為了清潔水質,也就是清潔水族館裡的魚缸,或者自己家裡的魚缸。

魚缸內的水由於長時間不更換,容易在魚缸壁滋生各種水藻,這些水藻清潔起來很麻煩。

在養魚過程中,水體內也會出現各種雜質,或者各種魚類的排洩物

這些雜質和排洩物很難簡單清理,而這些清道夫能夠以它們為食。

清道夫吸附在魚缸壁上啃食魚缸內的藻類,在夜晚的視乎活動覓食魚缸內的雜質。

很多養殖熱帶魚的愛好者,喜歡在魚缸內養殖1-2條清道夫,從而淨化水質。

廣東河道內這種魚氾濫成災,貓都不吃,是釣友們的噩夢


二、對於清道夫的恨

對於清道夫的恨是什麼呢?主要是清道夫的髒,和清道夫對於本土魚類的打擊。

清道夫的髒有目共睹的,號稱垃圾魚吃垃圾為生能不髒嗎?

醜陋的外表下,隱藏一個醜陋的肉體,具體有多髒,最愛吃魚的貓有發言權。

老貓以前在廣州的時候養了一隻貓,每次釣魚回來喂貓。

假如喂貓一條羅非魚和一條清道夫,貓肯定不吃清道夫。

即使餓貓一天,餵它清道夫的時候,它也是不怎麼吃,最多啃兩口,就不吃了。

然後再去餵它其他食物,它還是很愛吃。

另一個恨就是清道夫沒有天敵,在水域內大量繁殖,侵佔本土魚類生長空間。

短時間問題不大,時間長了後水域內全是清道夫,其他魚類越來越少。

廣東河道內這種魚氾濫成災,貓都不吃,是釣友們的噩夢


清道夫除了吃水域內垃圾外,還覓食其他魚類魚卵,造成其他魚類的數量大大下降。

釣友們釣魚的時候,碰到清道夫吃鉤真是煩不勝煩,為什麼?

因為這種魚沒有價值,貓都不吃,更別提帶回去吃了,看到就煩。

綜合:外來生物入侵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想要阻止很難,老貓在這裡也勸各位釣友,不要放生外來魚類,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釣上來的外來魚類也不要放生,請把它丟進垃圾桶,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