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悠悠文明,中華大地。這每一寸河山,都飽含著人們的詩情畫意。“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漢江流長邈遠的奔放;“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是黃鶴樓上遠眺思鄉的濃濃愁緒...

  說到古詩詞,在文化底蘊深厚的荊楚大地,也不乏文采斐然、雄奇飄逸的優美佳句。今天就讓我們來重溫一下湖北各地的絕美古詩詞吧!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文化源遠流長的武漢

  地處中原腹地的武漢,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它的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精美的詩詞歌賦。

  在歷代詩人中,唐朝李白所留下來的有關武漢的詩歌較多,這或許與其在湖北生活時間較長有關吧,他曾在湖北安陸生活十年。他寫下了許多與武漢有關的詩歌。其中屬《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最有名。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在《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詩中,李白首次將武漢稱作江城。是最早將武漢稱為江城的詩詞。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除李白之外,崔顥的《黃鶴樓》也耳熟能詳,是最能反映武漢景緻的詩作。這首詩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襄陽

  同時也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發源地,歷史上也不少文人墨客出生於襄陽,其中孟浩然就是盛唐時代和襄陽的山水文化造就的一顆璀璨千古的詩星。

  孟浩然被後人稱為孟襄陽,一提襄陽,人們便知道這裡有個孟浩然。一提到孟浩然,人們便會立馬想到襄陽。他毫不吝惜對家鄉襄陽的讚美,在他的眼中,襄陽甚至要美過會稽。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讀孟浩然的詩,我們彷彿見到“風神散朗”的詩人,在如畫的襄陽山水間徜徉。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除孟浩然之外,寫襄陽的最有名的詩歌還有王維這首《漢江臨眺》。單是一句“襄陽好風日”就道盡襄陽聲色。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三峽的美景宜昌

  滾滾長江造就了三峽這樣的自然美景。屈原、昭君、夷陵之戰、石牌保衛戰……記錄了宜昌文明的深邃。而在這些景美、人更美的地方,歷史上的文人墨客們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

  《早發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景。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初唐四傑中的楊炯、盧照鄰也先後描寫過宜昌三峽的美景。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楚文化的發祥荊州

  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建城歷史長達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的中心,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

  《荊州歌》是李白初出蜀路過荊州(今湖北江陵時)所作,此詩寫的是一位農村婦女辛勤勞作之時思念遠方丈夫的愁苦情景。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除李白之外,陸游、杜甫均以《荊州歌》為題描寫過荊州風光。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2000多年的建置歷史黃岡

  黃岡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孕育了中國佛教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人畢昇等科學文化巨匠。

  提到與黃岡有關的詩詞,蘇軾是最為知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餘。蘇軾被貶後憂愁無從述說,於是四處遊山玩水以放鬆情緒。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寫下此詞。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蘇軾前後在黃州貶所居住四年多。在這首《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中,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託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十堰

  十堰有著悠久的歷史,東臨“三國”襄陽、南望神農架、西依大巴山、北屏古秦嶺,三千里漢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境。現今的城區於清朝因人們在百二河和犟河攔河築壩十處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

  武當山,古名太和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面臨碧波盪漾的丹江口水庫,背依蒼茫千里的神農架。唐代呂洞賓在《題太和山》詩中描述其山之美:“石縷狀成飛風勢,龕紋綰就碧螺鬃。”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唐代詩人戴叔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他也曾賦詩多首寄語道教聖地武當山。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漢東之國”隨州

  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

  出生於四川綿陽的歐陽修於4歲時同母親來隨州投奔叔叔,歐陽修在隨州生活了18年,可以說隨州是歐陽修成名成家的搖籃。20年後再回到隨州,他深情地說:“隨雖陋,非予鄉,然予之長也,豈能忘情於隨哉”。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大詩人李白在開元年間和好友同遊隨州,謁見道士胡紫陽,留下了詩作《題隨州紫陽先生壁》。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這些道盡湖北風光的優美古詩詞,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呢?


你知道多少代表湖北的詩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