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看的煙花

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看的煙花

可惜我遲生了二十年,倘若媽媽先生我,再生姊姊,我學會了師父的龍象般若功和無上瑜珈密乘,在全真教道觀外住了下來,自稱大龍女,小楊過在全真教中受師父欺侮,逃到我家裡,我收留了他教他武功,他慢慢的自會跟我好了,他再遇到小龍女,最多不過拉住她手,給她三枚金針,說道:“小妹子,你很可愛,我心裡也挺喜歡你,不過我的心已屬大龍女了,請你莫怪!你有甚么事,拿一枚金針來,我一定給你辦到。”唉,還有一枚金針,我要請他不管發生了甚么事,無論如何不可自盡,他是揚名天下的神鵰大俠,千金一諾,不,萬金一諾,萬萬金一諾,答允了我的話不可不守信約,不能自盡就一生一世決不能自盡……

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看的煙花

卻聽得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鵰並肩下山。 此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呀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正是: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看的煙花

看著楊過攜著小龍女下山遠去,郭襄終於忍不住,風吹臉頰,落淚如雨。後來襄陽被攻陷,父母雙雙殉難。郭襄便帶著倚天劍,騎著小毛驢,浪跡天涯。她去終南山,終南山古墓長閉;她到萬花坳,萬花坳花落無聲;她下絕情谷,絕情谷空山寂寂;她迴風陵渡,風陵渡凝月冥冥。終南山在陝西,風陵渡和萬花坳在山西,絕情谷在湖北。在郭襄浪跡天涯的二十四年裡,去了無數次這四個地方。此間輾轉,尋而不得,不能忘懷。或許是十六歲那年的煙花太過燦爛,燃盡了此後二十四年的韶華。


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看的煙花

在絕情谷上,楊過眼見苦等十六年都不見小龍女的蹤跡,早已心灰意冷一心求死。這個時候,郭襄毫不遲疑地用掉了第三根金針,只為請求她的大哥哥不要輕生。可楊過哪裡還顧得上昔日的約定,縱深一躍,跳入谷底。而郭襄呢?沒有半分猶豫,也隨著跳了下去。當楊過在絕情谷底的清潭之畔,看到隨之而來的郭襄,也不禁嚇了一跳,嗔怪她跳下來做什麼。

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看的煙花

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看的煙花

記得郭襄當時回答說,看到你跳,我也就跟著來了看到他苦等心上人,生日願望是盼著他們團聚;看到他生無可戀,便跟著他去。縱使底下是萬丈深淵,縱使可能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懼,更在所不惜。這種股決絕,無法歸類,沒有雜質。說仰慕吧,太過蕭索;說痴情吧,太過俗氣。她只知道,認定了這麼一個人,心裡便再無雜念。就像聽父母聊起當年穆念慈對楊康的痴情,她竟然說道:“

她是沒有法子啊,她既然歡喜了,便有千般不是,也要喜歡到底。小小年紀,便有這番感悟。其實這又何嘗不是在借別人的事,說自己的心呢?

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看的煙花

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看的煙花

關於郭襄的結局,《倚天屠龍記》裡借俞蓮舟之口作簡單交代: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十六歲那年遇見,用了二十四年去尋覓,最後選擇在清冷的峨嵋山上終老。只是,世人都以為她最終放下了。而當滅絕師太說起她師父被郭襄師祖賜法號為風陵,喚作風陵師太時,竟是那樣令人心酸原來終其一生,郭襄都沒能忘記風陵渡口的那場相遇,還有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看的煙花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

我路過海時,海不說話;

小毛驢滴滴答答,

倚天劍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

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

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眉山上的雲和霞,

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看的煙花

(注:摘自金庸《神鵰俠侶》、周衝的影像聲色《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