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看的烟花

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看的烟花

可惜我迟生了二十年,倘若妈妈先生我,再生姊姊,我学会了师父的龙象般若功和无上瑜珈密乘,在全真教道观外住了下来,自称大龙女,小杨过在全真教中受师父欺侮,逃到我家里,我收留了他教他武功,他慢慢的自会跟我好了,他再遇到小龙女,最多不过拉住她手,给她三枚金针,说道:“小妹子,你很可爱,我心里也挺喜欢你,不过我的心已属大龙女了,请你莫怪!你有甚幺事,拿一枚金针来,我一定给你办到。”唉,还有一枚金针,我要请他不管发生了甚幺事,无论如何不可自尽,他是扬名天下的神雕大侠,千金一诺,不,万金一诺,万万金一诺,答允了我的话不可不守信约,不能自尽就一生一世决不能自尽……

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看的烟花

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此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正是: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看的烟花

看着杨过携着小龙女下山远去,郭襄终于忍不住,风吹脸颊,落泪如雨。后来襄阳被攻陷,父母双双殉难。郭襄便带着倚天剑,骑着小毛驴,浪迹天涯。她去终南山,终南山古墓长闭;她到万花坳,万花坳花落无声;她下绝情谷,绝情谷空山寂寂;她回风陵渡,风陵渡凝月冥冥。终南山在陕西,风陵渡和万花坳在山西,绝情谷在湖北。在郭襄浪迹天涯的二十四年里,去了无数次这四个地方。此间辗转,寻而不得,不能忘怀。或许是十六岁那年的烟花太过灿烂,燃尽了此后二十四年的韶华。


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看的烟花

在绝情谷上,杨过眼见苦等十六年都不见小龙女的踪迹,早已心灰意冷一心求死。这个时候,郭襄毫不迟疑地用掉了第三根金针,只为请求她的大哥哥不要轻生。可杨过哪里还顾得上昔日的约定,纵深一跃,跳入谷底。而郭襄呢?没有半分犹豫,也随着跳了下去。当杨过在绝情谷底的清潭之畔,看到随之而来的郭襄,也不禁吓了一跳,嗔怪她跳下来做什么。

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看的烟花

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看的烟花

记得郭襄当时回答说,看到你跳,我也就跟着来了看到他苦等心上人,生日愿望是盼着他们团聚;看到他生无可恋,便跟着他去。纵使底下是万丈深渊,纵使可能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更在所不惜。这种股决绝,无法归类,没有杂质。说仰慕吧,太过萧索;说痴情吧,太过俗气。她只知道,认定了这么一个人,心里便再无杂念。就像听父母聊起当年穆念慈对杨康的痴情,她竟然说道:“

她是没有法子啊,她既然欢喜了,便有千般不是,也要喜欢到底。小小年纪,便有这番感悟。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在借别人的事,说自己的心呢?

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看的烟花

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看的烟花

关于郭襄的结局,《倚天屠龙记》里借俞莲舟之口作简单交代: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十六岁那年遇见,用了二十四年去寻觅,最后选择在清冷的峨嵋山上终老。只是,世人都以为她最终放下了。而当灭绝师太说起她师父被郭襄师祖赐法号为风陵,唤作风陵师太时,竟是那样令人心酸原来终其一生,郭襄都没能忘记风陵渡口的那场相遇,还有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看的烟花

我走过山时,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时,海不说话;

小毛驴滴滴答答,

倚天剑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

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

其实我只是爱上了峨眉山上的云和霞,

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看的烟花

(注:摘自金庸《神雕侠侣》、周冲的影像声色《其实我只是爱上了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