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賺錢,才華不重要,只難在每天的2000字

這個號去年7月份開,之後就一直堅持日更,到現在900人關注,沒有人家的爆發,有穩步增長,我很滿意。


其實粉絲量不能代表什麼,關鍵看打開率,如果只有人關注,內容發出去沒人看,關注的人再多也沒什麼用。

我寫作能力一般,儘量追求把事講清楚,不會什麼好看的修辭。平時怎麼跟朋友分享,就怎麼跟大家一樣聊聊天、說說話、做點事。

這個時代,能堅持就是競爭力。

有些人做不好,並不是寫的不好,而是沒有持續保持更新。不說每天起碼頻率要有,現在這個時代注意力這麼分散,幾次建立的印象很容易消失。

好在給的多,爭取每天更新,沒有能力那就多賣賣力氣。


在家賺錢,才華不重要,只難在每天的2000字


1

這個跟我們最近連載的主題一樣,在家賺錢的機會,不需要你有才華,只要你肯賣力氣幹活。

我們很務實的想法,先賺小錢改善生活,至於大錢那個要看運氣了,聽再多方法也沒有,因為成功本來就不可控制。

這個跟我們社會結構有關係,整個社會資源就那麼多。剩下的其實是分配問題,想賺大錢等於在跟現在的佔有者分利益,大部分都會失敗,能分到的馬上又辦成了受益者,然後繼續守護現在的規則。

那些暴富者,就是光腳的挑戰成功,更多的人是被沉默掩埋。

目前我們社會還存在挑戰者,這個是好事,但也要看運氣。不能控制的事,我們就不多說了,我們就聊點實在的。

制度是框架一定有縫隙,機會在這裡發生。在資源的佔有者沒有關注的時候,就是我們小市民的機會。

當然做新媒體沒有那麼誇張,我們都是在這個社會掙扎的人。

我寫這些想表達求大事和求平凡都一樣,就看個人的選擇,成不成功也不重要,因為都有一個共同的終點在等著我們。

先賺小錢過好日子,也是一種幸福。


在家賺錢,才華不重要,只難在每天的2000字


2

為什麼說賣力氣就可以?

因為在制度框架下,我們已經能解決部分不確定問題,有些苦力活還是能幹的,比如我們說在家賺錢,寫作就是一個力氣活。

只要你下功夫,基本上寫上一兩年,這個技術都掌握的差不多了,你也可以坐下來就出一篇文章。

既然都能做到,為什麼還有人做不成?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說的主題,在家賺錢,才華不重要,能力不重要,難在每天的2000字。

寫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容易,想寫好也簡單,只要肯花時間,慢慢整理框架,把想表達的觀點都梳理清楚,最後都可以出一篇好文章。

真正難的是每天都輸出一篇,所以我跟社群的朋友說,不要在意寫的好不好,先堅持寫,既然沒有反饋就先把量堆起來。


在家賺錢,才華不重要,只難在每天的2000字


內容核心是滿足讀者需要,一篇文章在好總會看完,看完之後怎麼辦?

想看其他相關內容,結果就一篇,這個讀者肯定很失望。

而新媒體的價值是滿足確定性,我看了你的東西覺得有用,下次遇到這個問題,我又來找你,結果又被你解決了。

讀者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滿足中變成和粉絲,如果一次被滿足,下次來的時候,沒有內容或者沒有繼續提供認可的東西。

這個時候“確定性”就消失了,之前積累的品牌認知也沒了。

所以我們才說,如果能力不行就多賣力氣,寫的不好但給的要多,保持你的確定性。


在家賺錢,才華不重要,只難在每天的2000字


3

如何保持每天2000字的內容輸出?

這個最實在問題擺在每個人面前,如果保持每天都有內容?如何在沒有反饋的時候依然堅持?

如果你不是團隊作戰,那這個問題就是生命線,能不能成最後拼的就是堅持輸出。

根據新榜的數據,目前公眾號內容,保持活躍的不到8%原創,90%的閱讀量不過萬,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轉載號。一個爆款出現了相互轉載,導致頭部大號內容同質化嚴重。

如果你每天打開的內容都一樣,你還會繼續看嗎?

正因堅持太難,所以堅持帶來的競爭力才有價值,看到這個數據,發現我們做原創內容的其實是稀缺品,剩下的就是把不能堅持的人熬下去。

堂主說話很直接,確實如此,有時候

你競爭的不是內容和讀者,而是比同行更持久。


在家賺錢,才華不重要,只難在每天的2000字


堅持每天輸出的方法:

第一,每天只做一件事:

底線是我們執行系統裡面的一環,就是每天必須要完成的目標是什麼?

沒有底線的結果,就是不斷突破下線。

抹掉一切,最後必須完成一件事,盡所有努力只做一件事,基本上都可以完成。

完不成大部分原因是貪多,一天只做一件事一定能完成。一天做很多事,基本上只有看目標的時候開心,行動的時候都很難受。

如果能持續做到了,說明適應了,就可以開始增加其他目標。

第二,不完成不睡覺;

這個就是價值排序的問題,大部分不能做到,是覺得不重要。

如果把完成目標放在睡覺前面,沒有做到就不能去睡覺,用這個要求自己一定能完成。

如果你認為睡覺,比完成重要,自然就完不成,就跟上班遲到無所謂,結果必然是人人遲到。


在家賺錢,才華不重要,只難在每天的2000字


第二,假裝自己在寫一本書;

其實寫都可以完成,大部分做不到是真不知道寫什麼。

有些人靠靈感,但靈感最不靠譜,韓寒說:“文思如尿崩,誰與我爭鋒”。

寫新媒體文不需要文采,只需要你把事講清楚,這個是不需要什麼靈感就可以完成。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寫什麼,說明你對自己領域理解不夠深,這個時候可以先假裝自己在寫書,一本書6個章節,每個章節講一個類型問題分別是什麼.....

比如,我們社群一個做心理諮詢的,列了一個大綱出來。

週一,寫心理學乾貨,

週二,分享心理學案例,

週三,講自己如何學心理學,

週四,分享身邊人遇到的心理問題

週五,心理諮詢解決了哪些問題。

週六,閒聊個人生活感受。

基本上一週這麼反覆折騰,能寫的東西會越來越多,實在不行就直接列提綱,真按一本書去寫。


在家賺錢,才華不重要,只難在每天的2000字


第三,一書多吃:

一般說寫不出,我們都建議去讀書,把看的內容轉述出來,其實也很有價值。

什麼叫一書多吃?

就是同樣一本書,可以做出不同的內容。

看完一本書,先寫一個讀後感推薦、再用內容做一個知乎問答、把書中的金句整理成短內容、最後把裡面的方法提取成乾貨文。

這樣下來,同樣一本書,你可以出4篇內容,基本上一週讀一本書就夠用了。

寫在最後

我們想做的事基本上都可以做到,因為我們遇到的問題並不是什麼大事,能想到的基本上都有人做到了。


在家賺錢,才華不重要,只難在每天的2000字


去做已經有人完成的事,比的不過是一份堅持,一份努力。

說做不到核心其實是心理沒有認可這件事,人不可能做到自己不認可的事。

真有把一件事完成的緊迫感,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基本上都可以自律。因為你只能到你關注的地方去。

寫多了,你的思維能力會非常活躍,看到什麼都會想如何表達出來。

這個時候,基本上可以坐下成文了。

給自己一個不得不的理由,可能你會堅持更久!

PS.寫文不賺錢就是交朋友,覺得不錯關注,點贊也是一種鼓勵,謝謝!

··················END··················

你好,我是堂主!實用的思考者,行動的做事人。

這裡沒有套路的文章, 只有實在的思考,在過班,也創業,未來要做一名自由職業者。

這裡只記錄分享我對成長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