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安家》,完美诠释老中青三代人的生活写照,剖析人生百态

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喜欢追剧的人,很多时候愿意随机,感觉遇到的就是注定的。但在好友的强烈推荐下,昨天开始追时下超火的电视剧《安家》。虽才看没几集,却被里面鲜活的人物塑造,以及现实背景深深吸引。不评说戏里这些一线明星、老戏骨和演艺新秀的演技如何,但他们接地气的表演,真实反映着当下城市中年轻人的奋斗、中年人的无奈和老年人的悲凉。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不奋斗的人生并没有真正年轻过

《安家》里,孙俪饰演的房似锦可为城市中青年人的典型代表。她们必须非常努力,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毫不费力。一个女孩子,独宿凶宅;三餐似乎都只吃包子;每天工作到深夜,分析客户、为客户量身定制需要的方案……虽然背后牵扯着原生家庭的无底洞,但她的奋斗精神和状态,让太多漂在大城市年轻人感同身受。

电视剧《安家》,完美诠释老中青三代人的生活写照,剖析人生百态

电视剧《安家》,完美诠释老中青三代人的生活写照,剖析人生百态

有一位在北京打拼的朋友说,她刚去北京的时候租的是地下室,而且是地下三层,进门就是床,但她觉得这样正好,每天打好几份工,回到家只有一身的疲惫,躺床上就能睡着,根本不需要多大地方。每天啃馒头和豆浆,但就是这样,她依然不想回老家。她常说一句话:如果不奋斗,还能算年轻过吗?她一直坚信,老天不会辜负一直努力的人。事实也正是如此,经过十年的努力,虽然仍然没有在北京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但她已经从阴暗的地下室搬到高档小区;也不必为了生计打好几份工,收入不错的工作之余,还能做点自己想做的兼职。她仍然需要钱,但她已经慢慢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让她充实,奋斗让她没有慢待这一生。

中年人,别让窘迫的生活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安家》当中宫蓓蓓和老公是一对学历很高,职业也很体面的中年夫妇,但房子的问题依然是他们的头等大事。再三的选择和下不了决心,和个人的性格有关,但也与经济基础有绝对的关系。很相信一句话:生活的窘迫能够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长时间面对杂乱拥挤的生活空间,谁能保持清晰的思考和无尽的想象力。看到宫蓓蓓躲在厕所给学生修改论文,抬头望着挂在头顶的内衣物,那眼神的确让人心生怜爱又倍感无奈。为什么她一定要带储物间的房子,是想为她和老公创造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这要求其实一点都不过分。

电视剧《安家》,完美诠释老中青三代人的生活写照,剖析人生百态

电视剧《安家》,完美诠释老中青三代人的生活写照,剖析人生百态

突然想到了杜牧的一首诗《书怀》:满眼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是更多。是啊,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正是肩膀责任最大的阶段。理想中的诗和远方似乎更远了,只有眼前的一地鸡毛和苟且。

但,人活着总是要有希望的,孩子是甜蜜的负担,老人是镇宅的法宝,而中年人也可以是自己的骄傲。和年轻人谈起来,中年人可以更有底气;和老年人谈起来,中年人依然意气风发。学会收敛和低调,学会独立和隐忍,学会笑不露齿,也学会独当一面。中年人,有无奈更有希望。

有多少老年人,能够为自己而活

《安家》中,包子铺的严叔夫妇在上海打拼几十年,每天的生活动力就是儿子。全款买房给儿子让他们心甘情愿,即便儿子提出要把未过门的媳妇名字加上,善良的二老也愿意选择应允,但这着实让大家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养儿防老依然是很多中国老人的观念,只不过在现实中,哪些是用金钱、爱、甚至生命呵护的孩子,真的能够像老人期望的那样吗?之前看到过的一个小视频:孩子小时候和你分享东西吃的时候,家长会说很多善意的谎言:妈妈不爱吃;爷爷给你一个人买的;你要是爱吃,奶奶天天给你做……这样的话,而这样的行为,只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更谈不上孝顺。

电视剧《安家》,完美诠释老中青三代人的生活写照,剖析人生百态

都说我们这一代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也是被孩子抛弃的第一代,这话或许有些悲观,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做父母的不要成为孩子的包袱,同时也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能够为自己而活。

生活的每个阶段都有它不同的风景与坎坷,怀一颗善心,充满希望地前行,为他人更为自己好好地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