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概念是什麼?

這要從時間是怎麼形成的說起。從物質本源考慮,物質就是客觀存在。物質是否存在的基本條件就是能量。一切物質都必須有能量才能存在。而時間是一個物質形態存在的全體物質能量的公共維度。也就是時間是一個封閉物質形態能量轉換和守恆的量度。既能量守恆定律的條件就是該系統存在於一個時間段裡。中講到:“物質存在第一個公共空間(陽)。而時間的最小測度(單位)是普朗克時間。……二生三”形成的公共空間是三維空間。實際上在“一生二”和“二生三”的空間時間的表現形式都是時段。”

時間的概念是什麼?


但是我們忽略了時間的一個重要性質,那就是在不同的陽空間層次中時間的測度是不同的。

比如說一個集團軍,當以排為單位時其測度是一個排。當以團為單位時其測度為一個團。但是其最小測度都是一個人。一個人是人類社會的最小單位(測度)。一個人這個性質會一直反應到最大的社會集合中。

在一個閉集合中測度是平權的。比如每個班之間是正交(垂直)的。但是兩個集合之間的測度則是其非正交關係。其非正交關係形成了兩者之間的新的測度。

時間的概念是什麼?


說了半天是要說明時間和能量就是物質世界基本的存在形式。在任何一個封閉的物質體系中,都可以用能量和時間的守恆定律描述。也就是說一個封閉的體系才有共同的時間測度。比如地球上的任何物質都可以用地球的自轉週期作為測度既年作為時間單位。但是離開地球“年”這個時間測度就沒有準確的定義了。

同樣道理秒這個時間單位只能精確用到由原子組成的物質世界裡。其原因是目前為止最精確的時鐘是原子鐘。所以人類存在的宇宙實際上是存在於以原子鐘計時的時段裡。我們所有的理論都停留在這個時段中。比如地球的年齡,銀河系的年齡,宇宙的年齡等等,都只是一個時段。

時間的概念是什麼?


所以時間這個神對物質世界的不同範疇有著不同的測度。而隨著物質範疇的擴大,時間也會展現出不同的魅力。

到目前為止人類認識的宇宙是由“三生萬物,萬物負陰抱陽”的宇宙。這個宇宙人類存在的空間(陽的部分)是以長度單位存在的。時間是要用長度單位作為度量手段的。所以光速是這個空間的測度。我們的全部邏輯都離不開空間就是長度的空間。

時間的概念是什麼?


時間和三維空間都是由物質的陽形成的公共空間。在現代物理學中統一稱為四維時空。二者的區別是三維空間是“二生三”形成的陽。而時間卻是“一生二”時生成的陽。

所以時間就是一個物質存在的形式,是物質存在的一個公共維度(空間)。

在不同的公共空間,時間的內涵也是不同的,是由該物質集合內的全體物質共同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