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都有哪些好爸爸?

陝西和校園


中國歷史上皇權爭鬥,父子相殘的彼彼皆是,帝王中有哪些好父親呢?

趙武靈王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變革千古流傳。趙武靈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公子章,小兒子趙何。趙武靈王因為喜歡趙何的母親吳娃,就把王位傳給了小兒子趙何,自己稱主父。後來趙武靈王看到大兒子要給小兒子屈尊叩拜,心裡不忍,就想也給大兒子公子章也弄個王做做。可以父親是好父親,兒子未必就是好兒子了。大兒子想殺小兒子奪位,結果小兒子反殺了大兒子,好父親趙武靈王最後被小兒子活活餓死了。

諸葛亮



諸葛亮有三個兒子,親兒子諸葛瞻,養子諸葛喬,還有一個就是劉禪。諸葛亮給親兒子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名聲,諸葛瞻長大以後只要稍微做點成績,就被人誇大傳播,最後還娶了公主。養子諸葛喬,諸葛亮雖然對他管理嚴格,但是也為他娶了公主,可惜最後早死了。諸葛亮對皇帝兒子劉禪最好,自己勞心勞累,劉禪卻只需要安心享樂就行。

李顯



唐中宗李顯,曾被武則天貶為廬陵王,被貶期間和韋皇后同甘共苦,還生下了安樂公主李裹兒。後來李顯發動神龍政變,再次登基。對待安樂公主可是寵的不行,神聖的聖旨,李裹兒直接遮住內容讓李顯批准。後來甚至要做“皇太女”,把太子都給逼反了!李顯反而更加寵愛她。可惜女兒的權力慾望泰大,傳說甚至毒死了自己的父親。

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鈺



朱祁鎮因為土木堡之變,失去了皇位。孫太后立朱祁鈺為皇帝,但是仍然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但是朱祁鈺不滿足,為了自己的兒子朱見濟不惜廢皇后,得罪太后。朱祁鎮本來已經認命了,自己被困可以忍,兒子被廢不能忍,果斷髮動“奪門之變”,再次奪回自己的皇位,兒子太子之位。


漢徵西大將軍


歷史上的好爸爸有很多,唐太宗李世民絕對算得上一個。

唐太宗李世民共有14個兒子,為了教育好諸皇子,培養出大唐合格的接班人,他專門寫了《帝範》、《戒皇屬》、《自古諸侯王善惡錄》,發給皇子們閱讀。

常以“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來教育訓誡諸皇子。

有一次太子石庶子李百藥見李承乾嬉戲過度,作《讚道賦》用來諷諫。李世民見了遣使對李百藥說:“朕於皇太子處見卿所作賦,述古來儲貳事以誡太子,甚是典要。朕選卿以輔弼太子,正為此事,大稱所委,但須善始令終耳。”於是他獎勵給李百藥駿馬一匹,彩物三百段。李世明強調尊師重教的同時也鼓勵師寶對太子的過失言論諫言。

我們現在的很多家長也應該學習一下唐太宗李世明的做法,雖然我們的子女不是什麼皇孫太子,但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嬌生慣養。使得有些孩子在學校裡不夠自立,遇到一點小事就哭鬧,甚至還不尊重老師。

這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借鑑唐太宗李世明的做法,支持教師的工作,特別是支持教師對孩子進行嚴格要求,嚴格教育。

說話說“嚴是愛,溺是害”嚴格教育,不過分縱容孩子才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當然作為家長,為孩子選擇好的教師和好的教育環境,也是特別重要的,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