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跟父母同住吗?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

——龙应台


你还在跟父母同住吗?| 与父母相处指南

跟父母同住在生活中比较普遍,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不可避免的需要老人来帮个忙带个孩子做个饭之类的不胜枚举。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过怎么跟老人相处是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把握好下面几个原则会提高跟父母同住的生存指数和幸福指数。

1. 谁的适应能力强谁来适应。

你还在跟父母同住吗?| 与父母相处指南

一般来说不管是从年龄、体力、脑力、精力、学历、接受力、学习力、财力等等方面来看年轻一辈都比老一辈要强,对各种情况的适应力要更胜一筹。

所以不要要求父母们来适应我们,而应该是我们来适应他们,不要给父母们提过多过高的要求。

现在由于双职工比较普遍,所以很多家庭都是由父母辈在照看第三代,其实他们本来并没有什么义务要在我们成年后继续帮我们,他们这一生已经为我们做了太多太多,但是很多父母辈还是在子女们有困难的时候毫不吝惜的伸出援助之手,任劳任怨地继续帮衬着子女的生活。

其实如果父母愿意,他们可以帮我们带孩子,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他们并不是带孩子的主力,帮着采买、做饭,干点简单的家务是可以的,但如果让老人帮着照顾孩子的起居甚至揽起孩子的教育重任就是不应该了。

他们不需要为了我们再去完成额外的任务,或者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完成的任务,那早就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了。

他们只对自己的孩子在18岁之前有全权教育的责任,至于孩子的孩子,那不是他们应该继续背在肩上的担子。

做为适应力强的子女辈,应该根据实际家庭情况来适应父母们的需求,比如他们不擅长带孩子,那就让他们帮忙做做饭,偶尔周末帮忙短暂的带一下孙子辈就好。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他们愿意的前提下。

要是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不愿意帮忙,那就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要麻烦他们了,现代社会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有很多,自己的问题终归要自己来解决,而不是转嫁给父母来面对。

2. 充分了解。

你还在跟父母同住吗?| 与父母相处指南

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有种错觉: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天然是了解他们的。

而事实上真正了解父母的子女并不多,我们往往把更多的关注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因为觉得孩子还小,需要我们时刻的帮助和全然的关心,而父母已经是成年人很多很多年了,拥有一定丰富的人生阅历,不太需要我们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

人常说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小。随着父母年岁的增大,身体的日益老化,思维的日益僵化,他们越来越像孩子了,也会因为一些看似幼稚的原因而不愿意跟我们说他们自己的事,这些原因里有的是不想给子女添麻烦,有的是不想让子女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怕子女担心或者笑话。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我们最有理由好好了解他们,了解他们就是了解我们的来处。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好好了解了父母,也许我们就更加了解了自己。

生活中会有很多因为不了解而发生的误解,这会让我们跟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

同学的妈妈总是去跳广场舞,她嫌妈妈总跟那些大爷大妈们在一起聊些家长里短,她不想妈妈把自己的事儿告诉其他人。

其实,她妈妈并不喜欢跳舞和热闹,只是她父亲去世之后老太太一个人太孤单,所以想给自己找点事儿做。而跟旁人提起自己女儿的事是担心她大龄未婚将来孤独终老,所以想多接触点儿人,好给她物色一个合适的对象。

她妈妈为了她真的很努力。如果不去用心了解,这种努力她永远都不会知道。

3. 尽量理解。

你还在跟父母同住吗?| 与父母相处指南

了解父母需要我们多观察多跟父母沟通,而理解父母就要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多换位思考。

理解他人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人天然的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事物和问题,同理心的获得并不容易。心理换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进行觉知、把握与理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之前我也不能理解妈妈总是唠唠叨叨,一会儿担心这个,一会儿操心那个。总是觉得她过份啰嗦过份紧张,总是对一点小事揪着不放,还总笑她不懂得抓重点,总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直到我也当了妈妈之后才发现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小时候调皮总是爱受伤,一会儿扎破手,一会儿弄伤腿,一会儿又崴了脚,所以害她常常担心,所以她总是忍不住要碎碎念好让我长长记性。

原来她这样都是因为爱啊。

4. 投其所好、常常沟通。

你还在跟父母同住吗?| 与父母相处指南

在我们的眼里父母一般都是顽固派的代表,很难沟通,想跟他们聊点儿什么堪比攀登珠峰的难度。

跟妈妈说天要下雨了,她没准儿马上反应的是赶紧去看看有没有要收的衣服;跟爸爸说不要抽烟了,他大概率只会摇摇头说:“没事儿,习惯了。”

跟父母沟通之前一般都要先做一下心理建设,以防惹火他们气坏自己两败俱伤。

所以跟父母沟通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战略战术。

我们对领导对爱人对孩子都能有耐心,都能花时间了解他们的喜好,然后循序渐进地推进沟通的进程,对父母就更该如此了。

了解父母的喜好,然后给予或配合,让他们开心,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再跟他们沟通一定会事半功倍。

比如,有的爸爸爱垂钓,那我们大可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就静静地陪他坐在河边池塘边,看看他都是怎样钓鱼的怎样度过这段时间的,不用几次你们的关系一定会发生好的改变。

妈妈爱追剧,那我们就花点儿时间陪她看看那些俗套的家庭剧,聊聊剧里剧外,聊着聊着没准儿就聊成了什么事儿。

都说时间花在哪儿收获就在哪儿,想要有效沟通、友好沟通,就得有耐心肯花心思。

我们常常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父母是离我们最近的人,所以想说什么直接说就好了,用不着花心思兜圈子。其实越是亲近的人越值得我们去花费时间,花在他们身上的时间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花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时间,他们好了我们才会好,他们幸福了我们才会更幸福。

5. 明确界限,不僭越。

你还在跟父母同住吗?| 与父母相处指南

虽然是关系亲近的父母,但是也要彼此尊重,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管。

有的子女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不允许离异或者丧偶的父母们再婚,有的强迫父母给自己带孩子,让老人围着自己的生活转。

我们也许经常抱怨父母干涉了我们的选择和自由,可是子女对父母的干涉却往往不被人们看见、重视。

在这次疫情中有的老人不愿意戴口罩出门,不顾危险出门遛弯儿,这是我们身为子女要管的,不能放任他们身处危险之中,但至于老人愿意过怎样的生活,跟谁一起生活子女没有干涉的权利,哪怕是以爱的名义。

我们总是说父母以爱的名义绑架子女,殊不知还有更多子女以爱的名义绑架父母,让父母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新闻里不鲜见干涉老人婚恋自由的子女,还有把孩子甩给父母看管自己不闻不问的子女,甚至还有不仅自己啃老还带领全家一起啃老的子女。

你还在跟父母同住吗?| 与父母相处指南

当子女成年之时,已经和父母变成了平等的关系,谁也不能强加任何事情到对方身上,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这才是子女跟父母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

尤其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时候,我们更不能仅仅考虑自己,就算父母不为他们自己考虑,我们也得为他们考虑,这是我们身为子女的责任之一。

总之,与父母相处要用心,多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爱我们,我们也爱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