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當初誤砸2億的古董瓷器,被物主告上法庭,結果如何

前幾年的時候,文物鑑定的節目十分火爆,因為一些人相信,文物市場真正的寶地是在民間,因為一些人確實很容易弄到一些珍貴的文物,甚至是一些珍品。所以當時基本上許多電視臺都出品了自己的鑑寶節目,也是想通過這個平臺發現一些寶藏,甚至是填補中國文物市場的一些空白。但文物鑑定畢竟存在風險,要在極短的時間內鑑定一件文物的真假,確實是一件有挑戰的事情。

王剛當初誤砸2億的古董瓷器,被物主告上法庭,結果如何

以前還聽過的一個新聞是一檔鑑寶節目的鑑寶人,在節目上說人家的文物是假貨,然後私下裡又找到物主,希望能夠購買這件假貨。因為這位物主是個農村人,也沒啥心眼,就答應了,結果幾年後看見一條天價文物拍賣的消息,而物品正是當初自己的東西,拍賣人也是購買自己文物的那個鑑寶人,這才發現自己上了當。打算將他告上法庭,但因為當時買賣已經成立,最後的結果大家可想而知。所以文物鑑定的行業水還是很深。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件很文物有關的故事。在一檔名為《天下收藏》的節目中,這個節目的特色是如果三位鑑寶人都認定一件文物是假貨的話,那主持人就會手起錘落,砸碎這件文物,也是想要保護文物市場,但更多的也是想要吸引眼球。在一次節目中,一位寶主宣稱自己帶來的是永宣瓷器,但經過三位專家的鑑定,這是一件仿品,主持人王剛直接一錘敲碎,終結了這件瓷器。但誰都不想看見自己珍貴的藏品就這樣化為粉碎,畢竟如果是真的話那可就是天價了。

王剛當初誤砸2億的古董瓷器,被物主告上法庭,結果如何

在節目組鑑定藏品之前,寶主是需要簽訂一份“生死文件”的,也就是收藏者在參加節目時對藏品被砸毀的風險是明知的,也是自願接受的,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收藏品被弄成粉末,節目組也是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這也算一份正式的法律文件,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應的。

但這位寶主看見一條新聞,說得是《天下收藏》節目組和首都博物館舉辦過“被砸贗品對比展”,而被砸的一些物品中不乏也有真品,這自然給了這位收藏者一些希望,如果自己的這個也是真的話,那節目組肯定要賠付他的。經過碳14的測定,發現這個杯子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也就是剛好明朝的永宣時期,這個時期的瓷器可是價值連城的,他讓人對這個杯子進行估價,結果市值應該是2億元。也就是說王剛的手起錘落,砸了一個價值2億的文物,這個可就是大損失了。

王剛當初誤砸2億的古董瓷器,被物主告上法庭,結果如何

因此這位收藏者立即聯繫節目組,希望他們賠償,但對方並不理他,並且認為他已經簽訂了協議,節目組並不需要承擔責任。因此這位收藏者一氣之下就將節目組和主持人王剛告上了法庭,希望能夠用法律途徑來解決。藏家兩次將王剛和《天下收藏》節目告上法庭,專家們也參與了對簿公堂,誰都沒辦法說服對方,這件藏品到底是真是假,最終得來的是王剛無責的判決結果。而藏家自己還需要支付3300元的訴訟費用,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王剛當初誤砸2億的古董瓷器,被物主告上法庭,結果如何

這件事情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天下收藏》這檔節目的停播,而王剛自然也就不再主持節目。可以說鑑寶本來就存在風險,尤其是文物這個行業的仿品充斥,很多情況下即使經驗十足的人也無法分辨真假,所以最好還是不要碰,將這些文物好好留給國家,反倒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只有在那些博物館裡,讓更多的人去欣賞它,也許能夠給予文物更多的價值,而不是躺在自己的收藏架上,供一人獨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