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奥地利


醉美奥地利


从德国的贝希特斯加登出发去奥地利,我们选择了一条醉美之路,走过之后才知道这条路有多么美。蓝天白云,绿草茵茵,繁花朵朵,红房点点,树林葱葱,起伏延绵,风情万种,婀娜浪漫。我们在路上行驶,如同在巨幅绵长的油画上滑行。

醉美奥地利


最早知道奥地利,是因为罗密.施耐德和卡尔海因茨.博姆主演的奥地利爱情电影《茜茜公主》,电影里奥地利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及金色大厅更是如雷贯耳。这次去奥地利,没有选择维也纳,而是选择了靠近德国的萨尔茨堡,也是莫扎特的故乡,因为这里有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14个湖泊中最富灵性的“哈尔施塔特湖”。

醉美奥地利


奥地利是一个位于中欧的议会共和制国家,有九个联邦州组成;国土面积八万四千万平方公里(我们江苏总面积为10.7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不到九百万。国家虽小,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其人类发展指数居世界前列。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工业国有化程度很高,国有企业控制了国家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2017年全球和平排名,奥地利居世界前十位中的第四位。

醉美奥地利


今天的奥地利看起来虽然是个袖珍式的国家,究其历史,却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从中世纪开始到一战结束前曾是欧洲列强之一,更是统治中欧650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

醉美奥地利


从德国领域进入奥地利地界,只有一块界牌竖在路边,没有边检,也没有检查人员。我们就像从江苏开进山东地界那样简单,从德国进入了奥地利国家,真是方便。

醉美奥地利


不愧为是相邻的国家,不仅仅社会制度相同,有着几乎是同样的自然环境,基本相同的建筑特色,富裕而浪漫的国民生活,甚至语言基本都是德语。

醉美奥地利


奥地利也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家庭补贴、儿童抚育金、怀孕津贴、失业补助、最低保障、多子女减税、租房津贴等等。当然,高福利也伴随着高税收,奥地利的个人所得税最高可达到50%。

醉美奥地利


在奥地利,学龄儿童都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学费、书费、上学的交通费均由国家负担,凡是持有高中毕业文凭者,都可以免试上大学。奥地利没有高考,只要申请就能入学。免费教育一直延续到博士,大学基本每个学生还会有额外的奖学金和交换的项目。

醉美奥地利


政府鼓励生孩子,给予家庭补贴。家里1个孩子补178欧元,2个孩子 354.20, 3个孩子569.4欧元,这个额度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如果孩子患有某种疾病,额度会更高。该补贴理论上一直到18岁,但是如果孩子继续深造学习没有工作,那么该补贴会支付到完成学业为止。这种高福利真是令人垂涎。

醉美奥地利


奥地利特别享誉世界的是音乐和歌剧,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贝多芬这些名扬世界的音乐家均产生于奥地利。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使这个浪漫之国成为当之无愧的艺术殿堂。一路上我们的车里播放的都是这些音乐大师们的作品,所以,当我们徜徉在哈尔施塔特湖时,望着那静静的湖水、洁白的天鹅,小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似乎在耳畔响起……

醉美奥地利


下午当我们到达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时,天空乌云密布。

醉美奥地利


停好了车,在乌云下我们闲逛萨尔茨堡。萨尔茨堡是一座山城,市内有多座原始的山丘。是萨尔茨堡州的首府,是奥地利的第四大城市。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巴洛克为主,这里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暂生命中超过一半的岁月是在萨尔茨堡度过的。同时也是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

醉美奥地利


这里教堂众多,美丽的萨尔斯河把萨尔斯堡分成新城、旧城两部分。一座座各具特色、历史久远的尖塔教堂和修道院,绿树成荫的园林和千姿百态的喷泉,把萨尔斯堡打扮得格外美丽。这里还有充满中古特色的莫扎特诞生地、莫扎特音乐学院、莫扎特广场和莫扎特纪念铜像等。阿尔卑斯山的秀丽风光与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浑然一体,使萨尔斯堡被誉为全世界美丽的城市之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文明保护区。

醉美奥地利


漫步在萨尔茨堡,随处都能看到浪漫惬意的一幕幕,在通往城堡的一座桥上挂满了祈愿的铁锁,如“巴黎锁桥”一样,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愿想。长长的有轨电车不断在市中心穿行,马车夫穿着中世纪的服装赶着马车在街上慢行,市民们骑着单车在街中自由穿行……

醉美奥地利


第二天,我们去了萨尔茨堡最有名的哈尔施塔特湖。

醉美奥地利


哈尔施塔特镇是奥地利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哈尔施塔特湖湖畔。哈尔施塔特,得名于村庄附近的盐矿,历史上这一地区就因盐而致富。因此这里又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镇”或“世界最古老的盐都”。

醉美奥地利


这座在险峻的斜坡和宝石般翡翠的湖泊间伫立的湖畔小镇,到处可见童话般清幽美好的住宅。

醉美奥地利


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和清澈透底的湖泊,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人间天堂。站在湖边极目远眺,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一片亮光,洁白的天鹅在湖中蹁跹,我们仿佛来到人间仙境。

醉美奥地利


这里的居民似乎个个都是艺术家,每户人家的木门全打开着,里面展示并出售他们自制的各种手工艺品:麻线编的装饰品、民族娃娃、各种陶制品……当然,最多也是最吸引人的要数木雕艺术品了,有可爱的动物卡通造型,也有现代感十足的生活物品,还有名人的雕像等。

醉美奥地利


走在狭长的小镇上,还能时不时看到各种各样的木头路标。在一个路口,一块木牌上刻有三个箭头,上面写着路的名称;一家旅馆在附近的墙上挂着一个男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木牌作为路标;一家饭店索性在外墙装饰着木头做的鱼头,告诉游人千万别错过美味。

醉美奥地利


每家门口还堆着劈好的木条,码头、车站也都用木头建造,教堂选用木雕装饰,还有各种木工学校。

醉美奥地利


哈尔施塔特人有一个怪风俗,由于小镇依山傍湖,土贵如金,所以埋葬方式很是特别。所有逝去的人在埋葬10年后骸骨都将被移出坟墓,放到山上洞穴中的骸骨馆,日久天长,这里堆积了骸骨,为了区别,有的头骨上贴标签,有的绘上装饰纹样。据说这样的做法已有1600余年历史。到骸骨教堂可以亲见这些独特的场景(我们没有去,还是觉得很瘆得慌)

醉美奥地利


小镇的半山上,有个仿佛从半山腰平台上伸展出来的墓地,各种植物和鲜花覆盖着小小的墓池,正可谓“坟墓上盛开着鲜花,鲜花下覆盖着坟墓”。墓池顶端竖立着一个个木头的墓碑,刻有各样艺术造型,墓地的美丽和艺术性实在罕见。

他们在活着的时候,生活的优雅、惬意而浪漫,死后依然是背靠青山,面向湖水,鲜花陪伴。

醉美奥地利


哈尔施塔特人喜欢木头是有缘由的。据传,几千年前,哈尔施塔特人就在此开采山盐。盐矿工人每天要从山脚爬上几百米高的山峰,再下滑到深深的盐矿底部去工作。而保护他们安全的就是“木滑道”。

醉美奥地利


在小镇的广场上,背着一个大木盐桶的盐矿工人雕像,似乎告诉游客有关木头和盐的传奇。

醉美奥地利


即将离开这迷人的小镇,也许今生不会再来,这里的美丽、悠然和浪漫的情怀真是令人难以忘怀。人生不过几十年,活着的时候善待自己,善待家人,过好每一天,让自己活得有质量,活得有尊严,也许是我们的社会今后要追求的目标。

醉美奥地利

从贝希特斯加登到奥地利来的醉美之路(图片)

醉美奥地利


醉美奥地利


醉美奥地利


醉美奥地利


醉美奥地利


醉美奥地利


醉美奥地利


醉美奥地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