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幾個國家的軍隊可以達到美國打海灣戰爭時期的實力?

看不見的角落


謝謝這麼多好朋友的反覆邀請!向各位朋友再次表示感謝!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大概瞭解一下海灣戰爭(指1991年,2003年的約定俗成稱伊拉克戰爭)時期的美軍。

1991年時,得益於里根時代的大力建設,以及因冷戰尚未結束,戰備是按與蘇聯進行世界大戰的標準進行的原因,美國陸軍及海軍陸戰隊實力高漲,兵員充足,常規訓練良好。陸軍的新一代主戰裝備(以M1A1坦克和M2步戰車,阿帕奇直升機以及M270火箭炮為代表)列裝時間大多不長,技術性能指標都很優越,技術人員訓練和裝備適應工作也做的較好。由於部隊均是為高強度高技術常規作戰準備,部隊的作戰意識相當強。

海軍方面,同樣可以說是戰力高峰時期。海軍擁有十六個大型航空母艦編隊作為海戰主力。需要說明的是,此時的航母編隊是戰鬥能力最完備的時期,編隊中由航母,2至4艘巡洋艦,2至4艘驅逐艦,護衛艦,核潛艇,快速補給艦均衡組成,各戰鬥艦艇各司其職,同時,由於其均具備多用途能力,即使出現一兩艘戰損,對編隊整體並無影響。航母上,專用制空戰鬥機,攻擊機,固定翼反潛機,預警機,運輸機,加油機,直升機配備齊全。比之於現在,不僅航母數量減少三分之一,且由於佩裡級護衛艦,F14戰鬥機,S3固定翼反潛機退役,又沒有相應裝備接班,航母編隊的實際戰鬥力大幅度倒退了。

空軍方面,主力戰機F15,F16已經發展成熟,大型飛機數量正處於歷史高峰期,總體飛機保有量高達六千架以上之多。飛行員數量充足,訓練水平也很高。

當時的美軍,剛剛開始信息化建設,精確制導打擊力量起步不久,但已經初具規模,海灣戰爭精確制導彈藥佔總投彈數的近3%。因此,海灣戰爭仍被稱為世界上最後一場機械化戰爭,信息化戰爭的萌芽。

二十八年過去了。有哪些國家達到了當年美軍的實力呢?由於美軍當年的規模,僅這一條就把絕大部分國家排除在外了。畢竟,軍隊兵員及裝備數量依然是衡量軍隊實力的基石之一。290萬部隊,30000輛以上坦克裝甲車,近10000架飛機,400多艘主戰艦艇的規模所構成的戰力,不是現在許多國家那二三十萬部隊(就這還是現在規模較大的)實力能比的!

那麼,部隊有較大規模,且裝備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大約為土耳其,埃及,印度,俄羅斯,我們。

土耳其系北約國家,部隊規模僅次於美國,現役及預備役近百萬之眾。但,土耳其軍事工業剛剛起步,武器裝備自給率太低,軍隊命脈掌握於他人之手,軍隊戰鬥意志不強。其海軍完全不具備遠海以上戰鬥力,空軍偵查預警能力極為低下,其三代機數量和質量與當時的美國仍有較大差距。距離海灣戰爭時期的美軍仍有較大差距。一樣的道理,埃及也完全達不到。

印度擁兵近二百萬,武器裝備規模龐大且現代化程度很高。但是,其武器裝備自產率同樣很低。印度耗費巨資買來大量現代化裝備,但官兵對這些先進裝備的掌握程度較低。比如,俄羅斯坦克大賽,印度派出了它的T90S參賽,裝備水平不低。可是竟然在爬坡賽車上栽了跟頭,更不可思議的是備用車同樣故障無法使用。賽後據印度自己調查,主要是發動機風扇皮帶斷裂和機油洩露導致車輛故障,這顯然很大程度上是官兵保養維修的問題了。裝備再好,保養跟不上,這樣的軍隊是很難指望有強大戰鬥力的。

印度海軍五十年代就擁有了航母,經驗豐富,不過兩萬噸級的小甲板航母和十萬噸級大甲板航母在操作,使用,戰鬥效能和指揮調度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語。印度也沒有美國那樣齊備的配套戰鬥艦艇和支援艦艇。至於航母數量就更不用提了,其海軍戰力與美國不可並論。印度空軍的問題與陸軍海軍相同,不再多說。印度三軍實力也均不能和海灣戰爭時期的美軍實力相比。

俄羅斯是傳統的軍事強國大國,現役部隊約一百萬。規模上無法與當時美國相比。俄羅斯陸軍幾經加強,兵力規模依舊在四十萬左右徘徊。俄羅斯陸軍的現役裝備完好率和種類齊備率很高,其陸軍的T80、T90及BMP2/3坦克裝甲車輛以及火箭炮及牽引,自行火炮的技術水平與當時美國的水平比有很大超出。其空軍主力戰機蘇30系列,圖160,圖22轟炸機,及伊爾系運輸機的技術水平都超過當年的美國,數量卻有很大差距。但是,俄羅斯軍隊人員的戰鬥素養和作戰意志卻遠非當年美軍可比,經過車臣,格魯吉亞和東烏克蘭的長期的高強度高烈度現代化的正規作戰和治安戰的連續洗禮和檢驗,現在的俄羅斯陸空軍無論在作戰經驗及理論上還是指揮控制上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綜合講可以說旗鼓相當!

如果說俄羅斯陸空軍僅僅在數量上與當年的美國有較大差距的話,那麼俄羅斯海軍則在質量與數量上均與當年的美國存在差距了。當年的紅海軍的強大是有目共睹的,其使命是與美國海軍爭奪全球大洋的制海權!可是現在的俄海軍已經虎威不在,大型艦艇只剩十幾艘可用了,還都是蘇聯海軍留下的老底,新世紀以來沒有建造過標排五千噸以上級別的戰鬥艦艇。航母更是不用說了,其製造工廠都已破產。俄羅斯海軍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其依舊強悍的水下力量,不過,數量上同樣與冷戰末期的美軍存在差距。

可以說,現在的俄羅斯陸軍和空軍實力可以與當年的美軍抗衡。

至於我們,現在我們的陸軍和空軍,考慮到武器裝備性能比當年的美軍有超出,但數量上不如當年的美軍,而實戰經驗和理論與當年的美軍也有差距(美軍在73年越戰結束後至海灣戰爭爆發十八年間還打了格林納達和巴拿馬兩場低強度戰爭,我們90年越戰結束後至今二十九年沒有有規模的戰爭了)。所以估計為相當。

我們的海軍與當年的美軍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們至今剛剛具備遠海作戰能力和遠洋護航能力,在經驗和理論方面與美軍不可相提並論。在人員素養和後備力量培養方面和美國還有較大差距。

所以,我們的陸軍和空軍與冷戰末期的美軍實力相當,而海軍仍無實力相比。

其實,大家可能很難設想,現在的美軍也同樣不能和當年的美軍相比了。不僅規模縮減了一半,因為作戰對象變化,裝備體系調整和作戰理論的變換,美軍現在打高強度高烈度的常規戰爭的能力也大大下降!遠不能和1991年的美軍相比!現在美軍大打的治安戰,在當時根本不是正規主力部隊考慮的事!就是其最強大的海軍,其戰鬥能力也遠遜於當年的水平!

可以這樣說,1991年冷戰末期時代的美軍和蘇軍,是二戰結束後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武裝力量其中之二。1992年以後,各國軍事實力和軍事技術發展均處於倒退階段,只有我們,是一直前進的。不過我們也就是在補以前落下的功課而已。

放眼未來,我們既有挑戰,但又有最大的希望!


西安劉律師


要說硬件水平,對不起,超過當年美國的只有美國自己。

在陸地上,如果硬要在其他方面找補一下,那麼中國軍隊在信息化建設的加持下,勉強與海灣戰爭時期的美軍一戰,畢竟信息化對戰鬥力的提升是3~5倍左右,當時的美軍還沒開始信息化建設。但是論機械化,今天的中國也達不到當時美軍的水平,光直升機一項就輸太多了。美軍任何一支陸軍師都有一個戰鬥航空旅,擁有100多架各類直升機;甚至還有專門的空中突擊師,比如101空中突擊師就有各類型直升機400多架。而我國陸軍全軍才剛剛突破1000架,這怎麼比?

至於俄羅斯就更不要提了,機械化還不如當年的蘇聯,信息化又不如我國。


海灣戰爭期間的101空中突擊師攻擊直升機群

國防白皮書中指出:“新時代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這個進度和美軍差的不是一般的大


更不要說美國當時還有十幾艘航母,這個就更沒有國家能比了。實際上戰後美軍對軍隊的建設一直是以全球到達,全球存在為目的,這樣的軍隊建設思路全世界也只有兩家,除了美國只有蘇聯。而蘇聯當年拼了老命也達不到美國的水平,別的國家就更不用說了吧。

就以美國海灣戰爭時期的海軍實力,再往後幾十年也很難有國家能追平


至於歐陸三強英法德,還是別提了吧,這幾個國家非但沒啥進步,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裁軍,縮小軍隊規模,跟美國就不要比了。


紙上的宣仔


答案是:0個!海灣戰爭已經過去28年了,目前還沒有任何國家能達到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表現。1990年8月7日,美軍開始向海灣地區部署約24萬人,後續又增兵至54.5萬人,裝備有2千多輛坦克,2千多輛裝甲車、約1200架戰機、約1500架直升機、約百艘艦船。美軍為了顯示拿下戰爭的決心,派遣了6個航母戰鬥群!先不說50餘萬人的戰略投放和後勤保障問題,僅航母戰鬥群這一項就是其他國家“ALL IN”也不夠和美軍扳手腕的。

海灣戰爭開火前,世界是對美軍實力存疑的。畢竟,美國在15年前曾深陷越南泥潭,最終導致美國遭受嚴重挫敗。裝備精良的美軍在越南的戰場上不僅佔不到便宜,還不得不難堪的從越南撤軍。美軍陣亡達5.6萬人,30多萬人負傷,損失4300架飛機——觸目驚心的數字。一個越南就能讓美軍如此狼狽。從海灣戰場的表現來看,美軍顯示出強大的反思-學習-強化能力。

美軍從越南戰敗後,就開始對訓練方式進行系統改進。他們發現,戰鬥機飛行員在執行前十次任務時,生存率僅為六成,而熬過了這一階段整個作戰能力就會得以跨越式提升。在此背景下誕生了美軍“紅旗”軍演,這讓美軍飛行員獲得了寶貴的“實戰”經驗。其次美軍還在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成立第32近衛軍團,並根據當時的形勢假扮蘇軍,並在和普通美軍的演習中,取得了超過九成的勝利。這一系列的軍演和訓練革命讓美軍取得了脫胎換骨的改變。

於是世人也看到了美軍在海灣戰場上的驚人表現。整個戰鬥集中在42天的空襲和100小時的陸戰。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僅付出了微小損失便取得了完勝,背後的細節,值得深思。


航空之家


海灣戰爭是美國打給全世界看的,它讓世界各國為之側目,在世界軍事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讓世界各國開始把軍隊發展方向從機械化向信息化邁進!當年海灣戰爭被稱為顛覆觀念的戰爭,除了作戰方式、觀念和先進的武器裝備,還被稱為“後勤戰爭”。平均3個後勤人員供應1名前線戰鬥人員。 所以完全支持作者的觀點,打仗就是打國力。國力不等於錢,但沒錢肯定沒國力。這正是美國不敢打伊朗的原因吧,準確的說應該是划不來打伊朗的原因。打,伊朗垮,美國也大損,中俄歐這些中等國家就上來了,美國霸主地位難保。不打面子過不去,於是特朗普自己解嘲說:被伊朗打下來的無人機上幸好沒有人。

各國的戰略發展方向有很大不同,比如說我國是遞進形式的防禦型發展,也就是說是從本土向近海向島鏈的保衛性,兼有向深海向遠洋的護衛性,搞個假設說法:在不考慮核力量的前提下,中美分別打日本,中國能先打贏;分別打伊拉克,即使美國遠的多,美國也能打贏並派軍隊佔領控制,而中國只能稍後打贏無法派兵佔領。我們國家打一場海灣戰爭現在是可以的!!至於說的航母我們國家不是造不出來那麼多而是不想造那麼多!就遼寧艦那樣航母我們一年造10搜都不成問題!只不過考慮成本問題和經濟效益問題我們沒有那麼幹猶豫我們沒沒有美國那麼多的海外基地所以3000海里以外的地方我們最多隻能投放2個師的人員裝備一次性!只要給我們一年的時間準備我們國家打出海灣戰爭時期美國人的水平還是可以的!

有一點最重要,出去打仗必須要有盟國一起玩,少了還不行,你自己個再強大也白費。海灣戰爭老美拉了多少國家一起幹,有人出人有錢出錢,啥都沒有出地方。就當年二戰德國那麼不可一世也得找幾個兄弟一起幹,結果沒幹過對方朋友多的!老美現在那麼牛逼要是全世界沒朋友照樣給他幹翻!美元霸權建立在石油上,維持霸權就不得不打,中國呢?而且地緣政治也很重要,沒有有天然地理優勢,它會保證戰爭不涉及本土,但中國可以嗎?如今的中國,摧毀幾個大城市,能承受的住嗎?而且中國正在快速上升期,可以捱罵,我忍,除非本國有了生存危機時,戰便戰!

不同時期的軍事理論不具有可比性,如果單說運輸能力,當年老美不是也抽調很多民航和客船嗎?還有那些僕從國的幫助,如果單是海軍對抗,我們現在的裝備連航母都不用派,他們航母上那些飛機都不夠現代護衛艦驅逐艦的導彈射的,不同時代真是不具有可比性,就如同網上總問給你一個現代陸軍師,彈藥管夠,能不能打贏羅馬帝國一樣!不管是開始打仗打的就是國力。一招不慎就落個窮兵黷武的下場。其實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會明白。李世民佔了楊廣的便宜,得了萬貫家財。才有了大唐盛世。反正歷史上很多相同的例子。

諸葛亮北伐失敗最大因素就是後勤保障!所以古今中外都印證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古話!很多人腦袋一熱就忽略了後勤只說打打打!縱觀世界史有多少大帝國衰落在了遠征上!戰爭時期的物資供給模式和平時完全不一樣,一切的一切都為了戰爭,我們老百姓限量供應,所以說戶口簿在這時候就派上大用場了,沒有戶口簿的就是黑戶,根本買不到糧食,只有去黑市買,那得多少錢一斤?二十?五十?多少錢你都得買,要不就捱餓吧!


歷史深度揭秘


在海灣戰爭,美軍在5個月時間,把55萬軍隊和,全部送到遙遠的沙特。多遠呢?從美國本土到沙特,空中距離11000公里。

灣戰爭期間,美軍每天僅生活物資需要消耗約7萬噸,其中僅水就4.5萬噸左右。戰略突襲階段每天消耗物資25萬-30萬噸,地面作戰階段每天30萬-40萬噸。因此,據報道,僅在部署的前兩個月,美軍空運司令部就出動飛機累計飛行達14.5萬小時,人員物資週轉量達20億噸公里。

在空運最緊張的時候,每十分鐘就有1架運輸機在沙特降落。而且這還不算完事,因為,沙特沒有內陸河,同時在海灣戰區內僅有一條單軌鐵路,因此,戰區內運輸,還是要依靠短途戰術空運和公路運輸。

才能分配到各個部隊和軍營,由於內陸機場太少太小,美軍戰術運輸機基本都是在公路上直接起降。不關閉發動機直接卸貨,完事再飛到海邊基地,接收從戰略運輸機空運來的物資。

簡單說,就是,有實力在幾個時間,將1200萬噸物資,空運到11000公里外。而且,在當地,還要建起龐大的後勤基地,道路,物流體系,還有相關車輛,人員,以及防禦工事,對空對地防禦措施。

畢竟前面幾十公里的位置,就是前線,數十萬伊拉克大軍就蹲在哪裡,隨時可以發動攻擊。伊拉克還有彈道導彈,遠程大炮,空軍戰機,轟炸機。因此,要有各種防禦預案,防禦措施。2月,出動運輸機累計飛行達14.5萬小時,人員物資週轉量達20億噸公里。現在有誰做得到?


深度軍事


咱先說一條:美軍當年部署在海灣的航母有6艘。而且肯定都是直通甲板、彈射起飛,排水量8萬噸的重型航母,對不對?

傻眼了吧?現在能達到當年美軍的實力,不要說有幾個國家,就是一個國家都沒有。現在世界五大國,不算美國,要想達到28年前美軍在海灣的實力,得剩下的這四個大國湊份子......也不一定能夠。

咱們國家有兩艘航母,其中一艘還沒形成戰鬥力,都是滑躍起飛的中型艦,沒有預警機。預警機的意義咱就不詳談了。俄羅斯的航母趴窩了。法國有一艘中型航母。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得2020年形成戰鬥力。

現在,立即參戰,四大國實際上只能派出遼寧艦和戴高樂號兩艘中型航母。就這兩艘艦,你還得祈禱戴高樂不出故障。這兩艘艦的戰鬥力加一起,能頂上2艘海灣時期的美式重型航母嗎?

百年海軍,家底還得慢慢攢。

海灣戰爭,美軍總兵力50萬。

我們國家人多勢眾,感覺幾十萬人不是個問題。然而這恰恰是個大問題。在國內,咱們組織個1000萬人的部隊都可以,一旦說遠征,這性質就變了。把一支部隊運到萬里之外,得先有個基地讓他們落腳,建軍營、操場、倉庫、食堂、醫院.......這是個天量的工作。部隊要吃得飽穿得暖,裝備精良,彈藥充足。這些加一起,就叫後勤,也是我們常說的投送能力。

你看美軍的戰鬥機、導彈、坦克很壯觀,你要是再看看他背後的運輸機、大輪船,嚇死你。

怎樣把部隊運過去,還得保證他們每一天的物資充足,這是最大問題。拼的就是國力。就像運20,我們為啥這麼重視?因為沒有它,咱們就得在國內坐火車打仗。以咱們現在實力,在萬里之外部署一支遠征部隊,10萬,應該就是極限了。7萬陸軍,1萬空軍,2萬海軍。10萬遠征軍在萬里之外安營紮寨,全安頓下來,啥也不幹,每個中國人要掏5000塊錢。駐紮半年,不打仗,1萬塊。打起來的錢另算。

現在蘋果8塊錢1個,要是10萬部隊出征,就得是15塊1個。吃一個蘋果,捐7塊錢軍費。

海灣戰爭,薩達姆宣佈停止抵抗,美國也宣佈停止軍事行動,沒有趕盡殺絕,沒有打進伊拉克本土。這讓很多人不理解,其實也沒啥深奧的道理。要是美國繼續打,打進伊拉克本土,跟薩達姆再糾纏半年,美國也打破產了。直到10幾年以後,美國又攢夠了家底,才徹底消滅了薩達姆。

中俄英法,湊50萬的部隊,可以。但放到萬里之外三個月,再像美軍那樣空襲三個月,炸彈、導彈一頓放,錢、投送、後勤,五個字全壓垮。

當年打印度、打越南,那都是打完趕緊撤,耗不起。有點兒事老百姓就喊打打打,領導人一算錢,全迷糊。尤其是出國打仗,還涉及到臉面問題,裝備次了,服裝不行,出去讓人笑話,啥都得來最好的。部隊不豪華,出去鎮不住人,仗打的就沒意義了。

現在,講國力,四大國湊,也打不起海灣戰爭那樣規模的大仗。未來20年-30年,我們國家才可能發展出來有投送50萬部隊到萬里之外打仗的實力。到時候咱們也應該能派出6艘航母了。至於其他國家,就想都不要想了。

十幾歲的時候有架打就很開心了,到了二十幾歲,打架之前要考慮能不能打得過。三十幾歲,再遇見打架,腦子裡趕緊打算盤:我把他打壞了要賠多少錢,他把我打壞了會耽誤我多少生意......軍迷大體也是這個樣子。歲數小的時候研究狙,長大了研究發動機、氣動佈局,老了,就是錢。現在是市場經濟,打架都是高消費商業活動,打哪打哪,都明碼實價,普通人根本玩不起,國家也是一樣。

你一家三口去美國旅遊住半年得花多少錢?換成飛機大炮你再看看得多少錢?

另外海外遠征,落腳點也是大問題。首先得有海外盟國,他允許你落腳。巴基斯坦再鐵,你說往他國家裡派50萬部隊試試,看看他能不能同意?除了巴基斯坦呢?現在這些問題還都解決不了。


銳度何老師


海灣戰爭時期美軍很強,但是你還得看一點,就是美軍強在哪?

總共是三點

1、武器裝備的碾壓

2、超前的作戰理念

3、強大的國力

我們從這三點切入,看下有誰能達到美國那個能力。


首先是武器裝備,武器裝備和作戰理念要結合在一起看,畢竟你作戰理念,是圍繞著自己手頭的武器裝備來決定的。

當時的美軍表現的其實沒那麼彪悍,越戰以後,美軍進入一個低谷期,低調多了。但是越戰以後這二三十年,美軍一直在潛心研究新式武器和新式戰法。1990年的時候,美軍已經完成了蛻變,而戰術思想又上升了一個新臺階。這會兒美國需要試驗自己的戰術,薩達姆很不行的當了小白鼠。

戰爭中,美軍把精確制導玩到了極致,天上的衛星,地面的雷達,美軍的信息化水平是當時世界最高的,電子戰能力世界最強。伊拉克軍隊在當時,通信被切斷,上下級聯繫不上導彈,打出去之後根本打不準。

當時,所有人都以為,美國要幾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進去,然後和伊拉克決一死戰,結果事情很不一樣,壓根看不見人。而這種戰術,打醒了全世界,所有人都嚇出了一身冷汗,咱們開始追,從武器開始追,武器上去了,思想才能上去。


而你信息化能力在當時再強,但是時間在變。海灣戰爭過去已經快30年了,這30年裡面,世界的通訊、衛星、雷達等方面上升了好幾層臺階。這個很簡單就能判斷,你看30年前人們是怎麼聯絡的,現在怎麼聯絡的。

這30年裡,各國的信息化水平都在上升,導彈什麼的也在飛速發展。衛星比以前更精準,雷達探測距離更強…………你美軍當時的優勢還有了麼?這幾方面,中俄隨隨便便就碾壓了啊。

而美軍最強的是他的國力,美國強大的國力,給美軍做了非常大的後盾。就看兵力,美軍總共是66萬人參與海灣戰爭,而伊拉克又遠離美國本土,美國從本土調集兵力,從歐洲調集兵力,一個月時間,把這60萬人投送到中東。

而你這幾十萬人投送過去了,你還要保證這些人的吃喝拉撒,還要有一大堆戰略物資送過去。後勤能力非常強,要不那些人得餓死在中東。

而投送兵力,運輸物資,你得有強大的國力做後盾,你得有足夠的運輸船,你美軍要有幾百架大型戰略運輸機做後盾。舉個例子,美軍在當時使用C141運輸機,執行了8000多次飛行任務,運送了9萬多人,15萬噸物資。還有C5運輸機,也投送了20萬噸物資。另外美軍還有C130、KC10、C9等運輸機。而且美國徵用大量民用飛機,運了32萬人和15萬噸物資。

美國這個家底,不說那兩個主力,C5和C141,美國動用145架C130,379架KC10和209架C9。(數據來源於美國空軍官網)

這個數字,現在有幾個國家能拿出來?俄羅斯不能,咱們也不能。那就別說美國還動用那些艘航母了,這個中俄加一起都不行。

綜上,1991年,美軍信息化能力非常強,但是時間過去30年,很多國家都趕超了。你導彈什麼的,都超越美軍了,作戰理念也超過了當時。但是,在這個國力方面,那些大型運輸機投送的能力,沒人能比得上當時的美軍。

(找找面子,咱不出去打人,用不上那些飛機)


軍武文齋


算上上核力量的話,到今天為止恐怕還是隻有美國。

不算核力量,我認為在近海和陸地,現在的中國能頂住甚至擊敗海灣戰爭時候的美軍,在大洋深處現在任何國家的海軍都沒有能力挑戰海灣戰爭時的美國海軍

有的人不理解,我就仔細解釋一下吧,海灣戰爭時的一九九零年實際上冷戰剛結束,美軍各軍種正處於二戰以來最強大的時代,簡單舉例,海軍航母十二艘,除了小鷹號全部是核航母,海軍重型戰鬥機F14還有數百架,可以說當時美國海軍的實力並不比現在遜色甚至更勝一籌,核武器還沒開始核裁軍,數量至少是現在一倍。陸軍數量是現在一倍以上,當時海灣戰爭出動了百萬大軍,對比現在伊朗只能出動15萬,可知陸軍裁減的有多厲害。

所以說別以為已經三十年了,實際上當時的美軍絕對是個恐怖的龐然大物,很多方面我們現在也難以企及


心情故事23


說實話:沒有!

我說這話可能有朋友不服,覺得30多年前的技術裝備肯定不如現在。但是你們考慮過戰爭到底在拼什麼?戰爭並不是單純的技術兵器和戰術戰略之間的對比,他是綜合實力的體現,到現在為止並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達到海灣戰爭時期美國的動員和投送水平。下圖為在海灣地區執勤的第154特混編隊“祖魯”航母戰鬥群,包括CV-66“美國”號、CV-41“中途島”號、CV-61“突擊者”號和CVN-71“羅斯福”號,而整個海灣戰爭美國實際投入6艘航空母艦,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國家能同時拿出6艘重型艦隊級航空母艦

其實看看世界地圖就可以發現美國和伊拉克是相隔半個地球的,也就是說對美國來說在戰爭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將兵力和後勤補給投送到數萬公里之外。事實上,在開戰前5個月美軍將55萬兵力和700萬噸物資投送到中東地區美軍基地及其盟友的基地,比如下面圖2為剛剛在沙特阿拉伯港卸載的M1主戰坦克,隸屬美國第24步兵師。考慮到龐大的數量,陸軍重型裝備其實是最後到達前線

我們先來看一下美軍的反應時間:

  • 1990年8月1日1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發生

  • 8月1日20時“艾森豪威爾”號和“獨立”號2艘航空母艦接到命令駛向入海灣地區、

  • 8月4日美國決定向海灣地區派遣作戰部隊

  • 8月6日聯合國安理會661號決議通過

  • 8月7日2時美國總統老布什簽署“沙漠盾牌”行動計劃

  • 8月7日美國迪戈加西亞基地12艘海上預置船隊起航開始執行兵力和裝備運輸任務

  • 8月7日24架F-15C戰鬥機由本土蘭利空軍基地起飛並於15小時後抵達沙特

  • 8月7日“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抵達阿曼灣

  • 8月7日19時美國82空降師2300人由本土卡羅來納州起飛並於8月8日抵達沙特

  • 8月8日“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戰鬥群抵達紅海

也就是說在8月6日聯合國安理會正式通過661號制裁協議後24小時內美國海、陸、空軍部隊都已經動員並抵達海灣地區。下圖為先期抵達沙特的F-15戰鬥機群

事實上,截止到一週後也就是8月15日,部署在美國本土北卡羅來納州和佐治亞州的18空降軍的82空降師、24機械化步兵師、101空中突擊師共4.8萬人全部整建制經空運的方式抵達沙特。

而之後美國又在第二階段運輸中將第1騎兵師、第2裝甲師、第1機械化步兵師、軍屬第3裝甲騎兵團、軍屬炮兵、海軍陸戰隊第1遠征部隊整建制空運至沙特。而第二階段運輸同時由海外基地向沙特投送美軍部隊,包括由德國法蘭克福和威斯巴登地區啟程的美國第5軍第3裝甲師、第12戰鬥航空旅;由夏威夷啟程的第1遠征部隊和由沖繩啟程的第3遠征部隊。上述部隊全部整建制由空運方式抵達沙特。下圖為搭乘C-5運輸機先期抵達沙特的海軍陸戰隊士兵

在整個海灣戰爭前兵力和物資投送中,多國部隊動用1400架各型運輸機,在全部動用飛機中包括126架C-5“銀河”戰略運輸機和265架C-141“運輸星”戰略運輸機,而作為加油機的KC-10和KC-135也參與運輸任務。391架戰略運輸機這種級別的戰略空運能力至近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達到,要知道中國目前只有不到60架戰略運輸機,且350噸級的重型戰略運輸機至今空白。而美軍有能力在7小時內將6架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或4架UH-60“黑鷹”直升機裝入C-5“銀河”貨倉,具有極強的快速反應能力。而空運高峰期美軍能做到每10分鐘著陸1架運輸機,每日124架次空運,所有運輸機累計飛行時間14.5萬飛行小時,人員物資週轉量20億噸公里。

在海運方面美國動用海運司令部和商業公司進行集裝箱物資運輸,而且啟用“特快海運”方式增加海上運輸能力。比如由美國至西南亞運輸正常時效為30-35天,而“特快海運”模式下時效則縮短到25-27天,甚至有過23天的記錄。整個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將4萬個標準集裝箱投送到前線地區。美國的海上預置船隊為美軍運輸彈藥、油料、工程器材、食品和重型裝備,包括73艘海運司令部預置船和106艘商船,至1990年10月15日也就是“沙漠風暴”行動命令簽署2個月後美國將全部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重型裝備運輸到位。

除了軍方運輸之外,美國動員了大量預備役和民用資源,包括徵用超過400架航空公司民用客機和200艘民用運輸船,租用2400節火車車皮和4000輛運輸卡車。有73家公司為美軍提供藥品、食物、服裝等物資,26家公司承擔技術維修,數十家醫院提供衛生保障。而美軍動員的預備役人員超過30萬人,其中超過50%為後勤人員(包括4.6萬醫務人員)。下圖為搭乘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美軍士兵

在衛生方面,美軍除了動員大量民間醫療資源和人員之外還加強部隊野戰醫院配置,增強軍師兩級野戰醫院水平,配有專門的救護直升機、救護裝甲車,救護裝甲車被要求能夠抵近前線800米地區並在裝甲車上設置手術檯。

為了保障深入的美軍地面部隊,美軍設立大量中轉補給站,比如下圖為101空中突擊師建立的代號“眼鏡蛇”的前進基地,這個基地深入伊拉克境內達到130公里,作用是中轉補給(食物、彈藥、油料、水等)以及為下一步行動做好準備。而周邊地區美軍也進行物資儲備,比如科威特地區儲備1個師15日所需的全部彈藥、油料、食物等,在卡塔爾儲備1個裝甲旅15日所需物資,在卡塔爾多哈港儲備75萬桶燃料。

所以從表面上看這30年來武器裝備的技術進步非常大,然而戰爭並不僅僅表現在技術裝備和戰略戰術,更重要的是前期投送和後勤補給,這是戰爭的基本保證。到目前為止,世界上並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短時間內進行師一級整建制洲際兵力投送,所以我說到現在並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達到海灣戰爭時期的美軍能力。


雛菊西瓜Peterpan


要看怎麼去理解這個問題,如果僅僅是跟當時的美軍比戰鬥力,那麼今天排名前幾的幾個大國在常規軍事實力上都能幹趴當時的聯軍,為什麼?因為有著時代差距,海灣戰爭是1991年爆發的,而現在已經是2019年了,中間有著差不多30年的科技代差,想想這30年來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有多快?雖然海灣戰爭標誌著現代信息化戰爭的開端,但是91年的信息化水平和今天的信息化水平能比麼?只要先給聯軍來一波電子戰、信息戰,他們的飛機還剩多少能飛、導彈還剩多少能打都是個問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同樣是F-15、F-16這兩款戰機,90年底初的F15、F-16跟今天的F-15、F16在性能和戰鬥力上能比麼?雖然同樣都是三代機、名字也一樣,但是除了名字相同之外,30年前的“鷹”和“戰隼”跟今天的相比,可以說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飛機,經過了差不多30年的升級和改進,戰鬥力上早已經是天差地別,說句不客氣的,兩者之間存在“碾壓級”的關係,今天的F-15碾壓當時的F-15絕對沒有問題,所以,就是這個道理,海灣戰爭期間的美軍在裝備和戰術理念上,是同時代頂級的,但是不能以今天的眼光去看,主要是這種跨時空的對比其實意義不大,時代的代差本身就不能做到兩者間的公平對比!

所以,我們換一個角度,從雙方的體系化方面去考慮,比如軍隊的機械化程度、全球作戰能力等,如果從這個角度去分析,那就不好意思了,即使是今天也沒有一個國家能達到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水平,就比如全球作戰能力,海灣戰爭期間的美國就擁有在遠離本土之外的戰場上同送大規模部隊的能力,今天哪個國家有這個能力?一個都沒有,其實別說是全球作戰能力了,先告訴我哪個國家擁有2個已經具備實戰能力航母打擊群?同樣是除了今天的美國之外一個都沒有,雖然英法兩國在今天仍然是屬於藍水海軍的行列(有海外軍事基地,具備一定的全球作戰能力),但是看看這兩個國家今天的海軍規模也就知道他們的全球作戰能力水分有多大了。

再比如機械化水平,這方面目前做得最好的目前也就只有美俄兩國,美國在80年代後期基本上就實現全機械化了,不過由於考慮到全地形作戰、全球快速兵力投送和打擊能力等,美軍同樣會保持一定數量的輕型部隊,當然,機械化水平其實跟軍隊規模有很大關係,很明顯,100萬規模的軍隊實現機械化的難度是10萬規模軍隊的好幾個數量級,而今天擁有百萬級別常備軍的國家才有多少?機械化水平又有多高?最後再說一點,軍隊的後勤能力,這個也跟全球作戰能力有關,在海灣戰爭期間的“沙漠盾牌”之前,美軍使用超過70艘的大型運輸類船舶、上百架的戰略運輸機,在3個月內將包括上千架的飛機、坦克、空降部隊、裝甲師、機部師等在內超過24萬人送到了沙特,動過160多架的加油機給整個聯軍的空軍部隊加油!


因此,其他都不用問了,今天有哪個國家擁有這種級別的後勤保障能力?在世界範圍內對幾十萬部隊,還包括各種作戰裝備在內進行戰略運輸,但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美軍的後勤能力真的是一騎絕塵的,所以,從軍隊體系化作戰能力上去分析,今天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比得上當時的美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