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是如何将自己做成最强电商?为什么盈利能力这么强?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6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近日,工信部信息中心和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发布201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本次榜单的前16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网易、新浪、搜狐、美团点评、携程、360。


上榜的一百家企业去年互联网业务收入总规模达到1.07万亿元,同比增长46.8%,平均营业利润率达到9.44%,带动信息消费增长8.73%。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领域龙头企业效应愈发明显。腾讯和阿里巴巴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占百强企业的28%和73.2%,前五名企业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占百强企业总互联网业务收入的一半以上。


阿里是如何将自己做成最强电商?为什么盈利能力这么强?


再看数据


2016财年,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3.6万多名员工,创造利润427亿人民币,人均117万人民币。


马云如何提升人效?


2011年:阿里提出业绩目标要翻倍,阿里的HR从所有部门要招聘计划,各部门提计划,数据报过来,所有部门加起来总共要招聘12000人。


马云说:“人太多了,我不接受,回去重新提计划。”

各部门重新调整计划,提交数据为8000人,马云说:“还是太多了,最多5000人,如果今年业绩没有翻倍、新增人员超过5000人,包括我在内大家一分钱年终奖都没有。”


那一年,阿里业绩翻了一倍,新增人员也控在5000人。


2012年:阿里又提出业绩要翻倍,这次HR又从所有部门要招聘计划,大家就按去年招聘计划5000人。马云说:“今年只能增加2000人,如果今年业绩没有翻倍、新增人员超过2000人,和去年一样包括我在内大家一分钱年终奖都没有。”


2012年,阿里业绩翻了一倍,新增人员也控在2000人。


2013年:马云说今年最多招500人。到2014年,仅仅招了200人,2015年更惨,2015年马云直接说公司不加一个人,走一个才可以增加一个,不走人就不招人。


阿里是如何将自己做成最强电商?为什么盈利能力这么强?


学习马云的“人效、绩效思维”


1、给结果付钱(奖),给努力鼓掌(励)


马云说:我们欣赏有价值的失败,只奖励坚持拿到结果的努力。

阿里必须把每一分钱都要为结果买单,这是让员工要有结果导向的思维,过程再辛苦如果没有好的结果,就是一种浪费。


这些结果都要数据说话,效果付费,只有这样再能挖掘员工潜能,才能帮助员工成长,也才能让阿里成长。也只有这样,阿里才能有能力给优秀的员工付更高的薪酬和待遇。


2、3个人干5个人的活,拿4个人的工资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把4个人的工资平分给3个人,而是首先把5个人的活(工作)先量化下来,并定上价格,要保证3个人都能干5个的活,如果不能干就要培训员工来提高效率或让更优秀的员工来干,保证每一个员工都是忙碌、高效的。


3、加工资是公司对你的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阿里是没有工龄工资的,也反对每年固定加薪,马云认为工龄工资是面向过去的,过去已经支付了薪酬,凡是面向过去的薪酬都是保健因子,没有激励性。薪酬应该是面向未来的,应该是激励员工更有动力去工作的。


固定加薪就是养懒人,让员工今年可以比去年少努力一点,慢慢地员工就会失去奋斗动力,企业也因为奋斗的员工越来越少,绩效就会越来越差,企业就越来越没有能力给员工加薪。


马云还认为:那些没有调薪的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价值,必须让员工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以保证为企业带来高绩效,只有高绩效的员工才能拿到高薪酬。


阿里是如何将自己做成最强电商?为什么盈利能力这么强?


总结


企业不赚钱就是不道德的,企业员工不创造绩效就是不合格的,每个企业都要激励员工去创造更高的绩效。


注意:是激励员工,而不是考核员工。因为员工要的不是考核,要的是激励。未来没有公司,只有平台,每家企业都做好和员工一起共赢分享的准备,否则你将无人可用。

全国最实用、快效、前沿独创“KSF薪酬全绩效模式 、PPV量化薪酬模式”如何系统操作设计?

★《全优绩效》——最适合本土化绩效管理的两大创新模式大揭秘,

私信(书本)获取★《全优绩效》行动版一书

让员工加薪,不加企业运营成本的管理的方案,让员工自动自发的拼命工作的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