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強人的情愛迷局

從小就是學霸,最開心的是考了第一,媽媽溫暖的擁抱。

張燕從小學習就好,成績幾乎沒有下過第三名,媽媽常常以她為榮。

小時候父母經常為了瑣事爭吵,從他們爭吵的內容裡,張燕懂得了爺爺奶奶重男輕女,嫌她媽生了她這個女孩兒。爸爸經常受著窩囊氣,不斷的以酒消愁,媽媽也有氣沒地方出,經常以淚洗面。

在張燕六歲那年,老實窩囊的父親竟然在外面找了一個相好。張燕的媽媽氣得崩潰了,從此她再也不想和父親爭吵,選擇了離婚。

之後好多年張燕都沒有見媽媽開心過,可是她也沒有再結婚,而是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強燕身上。媽媽經常對她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上一所好的大學,他們嫌你是女孩兒,你一定要用好的成績去回答他們,給媽媽出這一口氣。”

張燕從小就懂得媽媽的心酸和委屈,於是從一年級開始她就努力的學習,在她的思想里老有一種緊迫感:那就是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媽媽爭口氣,讓媽媽開心。

張燕很少出去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除了學習,她媽還讓她報了小提琴課和書法課。她從小就非常懂事,很聽媽媽的話,把精力都用在學習上和課外特長上,沒有結交下一個好朋友。她的世界裡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媽媽覺得其他的都是對學習有影響的,包括交朋友。

張燕那時,就是其他家長口裡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媽媽也為她的學習好而驕傲,自己在其他家長面前也很有面子,她好像總想證明什麼,特別是在爺爺奶奶面前。

幾乎每次考試都像打仗一樣,思想壓力很大,幾乎每天晚上做夢,不是少算一道大題,就是卷子找不見了,不然就是沒有筆寫不成字,總是急的滿頭大汗,從夢中驚醒。

好在她平時學習紮實努力,每次考試都是前一二名,只有這樣,她才能看到媽媽的笑容,要是她考了第一名,媽媽會高興的擁抱她,在媽媽那柔軟溫暖的懷抱裡,張燕覺得特別的幸福!另外媽媽還允許她去超市選擇一兩樣特別愛吃的東西,這樣的時刻是她們母女最開心的時刻。

尤其讓媽媽開心的是,如果在超市,遇到其他父母講起孩子的學習成績時,媽媽的笑容會很燦爛也很驕傲。看著媽媽開心,張燕也從心裡高興。

其實,張燕只喜歡靜靜的和媽媽一起享受美食,她不喜歡這樣的比較,她不想因為自己的成績好。讓媽媽覺得驕傲而讓別的父母難堪,她不喜歡媽媽這樣,可是媽媽難得高興一次,她也實在不好再說什麼。

從小學到高中,張燕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是她感覺不到快樂,唯一快樂的時候,就是等他的成績下來,媽媽抱她那一瞬間,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可是,難得的擁抱也是極其珍貴的。比如上次考了第一,這次考了第三,只是一道小題的差異,媽媽的情緒會一落千丈。媽媽情緒一不好,會想起從前,想起那個窩囊的父親,想起公婆的白眼,想起自己的委屈,媽媽說著哭著,一直哭到崩潰。

上初中的時候她也喜歡過一個男生。悄悄地把心事寫在日記裡。

長大後她才想到,這大概是媽媽釋放情緒的方式,她考試的成績只不過是一個由頭。可是,張燕面對媽媽的無助,她更無助,她覺得幫不了媽媽都是自己的錯。她感覺自己糟糕透頂,內疚和不安讓她睡不好覺,並且影響到了她的學習。

她從小孤獨,很羨慕那些家庭氣氛熱鬧的孩子。他們能經常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聊天,一起去遊樂場,一起到外面旅遊,他們是多麼的幸福,而自己卻孤獨的生活在愧疚裡,和媽媽也沒有多少話可說,能說的話只是好好學習之類的,別的也沒有什麼可說的,張燕覺得自己已經被什麼東西封鎖起來,她有時感到喘不過氣。

上初中的時候,情竇初開,她也喜歡過她們班上的一個男同學,可是她不敢說,也說不出口,就悄悄地把這些心事都寫在日記裡。

在那段時間裡,張燕的心成天都是亂亂的。那個男同學長得很帥,但是學習不太好,卻偏偏會關心人。一天他把一朵小花夾在書裡給了張燕,小花旁邊還夾著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你是一朵孤獨的小花,我喜歡你,希望看到你開心的笑”。他的眼睛黑亮黑亮的,每次看到他,張燕心裡就撲騰撲騰的跳個不停,她想,自已也是喜歡他的。

在這樣的氣氛中,張燕不知道該怎麼才好,心情非常低落。男孩子過來邀請她出去玩,張燕不由自主的就跟著他走了。他們來到一片小樹林裡,男同學邀請她.一起數白楊樹上的眼睛,數著看著想著,張燕覺得白楊樹上的眼睛有些憂鬱,男同學說:“你仔細看看,白楊樹上的眼睛像不像你的眼睛,因為你眼睛裡的憂傷和白楊樹上眼睛裡的憂傷是一樣的,我很喜歡你,但是不喜歡你這雙憂傷的眼睛,我希望你能高興起來,你笑起來還是最漂亮的。”哪天她第一次和男同學拉手,擁抱,感覺還是很溫暖很踏實的。

男同學說他也是單親家庭,因為父母的離婚,對他的打擊很大,後來成績就越來越不好,越不好就越不想學,所以現在就非常的厭學了。張燕告訴她,自己也是單親家庭,但是,自己要好好學習,要為媽媽爭一口氣,如果成績落下了,媽媽會生氣的。因為這段朦朧的感情,影響了張燕的學習,成績有些下滑,媽媽看到張燕的成績下滑了,偷偷看了她的日記,又把這件事情鬧到了學校,控告那位男同學勾引了張燕,帶壞了她的女兒。學校處分了那位男同學,還讓他在學生會上做了檢討。從那以後,同學們看張豔的眼神都是異樣的。張燕十分生氣,回家和媽媽大吵了一場,媽媽氣急敗壞,竟自己扇起自己的耳光來。張燕嚇傻了,馬上跪下來求媽媽不要再打自己耳光了,她決定不會再和那個男孩子來往,一定全心全意的把精力全部用在學習上,下決心考出好成績。媽媽才止住了打自己的耳光和哭聲。

大學裡暗戀過一個男孩兒,卻沒有勇氣表達,還沒開始就已錯過。

上大學的時候,喜歡上班裡的一個男同學,可是她不敢表達,只能把對他的好感和思念寫在日記裡。雖然那時已經遠離了媽媽。可是中學時的經歷總讓她感覺到談戀愛是一件不好開口的事情,她不敢對那個男生表達自己的心意,總覺得中學時代的那種羞恥感一直束縛著自己的心。那個男生開始也和她接觸,他也給她發過喜歡她之類的短信。張燕一個人躲在一個陰暗的角落裡,反覆的讀那短信,心裡甜甜的。可就是不敢再往前走一步,中學的那次打擊對她太大了,她感覺總有一股陰影籠罩著她。時間長了,那個男生總覺得張燕不同意,也就沒了幻想。不久就傳出他和別的女同學約會的消息。

張燕難過極了,她恨自己不夠勇敢,為什麼不給那個男生回個短信。可是事已至此,已經無法挽回,她心裡也覺得釋然了。後來張燕也有過幾次朦朧的感情,但都是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

如今的張燕,除了回憶大學的生活,就是發呆。好像沒有什麼可回憶的。宿舍裡大家每天晚上都在議論約會的事情。張燕是永遠不插話的那一個。有好心的同學問起她感情的事情,她也只是沉默。這樣以來,張燕就慢慢的成了她們宿舍裡的另類。

浪漫之都,邂逅愛情,她卻患得患失,失之交臂。

後來,張燕就開啟了學霸模式。考研,考博一路綠燈。在大學讀博士那年,他們學校和外國互相交流學生,張燕被交流到了法國。那是個浪漫之都,在那裡,她認識了她的導師艾莉,她優雅美麗,是個50多歲的女老師。這位艾麗老師第一次見張燕就用中文和她說:“你很漂亮,但你的衣服一點兒都不漂亮。”

後來熟悉了,艾麗老師就帶著張燕到一些特色商店去淘衣服,還幫她配了博士倫,教她怎麼吃西餐,怎麼微笑著和男生調情。在艾麗老師的幫助下,張燕的學問不但有所提高,緊綁著的情緒好像也突然放鬆下來,她感慨人原來還可以這樣活。因為那時他已經有了工資,已經不用依靠任何人而生活,經濟上完全可以獨立。艾莉那種法國人的優雅和浪漫深深地吸引了張燕,她也嘗試著打開自己的心扉去談一場戀愛。那時有一個和他在一個研究小組的博士叫凱里,他其實是個在法國長大的華裔。她們在小組研究了一段後,凱里就開始追張燕,張燕一時慌亂,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她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艾莉,艾莉象媽媽一樣耐心的教她。在她的幫助下,張燕學著和男人約會,並開始真正的談了一場戀愛。

可是好景不長,凱里對張燕的一切思維方式和習慣很難理解和適應。出了問題,她只會冷戰,不會溝通。當時作為成年人礙於面子,她不想什麼事都去求教她的老師,最終他們還是分手了。不久張燕交流學習結束,他們的戀情也無疾而終。

回國後,在熟悉的大學校園裡,她又變回了那個保守的自己。博士倫也懶得帶了,整天戴著大眼鏡,穿著牛仔褲,平底鞋,揹著大揹包......,這些學生裝幾乎成了她的標配。

媽媽在她考上博士後不久,就找了一個人結婚了,對媽媽的婚姻她是很理解的,媽媽也要找到她的感情歸宿,她也要過自己的日子,也不能靠著女兒的博士名炫耀一輩子。

繼父是個老實人,張燕知道他不是母親喜歡的那種,不過能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她知道媽媽是太寂寞了,無奈選擇了這麼一個人。

每個人都要有每個人的生活,母親結婚後和她有過一次長談。她說:我真是後悔死了,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你的頭上,我讓你成為學霸的同時,卻讓你失去了許多作為女孩子的情趣”。

她希望張燕能認真的談一次戀愛,並結婚過正常人的生活。說到最後,母親居然失控了,又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說起了過往。

張燕坐在母親的對面,看著母親頭上依稀的白髮,一股憐惜從她的心頭湧起,她知道父親的背叛,把母親傷的很深,讓她很難走出來。

張燕安慰著懷中的母親,她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張燕的人,可惜她不懂得怎麼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懂得怎麼擁有自己的愛情。

事業風生水起,寂寞卻壓在心底,張燕依然渴望能讓她遇到那個能讓她怦然心動的有緣人。

博士畢業後,張燕留在了一線城市。母親想讓她回去,在當地的一所中學裡教書,然後戀愛結婚。這次她沒有聽母親的話。她想離開母親過自己的日子。當然,對母親的晚年,她是有安排的。

每每在電話裡,母親最關心的還是張燕的婚事。面對快40歲還孑然一身的女兒,母親心中的不安,張燕是能體會到的。張燕沒有再按著母親給她指的路行走,畢竟這麼多年她已經走出來了。她不想再回到小城,讓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對她的婚事指指點點。

在一線城市的外企上班,收入不錯,起碼靈魂是自由的。尤其是在外企,主管們關心的永遠是報表和業績。張燕每天像機器一樣,做著幾乎重複的工作,累個半死。每天坐地鐵回到她租住的小屋裡,已經是精疲力盡了。

失眠的夜裡,孤獨像一把冰刀在切割著她的靈魂,心中只有寂寞和冷。

為此,她讓母親從老家給她做了一床6斤重棉花的厚棉被。這樣,在南方清冷的冬夜,她能感受到那種來自家鄉的棉花帶著分量的溫暖。

後來,她也談過幾次戀愛。不知為啥,談著談著就散了,都沒有走到談婚論嫁的地步。讓她感覺,如今的男人,尤其是她這個年齡段的男人,都是想在外面找點什麼,上完床就沒有了下文,並不是要真誠的和你結婚。

她偶然想起艾麗老師和法國,想起她曾經愛過的凱里,起碼凱里讓他感受到被愛是怎樣的感覺,雖然最後他們的感情讓沒有安全感的張燕給搞砸了。想著他溫暖的懷抱,還有他在張燕耳邊說的那些滾燙的情話,張燕的內心對愛的渴望依然沒有熄滅。

她想起艾麗老師的話:女人先學會愛自己,就會獲得那份屬於你的幸福。

如今,張燕還是一個人,不過,她會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舒服。有假期的時候,她會去世界各地旅行。如果再讓她遇到一個讓她怦然心動的男人,她會用她考上博士的智慧抓住他,再也不會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