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阅读能力的基础是学好拼音,逐次学会默读,学习如何停顿,如何把长句变成短句,词语的解释,段意的概括及对于文章的理解。到了中学就要系统的学习各类文体知识。

每次期末考试一结束总是有家长和我反映,孩子的阅读题丢分太多,阅读能力太差,怎么才能快速提高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呢?在这里我只想说孩子们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可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先从孩子们入学开始看,一年级的小豆豆们是怎么开始的启蒙。刚刚升入一年级孩子们还得从拼音入手。就是这些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孩子们要学习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其间还不断有人把字母混淆,书写方向颠倒。这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们来说也很正常。但是我们讨论的事“阅读技巧的提升”,怎么说起拼音了?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识字量非常有限。学好了拼音才是语文学习的开始,才是阅读的基础。每每我们打开不同年代的一年级语文书都是从学拼音开始的。

拼音教学之后就出现短小的儿歌,当然一年级语文书所有的内容都是有拼音标注的,为的就是在孩子们阅读时遇到生字,对照拼音完整的读完一篇课文。这时候孩子们是指读的。就是读到哪里,小手指到哪里。虽然读起来很慢,有的孩子读起来很费力。但是请不要揠苗助长,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也是阅读的必经之路。这时考试试卷上出现的阅读题,也是非常简单的小儿歌或小短文,并且有拼音标注。阅读题目还限于找出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或几句话之类的简单题目。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到了二年级,孩子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认识几百个字了,阅读速度有所提升。虽然语文书上出现的课文字数有所增加,并且有拼音标注,但是要慢慢要求孩子们脱离“指读”,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要求学习默读。孩子们要学习如何停顿,如何把长句变成短句,这也是要逐渐摸索的。通常在一二年级我是要求孩子们领读课文的。找一个声音洪亮的,朗读水平稍高的同学到讲台带领大家朗读课文。这样就使一些羞于张嘴的,不会读书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兴趣,都跟着大声朗读起来。后来慢慢多几个培养领读的同学,这样大家轮流领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同时家长在给孩子们挑选课外书的时候,还有要选择有拼音标注的读本。

二年级的时候课后“我会写”和“我会认”的生字量大大增加了,有的孩子读起课外书来已经不太吃力了。那么平时语文课上就单单拿出一节课来,让孩子们进行朗读,然后可以定期举行比赛。看谁读的声音洪亮,不丢字,不多字,不读破句。这样,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到了三年级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我们会发现课文中的拼音不知道哪去了,只有个别生字带有拼音。课文长度明显增加,有的篇幅甚至用了好几页。出现了自读课文。这就要求孩子们增加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在题型上,出现了关于词语的解释,段意的概括及对于文章的理解。总体来说,有的孩子看到这样的阅读题就是一脸的懵懂,有的同学不知如何作答,就出现大面积的空白题目,直接影响了语文成绩。虽然老师平时一直在讲授怎么理解四字词语或没有学过的词语,但是由于孩子们年龄有限,接受能力理有限,这项工作的难度是超乎我的想象的。课上也有几个能够正确理解词语的,但是要想让全班学会一种方法是需要时间的。还有一种题型是概括段意,虽然告诉了孩子们“通过…表达了…”的句式,或者从文中摘抄关键字的方法。但是我发现实践起来也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所以三四年级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其路漫漫而修远,路程漫长,可不能只争朝夕。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到了五六年级我们但从考试题目中就不难发现,试卷内容基本接近初中水平。其中的阅读段落有时会增加到三个,有课内阅读,当然主要还是课外阅读,甚至会有古诗或古文的理解。语文卷面字数大大增加,题量大大增加。在大语文的环境下,要求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不然就会出现部分学生答不完题目。

随着年龄的提高,孩子们马上要到另一个学习阶段了——中学。到了中学就要系统的学习各类文体知识了。通常我们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会有几个阅读包括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文言文阅读。

下面谈谈常见的一种问题:说明文。只要是介绍一种物品特点、功能、作用、使用方法的都可以认为是说明文。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单说“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其实就是记叙文中的“比喻”,但是不能再记叙文中把比喻说成打比方。同样“作比较”其实就是记叙文中的“对比”,同样我们不能把这两个概念混淆。简单地说就是每种文体都有特定的语言,不能胡乱作答,不能随心所欲。

接下来说一下议论文。论点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通常考查的题目有找论点。我们要在开头或结尾处,找一找表达观点的句子,就差不多了。论据,我们理解为证据。就是为了表达观点所提供的证据。而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自己论点的过程。通常有以下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是不是和说明文中的“举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呢?);道理论证,可以引用名言警句来证明论点,这样更有说服力,(又类似于说明文中的讲道理的说明方法);对比论证可以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又可以和说明文中“作比较”进行区别);还有比喻论证,作用大概和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类似。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后谈一谈文言文。在中学阅读中出现的题型,比如解释重点字,那就全靠平时记忆和积累了。如果在平时练习当中,遇到不理解的字,我鼓励学生们查字典来解决。因为好多字的解释,古今用法是相同的。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纷纷拿起工具书,认真查找字词的解释,并且这样的过程让他们对于知识点印象更深。通常还会在练习当中出现课内、课外两篇文言文对比阅读。

当然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家长的不断鼓励,不要在孩子某一次考试失利后对其自信心造成打击,学习之路漫长而艰辛,希望每一个学生在路上都会有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