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我記憶中曾經想當這個家、那個家,就是沒想過要當企業家。我辦企業,是逼上梁山的。”——魯冠球

​如今有一個詞很流行,叫做“草莽式創業”。

所謂“草莽”。主要指老一輩企業家,他們大多出生於上世紀中葉,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成長起來,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卻因為享受了經濟開放所帶來的巨大紅利,成了第一批富起來的人。

人們對草莽式創業的評價,可概括為下面這句話: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如果你在八十年代選擇創業,無疑將成為上帝的寵兒,因為那個時代遍地都是機會。做生意沒有太高的門檻,也沒有太激烈的競爭。需要的無非是敢闖+敢拼,財富就會像流水一般源源不斷地湧來。

然而,這是對“草莽式創業”的一種誤解,因為很多人忽視了重要的一點,就是那個時代創建的企業,90%以上早已銷聲匿跡,只有極少數活了下來。而這些倖存者之所以活到今天,靠的絕不僅僅是“草莽精神”。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1/9 從鄉鎮企業到跨國公司

改革開放之初的企業家,是中國現代商業的先行者。由於時代的侷限,他們很多已被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但有一家企業卻發展至今,而且活得很好,被業界譽為企業“常青樹”。這就是萬向集團,他的創始人名叫魯冠球,中國商界的傳奇人物。

對於80後和90後,魯冠球這個名字有點陌生,可是在60後乃至70後心目中,他就是那個時代的商業巨星,猶如今天的馬雲和任正非。

在浙江商人的圈子裡,魯冠球更是有著極高的聲望,有人用“民企不倒翁”來形容他和他的萬向集團。而同為浙江人的馬雲,則稱魯冠球是自己最佩服的企業家。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不過,萬向集團真正讓人羨慕的,不止是企業的壽命,更在於它的國際化程度。直到今天,萬向集團仍舊是最具國際色彩的中國企業之一。

為何萬向集團能夠基業長青?有人說,創始人的認知邊界,決定了企業的發展邊界。那麼,在魯冠球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讓萬向集團從當初的一家鄉鎮企業,成長為享譽世界的跨國公司的?

2/9 初創歲月

1945年1月,魯冠球出生於浙江蕭山。童年的他家境貧寒,以至於連初中都沒念完就輟學了。

魯冠球的父親是個遊方郎中,兒子輟學後,他希望魯冠球能繼承自己的手藝。但魯冠球的志向是當一名工人,因為只有做工人,他才能成為城裡人。上世紀五十年代,這是很多農村人的夢想,因為除此以外,他們沒有更好的選擇。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13歲那年,魯冠球進入蕭山縣城的鐵器社,成為了一名鐵匠。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他就因為鐵器社減員回到家中。接下來,他做了件極為大膽的事情:開糧食加工廠。

在當時,私人合夥開工廠這樣的事是非法的。可以想見,魯冠球的行為被扣上了“資本主義”的帽子。最後,由於一場事故,魯冠球的工廠被迫關停,還揹負了上千元的債。

創業失敗後,魯冠球又在錢塘江邊擺起了自行車修理攤。之後又和6個農民在3間破房裡開了家鐵匠鋪。25歲那年,魯冠球終於“如願以償”,成了一家公社農機修配廠的廠長。一年下來,工廠的年利潤只有99元。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回顧這段創業史,我們看到的只有艱苦和辛酸,沒有任何宏大的理想與萬丈豪情。魯冠球后來坦誠,自己辦企業,不是想當這個家或那個家,純粹是為了脫貧。如果縣城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可能就不會想著去創業。所以,魯冠球說自己是被“逼上梁山”的。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魯冠球是幸運的。因為不久之後,改革開放到來了。制度的牢籠一旦被打破,千百個魯冠球這樣的企業家,將匯聚成一股磅礴的能量,沉睡的大地混沌初開,將迎來萬馬奔騰的時代。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3/9 押寶萬向節

1979年,一則刊登在《人民日報》上的消息引起了魯冠球的注意。至1981年,國家計劃汽車貨運指標將達到5.4億噸。

這意味著什麼?對於古老的中國,這個國家將於未來幾十年裝上引擎與車輪,一個龐大的產業方興未艾。汽車,會成為中國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主角。

不過,當時的中國還沒有能力研發自己的汽車,所以就只能從零配件著手。魯冠球看準了一個關鍵的零件——萬向節。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萬向節是一種金屬部件,由於極易磨損,市場需求旺盛。然而,並不是只有魯冠球一人從中看到商機。當時在全國,總共有五十多家萬向節廠。想要從中突圍,絕非易事。

然而,在如此眾多的工廠中,很少有工廠為進口車提供萬向節。原因很簡單,當時的中國工廠還不具備過硬的製造能力。但是魯冠球知道,想讓企業具備長期的競爭力,就必須做同行做不了的事。

作為在錢塘江邊長大的蕭山人,魯冠球給自己的萬向節取名為“錢潮”牌,這個名字帶著濃濃的地域色彩,反映了那一代人對於發財致富的強烈渴望。也正是這種渴望,讓魯冠球把他的企業帶向了大洋彼岸。

魯冠球和工人們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加班,由於沒有萬向節的圖紙,他們只能往進口車多的地方跑,甚至趁司機晚上睡覺,把車上的萬向節拆下來,對著實物畫草圖,最後把萬向節裝回去······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80年代初,在經歷了一次質量危機之後,魯冠球的萬向節廠終於步入正軌。1980年秋,機械工業部要挑選三家國家定點生產廠,而參與競爭的企業多達56家。最終,萬向節廠以99.4分高居榜首,創造了一個不小的奇蹟。

在當時的不少中國人眼裡,鄉鎮企業規模小,工藝差,他們如雨點般分佈於祖國的大江南北,卻只是市場上的“雜牌軍”。與那些獲得國家政策扶持,動輒上萬人規模的國營大廠相比,簡直毫無存在感。

但正是從大量鄉鎮企業中,誕生了眾多日後膾炙人口的國民品牌,像美的、安踏、格蘭仕、福耀玻璃、萬向等等,這些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書寫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具活力的篇章。

4/9 轉折點

1984年,對於萬向廠是非比尋常的一年。正式從這一年開始,萬向開始了從小作坊到現代企業的轉型。

那一年,魯冠球從美國考察歸來。美國工廠給他最深的體會,既不是先進的技術,也不是高大上的廠房。而是美國老闆給他上的一課。

美國人對魯冠球說:先進的技術不能彌補落後的管理,而先進的管理可以彌補落後的技術。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而提高管理水平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引進人才。這讓魯冠球意識到,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

今天,這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常識。可對於剛剛經歷中國經濟發展,視野和知識都極為有限的魯冠球,這句話的分量,卻如同開了天眼一般。

於是就有了下面這段故事,如今已經被傳為佳話。

魯冠球在接待國務委員的視察時,主動提出願意以支付“培養費”的形式,吸納大學生的加入。最終,他用24000元的費用,從政府那裡“買”來了4名大學生。

大學生前來報道的那一天,魯冠球親自開車,把他們接到工廠。魯冠球此舉,為他贏得了珍惜人才的美譽。然而,魯冠球對企業最深刻的改變,遠遠不止這些。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魯冠球和浙大畢業生

一位企業家是否珍惜人才,不是看他引進了多少高材生,或者從大公司挖來了多少牛人。而是看他能否以更主動的方式,激勵自己的員工。

改革開放以前,萬向廠和所有國有企業一樣,實行基本工資制。從1980年起,為了讓員工對生產投入更大的熱情,魯冠球決定實施超額計酬。簡單來說就是,誰幹得多,誰就拿得多。

可是幾年之後,魯冠球認為,即便是超額計酬制度,也難以充分激發工人的積極性,最好的辦法,是把他們和企業的未來綁定在一起。

就這樣,魯冠球再次放出了一記驚世駭俗的“大招”,他開始在內部職工中間推行股份制。

5/9 讓員工持股

實際上,讓員工持股這一想法,也不完全是出於調動積極性的考慮。魯冠球之所以會有這個設想,主要是為了融資。

對於剛剛起步的萬向而言,企業擴大再生產,卻沒有很好的融資渠道,銀行也不願意給鄉鎮企業提供貸款。無奈之下,魯冠球想到了剩下的一條路:向員工募集。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很多人甚至連股份制是幹什麼的都不知道。魯冠球的解釋很簡單:集資入股,年底分紅。最終,他吸引了153名員工的投資,集資總額達到了30多萬元、當年年底,所有人的投資回報率均達到了20%以上。

在企業實行股份制,在今天看來早已不新鮮。可對於當時的中國企業,無論是農村作坊還是大型國企,都嚴重地受制於傳統觀念。俗話說“財散人聚”,萬向的做法,不僅凝聚了人心,更為自己贏得了未來。

魯冠球的改革仍未停止,他很清楚,萬向要想繼續向前發展,還必須克服一個制度性的障礙——企業的產權歸屬。

八十年代,萬向節廠的產權屬於寧圍鎮政府。這是那個時代很多中國鄉鎮企業的特徵:創始人或者經理人擁有絕對領導權,但企業的資產仍屬於地方政府。這種雙重關係,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隱患。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怎麼辦呢?魯冠球的做法,再次證明了他的非凡遠見。1988年,他選擇花1500萬元,與鎮政府徹底“分家”。向有關部門買斷了萬向節廠的股權。從此,他成了萬向公司真正意義上的主人。

魯冠球之後,不少鄉鎮企業出身的企業家,都因為公司產權不明晰,最後在事業道路上折戟沉沙,類似的例子有不少。像健力寶的李經緯、華晨汽車的仰融等等,關於他們的故事,我們以後有機會還會講到。

剝離了鄉鎮企業的身份之後,經過多年等待,1994年,魯冠球的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對於從鐵匠鋪成長起來的萬向而言,這是麻雀變鳳凰的轉變。

一般的企業,能走到這一步已經相當了不起了。但魯冠球已經把目光投向了海外。這位農民企業家,已經不滿足於做一家中國公司了。

6/9 徒弟超越師傅

八十年代初,魯冠球曾把生產的3萬多套萬向節出口到美國,成就了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的第一單。從那時候起,萬向正式邁開了國際化的步伐。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幾年後,一家美國公司找到魯冠球,希望工廠把所有產品都賣給他們,由他們統包統銷,不得轉售他人。

美國公司自認為中國企業缺乏海外渠道,離開了他們就沒有銷路。還以技術、資金與信息支持為誘餌,希望魯冠球能夠成為他們的獨家供應商。

但是倔強的魯冠球豈能就這樣被別人掐住脖子?經過艱難的談判,雙方不歡而散 。

然而,上帝向你關上一扇門,也會重新為你打開一扇門。

美國經銷商低估了萬向的生產和銷售能力。不過對於萬向而言,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擺脫了經銷商的控制,企業得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於新品開發,以及國際市場的開拓。功夫不負有心人,八十年代末,萬向的產品打進了18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美國人羨慕之餘,又重新找上門來。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萬向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除了魯冠球和員工們的努力,還離不開一位“師傅”的協助,這位師傅就是美國的舍勒公司。1984年,那個告訴魯冠球:“先進的技術不能彌補落後的管理,而先進的管理可以彌補落後的技術。”的美國人,正是舍勒公司的總裁。

舍勒公司創辦於1923年,在萬向節領域擁有海量專利,是當之無愧的行業老大。萬向從舍勒公司學習了不少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最初,他主要替舍勒完成訂單,所有從萬向公司發往美國的萬向節,都要貼上舍勒的標籤。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然而魯冠球不會滿足於做別人的學徒,經過十幾年的歷練,徒弟竟有了超越師傅的趨勢。至於舍勒公司,則日漸頹唐。終於在2000年後,萬向和美國LSB公司簽訂協議,舍勒的工人、廠房、品牌、技術專利,全部歸萬向所有。

在之後的幾年裡,萬向開啟了一系列併購步伐,繼收購舍勒之後,2001年8月,萬向收購了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UAI,六年後收購了美國的AI公司,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至此,萬向在國內和國外都有自己的上市公司,成為名副其實的跨國企業。

7/9 世界的萬向

從名不見經傳的鐵匠鋪到世界汽車零部件巨頭,萬向只用了三十年的時間。自從1994年萬向美國公司成立以來,已擁有40多家海外企業。萬向對外國企業的收購,不僅是魯冠球個人的成就,更是中國製造業的勝利。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為了趕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浪潮,中國的部分沿海地區就成為世界工廠,開始承接來自西方跨國企業的鉅額訂單。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廉價的勞動力,勤奮好學的品格,以及強大的供應鏈網絡,是中國製造業崛起的根本原因。尤其對汽車零配件這種容易大規模量產,且對技術創新要求不是特別高的領域,中國憑藉成本和規模優勢,得以在短時間內趕超西方的同類企業。這也是萬向集團崛起的外在條件。

然而,在國內取得成功是一回事。能同時經營好海外企業則是另一回事。尤其對剛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更是一場重大的考驗。

為此,萬向集團採取了靈活的治理方式,根據海外子公司和自己的關係,萬向集團將子公司分為子弟兵、僱傭軍和特種兵三種。三者的區別在於本地化程度的不同。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萬向美國公司總部

對於子弟兵,母公司採取的是能力輸出,即將自己的生產能力移植過去。對於僱傭兵,則採取部分的移植。至於特種兵,重點在於培植母公司的規章制度,是它的基因與母公司相類似。

以萬向美國公司為例,從1994年成立伊始,萬向就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公共資源和制度體系,可以說是一家地地道道的美國公司。在人才招聘方面,萬向也儘可能聘用當地員工,從而降低企業與當地市場的溝通成本。

在萬向邁向國際化的初期,採用最多的是僱傭兵模式,尤其是後者。在被收購公司對萬向缺乏信任的前提下,萬向會邀請該公司的高管加入,成為公司的持股人。同時,萬向也會向被收購公司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而隨著萬向研發實力和市場影響力的提升,子弟兵模式則更為有效。當萬向的資金充足,管理經驗豐富,又渴望進入一個新領域時,他會選擇特種兵模式,僅僅在管理制度和財務流程上對被收購公司施加影響,在日常業務方面則能不管儘量不管。

在國際市場上,萬向對海外子公司做到了“管、控、放”三者的平衡。這在中國企業中實屬難能可貴。

8/9 永遠的追夢人

魯冠球有個造車夢。從1979年第一次看到人民日報的那天報道起,他就一直渴望做出中國人自己的汽車。

只是當時中國的汽車工業尚不發達,於是魯冠球選擇了“曲線救國”,從製造汽車零部件開始,一干就是幾十年。

近年來,萬向開始佈局新能源車市場,收購了不少電池與電動汽車公司。2016年,萬向成了國內第六家拿到獨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可惜魯冠球看不到萬向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的那一天了。2017年,72歲的魯冠球與世長辭。但是他的企業仍在蓬勃發展,斯人已逝,但萬向集團卻成為了魯冠球生命的延續。

魯冠球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第一代企業家,他們身上有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年輕時都比較窮,文化程度也不太高,且大多數出身農村。

如今大家都喜歡說這麼一句話,叫做“貧窮限制了人的想象力”。這句話對不對呢?看看八十年代的魯冠球們,你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對於老一輩企業家,貧窮非但沒有限制他們的想象力,反而激發出前所未有的動力。若不是因為貧窮,他們中將有更多人待在體制內,捧著穩定舒適,卻沒有多大前途的鐵飯碗。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究竟是什麼改變了他們?是一種敢於和命運對抗,敢於從頭開始,敢於和世界較真的勇氣和信念,也許,正是這種向死而生的力量,使他們衝破了命運的藩籬。

所以,真正限制一個人的,從來不是貧窮或者富裕,而是他過往的處境,以及他是否具備改變的能力。

但我們不能把老一輩企業家的成就,僅僅歸功於這種草莽精神。事實上,那些僅僅具備草莽精神的企業,往往也死得很快。

以魯冠球為例,萬向集團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自於這位創始人的自律、勤思與遠見。

9/9 比研究成功更重要的,是研究失敗

自律是成功企業家必備的素質,因為自律能幫助其抵禦各種誘惑,專注於自己最應該關注的東西。

據說在80年代中期,魯冠球為了說服杭州鋼鐵廠生產他們需要的特種鋼材,竟答應對方負責人從此戒菸。之後三十年的時間裡,魯冠球只在一次飯局上抽過煙,其餘時間在沒碰過香菸。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當初選擇生產萬向節,也是自律的表現。因為萬向能選擇生產的汽車零配件還有很多,而且更容易,也更賺錢。但魯冠球卻賭了最難的一條路。從中可以看出,為了長期利益,魯冠球願意犧牲短期,為企業贏得將來。

魯冠球的好學在業內也是出了名,他曾自學考取高級經濟師,並獲得了香港理工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成為萬向集團的董事長之後,他還委派專人為企業蒐集信息,並對相關的產業政策,經濟數據進行分析。此外,魯冠球還發表過不少專業論文,還請工作人員整理大量失敗企業的案例,供自己分析研究。

向死而生:一間鐵匠鋪是如何成長為跨國公司的

如果沒有強烈的好學精神,魯冠球就不可能在70年代末發現汽車零配件市場的大機遇。更不可能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做出讓企業國際化的決定。魯冠球能做出如此高瞻遠矚的決策,絕不是光靠勇氣和魄力,更需要智慧和眼光。這正是他得以超越大多數同時期的企業家,讓企業一路走到今天的原因。

魯冠球生前曾說過,他喜歡研究失敗的企業,甚於研究成功的企業。因為成功都有運氣的成分,而失敗則遵循共同的規律。比起“成功學”,他對“失敗學”更感興趣。

如果非要總結出這位企業家的著名觀點,我覺得以上這句最為合適。企業想要基業長青,不僅來自對勝利的嚮往,更源於對失敗的深刻體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