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校是不是特苦,會不會因為超強訓練落下傷病?

範柯左


苦只是一個相對概念,對於不同人而言,吃苦能力是不一樣的。而能否吃得了苦則要看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如果從小被父母家人嬌寵慣了,自然是體質較差,不僅跟不上訓練節奏,還容易受傷。

我本人曾經讀過軍校,我不妨給題主講幾個事例,你就能看到軍校對於不同人的體驗有著不同的感受。

例子1:我在軍校入學後為期一個月的強化訓練階段,我們學員隊有一名學員在五公里武裝越野訓練中,突然摔倒,檢查後小腿疲勞性骨折,並且這次骨折非常嚴重,康復後留下殘疾,走路一瘸一拐,畢業分配到部隊後,當年底就轉業到了地方。我的這個同學之所以體質如此之差,就是因為從小在家裡嬌生慣養所致。

例子2:說的是我本人,我從小生活在農村,家離學校有幾公里遠,每天上學和放學都是走去走回。每天都這樣上學,慢慢就練就了擅長跑的能力,到部隊後我就已經和老兵有差不多一樣的體質。新兵連雖然運動量較大,但是我一點也沒有感覺到苦與累,和一同入伍的新戰友相比,反而有一種優越感,包括上軍校後,由於軍事素質出色,自然就更不感覺到苦與累了,輕鬆就讀完了軍校,畢業後分配到部隊工作。

例子3:我從部隊當戰士考上的軍校,入學後,在強化訓練期,我才知道從地方招收的本科軍校生,他們要強化訓練三個月,而我們只需要一個月。每天在同一訓練場上,地方本科學員隊即使和我們訓練同樣的科目內容,兩個學員隊訓練差距就明顯表現出來。經常能看到體質差的本科隊學員有人掉隊,跟不上訓練節奏。甚至還有少數人因為吃了苦了,受了不罪而選擇退學。但是地方考來的本科學員隊在三個月強化訓練期結束後,絕大多數人在體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可見,吃了了訓練苦,經歷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慢慢就會感覺不到苦,因為身體已經適應了。

最後,我說說訓練傷問題,一般來說,極少有軍校學員訓練時受重傷,輕傷很容易就恢復了。更何況對於軍校大學生來講,恰值精力是旺盛,體能最充沛的階段,只要從思想上有吃苦耐勞的準備,做好訓練期的適應和自我保護,根本不必擔心會受傷。另外,在一些具有危險性的訓練項目中,都會有保護措施,也都會學習如何正確操作並反覆訓練,這就對安全性會更有保障。


寒石冷月


軍校苦不苦,這跟你讀的軍校、所選的專業和自身身體素質有關,應該說因人而異,因專業而不同。

一、軍校分為指揮類軍校和非指揮類軍校,區別在於指揮類軍校畢業後主要是下部隊帶兵打仗的,屬於行政職務,地位相對較高,而非指揮類軍校主要是培養科研、後勤等技術人才的院校,畢業後主要分到機關、院校、醫院等崗位,屬於技術職務,地位相對較低。換言之,指揮類軍校學員主要靠身體吃飯,軍事訓練強度要大一些,可能就更苦更累一些,非指揮類軍校學員主要是靠腦袋吃飯,軍事訓練強度相對要小一些,但是“全軍通用五項”必須達標,這是作為一名軍人最基本的要求。

二、從生理學的角度講,苦不苦,累不累,還跟人的身體機能的適應反應有關,即當人受到外部刺激時,人的機體組織或器官會在某種限度內隨著發生相應的改變,並隨著時間的延長,將由最初的迅速發生反應到最後反應逐步減弱或不再發生反應,從而達到與所在環境保持動力平衡!換句話說,就是當你進入軍校,同樣面對高強度的訓練,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主動適應過程,一般來說,身體素質好的適應的更快一些,身體素質差的也會隨著身體素質增強而逐步適應,但是這需要不斷突破自身生理極限,挑戰自我來提高自身生理和心理的閾值,進而達到適應環境的目的!

三、科學的訓練是有效防止訓練傷的前提。軍校訓練強度再大,他也是在人的承受範圍之內的,並且現如今倡導“依法施訓、科學施訓”,所有開展的訓練科目都是符合軍人作戰和遂行任務需要而設定的,都是符合訓練大綱要求的;部隊在開展訓練前,一般都會對訓練場地器材進行檢查,給大家傳授一些訓練傷防治的小常識,教大家如何循序漸進、因人而異科學地訓練,在訓練過程中還會加強安全防護措施,防止意外的發生,期間軍醫也是全程伴隨著大家訓練的,訓練後還會組織大家放鬆身體等,只要大家安全意識樹牢了,並按要求科學訓練,基本不會發生訓練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是男子漢就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勇於挑戰自己,實現自己的軍旅夢想!











寒江孤影and江湖故人


我男朋友是軍校畢業的,聽他的分享,身體上必然是要承受一些常人不承受的壓力,他分享的是也沒什麼承受不了的,其實都能承受的,也沒那麼恐怖,國家還是很愛他們的。

最重要的是磨鍊了心智,並且大部分的時候內心都是很快樂的,從他的回憶中我感覺他還是很喜歡上學的那段時光的。

落下傷病的概率是很小的,我見過他的朋友同事也都是軍校出來的,也都沒有說有什麼傷病的情況。

個人認為你的問題不在於軍校苦不苦,你的問題在於你要搞清楚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當你看到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的時候,什麼樣的苦你都能吃,什麼樣的破事你都能扛。

所以你要去問問你自己,對於人的一生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上學這個學涯只是人生中(生涯)的一個部分,你要靜下心來去思考對於整個人生來說什麼是重要的,你要的是什麼。

那不管你選擇了什麼,不管最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不管是快樂也好,痛苦也好,這都是在成長。在這個過程中你反而能更清晰看到對於你來說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

生活嘛不就是要各種體驗的😁😁😁

加油哦



思思說點啥


軍校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此較神秘的地方,家中如果沒有人在軍校工作,估計也會有很多猜測。作為一個讀軍校、也曾在軍校長期工作二十餘年的老兵來談下這個問題。

軍校不同於地方大學的地方,就是姓軍。因此,軍校學員除了學習專業知識,還要軍政兼通。在軍事訓練上,軍校學員現在畢業都要通過全軍統一組織的軍事技能體能聯考,對學員來說最難的就是四百米障礙和5000米長跑。不過,只要大學期間堅持訓練,絕大部分學員都是可以通過的。紀律要求上,對軍校學員的紀律要求比地方大學更嚴格些,譬如週末站崗、按比例外出、保守軍隊秘密等。

因為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平常在家父母抓學習多,獨立生活少,因而剛入軍校,軍訓期間一些學生不適應,特別是大強度的200公里拉練使一些學員體能負荷極大,以為軍校生活就是這樣,和他們理想中的大學生活相去甚遠。實際上,挺過軍訓,進入學習階段後,就主要以專業知識的學習為主了。

在軍校,磨鍊的是意志,是青年學生加速成長的熔爐,在這裡,終將收穫知識、堅強、勇氣和戰友情。








文職老將


您好,雲中靜月為您解答

首先,軍校苦不苦,還是看學校的性質與專業,比如指揮類與非指揮類。

軍校的種類有很多,有些是綜合類軍校,例如國防科技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等學校,這些軍校主要以培養全軍現代化人才為基礎,立足於全軍的現代化建設,學員也是以科研等方向進行發展,學員在學校裡進行自身的專業學習,其中也包括軍事訓練,但是強度不大,正常人都沒有什麼壓力。

還有一些軍校是指揮類院校,如"東方西點"的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這所學校以培養全軍指揮類人才為主,並且這所學校畢業的外軍學員很多到現在都成了本國的軍事精英,甚至是全國的一號人物。這類學校以軍事學,指揮學等為基礎,目的很明確,就是打仗,因此軍事訓練佔很大比重,也很累。

還有一些軍校是培訓或者是進修的軍校,比如國防大學,培養我軍高級軍事幹部的學校,是解放軍最高學府,專門進行軍事理論的培養。還有武警特警學院,培養我國的反恐人才等等,這樣的學校,訓練強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說,報考軍校,還是得看學校性質和專業,在訓練強度大的軍校,受傷是有可能的,留下病根也是有幾率的,所以一定要在嚴格訓練,嚴格要求自身的同時,愛護自己的身體。




雲中靜月


天天都要早早起來訓練,然後做什麼事情都是比較嚴格的,相對來說會比較辛苦,但是可以鍛鍊人,

除了第一天想家哭了,後面基本都不是很累,因為有一點你要明白,你不是去軍校搞身體的,學習始終是第一位的。當然適量的訓練是要的,保養身體嘛。後面四年就更輕鬆,唯一受制的就是外出沒有那麼方便。其實這些都看人,關係處理好了,也可以很瀟灑。

軍校是為了培養軍官,在軍校畢業後會接到命令分配到指定的單位。

而徵兵則是為了培養普通的士兵,一般服役期是兩年。

所以不要把軍校想的那麼可怕哦




電工小杰


軍校是培養軍隊人才的煉爐,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舉措之一,必須要進行嚴格的訓練。但進入軍校學習,必須經過嚴格的體檢,身體素質必須達到軍校錄取要求,也是能夠達到軍隊訓練的基礎要求。同時,軍校訓練有一整套訓練方法,科學組訓,嚴密組訓,循序漸進,對身體不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


開啟新徵程


不會的,俗話說部隊是一所大熔爐,人這一生一定要有兩個經歷,一是上一所好的大學,二是當過一名戰士,而軍校恰恰是融合了這兩者,沒有直接去部隊的剛性,有擁有大學的氣息,不論是軍校也好,還是部隊也好,都有合理健康科學的訓練方法和大綱,在各種體能、技能、心理的訓練上都是循序漸進,步步推進,在心裡和身體上都不會造成任何的損傷,而且還會教授你如何能正確認識什麼是榮譽、讓你感受什麼責任、讓你明白什麼叫命令。人這一生必須要明白什麼是國家。有國才有家,保家衛國是我們一生的使命和責任。



風箏教官


當兵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如果怕落下病根的話,你什麼也不用幹了,在現在這個和平年代,沒有以前戰死沙場那麼豪邁,但是怕吃苦的話還是別去了,軍校訓練很苦,因為要教會你別人不會的東西,落下病根,多少會有吧,在單位上班還會有工傷呢,希望你能理解


遙逍雨澤


400米障礙的大坑,每年不止一個把腿摔斷的。其他五公里越野就也還好,還有單雙槓也是比較容易練的。射擊的話,好像還沒有事故,因為管理特別嚴格。

其實如果想軍校的話,不用特別擔心軍體方面,學業壓力更重,還是擔心工作分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