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上一年級,邏輯思維有點差,應用題不知道列算式、用加法還是減法,怎麼辦?

小蟲二大飾界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我來回的這個問題。題主實際上提了兩個問題,一個是怎樣培養一年級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另一個是如何引導孩子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就是題主所說如何讓孩子會做應用題。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邏輯思維?家長怎樣培養一年級孩子的邏輯思維。


什麼是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種高級的思維能力。他是對事物或事件的理解、判斷、推理。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家裡有3個人吃飯,讓孩子去拿筷子,拿幾根筷子?孩子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就需要邏輯思維。


孩子首先就要知道,一人吃飯需要兩根筷子,然後推理了得出3個人需要幾根筷子。孩子拿筷子的數量和吃飯人數所需要的筷子的數量對應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事物或事件的正確理解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做出正確地的判斷,

才能做出合情合理的推理,才能準確地拿出和吃飯人數相匹配的筷子數。


怎樣培養一年級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在遊戲中培養。家長可以利用小棒,先讓孩子數一數小棒的個數,家長拿掉幾根,讓孩子再數一數剩下小棒的個數,讓孩子猜一猜媽媽拿走幾根小棒?


還可以讓孩子猜一猜媽媽手中有幾顆糖。孩子說:“3個”媽媽說;“比3大”孩子說;“6個”媽媽說:“比6小”,孩子說;“5個”,媽媽告訴孩子猜對了。還可以和孩子做詞語接龍的遊戲,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


二、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讓孩子說出自己所知道的水果的名字、或所知道的小動物的名字。那些動物是天上飛的?那些動物是水裡遊的?那些動物是地上跑的等等。孩子說的越多越好,以此來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三、在比較中培養。讓孩子說出兩中動物、兩種水果、兩個圖形等等的異同點。在比較中培養還的邏輯思維。


知道了什麼是邏輯思維和怎樣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我們再來看一看一年級的數學教材中,解決問題(就是家長所謂的應用題)的呈呈現方式。

在人教版的一年級的數學教材中,解決問題是以(也就是家長說應用題)是情景圖的形式出現的。之所以這樣呈現,一是這樣編排符合學生的認識特點,孩子的直觀形象思維佔主導優勢。二是一年級孩子的認識字的較少,情景圖學生更容易理解。

那如何讓孩子進行正確的解答呢?


一,在孩子知道了題中大括號和問號的意思的基礎上,讓孩用自己的語言敘述題意,理解題意。


第一幅圖的圖意是:左邊有2只企鵝,右邊有5只企鵝,一共有幾隻企鵝?第二幅圖的圖意是:荷葉上一共有7只青蛙,跳到水裡2只,荷葉上還剩幾隻青蛙?


家長首先要讓孩子明白題中的大括號表示什麼?問號在哪?問號表示什麼意思? 再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情景圖的意思敘述出來。其實孩子敘述的過程,就是對情景圖理解的過程,就是孩子邏輯思維發揮作用的時候,孩子在敘述中理解了題意,就能列出正確的算式進行解答了。


孩子如果還不會,家長就告訴孩子記住:大括號下面有問號,就是求總數,要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大括號下面有數字,就是知道了總數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


二、讓孩子根據算式自己編寫一道解決問題,或用畫圖的方式表示出算式的意思。


例如讓孩子編一道6—2=4的解決問題。如:小明有6顆糖,吃了2個,還剩幾個?但既要合情還要合理。不能亂編。還可讓孩子畫圖的方式把6—2=4表示出來。如下圖。這樣就可以讓孩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既培養了孩子讀情景圖的能力,又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提升了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和邏輯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孩子剛上學,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都是很正常的。當家長髮現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跟不上同齡孩子的時候,家長就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以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應用題的解答,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敘述題意的基礎上,引導孩子理解題意,並進行正確地解答。


木爻木大說教育


遇到題主所說的問題,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靜下來,不能著急,因為你的急躁是會傳染給孩子,會讓孩子無形中感受到更大的壓力,這對孩子的學習是不利的。

其實,對於孩子“邏輯思維有點差”的問題,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而對於孩子“應用題不知道列算式、用加法還是減法”,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如何去理解題意和如何正確運用加減法。


(一年級應用題)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是思維的一種高級形式。

說的通俗易懂點就是:邏輯思維能力就是人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能夠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

那麼知道了邏輯思維能力的概念,具體該怎麼樣培養呢?

1、讓孩子學會歸類。

家長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東西根據某些相同的特點將其歸為一類,如根據顏色、形狀、用途等。家長應注意引導孩子尋找歸類的依據,也就是事物的相同點。這樣孩子就會更加註意事物的細節,有助於孩子增強自身的觀察能力。

2、培養孩子學會歸納總結。

在孩子看完一個動畫片或者故事書後,讓孩子將故事情節複述出來或者將大概意思說出了,孩子剛開始可能不會,父母可以示範幾次,然後再讓孩子來複述,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邏輯。

(讓孩子學會歸類)

3、培養孩子做事有計劃性。

引導孩子做事情要有計劃性,一開始父母可以讓孩子在紙上把要做的事情寫下來,然後把要完成這件事需要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每一步都列出來,然後檢查有沒有什麼遺漏和錯誤,慢慢的孩子就會養成做事的邏輯性。

4、在遊戲中培養。

可以讓孩子下象棋或者五子棋,通常棋類是有一套既定的規則,每一步都需要按照這個規則來操作,實際上也是個演繹推導的過程,孩子需要思考“我走了這步,按照規則,下一步對方有幾種選擇,每一種我該如何應對”, 這不但培養了孩子的邏輯思維,還可以培養他深度思考的能力。

(和孩子下五子棋)

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麼有什麼方法快速有效的幫家長解決孩子現在面臨不會加減法的問題呢?可以參照一下方法:

如何讓孩子正確理解題意和使用加減法?

1、多做題。

對於這種情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同種類型題多做幾道,讓大腦形成記憶,當下次做到同種類型題的時候自然就會了,但是這種方法容易讓孩子感到厭煩,認為學習是枯燥無趣的,嚴重的可能產生厭學,這種方法對低年級的學生最好少用。

2、要善於運用生活中的加減法。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就有很多能用到加減法的時候如:一共有6根黃瓜,我們晚飯吃了4根,還剩幾根?

還可以在家與孩子做買賣遊戲,將他不懂的應用題用遊戲的方式演繹。也可以領孩子去超市讓孩子付錢來加強孩子對加減法的理解。

(在生活中培養孩子加減法)

3、教給孩子解應用題的訣竅。

解應用題其實是有一個簡單的小竅門,它可以幫助孩子去理解這類看圖列算式。告訴孩子大括下面的數表示的是總數,如果這個位置是問號,那麼列的算式就一定是加法了,在看到“一共”這樣的字眼時就應該知道是求總數。反之如果這裡給出的是數,那麼基本上就是用減法,那麼上面一行問號處的數一定比總數要小。

結束語

孩子邏輯性和學習方法的培養,是需要家長有耐心的進行培養和引導的!


教育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我是@異族人,致力於教育研究,歡迎點贊!


佳爸談教育


看到這個問題我真的笑了,昨天還和一個女兒上一年級的女同事在聊怎麼教孩子作業的事情,今天就看到非常相似的問題了!其實我認為,教育孩子必須認定一個宗旨,現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入學開始學習系統的知識,大腦中可以說是非常空白純淨的,我們做老師和家長的,在這個時期就是啟蒙孩子大腦啟發孩子學習帶領孩子步入學習的大門,邏輯思維能力對於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真的是要求過高了,學校老師在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的引導孩子學習,我們做家長的更應耐心細緻的給孩子講解每一道題的做題方法和思路,孩子一遍記不住我們再講一遍,熟能生巧的道理我們大人每天都在實踐,幹嘛要求一個幾歲的孩子做到過目不忘一點就通呢?更重要的是數學知識的學習就是在不斷的做題反覆的做題中去尋找積累方法,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有耐心一步步指導孩子用方法找方法,不要苛求大人都不能運用的邏輯思維能力會應驗在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身上!

另外,從現在開始,陪伴和引導孩子多閱讀,讀好書,好讀書,拓寬孩子視野,加大孩子課外閱讀量,培養孩子在不斷的閱讀中理解分析判斷事物的能力,增強孩子的理解能力,隨著閱讀質和量的提高和加大,你會發現,孩子做數學題特別是文字題時的理解能力越來越強,再配合我們平時教給孩子做題的方法,孩子的做題速度也會加快,正確率也會大大提高,所謂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在慢慢的越來越好!

親愛的家長,“得語文者得天下”並不是危言聳聽,學好語文,對各科知識的學習都是非常好的促進,所以,從現在開始,鼓勵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是重點,不要一蹴而就,紮紮實實的陪伴孩子度過他的學習生涯,對於我們的人生也將是非常有意義的!!





心語180711814


我從易到難,分享三個比較實用,比較好操作的辦法。其中第二個方法是最見效、最關鍵的。


(一)把數學和生活聯繫起來


對於孩子來說,所謂的缺乏數學思維,其實是孩子認為數學和生活關係不大。通常來說如果想讓孩子真正對一個事情發生思維的興趣,就讓這個事情變得對她有實際意義。也就是說你要想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就要讓孩子的數學在她的生活中變得有意義起來。


可以把一年級的加減法,和孩子最感興趣的生活活動聯繫起來。比如說我們小區有一個特別愛吃水果的小孩兒,他媽媽就經常用各種水果給他舉例子。你家女兒最喜歡什麼呢?就用那些東西給她舉例子。


(二)教孩子把原來的出題順序,轉成她喜歡的順序


我想題主說的“應用題不知道用加法還是用減法“,可能是這樣的題目:小明吃了6個橘子,比小紅多吃了2個,小紅吃了幾個?這個時候應該是6-2=4,而您的孩子可能看到“多”就用了加法,錯誤地把算式列成了6+2=8。


這是非常非常常見的錯誤,嚴格來說,這樣的題其實是出題順序和常見的題不一樣。這個時候孩子,需要做一個轉換,把順序轉換成她喜歡的順序。這是什麼意思呢?請接著往下看。


一般來說,我們喜歡這樣的題目:小明吃了6個橘子,小紅比他少吃了2個,小紅吃了幾個?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說,這種順序符合絕大多數人的認知習慣。這就好比我們喜歡正著數數,而不習慣倒著數數一樣。


所以,您可以這樣提醒孩子,既然小明比小紅多吃了2個,那麼是不是說明:小紅比小明少吃了2個?


這一步轉換非常重要,這一步轉換非常重要,這一步轉換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都不夠。


這樣的題,在專業術語中叫做“不一致應用題”。一年級小學生在做加減法的時候,經常出錯,到了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時候,也同樣會出錯。我前幾天還回答了一個老師提問的乘法加法混合運算題,就是一個不一致應用題。這位老師就說,學生對於這樣的題不太好理解。


(三)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主題圖


教材一年級的教材有個顯著特點,就是每次新課都有非常詳細的主題圖。所謂的主題圖就是,正式進入內容的那一個圖。這個圖一般來說呢,家長都會忽略,覺得這個東西看不看都無所謂,好像就是個引入的東西,跟主要內容沒有關係。但實際上,主題圖就是為了從一個更簡單、更容易看明白的角度,來培養低年級的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


所以,家長不管是複習還是預習,都可以和孩子一起仔細研究主題圖。一般來說,主題圖後面都會配有問題,要把這些問題和孩子一起仔仔細細地研究幾遍,要非常熟練才行。一般來說如果一堂課的主題圖學習得比較透徹,孩子的數學思維會提升的很快。


總結一下,一是在生活中多發現數學,第二是引導一年級的孩子轉換出題順序,第三是充分運用好教材的主題圖。另外再說一點,一年級的孩子其實抽象能力發展還很不完善,邏輯思維能力本身就比較弱,所以也不必太擔心。當然還是非常讚賞題主的負責任精神,是一個非常棒的家長,為您點贊!


燕穿楊數學堂


一年級還是不要著急發慌,小學是培養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重要時期,多關注孩子的愛好,注重培訓學習興趣。作業不用愁,🈶了好喜歡,功到自然成!


商同樂


希望這位家長在生活中引導孩子。

數學源於生活,它和生活密不可分的。例如:我們去超市買東西,可以引導孩子,讓孩子來說說今天買了幾件東西?每件花多少錢?咱們一共花多少錢?媽媽付給收銀員一百元,應該找回多少錢?但因為一年級的孩子還沒有學太大的數和小數,媽媽可以故意買自然數的小食品。

另外可以用生活中孩子喜歡吃的花生豆、小食品引導孩子,提問孩子上午吃了幾個?下午又吃了幾個?今天一共吃了幾個?你上午吃的比下午多幾個?下午比上午少吃幾個?……

有不少孩子發育比正常孩子要晚些,理解能力比正常孩子差,家長在生活中引導很重要,所以希望這位家長能夠做一名細心的媽媽,多觀察多引導自己的孩子。


梅花111111


一年級的孩子,邏輯思維是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的,邏輯思維大發展要到小學高年級以後。所以你不必太著急。

如果你把題目的意思給孩子解釋清楚了,孩子仍然不會做。那你就要調整方法,用形象化的方法來展示題意。可以直接用圍棋子,把題目的意思展示出來,孩子看得見,摸得著了,就能懂。形象化、情境化的方法,比只用語言更直接易懂。孩子懂了一道題以後就可以舉一反三,類型的題目就不用這麼麻煩的展示了,不然總是卡在那個地方。

小學數學教學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形象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形象化,形象化,形象化。


老貓趙志斌


邏輯思維差是一種對事物不能推理認定的表現,需要遂步培養鍛鍊。教她如何認定事物,必如人不睡覺,就無法恢復體力,人體無法也沒空修復補充那些死亡的細胞。為什麼人入睡才能修復呢?因為人入睡後,人體的一些功能才騰得出手,才能一個個更換巳壞死的細胞。向她提出一些簡而易懂的問題,讓她回答,然後問她為什麼會這樣?讓她明白原來是這樣灬慢慢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我看加法,減法都可以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方式開導她。

算式你要多教幾遍,再不行,反覆耒,這不是難事,也不是根夲的問題,主要在於邏輯思維和認知能力方面,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提高了,一切矛盾就會迎刃而解了。


用戶68063485589


告訴你個最簡單方法:大擴號上面有問號用減法,大擴號在下面有問號用加法!


納蘭明月2018


談戀愛結婚雙少必須先測智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