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時被騙,他知道真相後是如何處理的?

文史磚家


陶澍,字子霖,一字子云,號雲汀、髯樵。陶澍在嘉慶七年(1802)成為進士,被任命為翰林院編修,但不久後就因為父親去世回家了。此後的陶澍先後擔任了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撫,又在道光十年(1830)擔任兩江總督一職,他在職期間興修水利設施,改善海運,還設立了義倉來應對災年的壓力。

陶澍先後娶了七房妻室,相傳他的第一任妻子黃氏黃德芳是冒名頂替的。這則傳言是清人梁恭辰《北東園筆錄》裡記載的,正史裡並沒有相關記載,但這則傳言在當時流傳很廣,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陶澍本來是陶淵明的後人,他年少喪母,是父親陶必銓辛辛苦苦將他拉扯大。他的父親陶必銓很有眼光,早早地為陶澍定下了一門娃娃親,而這門娃娃親的對象就是安化的一位黃氏小姐。據說,這位小姐有著安化第一美人之稱,因為這個稱號,許多年輕男子傾慕不已,許多富商大賈家裡的公子哥都垂涎黃小姐的美貌上門提親。吳家也看上了黃氏的美貌,派人上門提親。而吳家正是安化著名的富庶之家,和清貧的陶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黃氏的父親貪戀這大筆錢財,想要悔婚,黃小姐也愛慕虛榮,想要嫁給吳家享受榮華富貴。只有黃氏的母親更加喜歡陶家,認為這樣的書香世家更加合適。但是在鉅額的財富面前,黃氏和她的父親已經昏了頭腦。更何況,陶澍當時不過是一個不知道日後能不能飛黃騰達的讀書人,以後能不能考上進士還是一個未知數,萬一沒考上,陶澍頂多在鄉間做做教書先生,黃氏才不願意嫁給在一個教書匠,以後受苦捱餓。

黃家的這對父女非要悔婚,但是在當時的封建禮教之下,悔婚是一個極其不道德的事情,不僅影響女子的聲譽,還可能對整個家族的名聲造成影響。更何況,在這種情況下,陶家怎麼可能答應悔婚呢?就在黃氏父女陷入兩難境地之時,黃氏的貼身丫鬟站了出來,提出可以由自己代替黃氏成婚。反正陶澍從未見過黃氏,嫁過去的黃氏長成什麼樣也無所謂,黃氏的母親喜出望外,立即認這個丫鬟做了義女,對外則宣稱這是他家的二小姐,並將準備給黃氏的嫁妝都轉交給了這個丫鬟,這個丫鬟就是後來陶澍的原配夫人黃夫人黃德芬。

嘉慶三年(1798),陶澍與黃德芬完婚,後來的黃德芬也向陶澍說明了他們李代桃僵,姊妹互換的事情,但是陶澍並不在意,反而對黃德芬十分滿意,就這樣,黃德芬安穩地在陶家留了下來。正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誰能想到,僅僅四年後,陶澍就大翻身,考上了進士呢。從此之後,陶澍一生的仕途無比順暢,他也一路高升,連任顯赫要職。那麼當年嫌棄他的黃氏怎麼樣了呢?黃氏嫁給吳家之後,才發現吳公子簡直就是一個地痞流氓,整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有一次吳公子帶著人去打架,居然被打死了,黃氏就此守寡,吳家老爺也因為兒子的去世大病不起。中權旁落,吳小姐沒有了丈夫和公公的庇護,在吳家生活得苦不堪言。

陶澍聽說這件事後,心生憐憫,還向黃氏送去了五十兩銀子,黃氏拿到銀子之後,知道了曾經的貧苦讀書郎如今已經飛黃騰達高居顯要,自然是悔恨不已。沒想到,就這五十兩銀子不久後還被人偷了去,精神崩潰的黃氏最終自殺了。《北東園筆錄》中記載:“憐黃女在窘鄉,贈之五十金。黃女愧悔欲死,口抱銀號泣而不忍用,旋為偷兒竊去,忿而自縊。”黃氏的下場可謂是悽慘不已。

年少的清貧不能代表未來的成就,陶澍就憑藉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從清貧讀書郎到顯要官職,這都是陶澍努力的結果。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許多人被金錢矇蔽了雙眼,追名逐利,而忘記了一些更加重要的東西。金錢固然重要,但一時的錢財無法長久,你不能找到有魚的那個人,而應該去選擇會捕魚的那個人,這樣才是長久之道。


鄧海春


在清人梁恭辰所著的《北東園筆錄》中,講述了清朝名臣陶澍,因為考試不中,女方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他,把一個婢女假充女兒嫁過去的故事。那麼,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

(陶澍雕像)

我們先來看看事情的經過。

陶澍是湖南安化人。他的父親陶必銓很有才華,是當時名氣很盛的詩人,學者,然而卻在科舉考試中屢考不中,再加上他又喜藏書,不懂得經營,因此生活每況愈下,到陶澍出生的時候,已經十分貧寒了。

受陶必銓影響,陶澍自幼好讀,再加上他很有天賦,年紀輕輕便攢了一肚子學問。

陶必銓很看重陶澍,早早託了媒人為他定下一樁好婚事。

女方姓黃,家境富裕,人也生得俊俏。之所以黃父願意把女兒嫁給陶澍,完全是看上了陶澍的才華,認為他將來一定能入仕為官。於是和陶必銓約定,把婚期定在鄉試過後。

沒想到,陶澍竟然名落孫山。黃父便犯了嘀咕,疑心陶澍會和陶必銓一樣,就算有才華,一輩子也只能做個貧困潦倒的書生。

正在此時,城裡的錢姓富戶,帶著重金找到了黃父。原來他喪妻不久,聽聞黃氏美貌,於是想將她娶為繼室。

黃父頗為猶豫,便告訴黃氏,讓她自己做主。

黃氏本就不願意下嫁陶澍,聽說後自然願意。但是婚期將近,如果突然悔婚,勢必名譽受損,說不準還會吃上官司,黃父因此頗為煩惱。

黃氏認為陶澍不曾見過她,何不讓婢女替她出嫁。黃父覺得有些道理,於是到了婚期,便將從小就陪黃氏長大的婢女,冒充黃氏嫁給了陶澍。

(婢女出嫁,圖取其意)

婚後,婢女一方面嚴守秘密,一方面又承擔了家事,讓陶澍專心應考。

在婢女的鼓勵下,陶澍非常發奮,愈發苦學,在科舉考試的道路上亦是過關斬將,最終在23歲那年實現了夢想,成為安化縣第一個進士。

隨後,陶澍入仕為官。

在從政的幾十年中,陶澍為官正直,恪盡職守,在吏治改革等工作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同時他又勤恤愛民,在地方上政績突出,因此屢得重任。

道光繼位後,身為先帝重臣的他,依然很受器重,不久便被擢升為安徽巡撫,隨後又被調任江蘇巡撫。到道光十年時,由於他政績斐然,道光提拔他擔任兩江總督的重職,加封太子少保。

妻以夫貴,那位冒充黃氏嫁給陶澍的婢女也跟著身份顯貴,被朝廷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婢女雖貴為命婦,但畢竟惴惴不安,於是最終還是把真相告訴了陶澍。

陶澍得知後,頗為訝異。不過想到婢女陪伴他多年,且當年若不是婢女百般鼓勵,自己又如何能有今天。所以他原諒了婢女冒名頂替的罪過,依然對她如常。

(被掃地出門的黃氏,圖取其意)

後來,陶必銓病逝後,陶澍回鄉丁憂。得知黃氏嫁給錢姓富戶幾年後,由於錢姓富戶仗勢欺人強佔別人田地,結果引發械鬥,在混戰中被對方失手打死。

錢姓富戶被打死後,其族人為了剝奪錢姓富戶的家產,於是百般欺凌黃氏,最後還把她趕出了家門。

陶澍聽說後,感嘆不已,於是讓人給黃氏送去50兩金子,讓她補貼家用。

黃氏抱著金子,想到當初一念之間,命運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由得悔恨不已,於是啼哭了大半夜才睡去。

次日,黃氏起床,發現放在枕邊的金子不翼而飛,頓時又氣又惱,最後悲從心來,萬念俱灰,竟自縊而亡。

當然了,這個故事只是出現在《北東園筆錄》中,正史上並沒有記載。正史上的陶澍,娶的妻子叫做黃德芳。也就是說,本來娶的妻子就是黃氏之女,根本沒有掉包替換這樣的事情。

這件事是不是真實的,現在似乎已經不可考。不過,從《北東園筆錄》所記載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調性,以及黃氏改嫁給“錢”姓來看,顯然,附會上去的可能性比較大。很有可能是那種落第文人附會的文章,最終給梁恭辰收入他的筆錄中。再說了,女方也是陶家當地人,嫁人那得是“驚天動地”,女方要是嫁出去了,陶家哪有不知道的?所以內容似乎並不可信。

(參考史料:《北東園筆錄》)


張生全精彩歷史


清朝中期名臣陶澍是湖南安化人,其父陶必銓是小有名氣的詩人、學者,雖然家中貧困,但為人慷慨、酷愛藏書。陶澍自幼跟隨父親讀書,一度到嶽麓書院深造,學業因此大有所成。不過,陶澍雖然極富才學,但由於家境貧寒,所以等到結婚的年紀時,娶妻便成了大難題。


起初,陶家託付媒人,曾給陶澍說下一門親事,女方是同縣富戶黃姓人家的姑娘。但就在兩家議定好婚期、準備成親時,一位吳姓大富翁因為聽聞黃小姐容貌甚美,便想著把她聘為兒子的繼室,並重金賄賂黃老翁。黃老翁雖然家中並不窮,但依然是見錢眼開,竟然要求陶澍退婚另娶,但被後者斷然拒絕。



黃老翁沒辦法,回家後便跟老婆和女兒談及此事,黃夫人聽後,堅決不肯答應退婚。沒想到黃小姐聽後卻是大感興趣,覺得自己若跟著窮書生過日子,不知道啥時候才能熬出頭,倒不如嫁入有錢人家,馬上便能過上闊日子。所以,黃小姐便跟父親站在“同一戰線”上,跟母親軟磨硬泡,聲稱非嫁入吳家不可。黃夫人無奈,最終只好屈服。


黃家三口雖然達成一致意見,但問題是如何給陶家一個合理的交代,卻成了老大難的問題。此時,黃家自幼養大的婢女為替家主分憂,便自告奮勇地提出準備冒充黃小姐,嫁給陶澍為妻。黃家覺得陶家既然沒見過黃小姐的真容,這方法倒也不錯。所以,等到成親這天,黃家便把黃婢女送到陶家,而陶澍對此也並不知情。



黃婢女嫁入陶家後,一方面嚴守黃家的秘密,從不敢向丈夫洩露半點實情;一方面無微不至的照顧陶澍,鼓勵他專心科舉,以建功立業、博取富貴。要說陶澍的命也足夠好,雖然在科場上偶受挫折,但還是在年僅24歲完成心願,成為安化史上第一個進士,時在嘉慶七年(1802年)。


陶澍由科舉入仕後,從翰林院編修做起,在此後近40年時間裡,曾擔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的布政使和巡撫,並於道光十年(1830年)出任兩江總督,成為管轄蘇、皖、贛三省軍政民政的封疆大吏,直到9年後去世。陶澍居官期間,以勇於任事著稱,深為朝廷嘉許。冒牌黃小姐妻憑夫貴,成了一品誥命夫人,經歷無比傳奇。



文毅少極貧,初聘同邑黃氏女。有富翁吳姓者,聞黃女姿色,謀奪為其子繼室,以厚利啖黃翁。黃頓萌異志,迫公退婚,公不可,黃女之母亦不願。而女利吳之富,意已決,又其父主持甚力,遂誓不適窮生。家有養婢願以身代,女之母許之,文毅亦坦然受之,初不相疑,即今之膺一品夫人誥命者也。見《北東園筆錄初編·卷六》(注:陶澍死後諡號為“文毅”)。


陶澍、黃婢女的命運在迎來大轉折的時候,本應嫁給陶澍為妻的黃小姐,情況卻越來越糟。原來,黃小姐嫁入吳家後,的確過了一段時間的闊日子,但好景不長,沒幾年時間便遭遇大變故。起初,吳家恃富欺人,強佔同鄉曾家的田地,結果引發兩家大規模的械鬥,導致黃小姐的丈夫被對方打死,吳富翁因為傷心不已,不久後也翹了辮子。



丈夫、公公一死,族人們欺負黃小姐寡弱無助,便經常侵佔吳家的田宅家產,沒多久便把裡外“掏個乾淨”。事後,吳家的族人們又把黃小姐“掃地出門”,任她自生自滅。黃小姐被趕出吳家後,只要寄居在父母家裡,境況怎一個“慘”字可以形容(“後吳姓恃富,又佔曾姓田,兩相譬鬥。吳子被歐死,吳翁亦繼卒。族中欺黃女寡弱,侵吞其田產殆盡。”引文同上)。


對於夫人的真實身份,陶澍從來都沒有懷疑,直到父親去世、在家守喪時,才從鄉親的口中得知真相,並獲悉黃小姐的情況,不僅大為感慨。陶澍瞭解事情的原委後,並沒有追究夫人的冒名頂替之罪,而是對她一如往昔。不僅如此,陶澍因為憐憫黃小姐的遭遇,還派人給她送去五十兩銀子度日。



沒想到黃小姐因為懊悔羞愧,竟然抱著銀子哭哭啼啼,不忍心使用,結果最後竟被人盜取。黃小姐人財兩空,心中既憤怒又悲痛,最終竟懸樑自盡(“時文毅已貴顯,以丁外憂歸裡,始悉其顛末,憐黃女在窘鄉,贈之五十金。黃女愧悔欲死,口抱銀號泣而不忍用,旋為偷兒竊去,忿而自縊。”引文同上)。


資料來源: 《北東園筆錄初編》、《清稗類鈔》、《清史稿》


文史磚家


清朝名臣陶澍(shu),絕對是一個被人們忽略和遺忘的牛人,他的知名度嚴重和其成就不符。

大家可能對陶澍很陌生,你可能知道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翼、林則徐等人。但你不知道這些人曾和陶澍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或被陶澍舉薦或被提拔過。

比如胡林翼是陶澍的女婿,左宗棠這個這個後起之秀和陶澍是兒女親家,陶澍在退休前曾力薦林則徐接替自己的兩江總督之職,曾國藩被陶舉薦給了道光皇帝,第一個開眼看世界的魏源,曾拜倒在陶澍的門下……

可以這樣說,陶澍慧眼識珠,有伯樂識千里馬之能,稱晚清的伯樂不為過也。

然而就是這樣的伯樂,年輕時卻沒有一個伯樂看出他是一匹千里馬,甚至他的準岳父母竟然欺騙他。

陶澍在19歲時被人騙婚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陶澍(1779~1839)湖南安化人,23歲時(1802年)中進士,隨後進入宮中成了道光皇帝的御用秘書,出任翰林編修。

經過二十多年的奮鬥,50歲時(1830年)官拜兩江總督,60歲時因中風倒在了總督府,兩年後,62歲時去世。

從上可以看出,陶澍從23歲開始發達,但在之前卻不順利。原來他在17歲時曾落榜了,在19歲時,父母為他尋了一門親事,和安化縣一女子黃德芬訂了婚。

然而就在迎娶黃小姐之際,黃家突然變卦要悔婚,說這婚不想結了。(問題來了)黃家為何要這樣做呢?

原來黃家是當地一富戶,而陶家則是一耕讀農家,陶澍的父親是一位私塾先生。

黃小姐的父母之前答應婚姻,是覺得陶澍一定能金榜題名,誰知陶澍名落孫山落榜了。

小姐父母害怕未來的女婿和他老爸一樣當一輩子教書先生,所以有悔婚之意。

恰在這時,附近鄉的一馬姓富戶向黃家求婚,黃小姐的父母一掂量,覺得馬家騾、馬土地多,把女兒嫁給馬公子肯定比陶澍強,於是就答應了馬家求婚。

然而陶澍娶親的隊伍馬上要到了,這可急壞了黃家上下。

就在這時,黃小姐的丫鬟於姑娘主動提出代小姐出嫁,平時小姐對丫鬟情如姐妹,丫鬟有報恩的意思。

黃小姐大喜過望,總算丫鬟解了燃眉之急,就這樣,於姑娘“桃代李僵,姊妹易嫁”嫁給了陶澍。

沒過多久,黃小姐歡歡喜喜嫁給了馬公子。

由於古代結婚前,男女雙方都沒見過面,於是丫鬟替嫁一事瞞過了陶澍。

轉眼四年過去了,陶澍在23歲高中進士,然後春風得意步入了仕途,最後成為了一方封疆大吏,原配(於氏)也被封為了一品誥命夫人。

就在陶澍志得意滿時,偶然得知了騙婚真相,同時得知了黃小姐的近況。

原來黃小姐嫁給馬公子後,黃家家境每況愈下。到後來馬公子和同族兄弟爭土地起了糾紛,最後貪上了官司,家中財產敗光不算,馬公子還輸了官司。

一氣之下馬公子服毒自盡,只留下了孤零零黃氏一人。

等陶澍回家後,問於氏到底怎麼回事?當時嚇壞了原配夫人,於氏把當時的情況一五一十說了,最後跪求陶澍高抬貴手。

陶澍急忙把夫人攙扶起來,坦然一笑安慰夫人道:“人生富貴天註定,夫人乃旺夫相,嫁給我後,我的仕途一帆風順,豈不是天意乎?”

陶澍胸懷大度,並沒有追究夫人的冒名頂替之罪,而是對她恩愛如初。

不僅如此,陶澍因同情黃小姐的遭遇,派人給她送去五十兩銀子。

黃小姐因懊悔羞愧,竟抱著銀子嚎啕大哭起來,心想“我的命好苦!本來這一品誥命夫人的是我的,誰知被丫鬟得了。”

黃小姐腸子都悔青了,哭累了昏昏睡去,當她醒來時,發現銀子都被賊人偷走了。黃氏人財兩空,經不住打擊,最終懸樑自盡。

其實這都是命,怨不得別人!


秉燭讀春秋


世人從來只知出身湖南安化的陶澍是清代名臣,是清代經世派主要代表人物,卻很少有人知道:他身上曾發生過一件比今時狗血電視劇還狗血的大事。這件大事不是別的,正是他之被騙婚。

但相當有意思的是,但凡被騙婚者多會氣憤難當,可陶澍卻在得知自己被騙婚後不僅不生氣反而覺得這是命中註定。這究竟是為何呢?請聽具體分解——

陶澍生於乾隆四十三年,即公元1779年,祖籍是湖南省安化縣小淹鎮的陶家灣。他出身半書香世家,之所以說是“半書香”是因為其父陶必銓不僅四處設館教書同時還做農民的活計。

由陶澍父親的職業便可看出,他的家境並不特別好,而這家境最終也成了他被騙婚的原因所在。

陶澍年歲尚小時曾因父母命、媒妁言與同縣富戶黃姓人家的小姐定下婚約。可這黃小姐長大成人後, 因頗有幾分姿色而被一吳姓大富翁看上了,吳家公子看上黃小姐還重金派人前往黃家提親。

黃家一看,這吳家聘禮真真驚人啊,再一看吳家公子也是風度翩翩,於是黃家小姐當即就動心了。黃家老父對這門親事也是贊同的,畢竟誰都希望女兒嫁給好人家。所以在富戶吳家和一般家境的陶家之間,是個正常人都會選擇前者。

最後,經過黃家全家商議,他們決定退了與陶家的這門婚事。

可古代退婚哪有那般容易?果然,陶家一聽黃家要退婚立馬不幹了。幾次交涉下來,整個黃家的老小都沒了法子。

恰在這時,黃家一個丫鬟竟自告奮勇說:願意替小姐嫁到陶家為妻。

與陶澍黃丫鬟同劇情電視劇《錯點鴛鴦》劇照

黃家人一聽立馬來了精神,他們仔細一尋思:這陶家人根本沒見過黃家小姐,即便見過也並不一定記得她長大的樣子。這樣一來,冒名頂替不就神不知鬼不覺了?

隨即,黃家人決定:為讓真正黃家小姐順利嫁入吳家,冒險讓黃丫鬟嫁給陶澍。

實際上,黃丫鬟是具備頂替黃家小姐的條件的,一來,她姿容出眾;二來,她懂得隨機應變,這點從她主動提出要嫁入陶家便可見一斑;三來,她在黃家多年,熟悉黃家人,所以冒名頂替不易被外人察覺。

此計一出,黃家人立馬鬆了一大口氣,黃小姐大喜道:這下好啦,本小姐終於可以順利嫁入豪門了。之後的發生的一切都讓黃家人歡欣鼓舞:黃家小姐嫁入吳家,黃丫鬟也順利嫁給了陶澍。

話說,黃丫鬟嫁入陶家後,因心裡有愧所以對陶澍特別好,她不僅無微不至地照顧陶澍還一心鼓勵他考取功名、建功立業。

而陶澍在娶了黃丫鬟後從來未懷疑過她的身份,這一方面與黃家的瞞天過海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打心眼裡喜歡上了這個善解人意的黃丫鬟。

陶澍多少覺得自己這般家境卻能得妻如此簡直是天上掉了餡餅,帶著這種相反的他自然對妻子分外愛惜。為了不辜負妻子的所託,他便日夜苦讀。

陶澍與黃丫鬟婚後第四年,即1802年春,他便中進士,為第63名;四月,參加殿試,為二甲第15名;朝考,嘉慶帝召見,定為第55名。

也是自這年起,陶澍開始名揚安化,畢竟,他是安化這個小縣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進士。

消息傳回家鄉時,曾經為避免嫁給陶澍而嫁入吳家的黃家小姐驚呆了!她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當初看不上眼的窮小子竟會成為當地最權貴的角色。

同時,在陶澍功成名就這段期間前後,黃家小姐所嫁之人竟在一次糾紛中,被毆打致死了。吳家少爺,即黃家小姐丈夫死後,吳家老爺因不堪打擊也跟著一命嗚呼了。自此,黃家小姐成了孤家寡人。關於這段,史書是這樣記載的,史載:

“後吳姓恃富,又佔曾姓田,兩相譬鬥。吳子被歐死,吳翁亦繼卒。族中欺黃女寡弱,侵吞其田產殆盡。”

這樣的結局,顯然是黃家小姐做夢也沒料到的。

失去靠山後,黃家小姐整日被族人們欺負,最後竟落了個被“掃地出門”的境況。而當年的黃丫鬟則相反,因婦憑夫貴,她成了一品誥命夫人。

與陶澍黃丫鬟同劇情電視劇《錯點鴛鴦》劇照

後來,陶澍在父親去世回鄉守喪時才得知了自己夫人不是黃家小姐的真相。但得到一切原委後,陶澍卻並沒有追究夫人冒名頂替之最,相反他對她比以前更好了,因為她相信:她和他是天註定的緣分。

與此同時,善良的陶澍還因憐憫黃小姐的悽慘遭際派人給她送去了五十兩銀子度日。

當在破屋裡的黃小姐收到昔日訂婚夫婿的五十兩銀子時,她整個人都怔住了。這段過往史書是這樣記載的:

“時文毅(陶澍)已貴顯,以丁外憂歸裡,始悉其顛末,憐黃女(黃小姐)在窘鄉,贈之五十金。黃女愧悔欲死,口抱銀號泣而不忍用,旋為偷兒竊去,忿而自縊。”

這段文字也詳細記載了黃小姐的最終結局,那就是:她因不忍用陶澍給她的五十兩銀子終日抱著銀子哭嚎,最後錢被小偷偷走後,她因悔恨憤懣而上吊自殺了。

這個故事裡兩個女主人公的結局,究竟是命呢還是其他呢?

相關參考史料:

《北東園筆錄初編·卷六》、《清稗類鈔》、《清史稿》


記者李滿


晚清,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湖南大才爭相出世,但造出這一泉湧之勢的卻是少有人知的道光朝的名臣,陶澍。

一生專治清史的史學名家蕭一山對陶澍的評價既宏大又客觀——

不有陶澍之提倡,則湖南之人才不能蔚起,是國藩之成就,亦賴陶澍之喤引爾。
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固皆標榜經世,受陶澍、賀長齡之薰陶者也。

從這番評價可以看出,湖南大才蔚然而起,一是受了陶澍經世之學的薰陶,二是受了陶澍的大力提攜栽培。

曾國藩與陶澍的交際淵源稍淺一些,另兩位晚清中興名臣胡林翼、左宗棠則與陶澍有著極深的淵源。

胡林翼是陶澍的女婿,若沒有陶澍對他超凡脫俗的賞識與點撥,年輕時很放浪形骸的胡林翼很可能廢掉;左宗棠是陶澍的兒女親家,要知道左宗棠與胡林翼可是同輩人,陶澍能以兩江總督東南第一封疆大吏的身份與落魄晚輩書生結成兒女親家,只此一點就可看出陶澍愛才惜才的胸襟與眼光,可以這麼說,沒有陶澍以這種方式為左宗棠鍍金,左宗棠再自詡為諸葛亮再世,可能最終也出不了。

晚清三大頂級名臣,兩個直接踩了陶澍的肩膀,可見陶澍對湖南大才崛起的貢獻有多大。

現如今,陶澍之所以名氣不大,實在是因為早死二十年的緣故,太平天國興起,名臣奮起時,他已逝去了二十多年,屬於典型的治世之能後世不知,繼往開來之功當時可鑑。

陶澍是有清一朝,湖南走出來的第一位封疆大吏。

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陶澍出生在湖南安化縣小淹鎮陶家灣,少年時代一直隨科場失意的文人父親陶必銓苦讀,以至於苦讀出一段佳話——父子二人在河邊築“印心石屋”,常年苦讀,終在二十三歲時金榜題名,道光帝后來曾兩次為這一對父子的苦讀石屋御筆題額。

陶澍娶妻被騙,這是清代文學家梁恭辰在《北東堂筆錄》中記載的一段名臣軼事,說的正是陶澍寒窗苦讀時的一段辛酸往事。

嘉慶三年(1798年),十九歲的陶澍正準備參加鄉試,安化縣一黃姓人家因看好陶澍的科舉功名路,與陶家定下親事,兩家約定,待陶澍參加完鄉試,才子佳人即完婚。

哪知道,陶澍卻在隨後的鄉試中名落孫山,黃姓人家將這一挫折看在眼裡後,猶豫了,黃家擔心陶澍可能會步其父陶必銓的後塵,一生能讀不能試,終歸是寒酸命。

黃家想悔婚,黃家小姐亦有此意,因為拿不出說辭理由,最後竟使了個調包計,讓家中的丫鬟冒充小姐之名嫁給了陶澍。

而這位黃家小姐呢,隨後便嫁給了地方上一個姓錢的地主富戶。

然而,黃家用騙局將這一樁婚事忽悠過去後,陶澍隨後卻迎來了科舉仕途的遠大前程,當初的窮書生一路高升,到四十出頭時已成了封疆大吏。

而反觀當初那位眼拙勢利的黃家小姐,命運則急轉而下,她嫁的那個錢姓地主,因為仗勢欺人,橫行霸道,竟在一場械鬥中被打死了,而她本人也在錢家破敗後被趕出了家門。

長久以來,陶澍並不知道自己的婚事裡還有這麼一個騙局,到他已成兩江總督時,她的原配也就是當初那個冒名頂替的小丫鬟害怕了,只好向總督大人和盤托出。

陶澍何許人也?當聽到這一切時,當然是只念小丫鬟一路追隨持家的功勞,絲毫不在意當初的汙點。

對原配是以德報怨,對黃家小姐又當如何呢?

只能略表心意,送去五十兩黃金接濟生活。

然而,當看到這五十兩黃金的時候,黃家小姐悔恨不已,但為時已晚。

有一種說法,黃家小姐因經受不住這種刺激、打擊,最後自縊了;另一種說法,黃家小姐在陶家的庵堂裡帶發出家了。

整個故事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既知今日,何必當初的味道。

但很遺憾,軼事終歸是軼事,不是歷史的真相,陶澍在嘉慶三年(1798年)與安化縣一都河曲溪人黃德芬完婚,是有明確記載的,原配被調包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文人之所以在陶澍身上杜撰這樣的軼事,大概也是因為他的經歷很適合演繹一個道理——

莫欺少年窮!


黑句本


說起陶澍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他是道光朝重臣,清朝經世派代表人物,女婿是與曾國藩齊名的湘軍統帥胡林翼,兒女親家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

陶澍是湖南安化人,其父陶必銓雖有才名,無奈科場不遂,以教書餬口。生母自幼亡故,家境極為貧寒。陶必銓與同鄉黃崇榜早年訂為兒女親家,黃家小姐長大後出落得楚楚動人,在安化頗具美名,引得當地富家大戶上門提親。當地一位姓吳的富戶派媒婆上門給兒子提親,黃家父女貪圖富貴,於是逼迫陶家退婚。

▲陶澍畫像

在古代,兒女婚姻大事向來由父母作主,一旦訂下婚約輕易不得更改,如因貪慕富貴而悔婚不僅會受到鄉鄰間的指責,甚至會令整個家族蒙羞。陶家自然不願退婚,可黃氏態度堅決,發誓此生絕不嫁窮書生,黃崇榜也認為女兒的選擇是正確的,事情就此形成僵局。

這時候,黃家一位丫鬟挺身而出,表示願代小姐出嫁。黃母大喜過望,把這名丫鬟收為義女,稱黃家二小姐,嫁給陶家。同為鄉鄰,這些小把戲只能用來堵人口實,陶家也知道黃家的李代桃僵之計。不過,陶澍認為此女誠心可嘉,因而不以為意,三媒六聘娶回家中,這名丫鬟就是陶澍的原配夫人黃德芬。

▲影視劇照

嘉慶三年(1798年),陶澍與黃德芬喜結連理,婚後感情融洽。黃德芬是丫鬟出身,少了千金小姐的嬌貴之氣,多了勤苦耐勞的樸實作風,把家務料理的井井有條,使陶澍得以心無旁騖,一心求學。四年之後,陶澍赴京參加會試,金榜題名,成為安化第一位進士。

此後,陶澍青雲直上,先任京官,後受外派,在安徽,福建等地擔任按察使,布政使等職。道光三年(1823年),擢升安徽巡撫,成為封疆大吏,道光十年(1830年)署兩江總督,後改實授,加太子少保銜。夫貴妻榮,黃夫人也扶搖直上,晉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道光帝御筆“印心石屋”

正當陶澍風光無限之時,吳家卻節節敗落。黃氏嫁過去之後才發現,吳公子自恃家中富有,整日不務正業,時常流連花街柳巷,黃氏終日以淚洗面,無處訴說。後來,吳公子仗勢欺人,強佔別人田地,引發械鬥被人打死,吳父因老年喪子病卒。黃氏孤兒寡母,飽受欺凌,家產被族人侵吞殆盡,只能勉強度日。

陶澍發跡後回鄉丁憂守制,聞聽吳家事由始末,憐憫黃氏境況窘迫,託人贈予50兩白銀。黃氏眼見當初的窮書生飛黃騰達,羞愧難當,悔不當初,抱著銀兩泣而不用,沒想到卻被小偷盜走,精神崩潰的黃氏最終自縊身亡。

▲陶澍雕塑

俗話說“莫欺少年窮”,一時的清貧不能代表未來的成就,陶澍用他的滿腹經綸證明了自己的才能。他在任期間,整頓鹽政,興修水利,督辦海運,由此成為一代名臣。他用敏銳的眼光發掘了黃夫人樸實善良,勤儉持家的高貴品德,而不貪圖黃氏的美貌外表。“家有醜妻,如有一寶”,“娶妻娶德不娶色”,這些俗語都說明娶妻最重要的是品德,而不是外表的美貌與否。外表固然重要,但心靈之美才是難能可貴的真善美!


歷史茶坊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因為是益陽人的緣故,所以我和陶澍也算的上是老鄉,本人有親戚在安化,所以也去過陶澍故居,他的一些情況聽當地人也說起過。

陶澍生平

陶澍是益陽安化小淹鎮沙彎坪人,清代經世派代表人物,生於1779年,1801年參加北京的會試,名落孫山,留京溫習功課,來年也就是1802年考上進士,成為了安化縣有史以來的第一位進士,當年23歲。之後,歷任任翰林編修、國史館纂修、詹事府詹事、記名御史、江南道監察御史、陝西道監察御史、會試同考官、會試內監試官、巡視中城、戶科給事中、巡視南漕、吏科掌印給事中、道員等官職,在任上陶澍矜矜業業,恪盡職守,政績突出,於嘉慶19年(1814年)江南道監察御史,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任命川東兵備道,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任山西按察使,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擢安徽巡撫。之後於道光十年(1830年),加太子少保銜,署兩江總督,道光十九年(1839年)六月,逝於兩江節署,時年62歲。晉贈太子太保,依尚書例賜卹,諡號“文毅”。入祀賢良祠。並祝名宦祠,於海州建專祠。

陶澍一生,可以說是學而優則仕的典型,少年刻苦讀書,青年進士及第,壯年官場得意,晚年出任封疆大吏,位極人臣。

順便說一下他和左宗棠的關係,左宗棠在發跡之前曾經和陶澍有過一面之緣,兩人竟一見如故,後來左宗棠科場失意,陶澍與左宗棠結為姻親,十分看好左宗棠。事實證明陶澍的眼光是非常好的,左宗棠後來也成為了封疆大吏,成就超過了陶澍。

關於陶澍娶妻被騙的事情

關於題目上所說陶澍娶妻被騙的事情,主要是出自於《北東堂筆錄》,正史並沒有說過,大概事情的經過就是,陶澍和當地一位黃姓人家小姐婚約在先,黃家人家境很不錯,也看上了陶家讀書人的身份,約定在陶澍鄉試之後成婚。

而陶澍在第一次鄉試的時候落榜,這就使得黃家有些反悔了,正好此時有一個錢姓的富戶人家剛剛喪妻,也聽說了黃家小姐的美名就上門提親,想娶黃家小姐為繼室。黃父當時有些猶豫,就徵詢了黃氏的意見,黃氏小姐聽說錢家家境很好,因為貪圖富貴而勸父親悔婚,但是婚期也快樂,突然悔婚在名譽上就會受損,還可能吃上官司。於是他們就想出了讓黃家丫鬟代替小姐與陶澍成婚的辦法,反正陶澍也沒見過黃家小姐。黃父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就讓家裡的丫鬟代替小姐冒充黃氏嫁給了陶澍。

自從黃家丫鬟代替小姐嫁給陶澍後,盡心盡力地照顧著陶澍,鼓勵丈夫不要氣餒,再接再厲。於是陶澍在第二年考上了進士,之後一路順暢,在道光年做上了兩江總督封疆大吏的位置,於是黃家丫鬟也頂上了一頂一品誥命夫人的帽子。因為實在榮耀太大了,黃家丫鬟心有不安,就把事情前後告訴了陶澍,而陶澍也沒有在意這個事情。

至於黃家小姐,嫁到錢家後,丈夫在一次和人爭鬥的時候被人打死,之後老丈人也傷心過度去世了,黃家小姐被錢家剔除了家門,日子過得非常窮困。後來陶澍聽說了她的遭遇,便接濟了她五十兩銀子,不想這些錢她捨不得用被人偷走,實在活不下去便懸樑自盡了。當然還有一說是出家了。

事件的真實性

我認為這個事情真實性並不強。

第一,按照陶澍的履歷,他在第一次會試落榜之後,一直在京溫習,沒有回鄉,所以也就不可能回鄉成婚。

第二,正史記載他的妻子是黃德芳,字薆玉,本都河曲溪白棠衝崇榜公女,就是說,他的正妻姓黃,有字,不會是丫鬟。

第三,按照《北東堂筆錄》記載,陶澍在當上兩江總督的時候,他的妻子向他說出了事情真相,可要知道,陶澍當上兩江總督的時候是1830年,其時陶澍已經51歲了,這個時候他的妻子,也救市按照《北東堂筆錄》所說的按個丫鬟,也應該50左右了,按照筆錄所說,陶澍23歲的時候和“黃家小姐“成婚,也已經過去了28年了,時間這麼長,兩人的夫妻感情自然是很深厚的,這樣的事情不至於會太過於忐忑。

第四,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悔婚這樣的事情是歸鄉里的宗族管的,黃家小姐肯定是有人見過,如果冒名頂替,也肯定是會被人發現的,不至於近30年沒有人發覺。按照婚姻習俗來說,黃家小姐嫁到錢家也是風光大嫁,這些事情陶家應該是知道的,難道是偷偷嫁到錢家?還有就是,按道理來說,丫鬟嫁到陶家後,也會回一下孃家,也會帶上陶澍,陶澍到了黃家就看不出來?所以冒名頂替出嫁實際上可行性並不大。

第五,《北東堂筆錄》的作者是梁恭辰,福建人,而陶澍是湖南安化人,兩個地方隔得非常遠,這種事情如果真的發生,一般是很隱私的事情,梁恭辰怎麼會知道呢?

所以鑑於以上的疑點,我認為冒名頂替出嫁的事情應該是杜撰的,真實情況應該如正史記載,就是黃家的小姐。


老威觀史


都別搶,我來答。

陶澍(shu)是道光年間的重臣,他是經世派的代表人物,這個經世派簡單來說就是追求實用,結合實際的務實,對後來的洋務思想影響較大。

他一度官至兩江總督,加封太子少保,可以說是道光年間的一名重臣。他和“湘軍三傑(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的關係不錯,對這三人的影響也很大,後世認為這三人是陶澍思想的繼承者和發言者。

像林則徐和左宗棠都是陶澍舉薦和提拔的,值得一提的是,陶澍和左宗棠還是親家。

譬如蕭一山說的: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固皆標榜經世,受陶澍、賀長齡之薰陶者也。

張之洞和張佩綸評價他說:道光以來人才,當以陶文毅為第一。

但就是這樣一位在道光年間呼風喚雨,地位尊崇的人,年輕的時候也遇到過因被人看不起而“騙婚”的遭遇,而當他得知自己被騙婚後,做出的舉動也不同尋常,體現了過人的智慧和心境,而且最重要的是還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屌絲逆襲。

陶澍早年還沒有發跡,是個窮小子的時候,曾和鄉里一戶黃姓人家締結了婚約,黃家最初對陶澍還是較為滿意,所以雙方也就算訂婚了。

可當時鄉里還有一戶有錢的吳姓人家,這家人的少爺因為妻子去世,所以想要找一個人續絃。黃小姐因為容貌較為不錯,於是就叫這位吳大公子看中了。

因此便託人來說媒,還承諾一大筆彩禮錢。吳小姐的母親比較傳統,因此不同意,畢竟黃家已經有了婚約,但黃小姐的父親也打算答應下來。

黃小姐本人也對較為貧寒的陶澍家不太滿意,父女兩一合計,於是找到陶澍家準備解除婚約。但這在古代對男方來說是比較丟臉的事情,所以就不答應。

而黃家因為早先和人家有婚約在先,即便打官司他們也是吃虧的。所以雙方爭執不下,遲遲沒有找到一個解決的辦法。

這時,黃家的一個丫鬟黃德芬卻自告奮勇的站出來表示自己願意代替黃小姐嫁給陶澍,黃家一聽當然高興了,因為古代成親之前男女雙方是不能見面的。

基本上娶親就跟賭博似的,要是面相不好,也只能接受了。所以,讓這位丫鬟冒充黃小姐也並非不可,反正陶澍也不知道黃小姐長什麼樣。

於是,黃德芬就代表黃小姐順利嫁給了陶澍,而黃小姐也順利的嫁給了吳家。

這位黃德芬到了陶家以後也算勤儉持家,賢惠端莊,陶澍內心是滿意的,只是他不知道這是一個假的黃小姐。

1800年,陶澍參加鄉試,中了舉人,其實這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因為明清以來各地知縣基本上就是由舉人承擔。但是陶澍肯定不是隻想當一個舉人。

次年,他北上參加會試,但是卻名落孫山。按照父親的囑託,陶澍就留在京城裡繼續溫習功課,等待來年在繼續考,而黃德芬則留在家鄉照料家人。

次年,陶澍再次參加會試,高中進士,從此人生就像開了掛,那官是越做越大,一直幹到兩江總督這個位置,不可謂是一出精彩的屌絲逆襲。

嘉慶十年(1805年),陶澍的父親去世,按照倫理陶澍回家奔喪,並且服喪三年。也就是在這三年裡,陶澍得知了關於自己被騙婚的經過。

原來黃德芬看到自己的丈夫這麼上進,心中羞愧,不願對他有所隱瞞,所以就將事情和盤托出。但陶澍得知事情原委後並沒有責怪妻子,反而認為這是很好的結果。

既然黃小姐看不上他,只能說明他們不合適,陶澍既沒有因為妻子是丫鬟出身輕視她,也沒有因為黃小姐欺騙自己而遷怒於對方,此等胸襟,叫人佩服。

更讓人佩服的是,黃小姐的丈夫吳大公子因為侵佔宗族土地,導致宗族械鬥,自己也被打死,吳家的土地也被宗族霸佔。黃小姐作為外姓人,也被趕出了吳氏宗族。

陶澍後來得知黃小姐的遭遇後,非常同情她,還派人給她送了50兩白銀過去接濟她。吳小姐十分羞愧,《北東園筆錄》記載說:憐黃女在窘鄉,贈之五十金。黃女愧悔欲死,口抱銀號泣而不忍用,旋為偷兒竊去,忿而自縊。

黃小姐得知是陶澍送來的銀兩,心中感到十分的羞愧和後悔,畢竟陶澍高中進士,前途自然光明無限,同時也十分羞愧自己當年欺騙了陶澍。

所以一直不願動用這筆錢,結果後來卻被小偷盜走,又氣又恨的黃小姐心裡沒有邁過這道坎,於是準備自縊而死。但幸虧被人救下,後來陶澍知道這件事以後,還出資給黃小姐買了一處房產,讓他自食其力。

此等胸襟,叫人佩服,也不難怪為什麼曾國藩、左宗棠一種大佬對陶澍推崇至極了。

嘉慶十三年(1808年),陶澍帶著家人離開家鄉,舉家北上進入京城,他最開始在國史館擔任纂修,這也是進士們最先幹起的基層。

終於在道光十年(1830年)幹到了兩江總督的位置,加封太子少保。而當初嫁給他的這位丫鬟也生活的十分幸福,一直活到66歲,還被加封誥命一品夫人。


圍爐談史


晚清時期的兩大名臣胡林翼與左宗棠,他們的共同點除了都是湖南出身的人才之外,他們還都曾經受過同一個人的青睞。這個人就是胡林翼的老岳父,左宗棠的兒女親家,來自湖南安化縣的兩江總督陶澍。

說起這個兩江總督,在他的身上還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典故。為此一向不苟言笑高高在上的道光皇帝還表現出了他極其八卦的一面,親自去打聽這件事情是否屬實。

事情要從陶澍他老爸開始說起。陶澍老爸也是一個書生,學富五車,但是考場失利,和中國男足一樣,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陶澍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自然也受父親的薰陶,成了一個讀書種子。

他的學習能力不亞於自己的父親,很快就成了十里八鄉有點小名氣的小神童。很多人都看好他的前途。就在他19歲的時候,準備參加人生第一次鄉試時,冥冥之中的紅線就在他的腿上綁好了。

縣裡有一個黃老爺,那也極其看好陶澍前途,打算把自己的女兒黃小姐嫁給他。兩家人一拍即合,約定鄉試結束之後立即完婚。

可是沒想到陶澍考場失利,沒有通過鄉試。勢利眼的黃老爺就在心裡對這個女婿進行了重新評估,覺得陶澍很有可能繼承了老爸那種屢試不中的基因,於是果斷割肉,放棄這個鄉試是都過不了的神童。

可是當時悔婚是要揹負極大的壓力的,所以萬般無奈之下黃大老爺就想出了這麼一招移花接木。用家裡的丫鬟代替黃小姐去成親。包辦婚姻害死人吶,兩口子事先都沒見過,所以隨便塞個什麼丫頭過去,只要丫頭的口風夠緊,就不會露餡兒。

黃小姐嫁給了同鄉一個姓錢的有錢人,那時候也算是風光大嫁。陶澍自從結婚以後,更加奮發學習。很快在23歲那年就成為了進士,他是自己家鄉第一個獲得進士及第的人。

進入了大清朝的官場之後,陶澍如魚得水,先是點了翰林,進入翰林院就代表著進入了領導的視野,成為了重點培養對象。從翰林院出來的人,將來個個前途無量。

(陶澍書法)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陶澍官運亨通,一直做到了兩江總督加太子太保。這可是頂級的封疆大吏,隱隱間和第一種都直隸總督平起平坐的位置。而他的夫人則搖身一變,從一個不起眼的鄉村小丫鬟成為了大清朝夫人圈中頂級的存在一品誥命夫人。

但是這位誥命夫人,她的內心是惶恐的,她生怕自己身上的小秘密被別人揭發,終於有一天她決定自首,向兩江總督大人坦白從寬。陶澍聽聞之後,只是放聲大笑,這種旺夫的賢妻求都求不來,怎麼可能嫌棄呢?這個小插曲根本沒有影響夫妻間的感情。

(陶澍墓)

而那邊黃小姐卻生活不如意。她的老公錢老爺沒過多久就因為與人糾紛被打死了,她一個寡婦失業的,生活沒有著落,變得非常困苦。

陶澍夫婦得之後就贊助了她50兩黃金。面對黃金,悔恨不已,只恨當年瞎了眼。最終黃小姐上吊自殺。故事到此就結束了。

當然故事裡的事當不了真,陶澍黃德芬完婚這件事情,在史書中是有明確記載的,這種調包的伎倆應該是不會發生的。這個故事也就博君一笑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