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製造業的變形金剛正在行動

一場疫情,讓2020年的中國猝不及防,整個中國行動了起來,相信疫情也會在不長時間內得到控制,社會和人們的生活進入正常的軌道,而對於互聯網行業來說,疫情會意味著什麼呢?回顧2003年的非典,什麼變了,什麼不變了?

2003到2020年,互聯網行業發生了什麼變化?

2003年抗擊“非典”時,中國的互聯網發展不足十年,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互聯網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國上網計算機總數2572萬臺,上網用戶總數6800萬,互聯網普及率僅佔5.3%。在上網目的方面,46.9%的網民是為了獲取信息,還有28.6%是休閒娛樂。

而在今年抗擊新型肺炎疫情時,中國的互聯網環境已經發生了乘數級鉅變。CNNIC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其中即時通信、搜索引擎、網絡新聞、網絡視頻等都佔據了超過80%的網民使用率。可以說,和“非典”相比,這次戰“疫”是一次完全意義上的互聯網時代的應對和馳援行動。

其一、互聯網行業所展現的規模實力,已經成為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力量,能夠給一線的醫療團隊和社會提供支持。與17年前的非典時期不同,中國已經建成了全世界領先的基於互聯網的社會基礎設施,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深入中國鄉村基層的毛細血管,多年積累,其在疫情爆發這種最關鍵時刻,將發揮出前所未有高效運轉能力。

一方面體現在能力上,截至2019年6月30日,我國177家上市互聯網企業總市值為9.8萬億元。在經濟貢獻上,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34.8%,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平穩向前發展的一大支柱,同時也是應對重大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一極。

在“非典”疫情中,民政部的統計顯示,其中來自民間的捐贈善款接近40億元。而在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中,截至目前的不完全統計,僅國內互聯網公司的直接捐贈善款就有數十億元,相信最終的民間善款將大大超過“非典”時期。

第二、互聯網和科技公司在技術上的創新,如大數據、AI以及雲計算等,也更快、更靈活的應用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比如百度和騰訊都上線了醫院熱點地圖,其中百度地圖涵蓋全國200餘個重點城市的發熱門診信息,直接搜索“發熱門診”就可以得到相關結果,也可以直接搜索指定醫療機構,看是否設置了24小時的發熱門診。而平安好醫生開通了新型肺炎問診專區,由呼吸科專家針對該疾病進行7*24小時實時答疑,通過“3問3答”的線上諮詢預防機制,判定疑似病例,告知應對措施,避免延誤病情。

整體而言,互聯網企業在這次疫情當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為起到一線帶頭作用的醫療和其他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定的支撐,為網民解決了一定的生活問題的後顧之憂。

2020年,工業互聯網的新起點

但是到了2020年,情況不會完全相同,不能簡單的去預測會有新的互聯網企業巨頭在這個時段生長,2003年還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不久,經濟處於起飛期,互聯網企業經過了互聯網泡沫階段,正在面向巨大的市場空白和經濟動能,而一批企業家也正生逢其時抓住了機會。當下的互聯網企業普及率以及很高,互聯網巨頭企業的實力很強,在細分行業也都有佈局,因此不能簡單的類比。但是這次疫情可能會對產業互聯網等領域有所推動,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前景沒有變,走向底層技術創新的趨勢也沒有變,在社會發揮更大作用的趨勢也沒有變。

有一個重要的領域,就是工業領域,將成為這次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巨大的改變層面。2019年,有些鮮明的詞彙經常被傳播,那就是底層創新和製造強國。製造業是中國經濟的根基,是吸納勞動力最為重要的一個部門,我國目前正在進入第三產業規模越來越大的階段,但是還不能脫離實體經濟,經濟脫實向虛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因此美國也在呼籲製造業的迴歸。2019年的一部紀錄片《美國工廠》,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製造業走出國門的影響力,而2019年也是實體經濟越來越被重視的一年,互聯網企業越來越投入到底層創新當中,產業互聯網成為趨勢。

當互聯網和製造業相結合,會碰撞出什麼火花?目前,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所謂全要素生產率,是指在各種要素的投入量既定的情況下,通過提高各種要素的使用效率而產生的額外的生產效率,它可以被分解為資源重新配置效率和微觀生產效率兩部分(蔡昉,2014),前者源自生產要素從低生產率部門向高生產率部門的轉移,後者則與熊彼特的“創造性毀滅”有關。由於勞動力和資本這些有形投入均受到報酬遞減的約束,若沒有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經濟增長的穩態將是人均產出的停滯。所以,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是提升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發展經久不衰的源泉。據經濟學家測算,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和美國相比還有很大距離。因此在這方面,中國需要加大創新力度,同時進一步擴大知識和科技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在製造業方面,工業設備的連接與互聯網相結合,可提升全要數增長率。

眾所周知,中國過去的發展主要是依靠勞動力等要素驅動型發展,未來則要變成創新驅動型,如何創新驅動?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德國的工業4.0,製造業之強大讓人歎為觀止,老樹也可發新芽,因此要創新制造業的發展。一個是追求長度,另一個是追求寬度。

所謂長度就是產業鏈的延長,過去製造業往往就是銷售出設備就完事,而現在設備都是智能的,可以通過電腦系統或者在手機上就可以看到設備的運行情況,將製造業服務化,無形中就讓設備的價值曲線進一步延長,給客戶創造了價值,也給自己創造了價值。比如說,國家級十大“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之一的樹根互聯,生成了疫情期間反映各地設備開工情況的“挖掘機指數”。作為勾勒基礎設施建設、觀察固定資產投資等經濟變化的風向標,這一指數勾勒出中國各地復工的數據地圖,截至2月27日,樹根互聯旗下根雲平臺上連接的前五名分別是四川、江西、廣西、湖南、貴州,長江以南及西南地區設備開工率明顯高於北方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特別是四川省,2月27日的開工率已達41.5%,位居全國首位。沿海地區中,山東省的數據最為“搶眼”。自2月10日起,山東省開工率均值約為12%,2月27日開工率達31.6%。

工業互聯網,製造業的變形金剛正在行動

為幫助工業製造企業渡過難關,樹根互聯兩大“輕量化”工業APP——智能售後服務系統(iFSM)標準版和工業可視化工具(雲視界)標準版免費供企業註冊使用,助力工業製造企業快速落地遠程協同作業。我們可以看到如下場景。

智能售後管理系統(iFSM)

工業互聯網,製造業的變形金剛正在行動

樹根互聯智能售後管理系統(iFSM)可以幫助工業製造企業在疫情隔離,無法正常現場辦公期間更好的提升後市場服務及運營效率。

場景一:工廠設備假期運行出現故障,無法及時現場維修。

客戶及設備生產商,可直接通過iFSM查看設備運行狀態,結合歷史故障參數,完成遠程診斷;實在無法解決,可在線精準指導客戶工程師進行處理,有效避免停機誤工。

場景二:設備需要維護升級,OEM工程師維護壓力大,無法及時到達現場。

工程師可以通過iFSM得到設備運行數據,通過遠程參數下發完成設備維護升級。

場景三:後市場服務單純依靠手工報表,在外無法得到設備歷史記錄。

使用iFSM,基於IoT數據完成線上管理,手機、電腦隨時查看設備維修保養等歷史信息,同時導入零部件庫存信息,輕鬆建立企業售後服務管理體系。

工業可視化工具雲視界

工業互聯網,製造業的變形金剛正在行動

樹根互聯雲視界是一款服務於工業場景下生產、經營和政府監管的多場景可視化工具。

場景一:流程產線老闆在家辦公,無法遠程監控產線運行狀態。

利用網關進行數據直連,製作雲視界2.5D產業仿真大屏,基於真實設備定製動效,實現工藝全局可視化展示,不僅支持PC端遠程查看,還可以對外作企業展示,一屏多用。

場景二:工廠報表無法遠程閱覽,管理者無法查看。

利用網關進行數據直連,經平臺二次加工完成統計分析,定製雲視界報表,同時支持自定義配置,手機、電腦、大屏,隨時隨地查看分析,安全便捷。

場景三:無法掌握設備開工運行狀態,遇突發事件無法及時調度。

利用網關實現設備聯網,通過雲視界製作設備管理調度大屏,在實時掌握設備開工運行情況的基礎上,按照需要高效調度設備,完成突發事件支持。

這些場景,可以讓生產者實現雲工作,不用到現場也可以進行調控,同時工業互聯網將製造業從研發採購到銷售服務的整個環節打通,所有數據都可以雲上可查,極大地提升了效率。

在寬度方面,工業互聯網結合了計算和智能的力量,實現了工業製造企業的智能化生活,工業企業有著很多的製造機理,沉澱了大量的生產數據和消費者數據,通過工業互聯網,計算和智能可以產生新的火花,從而幫助製造業企業能夠更加在數據的基礎上更加聰明地製造。

也因此,在近期的中央政治局會一種,工業互聯網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中被著重點名。會議強調,“加大試劑、藥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隨著各地重點工程的復工以及一批2020年省級重點項目名單的下發,34萬億元的重大投資逐漸浮出水面。與以往不同的是,“新基建”成了此輪投資中的熱詞。 新基建將主要圍繞5G、工業互聯網、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幾個重點領域展開。聚焦我國的信息通信產業,當下可以說5G建設風生水起,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業務蓬勃發展,工業互聯網、新能源網、交通網等開始嶄露頭角。

疫情還會對工業互聯網行業有什麼影響?

2019年的經濟發展速度趨緩,也是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的一年,2019年,黑科技和底層技術的話語經常被聽到。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只有互聯網是不夠的,互聯網企業也在主動深入到原創創新和底層技術創新當中。

疫情對於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一些線下的活動和論壇取消,比如業內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組織,原定於2020年2月12-14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的2020工業互聯網峰會將延期舉辦。各類線下的工業互聯網相關的活動和合作,由於需要在線下進行也暫時推遲。

但是疫情也將支持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一些企業原先對於智能化改造的需求並不強,對於工業互聯網創造的效益不夠理解。但是隨著疫情的到來,更多企業理解到了數據化和智能化的重要作用,體會到工業互聯網的價值,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控生產製造的情況,提升遠程操作的能力,從而面對疫情這種突發狀況的衝擊。

工業互聯網不是一個容易的領域。工業是一個很複雜的領域,每個細分行業都有自身的特性,因此數據特性也會不一樣,而樹根互聯在這方面的投入也是任重道遠。工業互聯網要連接行業的各個部分,並且通過將整個產業鏈鏈接起來之後,樹根互聯則是提供一個平臺將整個產業鏈鏈接在雲上來挖掘價值。工業互聯網不是工業和互聯網的簡單相加,不同於互聯網TO C的快速拓展,工業互聯網不可能採用快速迭代和運營推廣來迅速獲取客戶,工業互聯網有一定的互聯網的影子,他和互聯網一樣也有連接,但是連接的是工業設備,面對的是廣大製造業企業,因此這條路更加複雜。

目前工業互聯網領域存在很多玩家,處於一個群雄並起的階段,包括軟件企業、互聯網企業、工業製造企業等,而製造業企業因為了解制造業的機理,因此會更加了解制造業企業的需要,中國的製造業企業在信息化上參差不齊,而樹根互聯致力於打造一個相對通用的平臺,將標準統一,從而運行在這個平臺,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同時在案例的累積上不斷吸取經驗。疫情也讓製造業起來更加了解到信息化和網絡化的重要性,政府和金融機構高度支持,正在引來快速增長。

基於“平臺”性質,樹根互聯設定了四個目標:一、服務中國製造,能夠提供端到端的低成本服務;二、發掘跨行業、跨領域的平臺價值;三、要打造底層操作系統,搭建一個底層連接不同設備、中間進行數據分析、上層支撐各種應用的體系;四、中國企業已經有大量海外業務,一定需要全球化服務的能力。同時樹根互聯和各類合作企業合作,通過多個層次打造系統化的平臺架構,適應不同的製造業場景。

日前,樹根互聯的根雲平臺已經接入各類工業設備超58萬臺,併成功助力產業鏈生態,打造了包括鑄造產業鏈、注塑產業鏈、紡織產業鏈、定製家居產業鏈、家用塑料製品產業鏈等在內的20個產業鏈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達81個細分行業。

權威市場分析機構Gartner基於兩個維度——落地性和執行能力、願景的成熟度,對全球的工業互聯網進行排名,樹根互聯的根雲平臺榜上有名,並列排在第九位。Gartner的評價是:在物聯接入、應用實踐案例、全球化能力方面具備優勢。

技術的發展需要和市場需求不斷互動,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中國的工業正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關頭,一方面需要上雲,另一方面也需要紮根千千萬萬的中小製造業企業。歷史學家黃仁宇曾將畢生精力寫成一本名為《黃河青山》的自傳,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也就是需要立足高遠,也需要紮根黃河青山的萬千製造業企業,實實在在地創造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