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日記(8)——我在社區當志願者

疫中日記(8)——我在社區當志願者

正是疫情慢慢穩定,大家摩拳擦掌準備復工復產的時刻。前天晚上,有業主在小區群裡發了一條鏈接,說:裡面有我們的物業小夏。小夏為了防疫的需要,1000米外的家活生生地回不去,從年前一直堅守到現在,連續半個月沒有回家的事蹟,一下子感動了大家。


離單位上班還有一點小日子,我決定體驗一下小夏他們的工作。正好前幾天看到物業招聘志願者,我找到小夏報名,她很直率,“那就不客氣了,你明天有空就可以,早上九點,門崗報到。”這也許是她的性格使然,也或許是他們公司的人手確實不夠了。但我更願意理解為他們的身心可能已經到極點了。

疫中日記(8)——我在社區當志願者

1000米外的家回不去,小夏想女兒想到哭

昨天早上9點,我如約來到崗亭。在保安處領取了任務,志願者衣服,消了毒,戴上一次性防護手套,上崗了。


也許因為我是新手,他們給我的任務相對簡單:在出口通道值班,給要出小區的業主辦理通行證。主要是核對一下身份證、房號,一戶核發一張,同時在通行證上寫上戶主名字、辦理時間、辦證人名字等等。另外還有一個志願者跟我一起也在出口通道,他的任務是登記出行的人和車輛,比我的任務要繁重些,要查看車輛或行人的通行證、身份證,還要記下他們的車牌、房號、名字等信息。如段子所說,這時候他就要面向出門者發出“靈魂”拷問:你是哪幢的?叫什麼名字?到哪裡去?


元宵已經過去,所以來辦通行證的人已經不多了。辦理者基本都是家裡存糧較多,正月裡沒出去過如今需要去買菜的人。所以他們對外面的變化就有些茫然,會問我們諸如公交車還開不開?邊上的哪家哪家超市有沒有開?到哪裡可以買到菜等等瑣碎的問題。疫情下的生活,確實不便。我經手的兩位老太太,出去的主要目的就是買高血壓藥,其中有一個說明天就要吃光了。但是,邊上的幾家藥店都沒有開門,他們自己本人不會開車,公交車要半個小時一趟,還到不了有可能開門營業的鎮上的衛生院,子女又不在身邊,兩位老太太就顯得十分為難。他們一開始眉頭緊鎖,後來打聽到邊上有一家門診部可能開著,他們歡天喜地的結伴出小區去了。

疫中日記(8)——我在社區當志願者

物業人員給隔離住戶送菜

下午我的崗位調整到了進口通道這裡,協助保安管理進小區的人。這是小區當前防疫期間最重要的一個管理環節。按照上午另外那個哥們志願者的說法,出去容易啊,但進來就比較難了。另外,現在正值復工復產的春節人流返回潮,有許多人是新回來的,這些人需要做好登記,有必要的就做隔離。為了防止個別住戶直接闖入,物業在入口通道中央特別放置了一個雪糕桶作為路障。


我和保安小哥之間的分工,是這樣的:他負責量體溫、網絡核對是否業主、挪動雪糕桶、給步行進入小區的業主刷卡開門。我的任務,是檢查通行人員有無通行證、核對身份證、記錄姓名體溫進入時間等。


一個下午下來,進小區的基本都是早些時間返還小區或者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小區的業主,只有一對夫妻是新從上海回來的。保安給他們量好體溫,核對房號之後,又和物業領導溝通,確認對方是提前取得了物業公司同意,方才放行。


當天我注意到,比起前段日子,快遞是活躍起來了。順豐、中通的快遞小哥已經在上班了,快遞還比較多。業主裡面有做淘寶生意的,也往大門口堆了一堆待寄的物品。外賣方面送來的,主要有肯德基,其他的幾乎不見蹤影。更多的快遞,是業主購買的蔬菜和水果,主要是通過某網絡平臺買的。這些快遞,按照規定,都不能進入小區,就只能堆在小區崗亭外側。要寄的物品,也得送到外面,待快遞公司自取。雖說快遞收取不是物業的責任,但物業也還是專門劃定了一些區域,給順豐、中通他們都劃分了區域,以免錯拿亂拿。

疫中日記(8)——我在社區當志願者

當地媒體對小夏的報道

快下班的時候,碰到了小夏。她今天去了街道開會,通行證政策有了變化——杭州全面推行通行綠碼了,住戶只需要在微信或支付寶上掃一個二維碼,自己填寫申報,生成一個綠色的二維碼,就能通行杭州。她的動作也很快,印刷了一堆告知書放在入口處,讓保安分發給住戶,又在宣傳欄上張貼了海報。她又聊起鄰居對新回來住戶的警惕心,說昨天晚上有一位住戶從河南迴來,結果單元裡的住戶集體反對,不讓對方入戶。小夏他們做了2個多小時的工作,好不容易取得鄰居的諒解,讓這戶河南住戶住了進去,同步進行了隔離,當天半夜,他們物業就派人對這家住戶進行了全面消毒,同時上報街道。她說:大家對這個病還是挺怕的,後來鄰居們還往這住戶門前放了水桶和木凳,把他們的門擋住,以免河南住戶私自外出。又說現在外省的住戶或人員要回來確實不容易,他們物業公司就有好幾個是外地的,回不來,因此缺乏人手,不得已才徵集志願者來幫忙。


崗亭的工作是露天的,雖然搭了個簡易的棚子,但四面透風。一天下來,我有點腰痠背痛,也許是風吹的緣故,頭還有些發緊。這一天晚上,看到新聞裡充分肯定了社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阻擊作用”。回想今天一天的工作,聯想到小夏們其實除了門口的工作,在防疫期間,還揹負著給整個園區每天消毒、給隔離的9戶人家送菜送飯、承擔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等等任務和工作,物業工作確實繁忙,值得致敬。平時認為物業只知道催繳物業管理費,關鍵時刻,正是他們為我們築起了一道道抗疫的防火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