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為什麼感覺只有通過跳槽才能加薪,老實地呆在一個公司反而薪資會原地踏步,你咋看?

淨雲居士


好的公司一般都有相應的漲薪流程,最簡單的就是按年限來。在小公司的話確實經常看到工資原地踏步的現象。相比之下,跳槽確實是升職加薪的快捷通道,而且漲薪幅度通常遠大於在原公司。


三種不同的估值來源

對於一個員工到底值多少錢,通常有三種不同的估價來源:

  • 自我估值。我們常常高估自己的價值。橋水基金給內部員工做過一個測試,讓他們評估自己對公司的貢獻,最後發現員工貢獻總額為301%。我們往往忽略了公司平臺和團隊協作的價值,而把這些當成是自己價值的一部分。

  • 公司估值。老闆都很摳門,這是員工們的共識。通常我們認為公司估值相對較低。

  • 市場估值。通常,同等經驗和職位在市場中的估值會有一個參考值,一個合理的波動範圍。


為什麼在原公司漲薪難?

大公司薪資體系相對完善,會根據員工的經驗和職位逐步提升工資。然而,大部分公司,特別是小公司,如果員工不主動提出,那幾乎沒有漲薪的可能。



為什麼這些公司不願意給這些員工漲薪呢?很簡單,員工的自我估值和公司估值出現了偏差。員工認為自己值更多的錢,可老闆不這麼認為。他們甚至認為可以花更少的錢,僱更好、更年輕、更有衝勁的員工。


事實也的確如此,如今大環境不好,普通員工確實好找。在一個公司待久了,老闆對你的能力非常瞭解,知道你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沒有,自然不願主動給你漲薪。當然,也有不長眼的老闆,因為不願漲薪把骨幹員工弄心寒了。結果骨幹一走,業績大幅下滑。


公司和員工討論薪資時,最好都參考下第三種來源:市場估值。這樣至少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跳槽

幾年前,我有過一次跳槽經歷,職位升了不說,薪水也漲了20%。如果在同一公司,一年漲薪20%的概率微乎其微。


跳槽,不僅意味著職位和薪水的改變,還有平臺的改變,發展空間的改變。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這或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跳槽吧。


不過由於獵頭和員工越來越會包裝,老闆和HR們也經常看走眼,招到華而不實的員工。


最關鍵的是什麼

無論是跳槽還是待在原公司,想要實現升職加薪的最基本點在於自身的成長。如果沒有成長,價值怎麼會提升呢?!


風哥聊成長


太正常不過了,下面我就結合個人經歷,跟你說說原因吧。

在十多年前,那時我應聘進了一家機械設計製造公司做人事主管,那時工資不高,月薪2200(不過那時候錢的購買力相對高不少),還管吃管住。那個老闆人很不錯,對我也挺認可,工作沒滿一年,就直接把我工資從2200加到了3000,第2年又把我的工資從3000變成了3800元。大家看上去,可能覺得說這個工資不高,但是我的起薪低,這樣的幅度已經是相當罕見了。

更重要的是,工作那兩年來,我從來沒有主動提過加薪,而是老闆看我工作認真,主動給我調的。

後來工作幾家公司,還有一位總經理在年度獎金上給我做了很大的調整側重。其他的說實話,自己不申請,沒有人主動給你加薪。

這說明什麼呢?也許是我的能力沒達到,或者說我的工作業績沒有達到領導預期。但我認為加薪這個事,一方面要靠自己去爭取,另一方面要講究緣分。如果領導不想給你加,你再怎麼爭取也不可能實現,而且領導會找出各種理由,讓你無法反駁。

所以根據我的個人經驗,我認為能夠遇到主動給你調薪加薪的領導和老闆,從數量上來說肯定是少數,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真遇到了,那是你的福分,真的要好好珍惜,要以實際行動回報老闆對你的信賴!

其實呢,這個問題裡面涉及到博弈問題。你在公司薪資為什麼會原地踏步?除了個人原因,比如說能力欠佳、績效差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涉及到領導和老闆,他們很有可能是吃定你不會輕易辭職,那就能省則省;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們可能會擔心,給一個人調薪會引起連鎖反應,其他人都要求漲薪,他該怎麼去應對?

如果沒有想到好的辦法和好的解決方案,有些領導一定不會輕易給一個人加薪,他會覺得至少是少一事比多一事好。正因為領導有這樣的心態,導致很多公司的老員工薪資漲不上去,也不全是能力和經驗沒有提升的問題,而是沒有契機。

所以從多數員工的角度看,要想加工資,指望領導給你調多少不現實,即便漲工資,輪到每個人的頭上的概率會很低。與其如此,那為何不跳槽尋找新的機會呢?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過,漲薪靠跳槽的原因。你覺得呢?

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講個我公司的例子:五年前我跟著前總監、同事出來創業。前總監算是老闆,當時開我們五千一個月工資,年底獎金五萬。這對於剛畢業 2年的我來說工資待遇也算可以了,吃住行啥的基本都能報銷。所以年薪10萬多算不錯了,生活也過的滋潤。

但是五年來大家的工資基本沒動,年底獎金的漲幅也不大。這下大家心裡的心態就不同了,五年來房價翻了2翻,吃穿住行的成本都在大幅提高,這樣我們實際的待遇其實是在降低。加上看不到整個公司 的發展,今年我就辭職了,同時離職的有幾個人。


為什麼會出現原地漲薪這麼難了?通過這幾年的工作經歷我也思考了幾個方面:


老闆認為你給的待遇已經夠高了

這種老闆一般是個人出來創業的小公司,他在看待員工 待遇經常會拿市場上同崗位偏下的待遇相比,自我良好地感覺自己公司的待遇是高於平均工資的。

同時,跟著老闆時間長的,老闆已經習慣你,會理所當然的認為他給工資你是認可的?不然,你怎麼會不走了?

老闆都是傾向外人,忽視自我員工

在做一些事情時,很多老闆會認可外人的能力,而忽視本公司員工的能力。尤其是一些外派任務,寧願高薪請外面人做,也不願意把這份錢給自己員工。這也導致本公司的員工的責任心降低,不願為公司更加付出。

工作中我就遇到這樣的情況,有個項目的結算,我幫著公司算量加班,老闆沒有多出一分錢,而後面寧願出3萬讓人家算量。

公司本身薪資制度缺乏

這也是小公司容易出現的狀況,員工的工資跟市場脫節,工資的多少很多時候靠老闆自主決定,這容易受老闆的 主觀意識跟喜好決定。

這一塊不善言辭及討好領導、老闆的員工是最吃虧的,如果他們想要提高工資大部分來說還真是隻能靠跳槽漲薪。

跳槽加薪的原因

因為內部加薪困難,你離職時候的工資很可能和你入職時相差不多,但這個時候的你的含金量和幾年前的你完全不一樣了,你的資源積累,項目經驗等都讓你在求職市場上更加”值錢”了。

公司在面試你的時候會根據現在的市場行情給你的個人價值一個相對客觀的估量,體現在薪金上自然是提高了。

另外,新公司既然招聘你,說明這個崗位是有需求的,業務部門和人力都希望能招到一個合適的員工,在這一點上和你的目標訴求是一致的,為了達成目標人往往比較容易妥協,多開的一點薪資不算什麼。

和你在原公司相比,漲薪只是你的個人目標。跟領導,人力關係不大,為你漲薪也並不能為他們帶來什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然就沒有新崗位的積極性高了。

這裡給大家提供幾個跳槽談薪小tips:

跳槽漲薪也不是絕對的,只是說相對而言難度會小一點,關鍵還要看你如何和新公司談薪資。

1、主動談預期薪資,錨定價格

談判學中有個理論叫做”錨定效應”,我們最開始看到的價格,會影響我們之後的判斷和決定.另外敢於出價,也是你自信心的表現.當然,這不意味著你能隨口開價.

2、拿別的offer幫自己抬價

在談薪資的過程中,你可以主動透露手上還有別的offer幫自己抬價,尤其是競品公司。但需要注意話術,一定要誠懇,畢竟面試官可以面對危機,但不能接受威脅。

3、找你未來的上級幫忙爭取

談判中,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可以尋找一個有力的第三方,而這時業務部門的領導對HR來說就是最好的第三方,HR本身就是為業務部門服務的,所以他們也更願意在專業上聽取業務部門的意見.。

4、提前做好調研,瞭解新公司的薪資水平


所以,如果在公司幾年了,薪資還是沒有大幅提高,公司發展看不到前景,向老闆、領導提出漲薪的希望不大的花,還是需要果斷的跳槽出去,從而快速提高自己的薪資跟新的發展機會。


我是@三有大叔,連續創業者,關注職場、情感領域,帶你打造有錢、有趣、有理想的生活,歡迎關注,交流。

三有大叔


為什麼只有通過跳槽才能加薪,老實呆在一個公司薪資反而原地踏步?

朋友小俞最近跟我抱怨,“在這家公司待了兩年,薪資已經漲不動了,我打算下個月跳槽。”

小俞的故事不是個例,我的前同事小關跳槽之前的到手工資是5000塊,金三銀四跳槽之後,工資是8000塊,已經達到了我們公司的經理級別薪資水平;朋友小葛畢業5年工資漲過6回,所有超過500元漲幅的關口,都是因為她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

為了提高薪資而另謀高就,這已經成為職場人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這種現象也反映出來一個問題,老老實實待在一家公司,薪資很容易原地踏步。

為什麼只有通過跳槽才能加薪,老實呆在一個公司薪資反而原地踏步?

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

01. 每個公司的薪資結構都是固定的,一個人薪資猛漲會引起全公司人事動盪。

什麼意思呢?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窮,你一個人工資漲了很多,其他同事早晚會知道。

如果你沒有突出的貢獻,公司為什麼要給你漲薪呢?如果單給你一個人漲了,其他人怎麼辦呢?

但是如果所有人工資都提升一個檔次,但是做的事卻沒有明顯的變化,這樣的漲薪明顯是公司承受不起的人力成本。

之前遇到一個技術部主管,過完年之後他向老闆提出漲薪到2萬塊,在此之前全公司的平均薪資不超過8千塊。

雖然他的提薪申請被駁回了,但是這個消息已經被全公司知道了,導致大家心情都很浮躁“敢提2萬,他之前的工資至少有1.5萬吧?”“技術部幹什麼了?全公司最賺錢的明明是我們市場部啊,可是我們老大的工資還沒過萬吧?”

最終半個公司的人都失去了工作的激情,這位主管混不下去了,主動申請了離職,而那一年公司的離職率也達到了歷史新高。

所以說,公司最穩妥的辦法就是不漲或者浮動微乎其微,比如工作滿一年漲100塊。

02. 不同的職級對應不同的工資,前面的人不動,你也沒有漲薪機會。

加薪一般都伴隨著升職,但是小公司的中高層領導崗位往往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機會相對固定的。你的上司沒動,你自然沒有升職加薪的機會。

相反,另一些公司可能會招聘領導崗或者是儲備幹部崗,跳槽之後的工作職責有所提升,薪資自然會有相應的漲幅。


03. 公司沒有重大的變革,漲薪跟不上高速增長期的公司。

一般企業偶爾也會有薪資集體上漲的時候,但是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企業有重大變革的時候。

比如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調到該部門的職員薪資會上一個臺階;拿到了一筆融資,老闆為了激勵大家,會集體漲薪以求“普天同慶”;公司簽下了好幾筆大訂單,管理者會提高薪資技術,讓大家再接再厲。

但是這種情況的出現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公司的業務都相對穩定,不可能持續處於高速增長期。

所以說,漲薪還是需要自己主動一點。

如果是待在同一家公司,就跟上級去主動申請,前提是你的的確確做出了重大貢獻。

如果在本公司提高薪資已經沒什麼可能,如果你能力夠強,通過跳槽的方式來提高收入水平也未嘗不可。


婉君不走瓊瑤風


16年剛來蘇州的時候工資到手3000出頭,不管吃住,每月租房子500元,還信用卡1200元,吃飯600元,然後還要陪女朋友。。。17年調薪漲了500元,實在撐不下去的時候也想過去跳槽或者回老家,但是仔細想了想沒有工作經驗跳槽也不會有太多工資,就又堅持了一年。18年工資漲到5100,不過這時候蘇州的房價已經漲到兩萬+了,於是又想去跳槽,找了幾家基本都在6000上下,只能咬咬牙再堅持一年。今年調薪到了7500,雖然在蘇州不算高,但是感覺生活有了希望。其實當我們在沒有足夠的經驗與人脈時,不如靜下心來工作幾年,幾年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路會越來越寬。


buzaihu2


大學舍友,在北京做大數據雲計算之類的工作,老家在內蒙古,開始工資4000多,堅持幾個月想回家工作了,有個機會跳槽漲到7000多,又跳了幾次現在年薪二十多萬,第一份工作帶他的那個人還是7000沒變,他自己說現在自己的能力還不見得能比得上那個人,但是工資是人家三倍,那個人要是早點跳走,肯定比他發展的好


麻布菜刀


你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部分朋友是通過跳槽而拿到高工資,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跳槽後工資卻比以前拿得更低了。我身邊就有這種真實的例子。

小張在深圳是做軟件工程師,之前在一傢俬營小公司裡上班,每月固定月薪是7000元,本來他也幹得還得順心,並沒有離職的打算,可是因為公司老闆玩股票把企業的錢都套進去了後,連工資都發不出來時,小張便有了離開的念頭,但此時他也沒走,直到公司已有兩個月沒有發出工資,加上身邊的同事都陸陸續續離開時,小張也著急了,於是索性自己也遞交了辭職書。

在等待辭職期間時,小張隨便在網上投了幾份簡歷,其實他內心打算是辭職後休整一頓時間的,可是真正到了辭職後沒兩天,就有公司打電話讓他去面試,於是他在一天下午同時去面試了兩家公司,結果是兩家公司都要他,其中一家開出薪資是11000元,另一家開出薪資13000元,在多方參考比較之下,他選擇了薪資13000元的那家公司,到現在為止,他已經在這家公司幹了約6年,目前的職位已經做到經理,當然薪資也是水漲船高。




小張跳槽是比較成功的,如今我問他,是不是很後悔當初跳槽晚了?他嘿嘿一笑,說:就是啊!在那家公司幹了4年,沒掙到什麼錢,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那就應該早點走,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啊!

同樣是跳槽,在重慶的陳輝可就沒那麼幸運了,他之前在一家工廠裡幹了10多年,工資一直沒見漲,於是就在前年他毅然決然的辭職,然後進了在重慶汽車行業的一個龍頭工廠上班,剛開始進去的確工資比以前多了3000塊錢,可是這個行業越來越不景氣,剛開始是每週五天八小時,不加班,後來是每週只上三天,接著是什麼時候上班等通知,搞得他現在也是每月僅僅拿著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直到現在依然是這個情況,他的生活壓力相當大。

所以我認為你要跳槽,想要拿到比之前高的工資,最起碼:

1、你應該要選擇趨勢性行業,這樣搭上行業快速發展的列車,大概率你的薪資也會水漲船高。

2、儘量選擇一線或者新一線城市,產業多工作機會相對也多,你的選擇會餘地更大。

3、你想要越跳槽薪資越高,那麼你的能力也不能太弱,應該要對應相匹配。

陸琪老師曾說:當你的能力發生本質變化時,你賺錢的速度才會發生本質變化!


銀蘭


職場有兩個現象,一種是跳槽才升職加薪,一種是堅持到最後熬成正果。其實,無論哪一種現象,終究靠事在人為。在一些高科技、互聯網等新興行業,由於人才比較緊缺,公司之間互相挖角,很多人才跳來跳去,沒有加薪,誰跳啊。所以,你看一些互聯網企業的同學,經常一兩年就跳一個公司,有的越跳越好,也有的越跳越差。

比如,我有一位同學在互聯網公司,由於擴張很快,員工一兩年就升職一次。我同學有一次沒有被提拔就生氣了,就跳到競爭對手公司,升職一級。後來,又生氣了,再次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幾次之後。回頭一看,當年他在第一家公司的下屬都當了總監。結果他在第四家單位原地踏步了,後來這家公司居然破產了。

你說,跳槽好呢,還是堅持在原地好呢?

但是,出現一個悖論。你呆在一個企業,幹得越久,老闆跟你熟悉之後,發現你的缺點太多了,反而不給你加薪不給你升職,因為距離太近,缺點會被放大。還有一種悖論,你呆久了,能力就被“平庸化”了,因為老闆已經習慣你的能力,反而做不好一點,就覺得你不上心,薪酬越要這麼多,就不高興了。

老闆對新人呢,因為不熟悉,加上新人掩飾了自己的不足,反而讓老闆覺得新人就是好,比老員工就是好。時間久了,缺點慢慢暴露出來,老闆又不高興了。週而復始吧。這就是職場的生態。

跳槽好不好呢,因人而異吧。你覺得你的價值長期被低估,那必須要跳槽,否則就是浪費時間。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發展空間,可以嘗試跳槽,換取更大的空間。如果你覺得上司打壓你,其實不要著急逃避,說不定上司比你先跳槽了。等等。最後說一句,很多跳槽,其實也是一場賭博,順其自然吧。


職場火鍋


不一定,看老闆,也看公司發展和個人際遇

我身邊兩個例子

都是在同一個公司呆了10年

一個是一直同一崗位,工資隨著當地的平均略有提升,某大集團分公司的某經理崗位

另一個剛畢業,就進去一個小公司端茶遞水,十年後小公司發展成為集團,她也成了幾個部門的老大,公司配一輛奧迪A5做代步車


芝罘稻


跳槽與加薪從來都不是掛鉤的,不管是跳槽還是呆在一個公司,能否加薪取決於個人、公司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三個方面。


舉個我身邊的例子,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這個男生在進入事務所之後頻繁跳槽,這個女生就一直在一個事務所一直深耕,三年之後,男生與女生的工資每個月低了5000塊錢。


原因就在於,本身事務所每年都會穩定加薪,只要工作認真、項目完成的好,還可能每年都升級。而這個男生,想從小所跳到中型事務所,再從中型事務所跳到大所,最終的結果就是,級別沒怎麼變,因為總跳槽經驗積累很不穩定,個人能力提升也慢,就算最後跳到了大事務所,也只是個低級別的工資。薪酬、個人能力都不是預想中的結果。


能否加薪取決於個人能力

不管是在國企、私企還是政府部門,都是有不同程度的加薪空間的,而最重要的考量標準就是你的業務能力、溝通能力、工作勝任能力。


任何行業、任何領域,都有其升職加薪的通路和空間。比如做財務的,可以從出納——會計——報表會計——總賬會計——財務主管——財務經理,如果做得足夠好,完全可以成為財務總監,或繼續晉升成公司副總。


我身邊也有這樣的實例,一個從小漁村走出來的小夥子,在一個公司深耕十幾年,跟著公司上市、在45歲不到的時候,就做到了公司的財務總監。


所以,能夠加薪,最重要的是取決於個人能力及對公司的價值貢獻。

能否加薪取決於公司發展情況

除了個人能力尤為重要以外,公司本身的發展情況也是很重要的。這就跟開車頻繁併線、排隊走不專注在一個隊伍排是一樣的結果,你會發現,當你頻繁併線、換來換去排隊的時候,反而並沒能提高速度、甚至比後來的人走的更慢。


很多人想通過跳槽獲得高薪,沒想到高薪沒感受多久,公司業績下滑,降薪的、裁員的比比皆是,而回頭看老東家,發展勢頭正旺,從前的下屬都比自己現在工資高,原本的職位薪酬甚至比自己被降薪後都翻倍了。


如果想通過跳槽加薪,一定要瞅準行業、瞅準時機,也要評估好個人能力,不要因一時的高薪而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能否加薪還取決於社會經濟發展

除了以上兩個因素以外,整體社會經濟發展對加薪也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


比如前幾年鋼鐵行業一度較為蕭條,導致一系列相關的傳統制造業都受到了影響,所以不管怎麼跳槽,薪酬水平都不會相差太大,因為薪酬水平不全是都公司自己決定的,本身就是受大的市場環境和供求情況影響。


再比如近幾年快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整個行業都在快速發展的時期,人才需求量大,而有過硬技術的人才有比較稀缺,有過經驗的跳槽總是可以有薪酬水平的提高,但這也並非就是必然結果,最近的互聯網行業裁員風,不也是刮滅了很多人的互聯網夢麼。


綜上,是否能夠加薪,與跳槽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起決定性因素的是個人能力、公司發展和社會經濟情況。

與其期望通過不斷的跳槽賺點工資差,不如專注個人能力提升、經驗積累,以確保讓自己在任何時候、任何行情、任何公司,都足夠值錢。


我是@柒十二說,職場女戰士、鋼鐵審計師,國家認證曼陀羅心理治療師,擅長職場溝通、壓力疏解。關注我,一切研學職場情商真諦,探討職場晉升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