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讓孩子參與競爭,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文|寶藏媽媽

競爭是成人社會的遊戲規則。《現代漢語詞典》中對競爭的釋義是:“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人爭勝。”這種成人職場上的拼殺遵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規則,是一種“排他性競爭”。

霍思燕曾說“晚一年上學是送給男孩最好的禮物”。而我覺得,“晚一點競爭,是對孩子最基本的尊重”。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看看身邊常見的育兒現象。

三歲的小愛在家吃飯時,奶奶總喜歡說:“小愛快吃,我們比賽,看誰先吃完”。剛上幼兒園的淘淘在和小朋友玩遊戲的過程中,總是碎碎念著:“我第一名,你們都不是第一名”。我家兒子前幾天出門時,遇見了鄰居家的小哥哥,小哥哥本來走在我們後面,看到我兒子在前面走 ,立馬飛速跑到我們前面大聲喊道:“我第一名咯,我超過弟弟咯”!

這樣的現象是不是很熟悉?吃飯比、玩遊戲比、連走路都要比。孩子們在忙著與大人比賽吃飯的過程中錯失了細嚼慢嚥品嚐美食的滋味、在只為得第一的遊戲比賽中錯失了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在你追我趕的路途中錯失了沿途美好的風景。

這一切本該是日常生活中再順其自然不過的事情,在不知不覺中卻變成了孩子與他人、與自我的一場競爭

過早讓孩子參與競爭,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過早讓孩子參與競爭,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呢?身為家長,我們應該怎樣做?

家長崇尚的 “鰻魚效應”,導致了孩子過早參與競爭

鰻魚效應是指在已慵倦的人群中加進一個有威脅的人物、刺激人群的緊張度從而保持整體活力。 

很久以前,挪威人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總是還沒到達海岸都已經口吐白沫,漁民們想了無數的辦法,想讓沙丁魚活著上岸,但都失敗了。然而,有一條漁船卻總能帶著活魚上岸,他們帶來的活魚自然比魚貴出好幾倍。

這其中的原因在於那條漁船的漁民在沙丁魚槽裡放進了鯰魚。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當魚槽裡同時放有沙丁魚的鯰魚時,鯰魚出於天性會不斷地追逐沙丁魚。在鯰魚的追逐下,沙丁魚拼命遊動,激發了其內部的活力,從而活了下來。

這就是“鰻魚效應”。“鰻魚效應”告訴人們,競爭可以激發人們內在的活力。

我一閨蜜,就特別喜歡拿“鰻魚效應”來教育孩子。她認為只有將孩子過早地放進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裡面,才能讓孩子懂得競爭、學會競爭,從而激發他的“競爭天性”

她女兒晴晴從出生開始 ,就進入了“競爭”。半歲開始早教、3歲開始上英語班、樂高班、藝術啟蒙班,孩子幾乎沒有在大自然玩過沙子、泥巴和水。日常的吃飯、玩遊戲、做作業,她都容不得晴晴比別人慢。“凡事得第一",是閨蜜培養她的終極目標。

晴晴現在已經讀小學三年級了,前面兩年都是全年級第一,閨蜜引以為豪,總覺得自己的“鰻魚效應”實施得不錯。

但在進入三年級後的一次月度考試中,晴晴與第一名差之分毫,閨蜜為此大怒。但更意外的是,晴晴比閨蜜還要激動,不但哭著不肯去學校,還覺得自己就是學校的恥辱,甚至揚言如果下次考試拿不到第一,就再也不讀書了!

閨蜜不明白晴晴這是怎麼了,但我知道,晴晴很痛苦,是那種

得不到第一對自己不滿意卻又無處發洩的痛苦。

過早讓孩子參與競爭,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孩子過早參與競爭,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真正的競爭力: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幫助、創造力

一直以來,很多家長都像閨蜜那樣,推崇“鰻魚效應”,過早地讓孩子參與競爭,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權利。育兒專家尹建莉認為 ,孩子的生活中不該有競爭,過早競爭,會影響其正常成長,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第一,過早參與競爭,掩蓋了本該屬於孩子的光芒

生活中,我總是特別容易被那種全身上下散發著光芒的孩子吸引,但不知從何時起,我發現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少。

放假帶著兒子去逛綜合性商場時,路過透明的落地櫥窗總可以看到一群正在上培訓班的孩子們。這些孩子看著都和兒子差不多大,有的孩子面色愁容、有的孩子則一臉戾氣,童年的天真在他們的臉上幾乎看不到。

每次兒子都會問我,“媽媽,他們是在上課嗎?怎麼都不出來玩啊?”。我不禁感嘆,是啊!怎麼都不出來玩?這不應該正是瘋狂玩耍的年齡嗎?為什麼一定要為了將來的勝出,而早早地在這裡背單詞、學古詩呢?

育兒專家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提出,“當孩子的注意力被轉移到各種‘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長力量就開始分散,而競爭帶來的焦慮感又會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堅持不給兒子報任何培訓班的原因,雖然有朋友嘲笑我太過佛系,但我覺得守住兒子身上的光芒比參與競爭更重要。

如果你細心一點就會發現,即便是同齡的孩子,每個孩子身上散發的光芒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渾身上下都透著童真的光芒,而有的孩子則提早披上了競爭的外衣,掩蓋了本該屬於他的光芒。

過早讓孩子參與競爭,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第二,過早參與競爭,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康康是我朋友的孩子,每次來我家玩,都會和兒子鬧得不歡而散。按理來說,小孩子之間的打鬧、爭奪其實都很常見,可康康不一樣,他無論做什麼 ,都喜歡爭第一。

有次他和兒子拿了幾輛工程車,準備在新搭建好的軌道上比賽,兒子的工程車明顯比他要快一點,他直接犯規,把兒子的工程車扔出了軌道,遊戲結束後,他把軌道也一併拆掉。

在這個過程中 ,我看到的是康康失去了和兒子合作的機會、失去了和兒子分享、互助的機會。在他怒氣衝衝把軌道拆掉毀壞時,我看到的是這個孩子對萬事萬物的不尊重、不信任

康康雖然得了“第一”,但其實早已失去了真正的“競爭力”。因為,惡性競爭是沒有贏家的。

真正的“競爭力”應該是擁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幫助和創造力的能力 。而過早讓孩子處在競爭環境,參與一些無意義的競爭,則讓孩子失去了真正“競爭力”。

如果康康不抱著“競爭”的心態玩遊戲,而是和兒子友好合作地進行比賽,享受工程車在軌道上奔跑的過程 。那麼在這個遊戲的過程中應該會有友善、寬容、快樂、合作的成分。

良性的競爭不是“排他利己主義”,而應該是在友好合作的前提下公平進行。一個沒有合作、分享意識、不懂尊重、不懂信任的孩子,怎麼可能在成人後具備“競爭力”呢?

過早讓孩子參與競爭,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第三,過早參與競爭,導致孩子提前面對得失帶來的“痛苦”

英國教育家尼爾說,“所有的獎品、分數和考試都會妨礙正常性格的發展”。而社會心理學研究也證實,競爭是挫折的重要來源之一,痛苦和挫折常常引起敵意。而這種敵意會毀了孩子健康的身心成長。

就拿前面提到的我家閨蜜女兒來說,一個讀三年級的孩子居然會為了與第一名差之分毫而痛苦萬分。試想一下,這孩子將來成年後會怎樣?能經受得住人生路上的挫折和打擊嗎?

輸不起的孩子很痛苦,這不是子虛烏有的有一句話。對於現在的孩子而言,很多孩子都提前面對了得失帶來的“痛苦”,而孩子們卻無法用現有的能力去面對和處理這些“痛苦”,因為這些“痛苦”本不該在他們這樣的年齡出現。

擁有這些“痛苦”的孩子勢必會影響自己健康的身心。

過早讓孩子參與競爭,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與其培養競爭力,不如培養孩子的好品格

文章寫到這,很多人估計會問,如果過早地讓孩子參與競爭,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那麼,怎樣做才能培養孩子的競爭力呢?

我覺得,與其培養競爭力,不如培養孩子的好品格。因為,好品格就是最好的競爭力,它將伴隨孩子一生,在順境中不狂妄自大,在逆境中不妥協放棄。在成年後的社會競爭中, 能如“君子”般地合作、分享、和互助,在公平競爭中勝出。

具體,你可以這樣做:

第一,放下心中的“虛榮”和“恐懼”,不攀比不計較

在育兒路上擺正自己的心態是學習任何育兒理念的前提。很多家長空有育兒理念,卻沒有一個良好的競爭心態,喜歡攀比喜歡計較,看到人家的孩子學英語、學藝術,就想著趕緊給自家孩子也報個同類的培訓班,也不在乎孩子有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和興趣。

這背後的原因多半來自家長心中的“虛榮”和“恐懼”。一方面渴望孩子有出息,為自己攢面子。一方面擔心如果不跟上其它人的步伐,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如果想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家長首先要學會放下心中的“虛榮”和“恐懼”,不攀比不計較。這樣,就不會隨意將孩子扔在一個不適當的競爭環境裡面 ,創造一個寬容的成長環境,永遠比把孩子扔在一個深不見底的競爭環境裡面要好得多。

孩子只有在寬容的環境下成長,在沒有攀比沒有競爭的環境裡去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學習 ,才能獲得自我的內在成長,“競爭力”的種子才能真正在心裡萌芽。

過早讓孩子參與競爭,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第二,在玩耍中培養孩子的合作、分享、互助意識

好品格包括合作、分享、互助,而這些品質都是在玩耍中自然形成的。

很多家長常常會誤認為玩耍耽誤學習,就算玩耍也得讓孩子在各種培訓班中玩耍。這樣其實是不對的。

1978年,有記者問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皮察:“在您的一生裡,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

這位白髮蒼蒼的諾貝爾得獎者平靜地回答:“不是在大學,也不是在實驗室,而是在幼兒園”。
老人如數家珍地說道:“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孩子天性愛玩,在玩中學習、在玩中成長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而大自然和幼兒園則是孩子最好的學習課堂。

你給孩子一堆泥土,他可以用雙手捏出各種形狀。你為孩子提供一片沙灘,他則可以堆出一座城堡。而一群孩子在大自然裡,則可以在捏泥土的過程中,分享快樂;在沙灘堆城堡時學習合作、互助。

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每個週末帶著兒子去河邊的沙灘上玩,兒子會在沙灘上尋找他喜歡的同伴,主動和其它孩子打招呼,邀請同伴一起和他玩沙。每次看著他們一群孩子拿著棍子、桶子、樹枝、還有各種沙灘工具,在一起合作搭建他們心中的城堡時就覺得特別美好。

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孩子特別有合作意識,而有的孩子則因淘氣常常會故意破壞搭建好的城堡。就這樣,在反反覆覆的堆砌中,孩子們享受了大自然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合作、分享、互助,彼此也建立了純真的友誼。

而幼兒園也是一樣,幼兒園是建立人際關係、分享與合作最好的環境。但現在很多家長往往會以自己的觀念去要求孩子在幼兒園學會競爭。試問,讓孩子在幼兒園裡無憂無慮地快樂玩耍不好嗎?

過早讓孩子參與競爭,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第三,尊重、並保護好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馬雲曾說:“未來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競爭。”

每個孩子都有創造力和想象力 ,但不是每一種創造力和想象力都能被尊重和保護好。

很多家長總是在生活的細節中不知不覺就破壞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1歲7個月的樂樂最喜歡在吃飯時拿著勺子在碗裡搗騰,可樂樂的媽媽見不得樂樂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於是每頓飯都是樂樂媽主動喂樂樂吃完,從樂樂媽剝奪樂樂手中的勺子開始,樂樂的創造力就這麼被無情地破壞掉了。

孩子動手吃飯、拆裝玩具,甚至搞破壞,都是他們自我能力的體現,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創造力、想象力。而擁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定也具備友善開朗、求知慾和好奇心的品質。這樣的孩子將來怎麼會沒有“競爭力”?

過早讓孩子參與競爭,會讓孩子失去真正的“競爭力”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說,“生命的高貴,就在於你的生命跟任何其他生命都不一樣,對世界萬物的感知也跟別人不一樣。”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保衛好純真童年,尊重本身的自然成長節奏,不過早地讓孩子參與競爭, 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尊重,也是培養孩子“競爭力”的最好方法。你覺得呢?


我是寶藏媽媽 ,陪你分享我的育兒寶藏,做有溫度的育兒說。喜歡請點贊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