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搬走吧,您再这么闹下去我迟早得和老婆离婚”

“妈,您搬走吧,您再这么闹下去我迟早得和老婆离婚”

01.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就有提过,婆媳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男人的态度。

男人一味地帮着自己的母亲,妻子会觉得委屈,从而对丈夫产生失望的情绪,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家是个外人,没有存在感。

反过来,如果男人帮着妻子,母亲又会觉得心里不好受,觉得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结婚之后居然不帮着自己的亲娘。

所以,在处理婆媳关系的时候,男人应该做的是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帮理不帮亲。

当然,情商高一点的男人,会在两边说对方的好话,甚至会特意准备一些小礼物说是对方的心意,让婆媳双方感觉彼此对自己很重视。

一般这样的家庭,如果婆媳双方都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人的话,是不会存在太大的婆媳矛盾的。

02.

陈晨在结婚之前,妈妈就跟她说过:“女儿啊,以后到了婆家,凡事都要放宽点心,毕竟你去了别人家,爸爸妈妈就不在你身边保护你了。而且几次和你婆婆交道打下来,我和你爸爸一致决定,这个婆婆可能有点强势,不是那么好相处。”

那时候的陈晨刚刚走出大学校园,满心思的都是和老公王梓的爱情,对于婆媳关系这件事是一点儿概念都没有。

她始终以为,只要自己做好自己的分内事,照顾好老公,做好自己的工作,兼顾好家庭,婆婆就是再不讲理,也不至于胡搅蛮缠啊。

王梓是独生子,家里就他一个儿子,父亲是大学老师,母亲是家庭主妇,从小在父母的掌心里长大,疼爱有加。

陈晨不知道,这样家庭里出来的孩子,母亲是极其宝贝的,以至于到了另一个女人来到自己儿子的身边,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哪怕这个人是自己儿子的老婆,是自己的儿媳妇。

王梓家有两套房子,有一套是他们一直住的,还有一套是给王梓准备的新房,原本计划是等王梓结婚之后夫妻俩搬进去住的。

可是真到了结婚后,婆婆却不同意了,她觉得儿子在自己身边二十几年,生活起居从来都是她在照顾的,怕王梓离开了她,一时不适应照顾不好自己,所以索性和公公也一同搬了过来。

本来陈晨想,房子也够大,180多平,足够四个人住了,既然公婆执意要搬过来,那她作为儿媳妇,也不该说什么。

可是陈晨没想到,也就是自己的这一妥协,接下来的生活开始变得鸡飞狗跳。

03.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也许是陈晨刚嫁过来,婆婆对她还保持着像客人一般的礼貌和尊重。因为陈晨和王梓都要上班,而公公也要上课,婆婆也自动承担起整个家的饮食起居,也从来未有半句怨言。

可是好景不长,大概在一起相处了半年左右,婆婆对陈晨的态度开始逐渐转变。

今天说,哪有妻子在家不做家务的,做丈夫的回来,家里乱糟糟的,也没有一口热菜吃。如果没有她在这个家,她儿子指不定得饿成什么样。

明天说,都结婚的人了,还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是准备出去勾搭男人么?

后天又说,这过日子啊,最怕女人不勤俭了,这一天天的啊,不是买衣服就买化妆品,还尽挑贵的买,多大的家产也得被掏空。

其实这些陈晨就忍了,毕竟老人耍耍小性子也是正常的。

陈晨最不能忍的是,这才结婚半年,婆婆就开始唠叨起孩子的事情,时不时地指桑骂槐,这不下蛋的母鸡啊还养着干什么,浪费粮食,煲锅汤还能补补身子。

陈晨也委屈过,也想说回去,但是又怕自己老公夹在中间不好受,关键是怕这个家以后就要生活在鸡飞狗跳中,整天都是不绝于耳的争吵,一家人不成一家人的样子。

有时候实在委屈得紧了,也不敢跟王梓抱怨,只能打电话跟自己妈妈倾诉。可是妈妈那边除了劝她多忍耐,别跟老人一般见识之外,也别无他法。

可能婆婆见陈晨不接招,变得愈发地嚣张跋扈起来。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东西只是当着陈晨一个人的面数落。到了后面,也不管公公和王梓在身边,依旧开始数落责备。

公公听不下去,也许是经历了一辈子的碎碎念,早就习以为常了,听到婆婆唠叨的时候,无奈的瞪了她一眼便起身独自去了书房。

原本陈晨以为,独生子长大的王梓,会护着自己的妈妈,可是没成想,王梓的一些举动确实暖到了她。

04.

刚开始的时候,王梓听到自己母亲对妻子的责备,只是护着她,让她回房间,然后进来做各种搞怪的动作来哄她开心,然后给她认错,说是自己母亲无理取闹了。

原本心里满满委屈的陈晨,看到老公辛苦的模样,顿时心里一阵感动,那些委屈啊,愤懑啊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到了后面,就连王梓都受不了母亲对陈晨的处处刁难了,就开始帮她反驳。

妈,陈晨上一天班够累的了,哪里还有时间去管那么多事情啊,再说了,在家的时候,她也一直帮着你做家务呀,周末的早餐也都是她做的呀。

妈,现在年轻的女孩儿谁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再说陈晨每天都要去公司上班,难道您觉得她穿一身地摊货去上班我有脸啊?您看您出门的时候还要打扮一番呢,何况人小姑娘呢!

妈,陈晨才20几岁呢,多多少少得有点化妆品护肤品吧,难道您希望自己儿媳妇看起来像个黄脸婆一样啊?您不喜欢别人夸您找了个如花似玉的儿媳妇呀?而且化妆品护肤品这些东西一套可以用好几个月,算下来根本都不算贵啦。

妈,我和陈晨都还年轻呢,是我不想这么快要小孩的,您和我爸刚五十呢,就这么急着当爷爷奶奶啊,您这么年轻就当奶奶了,整天围着孩子转,您不觉得亏得慌啊?我爸不是还答应您过两年出国玩呢,如果有了孙子,您还有时间出去玩儿呀?

总之,每一次反驳,都有理有据,但是又恰到好处,既不让陈晨受到委屈,又不让自己亲妈觉得被儿子冷落了。

有时候,婆婆脾气上来了,又开始把这些旧事拿出来说的时候,王梓就开始带着生气的口吻说:“妈,我看您和我爸还是搬回去住吧,您再这么闹下去啊,迟早要把我闹离婚的。到时候,您有个离异的儿子,您就开心了。”

每每这时候,婆婆就偃旗息鼓了。

再往后,随着这样的次数多了,婆婆被王梓呛得咽下声,然后又被陈晨时不时乖巧的买给老太太的小礼物哄开心了,自然唠叨也开始少了起来。而对这个儿媳妇,也愈发地看得顺眼起来。

连一向被婆婆压制惯了的公公都说,这老了老了,你妈居然转性子了。

05.

杨澜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

婚姻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关于精神的共同成长,在最无助和软弱的时候,有他托起你的下巴,掰直你的脊梁,令你坚强,并陪伴你的左右,共同承受命运。那时候,你们之间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共同孕育的成长,以及刻骨铭心的恩情。

其实,在陈晨和王梓之间,这段话可以很直观的阐述,虽然只是家长里短,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并没有那么荡气回肠。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陈晨明明受了委屈却顾及老公的感受,不愿跟他抱怨;而王梓在知道自己妻子受了委屈的时候勇敢低站在她的前面替她遮挡,保护她,哪怕对面站的是他自己的母亲。

他们之间,存在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保护对方的责任,陪伴彼此的决心,以及不离不弃的默契。

这样的感情,这样懂是非,分情理的夫妻,又怎么可能不幸福,又怎么可能不感染自己古板强势的母亲,又怎么可能不共同营造起一个温馨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