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取消職稱,要麼縮小職稱之間工資差別,對此你有何看法?

用戶3970762120467


職稱問題在全國很多行業中都存在,他是鼓勵職工積極進取的手段,也是對職工科研成果的肯定,高職稱工資高是自然的,不能實行大鍋飯平均主義的工資辦法,也不能因為部分人不滿而廢除。如果要取消教師職稱,是否中科院院士也應該取消?他們的工資比一般科技工作者更高啊!目前出現了一股怪現象,弱者總是希望與強者拉平,不管人家的奮鬥歷程,也不管人家的資歷,甚至連退休的工資高都不放過,只要你比我高,我就不高興!如果大家不論年齡大下,不論能力強弱,不問工作時間長短,不計學歷高低,也不論付出的多少,大家的收入都一樣,社會還能進步嗎?那不又回到大鍋飯的時代了?


陽光91178


在這兒喊叫的有以下幾類人:

1是職稱比較低的;

2是剛畢業沒多久的;

3是學歷比較低的;

4是寫不出能發表論文的;

5是計算機能力考試過不了關的;

6是繼續教育課時不足的;

7是學生評價不高的;

8是教學成績不高的;

9是當不了班主任的;

10是沒有主持過課題的;

11教學能力有點但目中無人的;

12不團結同事,尊重領導的;

13有遲到早退曠工現象的;

14不願承擔教學之外工作的;

15搞團團夥,負能量多的;

16搬弄是非,不陽光的;

17斤斤計較,自私自利的;

18解高考題比賽倒數的;

19不願參加公開課,示範課的;

20不願帶課外活動的;

………………………


梧桐山觀海


取消職稱不可能。但適當縮小職級之間薪水的差距,適當增加工齡工資是可以實現的。這種機制更有利於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又縮小了貧富之間的差距,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有利於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也能體現社會主義公平公正的原的價值觀!何樂而不為呢!



我是一個人的秋天


我完全同意這種做法。幾十來,職稱評審本來就問題多多,什麼製假造假、以權謀職(稱)等不勝枚舉。如果不與工資掛鉤也就罷了,可這個不切實際的職稱又偏偏與工資掛鉤,而且職級之間的工資差別相當的大,在我們這兒中級與副高就差了一千多,不僅是工資有差別,所有的福利都有差別,譬如說冬季的取暖費、夏季的降溫費等都有差別。同樣的人,難道是職稱越高越不如人嗎?


思維74樂水


關鍵是職稱評定標準不一致,有的人按工作貢獻,有的人根據論文水平。還有什麼英語掌握的等級。這樣就造成各種漏洞。

按工作貢獻,當然是應該考慮的第一條件。但也容易走上按工作年限論資排輩。這樣有些人雖然年限較長,而水平平平,但與領導的人緣關係好,那麼就可以“掛靠一個科研工作成就”也可以評上職稱;

按論文水平為依據也是必須的。但片面強調,那麼有的人,可以工作效率不高,貢獻不突出,但他會寫論文,有論文發表,也就輕而易舉評上職稱。有這樣的榜樣力量號召,大家就會興起“蒐集論文、摘抄論文”的風氣,由此,造假論文成風;

還有那個英語等級考評,也就是考核閱讀外文文獻的能力,但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學英語才能達到。這對於一個在職的技術人員來說,除了完成自己正常工作任務以外,英語學習是額外負擔,需要把自己的業餘時間和家庭事務犧牲,來做代價。

所以,在勘測設計部門等單位工作的技術人員評職稱,尤其以名額有限來控制時,真是可望不可求的事。並不能代表這個人的真正水平。(尤其第一種原因比較明顯的時候)。

當然,我不是否定整體上職稱評定工作。一個人的職稱基本上反映了這個人學術和技術水平。對於那些學術和技術水平很差的人來說,職稱評定結果,總體上是公正的。

但技術職稱評定工作是必須的。這項工作促使員工發揚積極努力、積極向上的精神!促使員工形成學習的風氣,去掌握新技術新知識,提高單位的整體素質水平,增強團隊在社會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但是,技術職稱評定工作的確是受各種因素干擾較多的艱苦工作啊!當領導的需要秉持一個公平公正的原則,選拔出真正人才才對。


淡淡一掬水


社會分配原則:多勞多得,優勞多得,優質多得。

職稱與職稱級別衡量一個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實力和能力高低,專業技術職稱與級別不是白白得來的。

取消職稱與縮小職稱級別之間的工資差別都是消極的做法,這是在為那些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不圖有功但求無過的專業技術人員大開方便之門,無益於社會和科學進步。

社會不需要懶人,社會需要科學基礎理論紮實、知識豐富、技術高超、技能熟練、精益求精做實事多做事的專業技術人員。


用戶山水海天jwq


職稱這個問題、在以前也曾發表過評論、我認為在職時、可根據工作能力大小和實際工作經驗來區分、評定職稱、不能以論文等形式來決定職稱、在有些情況下論文可能寫了不少、可是在工作上並沒有經驗、這就形成了會幹的不會說、會說的不會幹、從而應響了工作的積極性,我認為以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還有光大幹部職工的口碑來評定職稱是重要的、在工作期間可用職稱來恆量工資標準、但到了退休後、就休息了、可保留職稱、但不再加職稱工資。


用戶182637106706


這個提法我贊成!其實在基礎教育裡面,大家的工作量差不多,當然在質量上是有區別的。但差距沒有現在職稱工資那麼懸殊,甚至都離譜。高的和低的相差一到二千,勞動量和報酬嚴重不符。這樣,不但起不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反而晉級幾個人,涼了一片心!如果職稱工資級差小的話,所有老師都會理解,也不會產生消極抵抗的情緒,還可以調動老師們的積極性,覺得有盼頭,還可以減少貪腐土埌。國家是該下決心了!


空中飛鯊b502


悲苦的永遠是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忠心耿耿的基層勞工!





輕雲瓶步


連教師也有“職稱”,這是一種變相的封建主義等級制!教師當然有優劣之分,但這和職稱沒有關係,只和他們的敬業精神、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等有關。因此那種把職稱作為一個教師工資高低的依據是沒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