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因夢生情,相思而疾,死後3年被複活,20歲終嫁有情郎

明末清初,一代崑曲名角商小玲,最擅長演她。有一回,在臺上演的太入迷,停不住的哭,哭著哭著就哭死了。

《紅樓夢》中林黛玉在聽到笛聲曲韻,想到她那句“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兩行清淚又流了下來。

她就是湯顯祖筆下《牡丹亭》中的杜麗娘,一位生活在宋朝的官家小姐。

作家白先勇曾開玩笑說道:“古人的後花園是最危險的。”而這位女子傳奇故事,就發生在後花園中。


16歲因夢生情,相思而疾,死後3年被複活,20歲終嫁有情郎

因夢生情:被壓抑的自我覺醒

杜麗娘一直沒有進去過自家後花園,甚至連自家有沒有花園她都不知道。是丫鬟春香無意間發現,那座花園有亭臺六七座,鞦韆一兩架,繞的流觴曲水,面著太湖山石,名花異草,委實華麗。

這在現在看來很荒謬,一個女子在自己家生活16年,卻不知道自家有個後花園,而且從來一次都沒有去過。但在那個時代,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杜麗娘,從小被養在深閨之中,房間裡的窗戶是開到頂的,人只有爬上去才能夠的著,窗戶只有通風和採光的作用。在這樣一個,外人看不到裡面的人,裡面的人看不到外面的監獄似的房間裡,杜麗娘又怎麼能見到自己家的後花園。

在她一下子走進這個花園,看到奼紫嫣紅都開遍,成對的鶯燕在眼前環繞,她真的覺得太美了。


16歲因夢生情,相思而疾,死後3年被複活,20歲終嫁有情郎

感時傷春,自顧自憐一番,身子睏乏,杜麗娘便在香閣中睡去。

忽然看見一位書生,丰姿俊彥,弱冠之年。在園中折得一枝柳絲,笑著對杜麗娘說:“姐姐既然通曉詩書,何不以柳枝為題贈我詩一首?”

杜麗娘正在踟躕間,那書生又向前說了幾句傷心話,便將麗娘抱去牡丹亭畔,芍藥闌邊,睡去巫山一片雲。

兩情相合,千般愛惜,萬種溫存。歡畢之時,書生送麗娘去休息,溫聲細語,心暖意順。

麗娘正準備將書生送出門,忽然母親到來,把她喚醒,她才知道原來一切都是南柯一夢。


一個女子,傷春自憐,睏乏入夢,與一面之緣的書生,雨香雲片。這看起來離經叛道的夢,其實是麗娘被壓抑的自我覺醒。

16歲因夢生情,相思而疾,死後3年被複活,20歲終嫁有情郎


麗娘被養在深閨,杜父給她請私塾老師來講課,卻不講《易經》、《尚書》這類書,因為這些講的是經國大業,是男人看的東西。而是給她講女孩應該學習,像《詩經》、《女戒》這類書。

麗娘第一節課就是《關雎》,按照明朝正規的傳統和宋朝朱熹理學家的理解來講,這首詩講的是后妃之德,妃子或皇后有很高的品德,很高的貞潔,女孩子讀書就應該讀一些有助於品德培養的書。

杜母發現麗娘獨自在後花園睡著,便立刻把她趕回房間。在杜母看來,少年女子,最不能幹的事情是豔妝戲遊空冷無人之處。女孩兒只能在閨房中,貼花繡畫,練字彈琴。萬不可一人去那後花園,若是被小廝撞見,該如何是好?

長期生活在如此封閉、如此陰暗、如此壓抑的杜麗娘,在步入花園那一刻,她意識到她只是個十幾歲的女孩子,正如這滿園春色,含苞待放,那些一直被壓抑的情感,在那一刻被喚醒了。


16歲因夢生情,相思而疾,死後3年被複活,20歲終嫁有情郎


相思而疾: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那日之後,麗娘便一夜無眠,連梳洗都沒了力氣,起來後無滋無味,又怎能吃的進去飯。只盼望昨日夢能重來,怎奈淨添得一段新愁。輾轉反則,優思難入眠。

揹著秋香,麗娘悄悄到花園尋找些絲絲痕跡。來到當日的湖山石邊,看到那一座牡丹亭畔,想起那日書生將柳枝遞給麗娘,讓她提詩。那書生莫不是前世愛人,因今世未曾見面,便先入夢?為何恰恰是他,那些好不動人的春意呀!

尋了好久,一絲未曾見到。

偶然間心似繾,梅樹邊。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待打併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守的個梅根相見。

麗娘便相思而疾。

麗娘對書生的情,不知因何而起,一往而深,深到為之而死。

16歲因夢生情,相思而疾,死後3年被複活,20歲終嫁有情郎

麗娘在遊玩時,感到春天的生機盎然,生命蓬勃向上。這時,她心裡的春情就油然而生,生出一種想要談戀愛的衝動。麗娘先是有了一種想要戀愛的感覺,這種感覺引導她做了一場春夢。在夢裡面遇到了她理想的情人,夢裡的世界是她根據自己的情感創造出來的。

麗娘創造的這個夢成真了,裡面的柳夢梅真的出現在真實世界中。死後成為鬼魂的麗娘,與真實的柳夢梅相遇,相愛,柳夢梅想盡辦法把她復活了。像極了吃了毒蘋果的白雪公主,等待王子把她喚醒。

麗娘在夢中或者鬼魂狀態,彷彿脫離了整個真實的世界,在這個時空裡,不管多麼令人吃驚的事情都能發生。不然怎麼一做夢就跟一個陌生男子好上了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夢啊

在夢裡,麗娘可以不顧禮法,但是在真實世界——麗娘還陽之後,是要守住世間的禮法秩序的。那個夢,是麗娘因情而創造出來的,在這個夢裡,是可以隨著情感發生任何事情的。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湯顯祖


16歲因夢生情,相思而疾,死後3年被複活,20歲終嫁有情郎

坎坷成親路:親情和愛情的抉擇


杜麗娘還生之後,麗娘從虛構世界回到現實世界,又做回那個恪守禮法的大家閨秀的杜麗娘。所以柳夢梅和杜麗娘要想成為夫妻,必須要徵得父母的同意。

柳夢梅便找到擔任知府的杜父,告訴他:“我應該叫你一聲岳父,你的女兒已經被我救活。”

杜父的第一反應不是我的女兒怎麼可能活過來,我女兒已經死了,你騙人。而是,我沒有把女兒許配給你,你怎麼可能是我女婿。他並沒有那麼在乎她女兒有沒有活過來,他在乎的是這不符合禮法,我並沒有把女兒許配給你,你又怎麼會是她的相公。

杜父下令打了柳夢梅五十下藤條,趕了出去。此時,柳夢梅已經高中狀元。事情就鬧到皇帝那裡了。皇帝判定杜麗娘為人,讓二人成婚。故事到這裡,似乎已經結束了。但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

皇帝判定杜麗娘為人後,杜麗娘去認杜寶時,杜寶說:“你若想做我女兒,可以,先要跟柳夢梅離了。”杜麗娘堅定地回答道:“若不是柳夢梅把我就醒,我根本回不來。”


16歲因夢生情,相思而疾,死後3年被複活,20歲終嫁有情郎

這段話,是整個劇本的點睛之筆。人是生活在周圍的關係之中,其中最主要的關係是家庭關係。家庭關係的核心是夫妻關係和父母關係中哪一個是最重要的。

在杜寶的認知裡,父女關係重於夫妻關係,所以他從一開始就不承認杜麗娘和柳夢梅之間的關係,哪怕皇帝都下命令,他還是說出了讓麗娘離開柳夢梅才會認她。

杜麗娘卻認為夫妻關係重於父女關係,若是沒有柳夢梅,又怎麼會有現在的杜麗娘。她心裡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可,但若要因此背叛愛情,她做不到。

杜麗娘是整個劇本里唯一一個至情至愛的人。


16歲因夢生情,相思而疾,死後3年被複活,20歲終嫁有情郎


寫在最後:所有女人都愛的一本書

《牡丹亭》就是這麼一個讓人喜愛的故事,倘若一個生活在相似的環境中的女子,拿到這本書,又怎麼會不愛呢?

杜麗娘的一生,是多少女子希望的生活。出現在夢境中的白馬王子,終有一天會腳踏七色雲彩,帶你走出夢境,在你的世界中,陪你過完這一生。

現實中,她們只能被養在深閨中,連自己後花園都不能踏進一步,等著一個合適的日子,被一個陌生男子娶走,還未開始的人生,便這樣結束。

所以,商小玲在演出《尋夢》的時候,哭死在臺上,你又怎知她哭的不是自己?

林黛玉在聽到笛聲曲韻,兩行清淚,又何嘗不是對杜麗娘的羨慕。

杜麗娘,一個為情可以死,死後可以為情而生的人,活出了愛情最真的模樣。

16歲因夢生情,相思而疾,死後3年被複活,20歲終嫁有情郎

《牡丹亭》:湯顯祖

《一千零一夜》:梁文道

我是阿瑤,關注我,我會回饋給你溫暖的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