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期5个学生跳楼,父母该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与朋友聊天,她说她所在的学校光这个学期已经有5个学生跳楼自杀了。两个高一、一个高二、两个高三,高三的两个孩子都是学霸级别,其中一个女生不光学习好、是班上的班长,平时看上去人很乐观、与老师同学的关系都挺好的。没人想到这样的孩子也会跳楼,几乎所有认识她的人知道她跳楼后都惊呆了。

我问朋友,那些孩子跳楼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呀?朋友说学校也不清楚。

一个学期5个学生跳楼,父母该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一个学期5个学生跳楼,整个学校都人心惶惶。老师在学生面前说话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导致学生想不开。

朋友感叹: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想当年,我成绩不好,没少挨老师的骂父母的打。绕是这样,我从来没有过轻生的念头。我就很想不通,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些正青春年少的孩子,有什么天大的坎过不去,要这么激烈地结束自己如花般的生命。

是呀,有什么天大的坎过不去,要这么激烈地结束自己如花般的生命呢?

为人父母,听到这样的事情,真的很心痛。想想这些孩子的父母,该是多么的痛苦,他们又该怎样度过以后的漫长岁月?

我们不知道孩子跳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跟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也许学校和家长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他们无法承受,导致了他们轻生。

一个学期5个学生跳楼,父母该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我在想的是,学校的压力顶不住,以后出了社会怎么办?社会更加的复杂,孩子以后要面对的压力只会更大,如果动不动都跳楼自杀,那是不是太不把生命当回事了?

这样的事例,给其他家长们尤其是孩子还小的家长们的警示是:我们要尽最大所能提高孩子们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因为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我们知道,一件糟糕的事情A,是否一定会引起一个人不好的情绪反应C,关键在于由诱发事件A产生的信念B,不同的B会引导出不同的C。即“那些让我们痛苦的、纠结的,其实并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错误的解释与评价。”所以,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会引起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即我们所说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例如,学生考试考差了,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你可以这样想,被老师骂了很没面子,老师故意给你难堪,从此以后讨厌这个老师,更加不喜欢这门学科。你也可以认为,老师是因为关心你才会生气才会骂你,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

一个学期5个学生跳楼,父母该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两种想法都可以,关键看你怎么想怎么看。作为家长,我们平时可以跟孩子多讲讲情绪ABC理论,引导孩子多从正面看待问题。

我一直认为,轻生是心理脆弱的一种表现。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普遍上心理比较脆弱。网上也经常能看到“学霸自杀”的新闻。

可以说,家长们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他有能力使自己的内心获得平衡、和谐和平静,并在此基础上,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智商、情商、逆商、认知等,发展自我,创造自己所能创造的一切。

如何培养出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推荐《提高抗挫力: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一书。本书中,作者方玲介绍了八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供家长们借鉴。

一个学期5个学生跳楼,父母该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如果一个孩子自孩童时期,心中都充满了很多的正面感受,那么,他们以后更能够抵御来自外界力量的侵袭,他们的心中不容易产生负面的感受与情绪。这是内心强大的人的特征之一。

那么,正面的感受从何而来?答案是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正能量。正能量培养是孩子一生内心强大的基础。

所谓正能量培养,就是父母利用语言和行为的心理暗示作用,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写入“你是好的、你是有价值的、你是值得爱的”等正面信息,使孩子形成自尊心、自信心、高价值感等正面感受。这种感受能够帮助孩子抵御挫折、乘风破浪、开拓人生,也使孩子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输出正能量。也就是说,你用正能量培养孩子,孩子就会用正能量去展开他的人生。

心理修复能力是指一个人在产生了负面感受后能迅速摆脱掉,使心情恢复到像没有受到伤害时那样的一种能力。

心情恢复的速度越快,心理修复能力越强。也就是我们通俗说的抗挫力和抗压性比较强。心理修复能力强的人甚至可以把挫败当成一种考验、一种动力,而非压力,从而从挫败中得到历练和收获。这使得他们不是那么害怕拒绝、失败或打击,敢于追求和挑战。

一个学期5个学生跳楼,父母该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例如,同样考试成绩不理想,心情很郁闷,有的孩子难过一两天甚至一两个小时就好了,马上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而有的孩子为此闷闷不乐一两个星期,沉浸在不良情绪中难以自拔,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显然,前者的心理修复能力更强。

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就要培养他们学习柔软地与这个世界相处,无须总是紧张兮兮、剑拔弩张,而是可以松弛地、充满弹性地去生活,需要自己强的时候不畏缩,需要自己柔的时候不逞强,可强可弱、刚柔并济。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多让孩子了解历史上那些能屈能伸的人物故事,如韩信胯下之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等的故事,孩子的心灵受到震撼,更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世界充满变化、诱惑和打击,但这都无法干扰我的内心,影响我去做我想要做的事情,这就是稳定的心理状态。做不到这一点,就无法掌控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以,能掌控外部世界的人,首先能掌控自己的内心。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就要培养他这种稳定的心理状态,能够专注、自律、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生活通过有序的内心变得有序起来,从而有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

一个学期5个学生跳楼,父母该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应该从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开始,放手让他去做,提升他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此外,不要用“乖”“听话”这些所谓好孩子的标签压制孩子的独立意识,不用规则和限制、安排和控制“圈养”孩子、而应该引导孩子做一个对社会环境保持警觉的人、让孩子主动去学习觅食的技能等等。

人必须有自我成长的意识和能力,自己去培养自己变得强大。父母给予自己的总是有限的,而自己给予自己的只要愿意去挖掘却可以是无限的。当孩子有了自我成长的意识和习惯及较强的行动力,内心强大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父母要做到:一不陪孩子做需要他独立做的事情。因为有了他律,所以孩子失去了自律的能力。二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不要乱负责。

如果孩子出现问题,父母乱揽责任,那么孩子就不需要为他的人生负责。一出现问题,他就习惯性地认为是父母造成的、是别人造成的、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唯独不反省是自己造成的,那么他还哪里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一个学期5个学生跳楼,父母该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世界既美好又危险,父母又不能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所以自我保护能力成了内心强大的孩子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当面临伤害时,该如何自救;当伤害已经发生时,该如何解脱;即便没有遇到伤害,又该做哪些保护自己的准备。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才能成为可以保护自己的强大的孩子。

例如,父母可以教导孩子,当他面临校园暴力时,言语上可以这样说:“我们都是同学,不是应该互相友爱吗?为什么要互相伤害?”“你不怕学校知道了把你开除吗?”

行动上可以这样做:“如果对方和自己的力量差不多,可以逃跑和还击”、“如果对方和自己力量悬殊,找机会逃跑”、“当受到伤害时,一定要告诉我们”。

一个学期5个学生跳楼,父母该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水有源头,孩子的强大也有根,这个根就是童年时父母的支持。父母给他的根基越扎实,孩子越容易走向强大。这个根不是优越的家境,也不是父母成功的身份,而是给孩子的爱、和谐的亲子关系、良好的熏陶和培养,这些足够多,足够好,孩子走向世界的步伐就更轻松、更坚定。

可以说,和谐的亲子关系衍生出的不仅是孩子坚固的人际关系,更是孩子强大的内心和幸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