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

「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熊学成

「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熊学成
「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熊学成

「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熊学成

熊学成,笔名熊牛牛,河南新县人,爱好文学、奇石收藏、山地越野跑,农民工,常写小文点缀生活,作品常见于网络传媒。

「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熊学成

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

「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熊学成

每次回村,眼晴总瞄一眼村西头河对岸的一排青瓦房油坊,但是在这排青瓦房里,很多年很难再听到从那里传来那种粗犷的毫迈的榨油撞击声了……

一九七九年立秋后我六岁,还不够资格到上学的年龄,跟着母亲去村西头菜园里去摘黄瓜吃。那时把黄瓜当零食水果享受,在童年里是非常奢侈的盛宴了。

那是立秋后生产队第一次分田到户后大丰收,父母亲很勤劳,我也开始吃上饱饭了,精神头儿特足,在后面挎着母亲给我的小竹篮儿一蹦三跳地跟着。

刚出村口,拐过村西头的大队部,我家的菜园便历历在目了。而此时,却突然从河对岸,传来了“嘣通”的巨大撞击声,而不黯世事的我,立即扔掉了竹篮,吓得赶紧跑上前抱住了母亲的腿,接着又接连传来了撞击声,而母亲微笑着抚摸着我的头安慰我说: “别怕,这是对面油坊里在榨油呢,吃饭炒菜不可或缺的东西。大白天你怕什么呢!”……

「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熊学成

上小学二年级时,由于初级中学搬迁到了我们村东的小学,村西头的大队部变成了村小。立秋后开学不久,便常听到这种粗犷野蛮的撞击声了。

那时教室外我大伯租连环画小人书,上面有兵士扛圆木撞城门的画面,而正看时木搾的撞击声响了,同学们都笑着说士兵在撞城门呢!

河道上那个年代没有桥,而是河埠石与纤陌田埂小道,偶尔好奇和同学们放学后一起去看榨油,为了安全,油坊的大人们不让进,只能在门口偷看几眼,那巨大的圆木被四个壮实的大人推动着撞击木榨的触点,震得房子都跟着轻轻晃动,那种粗犷的野蛮撞击声有节律地幌响着,并携唱深沉又而浑厚有力的号子。火热的青春在澎湃激昂中迸发,血与肉的灵魂在原始中诠释。在那深秋蔚蓝的群山中回响,击漾着深邃的空间,甚是雄壮豪放,在静谧红叶翻飞的山林与夕阳西下的河堰之中,向周围回荡。似仿于古代战场上千军万马征战的号角炮。


「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熊学成

渐浙长大后,才知道大别山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成就了这古老的木榨榨油技法的传承技艺。除各个家庭里需榨油外,勤工俭学也拾捡茶籽,由老师带队背柴送茶籽榨油。逐渐便熟悉了这村西头河对岸的油坊。

茶籽米分离晒好,拿在耳边摇响声音清脆后,便可以送到油坊加工了,父亲便叫我帮牵着耕牛,去拉石捻子,捻碎成面的茶籽上蒸笼筝蒸熟做成包饼,放入榨堂中排成一排,塞上木楔子挟紧,然后用圆木撞击法挤压榨堂中的木楔,受到巨大压力与承受挤压的茶饼便流淌出了清亮的茶油。

木榨榨油用圆木撞击木楔挤压茶籽包饼时需三至六位成年男子,前来榨油的乡邻都循环着轮换互助完成过程,在原始野性的力量操控暴发下,相互谐调默契地配合,向木楔点完美粗犷地有节律地撞击着。并伴随着传唱古老而深厚优美的号工调子。

除了榨压茶籽油,还用来榨压花生、芝麻等植物油。压榨花生油时,首先把清洗干净凉晒好的花生炒熟,再用石捻捻碎成面,然后再上蒸筝蒸熟后制成饼坯,放入木榨榨堂内压榨。在大别山一带,木榨的榨堂在制作与设计时,根据木料材质有大小,我们村子的木榨油坊,榨堂中可以放入二十至三十个饼坯,压榨一次可榨起三十至四十斤植物油。每压榨一次植物油称之为“一响”。

而压榨花生油炒花生这个时间段,香飘四溢,浓浓的香气随风漾荡,这时就招来了在四周耕作的乡亲,就寻着香气来油坊喝喝茶,间歇一会儿,品一品这香韵十足的花生,相互之间谈侃着今年的农事收益,压榨油的主人与油坊主盛情相待,如人手不够用时,并挽留帮忙打罔工(无工资待遇帮工)推撞圆木榨油。我们孩子在油坊门口的稻谷场上玩耍时遇上了,客气大方的主人便用洋瓷碗或者葫芦瓢装送出来,招呼我们玩耍的孩子,除了饱吃以外,口袋里也装得鼓囊囊的,那时的花生,吃得可真香脆啊,多少年过去了,梦中时时还在油坊品尝乡亲们的花生呢!

「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熊学成

如果在闲聊中,有乡亲们说:“今年花生丰收了,除了卖了三百元,还榨了足三响油。”三响油就知道大约有一百三十五斤,需要四百斤花生压榨。童年那时凉晒好的花生卖五角钱一斤,这位乡亲家里那年花生收获了一千斤多点。而压榨茶籽油时,每一个饱响就只能在四十斤左右,花生大约需要三斤压榨一斤植物油,而茶籽米粒大约需要三斤半才能榨压一斤植物油了。

记得陪同父母每次路过村西头听见熟悉的榨油撞击声时,父母亲总会露出会心的笑脸:

“又是谁家在榨油了!”……

后来捻碎茶籽改为柴油机作动力。

又过了几年改成粉碎机。

时代在变迁,生产力的与时俱进,随着机械压力榨油机的出现,古老的木榨榨油就慢慢闲置了下来,静静地躺在油坊里。这些年再也难得听到那回荡在村西头河对岸的撞击声了。

在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里,每次陪父母路过听到原始野蛮的榨油撞击声时,便浮现出父母亲满足的笑意。在现在务工生涯里缺少儿女陪伴的岁月中,那是一种久违的幸福回眸记忆,如在自然界演奏的一场盛大的交响音乐会,在夕阳西下霞辉相映的白露河古道边回肠漾荡……

(——农历正月初七日看央视科教片《中国影像方志》四十九集《新县篇》之后忆笔)

「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熊学成

【往期精选】

「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熊学成

《心悦文摘》旨在收集发布精品美文,品读原创佳作,陶冶心灵情操,分享人生喜悦。诚挚欢迎全国各省、市知名作家、文学爱好者授权转载发布原创佳作!

顾 问:宋 虹、莲心儿

主 编:临湖听涛(365542666)

1、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2、来稿请用文本格式或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片。

3、稿件须为原创作品,切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5、稿酬核算期限为8日(自发布之日起8日内),作品赞赏金额70%归作者所有。

「散文」熊河历史文化记忆之油坊的撞击声/熊学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